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

回紇士卒喪失決心,在唐軍兩面夾擊下,無法孤注一擲,僅僅兩千多重步兵陣型,成爲回紇無法逾越的天塹。

陣前的浮屍遍野,使回紇肝膽俱裂。

“天亡我也!”

頓桑特勤痛心疾首。

第一次衝鋒最有銳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第一次衝鋒無法破開缺口,接下來的衝鋒難上加難。

頓桑特勤還不顧上悲痛,因爲南方的唐軍重甲步兵,已經與回紇士卒短兵相接。

唐軍強弩手千弩齊發,射倒一片又一片的回紇士卒。

回紇弓箭手欲與唐軍神臂弩手對壘,但受制於地形。射程更遠的神臂弩手將回紇弓箭手射亂。

回紇試圖以小股騎兵衝鋒,但還沒靠近神臂弩手,就被射得人仰馬翻。

神臂弩手力不能支的時候退下。

郭虛己一聲令下,唐軍開始衝鋒。誓要一舉將回紇兵馬打亂、殲擊。

“殺胡賊,立軍功……”

士卒在猛將的率領下,挺槍馳進,喊殺聲震天。

在衝鋒的時候,唐軍的陣型又非常整齊,魚鱗鎧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一柄柄大槍外向,巨盾上畫着猛獸,前進時,一股擇人而噬的氣息。

回紇本就是以騎兵當步兵用,被一陣強弩射得潰不成軍,這些斷後的士兵心中更畏懼。

在距離只有二十步的時候,唐軍步兵如獵豹出擊,步伐沉穩且迅疾。前排戰士挺盾猛進。

一瞬間,雙方撞在一起。

盾牌相撞聲轟然若雷,回紇士卒被撞得連連後退。

緊接着,後方的長槍兵挺槍直刺,鋒利槍尖輕易洞穿回紇士卒薄弱的防具,血花四濺,慘叫連連。

後排的百來名陌刀手趁機揮刀猛砍,利刃過處,血流漂櫓。

唐軍攻勢如洶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不給回紇士卒絲毫喘息之機。

一刻鐘不到,回紇士卒節節敗退,向頓桑特勤的方向潰退。

唐軍步步緊逼。

在開闊的地方有更多唐軍士卒加入,以鞏固陣型。

使唐軍在攻擊的時候,陣型密不透風。

回紇斷後的兵馬輕易被擊潰,進一步加速主力的惶恐。

回紇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隨軍奴隸已經準備向大唐投降。

“嗚….特勤,唐軍太兇猛,已經沒有機會了。如果大軍被擠在一塊,會如牲畜一樣被屠戮。我們的東面有兩條山間小道,西面也有一條。放棄戰馬,從這些山間小道上,翻山越嶺北歸,能走幾個是幾個!”

回紇副將一邊哭泣,一邊向頓桑特勤說道。

南方潰敗的慘狀,他不忍去看。

好在合黎山的居延古道上,有許多聯接其他山峰、谷地的道路。

昨日唐軍阻礙他們行軍的時候,就是藉助這些山道來回穿梭。

回紇已經大敗。

這是他們逃命的一線生機。

若再不逃就插翅難逃了。

現在連張光晟率領的重甲步兵、陌刀手、神臂弩手都在主動推進。

“我真是慚愧,辜負大可汗的重託。你們跑吧,讓我與唐軍決一死戰。”

頓桑特勤也淚流滿面。

計劃很美妙,但實施起來,需要一環扣一環。

一招棋錯,滿盤皆輸。

這就是大軍一起參謀軍事的好處,儘可能去杜絕任何風險。

不說劣勢反敗爲勝,最起來能將優勢牢牢奠定。

“特勤,這不是您的責任。是汗國出現高級奸細,泄露了我們的計策。您要回到汗國,統帥族人……”

回紇副將極力勸說頓桑特勤。

“不要再說了,你們快點離開。傳說,英勇而死的草原兒郎,魂魄會保佑部落,精神會在日月星辰,在山河湖澤。”

頓桑特勤大喝一聲,讓回紇副將下令帶士卒離開。

說這些,也只是自己安慰自己。

這一戰後,回紇還會存在嗎?天可汗憑什麼大張旗鼓幫葉護太子繼位?

天可汗御駕親征,註定這不是一場尋常的戰役。

葉護太子無權無勢,一旦唐軍大獲全勝,草原部落只會認同天可汗,沒有人會擁護葉護太子。

仗打到這個份上,頓桑特勤已無顏回去。

他更清楚,草原將不屬於回紇。

“特勤保重!”

副將無奈,只能先行離去,儘可能讓一部分兒郎活下來。

“嗚…嗚……”

回紇斷斷續續的號角聲吹響,異常悲涼。

這是突圍的號角聲。

副將向所有的隊頭下令,不要再從正道上突圍。

下馬從兩邊山道上逃命,只要翻山越嶺,就能北逃回草原。

得到這個准許後,回紇士卒紛紛下馬,向東西兩側的山道奔跑。

兵敗如山倒!

這也意味着全線失守。

那些抵抗唐軍,在最前線的回紇士卒無法脫離,卻也失去鬥志。

能逃的,轉身逃跑。

不能逃的,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回紇士卒丟盔棄甲,滿臉驚恐,如驚弓之鳥般瘋狂地涌上山坡。

即便沒有道路的地方,也是他們攀登的對象。

而狹窄的山道,怎麼可能一下涌上這麼多人?

回紇士卒相互推搡擁擠,誰都想跑到最前面。

只有在最前面,才最可能逃出生天。

激烈之下,有回紇士卒被撞得摔倒在地,甚至還從半山坡滾下去。

後面的士卒全然不顧,踐踏着同伴的身軀,將受傷的士卒推到一邊,他們的腦海中只有逃命。

親身體會戰爭的殘酷,他們只想回去與家人團聚。

以至於武器散落在漫山遍野,被慌亂的士卒踢來踢去,還成了逃跑的累贅。

天氣越來越熱,汗與血交織在臉上,登山者大口喘着粗氣,可這擁擠的人潮,卻讓山道成了他們的噩夢。

又一個時辰過去,唐軍已經解決所有抵抗力量。

準備攻擊登山的回紇士卒。

但頓桑特勤帶着麾下二百多名親衛,成爲守護回紇士卒逃跑的最後一道防線。

“阻攔回紇兵馬逃走。”

張光晟到達後,下令士卒衝擊頓桑特勤和其親衛。

“哈哈……我倒要看一下天可汗的兵馬,是否有三頭六臂。只恨天可汗在白亭海,否則我必與他決一死戰。”

頓桑特勤瞋目橫矛,豪情萬丈。

李瑄在回紇有鷹與虎的傳說,曾經一擊殺死骨力裴羅時代的回紇第一猛將。

本來頓桑特勤是畏懼李瑄神勇的,現在他卻不服。

頓桑特勤是回紇前三的猛將,自知必死無疑的他,即便沒有戰馬,也表現得極爲勇猛。

面對唐軍的重甲步兵和陌刀兵,頓桑特勤以長矛進行突刺。

唐軍分散進攻,沒有組成陣型,被頓桑特勤連殺死數人。

他的長矛,總是能找尋到唐軍步兵的要害。

“鐺!”

“咔嚓!”

而且頓桑特勤力大無窮,每一次金鐵碰撞,唐軍士卒的長槍要麼被折斷,要麼被彈開。

頓桑特勤仿若殺神附體,渾身浴血,手中長矛直突直刺。

即便是破甲長矛,在殺死幾名披着重甲的唐軍後,矛刃也有些損害。

“鐺!”

再次一擊之下,竟然未刺穿唐軍士卒的重甲。

而頓桑特勤的親衛死得越來越多,唯有頓桑特勤屹立不倒。

長矛多次刺殺,總能傷到唐軍。

“此一定是回紇大將,殺死他,尉官唾手可得。”

一名隊長大喝一聲。

頓桑特勤的親衛已經被殺散,隊長集結隊伍中二十多名士卒圍殺頓桑特勤。

面對圍攻,頓桑特勤身形如電,不斷閃避、格擋、反擊。

“噗嗤……”

即便又傷到數名唐軍重甲步兵,但他終究寡不敵衆,肩膀被一支長槍刺中,傷口也在汩汩冒血,腳步逐漸虛浮,力氣正一絲絲從身體裡抽離。

“殺!”

眼見頓桑特勤因傷力竭,周圍一衆唐軍士卒如嗅到腥味的狼一樣,嘶吼着蜂擁而上。長槍從四面八方朝他招呼。

“鐺鐺……”

頓桑特勤亂揮長矛,竟然還能招架一二。

“噗嗤!”

隊長找準機會,長槍直入,狠狠刺在他的後背。

白刃進,紅刃出。

頓桑特勤一個踉蹌,單膝跪地。

未等他起身,幾把長槍同時刺入他的胸膛,鮮血噴涌而出。

他圓睜雙眼,怒視唐軍,似不甘,似憤恨,最終還是緩緩倒下,沒了氣息。

解決掉頓桑特勤,唐軍開始追擊從山道上逃跑的回紇士卒。

神臂弩手再次發揮威力,向半山腰射擊。

二百多步的距離,殺傷不大,但使得回紇士卒自亂陣腳,一個個從山上滾下來。

他們成爲魚肉,任唐軍宰割。

其餘回紇的隨軍奴隸,趴在地上不敢擡頭,意味着臣服。

“傳令,不要貿然入山追擊。他們跑不掉的。”

郭虛己下達軍令。

唐軍若是不顧一切地向山裡追擊,會付出大死傷。

而後,郭虛己又下令將回紇的戰馬、牲畜往兩邊趕。

唐軍的兩千騎兵,五千河西胡騎,從居延古道過合黎山。

在回紇的北上之路等着。

另一邊,居延城的寧寇軍已經南下,將回紇的所有後路堵住。

回紇的殘兵敗將,不僅要面對騎兵的追擊,還要面對寧寇軍的堵截。

在這種圍追堵截下,僅兩天後,寧寇軍活捉回紇的副將,並殺死俘虜上千人。

騎兵殺死五百回紇兵卒,俘虜千餘人。

這宣示着回紇進攻涼州的陰謀告破。

……

白亭海。

郭虛己合黎山之戰大獲全勝的時候,白亭海駐紮的唐軍主力開始佈置。

移地健爲防止唐軍探馬,將兵馬駐紮在距離白亭海三百里外的沙丘內。

並防備唐軍的探馬。

唐軍並沒有刻意去尋找回紇主力的位置,以免打草驚蛇。

因爲李瑄和李泌已經猜到移地健大概在距離白亭海三五百里的範圍之內。

回紇的探馬頻頻在白亭海以北,以西,以東出現。

唐軍看似在全力驅逐,卻總能使幾名探馬探查到已方的動向。

“居延海方向得來消息。可以開始行動!”

李瑄在白亭城中,召開軍事會議。

“敦煌軍、神策衛,移動到休屠澤以南,隱藏起來;武威軍和龍武軍、飛龍禁軍則在白亭海東南隱藏,待得到號令,從沙漠迂迴到回紇後方,斷回紇騎兵後路。朕只需要率領天策衛守衛白亭海和白亭城。把天子大纛與玄龍旗一起升在城北,告訴回紇探馬,朕在這白亭城中。”

一番商議後,李瑄向衆將下達軍令。

“至尊萬金之軀,怎能坐鎮於險地。”

隨行官吏連忙勸說。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況是天子?

此行率領的天策衛僅有一萬八千人。

新建立的白亭城雖然龐大,但除去白亭城中的兩千多名百姓和三千多名民夫外,只夠容納八九千名士卒。

而且爲保護城外諸多倉庫的物資,牧場,天策衛還不能在城中。

否則回紇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將唐軍辛辛苦苦運來的巨量糧食燒燬,將白亭海、蘇武山下牧場付之一炬。

天策衛鎧甲精良,更適合騎兵作戰。

“一萬八千天策衛,已經可以戰勝回紇的騎兵,又怎能說置身於險地呢?有朕在,移地健纔會不顧一切。”

李瑄緩緩回答道。

他還想試驗一下火藥的威力。

此戰重在引誘。

如果移地健不上當,唐軍就要勞師遠征,會浪費許多糧草、馬匹。

戰鬥持續越久,對國力的消耗越大。

而且休屠澤的主力,距離唐軍也就數十里距離,很快就能支援到。

“以前磨延啜率領五萬回紇聯軍,在白亭海全軍覆沒,獨以身還。那時朕率領河隴精騎三萬,排除萬難,數千裡迂迴,神兵天降。天策衛個個以一當十,身披明光甲。朕還有殺招,怎麼會怕他們?爾等聽命就是!”

李瑄又用威嚴的語氣命令道。

即便他不衝鋒陷陣,他苦心締造的禁軍體系,需要實戰的考驗。

“臣等遵旨……”

衆文武只能領命。

會議結束後,大軍開始佈置。

一座座營帳被拆除,在回紇探馬的注視下,唐軍向南撤退。

鋪天蓋地的鐵騎,像是有重要的事情發生。

原本七萬兵馬,只剩下不到兩萬。

其中還有五千騎在白亭城中。

剩下的一萬多騎分散在白亭海以北,以及倉庫、牧場區域。

在回紇探馬的視線中,唐軍留在白亭海的兵馬最多也就一兩萬人。

當他們靠近白亭城的時候,看到城上的天子大纛,數十面旌旗獵獵作響,這代表大唐皇帝在白亭城中。

回紇探馬想再靠近的時候,卻被唐軍探馬“發現”,進行驅逐、追擊。

探馬自認爲探查到有利情報,飛馬回主力駐地,向移地健稟告。

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43章 豪強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30章 建立威勢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56章 唐軍陣形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50章 獲得寶馬第44章 殺人滅口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80章 滿城沸騰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500章 使命完成,大航海開啓(全書完)第27章 豐安軍城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完結感言新書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章 李適之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42章 把柄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62章 五萬騎兵第487章 廢除波斯王,接管木鹿城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5章 興慶宮第47章 大戰將起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64章 李隆基怒罵李賊,威望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
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43章 豪強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30章 建立威勢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56章 唐軍陣形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50章 獲得寶馬第44章 殺人滅口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71章 天亮了,淮陰謝氏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80章 滿城沸騰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500章 使命完成,大航海開啓(全書完)第27章 豐安軍城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完結感言新書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章 李適之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42章 把柄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62章 五萬騎兵第487章 廢除波斯王,接管木鹿城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5章 興慶宮第47章 大戰將起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64章 李隆基怒罵李賊,威望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