第486章 對天可汗的崇拜

乾柴烈火,熊熊燃燒……

這意味着此年輕人信奉波斯教嗎?

反正周圍的波斯人,如此認爲。

波斯教崇拜火焰、光明、太陽。

在神廟之中,這些都將畫爲圖案被供奉。在大庭廣衆之下,點燃火焰,是對神靈的虔誠。

“你要殺死大食教徒向惡魔邀功,終究會萬劫不復。”

一名波斯人向年輕人呵斥道。

飢腸轆轆,他們再也不相信火焰。

惟有期盼下一個呼羅珊總督誕生,能帶領他們脫離苦海。

“我是在拯救你們,爲什麼要指責我?”

年輕人義正言辭地向衆人說道。

“你褻瀆生命,是我們的敵人。是與國王貴族一樣的人。”

衆人不以爲然。

他們已經不再相信火焰。

波斯王朝的前身,薩珊王朝,本就充斥着欺騙。

二百多年前,在薩珊王朝統治的時候,波斯和阿塞拜疆地區,掀起了大規模,且持續不斷的起義。

在長達四十年的反抗中,薩珊波斯用欺騙和高壓政策,總算遏制住起義。

當初,呼羅珊總督的窮兵黷武,使無數波斯士卒戰死,苦不堪言。

在那個時候,波斯人選擇放棄呼羅珊總督。

現在,呼羅珊總督被送上神壇,人們懷念呼羅珊總督統治下的時代。

“你們以爲我點燃的是波斯教的聖火嗎?我也是鎮上的百姓,我想鄉親們豐衣足食,不必憂患,沒有疾病。”

“古老的諺語說:寧可因真話而負罪,也不會爲假話而開脫。我憤然拔刀,將他殺死,是以免鄉親們跨入深淵之門。”

年輕人聲情並茂地向一衆波斯人說道。讓他們相信自己。

“那你想幹什麼?”

一名認識年輕人的波斯老者問道。

“我點燃的不是波斯教的聖火,而是波斯人的希望。擡頭看天上,太陽將要來臨。”

年輕人說話的時候,雙目之中,滿是崇拜。

衆波斯人不解其意。

“我聽說天可汗來到波斯,並非是來奪走我們的糧食。天可汗德厚又仁愛,公平又正直。他是知識的倉庫,他是真理的鑰匙。他是我們波斯人的守護者,是吉祥聖潔的番紅花,是黑夜中指路的明燈……”

“是國王違抗了他,是大人曲解了他,是百姓誤會了他……”

年輕人用更爲激動的言語,訴說着天可汗的偉大。

言語之間,一副誓死追隨的模樣。

他正是金龍司的錦衣衛。雖是波斯人,卻有着無比敬佩李瑄的心。

十來年間,錦衣衛金龍司一直在波斯發展崇拜李瑄的波斯人爲眼線,給予他們衣食無憂,並向他們灌輸“高等思想”。

在波斯地區,波斯教與大食教纏繞。

而錦衣衛的最終目的,是將天可汗比作神明。

用天可汗故事,取代波斯教、大食教。

走上神壇,是一步一步的事情。李瑄的神威蓋世,能編織成無數離奇的故事。

這些故事,用邏輯連成一塊。

誰能實現救苦救難,誰就是真正的聖人。

一些偏執的教徒,會將官府的恩德,歸結於神靈庇佑。

這是不可取的。

短時間想剷除地方上的宗教勢力,非常困難。

趁此時機,將那個神一樣的男子,樹立起來。

或太陽,或高山,或至高神……

讓時間去雜糅。

“你這是妄言,竟爲帶來苦難的野蠻者開脫。”

一名信奉大食教的波斯人向錦衣衛呵斥道。

“非我妄言,天可汗令國王將爲聯軍準備的糧食分給我等平民百姓,使我們免受飢寒。但國王卻違抗了天可汗的命令,將糧食收爲己庫。相比於天可汗心懷蒼生,國王爲一己之私,全然不顧我等死活。”

錦衣衛向一衆波斯人回答道。

“這是真的嗎?”

波斯人一聽到糧食,立刻認真。

宗教只是精神信仰,糧食才能填飽肚子。

在飢餓的時候,可以爲了一袋糧食生死決鬥。

揭竿而起,以及叛亂的初衷,也不過是爲了吃飽飯。

“千真萬確!大唐是天朝上國,又有天可汗存在。怎麼會用我們的糧食呢?貴族們藉口,向我們剝削而已。千萬不要相信大食教的鬼話,我們之前信仰了他們,可因此陷入無休止的戰爭。期待的日子,幾十年都沒有到來。只有天可汗,能帶領我們走向富裕……”

錦衣衛篤定,用鏗鏘有力的語氣說道。

“可他帶來了戰爭,這是飢餓的根源!”

有的波斯人還是爲戰爭耿耿於懷。

“大唐有一句話,叫做止戈爲武。天可汗西征,是爲消滅戰爭。我說過,天可汗如太陽一般光芒萬丈。我們現在這麼苦難,是黎明前的黑暗。等破曉之時,就是我們幸福到來之日。”

“想十幾年前,天可汗將俘虜的數萬波斯人,全部釋放歸來。天朝的軍隊在我們的家鄉,秋毫無犯;反倒是大食的軍隊,如土匪一般。這還不能證明天可汗仁慈嗎?”

錦衣衛繪聲繪色地言道。

波斯人能接受大食人的統治,接受大食教。

就必然能接受大唐和天可汗。

這個時代,除了李瑄治下的大唐,幾乎沒有民族主義。

一衆波斯人一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十幾年前,大唐天軍的口碑,在波斯有口皆碑。

天可汗的詩歌在波斯也廣爲流傳。

天可汗,曾送給波斯大文豪阿費夫一句哲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此傳爲佳話。

只是大食教人,一直宣揚大唐野蠻,沒有法律。

可十年前的波斯人都還活着。

如果說大唐野蠻,沒有法律。

天下諸國就沒有文明可言。

“國王不給我們糧食,我們該怎麼辦?”

一名腹中飢餓的少年忍不住問道。

“天可汗即將到達西域。我們應該向四方宣傳,引起天可汗的天軍的注意。天可汗會幫我們懲戒昏君,幫我們得到糧食……”

錦衣衛鄭重地說道:“同時,把妖言惑衆的大食教徒趕出波斯。大食快要亡國了,他們的罪惡即將終結,他們會被正義審判,不要來牽連我們。”

“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我們的糧食,我們不要忍飢挨餓……請天可汗幫助我們廢除國王……”

當波斯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意義已變得不一樣。

不單單是赫拉西部的小鎮上。

如此情況,在整個波斯王國上演。

在錦衣衛和一些內應的策應下,波斯王國的民怨,最先被大唐引爆……

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0章 詠柳第30章 建立威勢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72章 心在動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42章 把柄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2章 靈翠樓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51章 火雲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06章 積石軍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4章 神勇第8章 看花馬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293章 天將軍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7章 豐安軍城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4章 廣運潭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51章 火雲第49章 賣馬人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02章 南霽雲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
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0章 詠柳第30章 建立威勢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72章 心在動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42章 把柄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2章 靈翠樓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51章 火雲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06章 積石軍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4章 神勇第8章 看花馬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293章 天將軍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7章 豐安軍城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4章 廣運潭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51章 火雲第49章 賣馬人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02章 南霽雲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