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

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

悉頡斤點勇之士五百,披鐵扎甲,前陣持攻陣長矛,後陣握普通長矛。

頗黎爲掩護悉頡斤,在悉頡斤帶着甲士即將爬上高坡的時候,特命東面的突厥士兵暫緩攻勢,向後退數十步。

一羣特殊的弓箭手來到半坡。

他們手持的弓把手兩端,都用獸骨做襯子。他們手中的箭矢也和普通箭矢不同。

箭鏃爲三角形的鐵製三葉鏃。鏃葉上穿有小孔,箭鏃的下方帶有鑽孔的骨球。

這種箭矢射出後遇風發響,被稱爲“鳴鏑”。

“咻咻……”

突厥弓箭手迎風將箭矢射出,一道道聲音,猶如無數尖銳口哨合在一起。

箭矢不多,卻讓久戰的唐軍產生一種背脊發涼的感覺。

“是突厥的哨箭,不必害怕。”

李瑄手持鐵盾大喝一聲,令東面的士兵做好防禦。

“鐺鐺鐺!”

這種華而不實的箭矢通常是突厥貴族狩獵、儀仗之用,對唐軍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

哨箭不一會就被用完,但突厥士兵聚集更多弓箭手,對唐軍東面進行拋射。

即便東面唐軍已全部躲在盾牌下,他們依舊在不斷地浪費箭矢。

陣地西面。

眼看着一波攻勢失敗後,悉頡斤下令攻陣長矛率先出擊。

本來唐軍以逸待勞,現在經過輪番鏖戰,體力逐漸不支。

雖還能憑藉地利,但已經沒有碾壓的優勢。

與突厥士兵攻陣長矛一陣對攻之後,不斷有唐軍倒下。

“鐺鐺!”

“噗嗤!”

唐軍的鐵甲也非堅不可摧,突厥士兵砸倒兩面大盾後,一名穿着明光甲,手持長槊的唐軍被一支尖銳的長矛擊穿腹部,血液流下。

這唐軍甚是英勇,他倒下前將長槊刺出,擊破一名突厥士兵的胸口。

先後有突厥甲士不懼死亡,跳到堆滿屍體的戰車上。

他們有的倒下,有的殺傷唐軍。

在突厥甲士合力之下,有一隊唐軍的大盾盡被擊倒。

唐軍被迫後退,只能用槍槊拼死突刺,試圖擊退突厥甲士,重扶大盾。

第一名突厥甲士從車上跳下來。

“噗嗤!”

唐軍齊力,一下將這突厥甲士刺死。 WWW▪ Tтkā n▪ ¢○

但突厥甲士源源不斷,第三名、第四名……

分配在此地的強弩手,根本拉不過來弩箭。

突厥甲士振奮精神,抓住這樣的機會。

左右的唐軍隊伍看到這種情形,不得不分兵離隊,幫助同伴。

這也導致他們所在的隊伍,兵力不足,戰陣搖搖欲墜。

悉頡斤看到這個明顯的缺口,他大呼一聲:“兒郎們,唐軍猶如強弩之末,我們成爲英雄的時刻要到了。隨本將一起衝,先登者,賞牛十頭,羊五十隻,奴婢五人。”

說罷,他持矛帶着所有甲士一起壓上。

他翻過戰車,如一頭兇猛的老虎一樣,不懼唐軍的長槍。

“噗嗤!”

他撥擋回避的時候,一矛刺出,唐軍的甲冑被他刺破。

轉瞬間就連刺死數名唐軍。

其他甲士也趁機涌上來,頃刻間數十名突厥甲士越過戰車。

這裡的衙將史青要指揮十隊唐軍,他一直在其他方陣內抵抗突厥士兵的進攻。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唐軍方陣已經被攻破一塊。

史青立刻調集上百名唐軍,來此抵擋。

他身先士卒持長槍衝在最前方,雖刺死數名突厥甲士,但無濟於事。

“唐將去死。”

最勇猛的兩人衝在前鋒,必然要對陣在一起。

悉頡斤看到史青,挺矛刺去。

“擋!”

史青雖然用槍撥過這一矛,但巨力震得他手臂發麻。

兩勇搏鬥,力氣更大的人會佔據巨大優勢。

悉頡斤一矛刺出,雖然被擋住,但他能迅速收矛。

史青卻收槍不及。導致再次刺擊的時候,慢悉頡斤一步。

“噗嗤!”

悉頡斤一矛勢若千鈞,鏖戰已久的史青沒有迴避的空間,被刺中脖頸。

鮮血噴涌,盔甲的鱗片碎一地。

史青閉眼倒下前,瞳孔中還流露着不甘心。

“史青。”

王思禮從北面趕過來,十分憤怒。

身爲副將,他更知道要先堵住這缺口。

否則會如洪水決堤一樣,影響全軍。

二百名奇兵緊急調過來。

李瑄也帶着親衛而來。

得知愛將戰死後,怒髮衝冠,他向王思禮大喊一聲:“王思禮,你指揮其他三面,必要的時候,可下令弓箭手持槍頂上。”

現在最要緊的,是保證其他三面不被攻破。

魚鱗陣的優點之一,就是一片“魚鱗”被破,只能逐漸影響左右,不能立刻動搖全軍。

“遵命!”

王思禮迴應。

對於李瑄的勇力,他甘拜下風。

王思禮武藝高強,和李瑄從事的兩個月來,多次切磋。但每次都不是李瑄的一合之敵。

不論是用槍,還是用槊。

在關鍵時刻,李瑄坐鎮這裡,一定比他更有用。

“兄弟們頂住,看本將爲史青將軍報仇!”

李瑄一聲令下,率羅興、薛錯等二十名親衛持槊前馳。 “咔嚓!”“噗嗤!”

所謂的鎧甲,在鋒利的長槊和李瑄的神力面前,如紙胡一樣。

他猛刺猛進,率先摧鋒。

薛錯和羅興跟進,側爲李瑄左右。

連殺數十人,逼退突厥甲士十步後,唐軍的陣形穩住。

所有唐軍排列,槍槊一致對外。

一名士兵倒下,另一名士兵立刻補上。

突厥士兵上來的越來越多,卻不能挺近分毫。

哪怕悉頡斤又斬殺數名唐軍,也徒勞無功。

“破唐軍陣,就在這一口氣中,隨本將壓過去,神明會保佑我們。”

看唐軍竟有凝聚的架勢,悉頡斤殺死一名唐軍後,怒喝一聲。

他瞪大眼睛,主動率領親衛,向李瑄接近。

他看到李瑄勇猛,一定是大將,想要殺死李瑄。

來得正好!

士兵已經向李瑄指認,是悉頡斤殺死史青。

他也帶親衛向悉頡斤衝去。

“嘿!”

兩人撞面,悉頡斤雙手攥緊矛杆,主動出擊。

“呼……”

這一矛似乎還帶着破空之音。

李瑄沒有去格擋,他聚精會神,在這一矛刺過來的時候扭身躲避。

一擊刺空。

但悉頡斤想收矛的時候,卻怎麼也收不回來。

再看矛杆,已經被李瑄單手抓住。

李瑄的手掌如同鐵鉗,任悉頡斤臉色憋得通紅,也無法抽回。

“怎麼可能?”

悉頡斤內心大震。

“宵小之輩。”

李瑄不屑一語,然後一用力,悉頡斤手中長矛脫手而出。

他丟下悉頡斤的長矛,趁悉頡斤茫然失措的時候,一步上前,抓住悉頡斤的胸口。

二百斤重的悉頡斤,被李瑄猛然舉起,高過頭頂。

這一切發生在電光火石間,悉頡斤的親衛傻眼了。

即便有主將死,親衛斬的規矩,但在這一刻悉頡斤的親衛不是前進,而是後退。

因爲李瑄擒拿猛將悉頡斤的手段,超乎突厥士兵的想像。

“啊!”

在天空中的悉頡斤也驚過來,他手舞足蹈,憑藉本能去抓李瑄的兜鍪。

“哼!”

李瑄冷哼一聲,將手中槊往地上一插,又從薛錯的腰間,抽出一柄橫刀。

“噗嗤!”

李瑄左手將悉頡斤放下的一瞬間,右手刀落。

鮮血如注噴涌。

他當着一衆突厥甲士的面,將悉頡斤斬首。

寫滿驚恐的腦袋在地上滾了好幾圈,到悉頡斤親衛的腳下。

這無頭屍體,也被李瑄扔到突厥的甲士之林中。

“突厥甲士,何足道哉。將他們推下去。”

李瑄趁機喊一聲,然後抓起自己的長槊。

“將軍神威,殺啊!”

唐軍見李瑄的無敵之姿,彷彿又被注入氣力,他們打雞血一樣,開始挺矛直前。

相反,突厥士兵見心中萬夫莫當的將領被斬首後,肝膽俱裂。

雖不斷有突厥士兵上來,但先登不敢再前,變爲防守。

李瑄先入衝壘,左突右刺,當者無不辟易,連殺十幾名甲士,再奪其氣。

他的親衛各個勇敢,將一名名突厥甲士殺死,重新奪回“戰車”。

李瑄扶起一面大盾,單臂舉起。他不再拿槊,而是從地上撿起一柄帶血的槍。

他一手持大鐵盾,一手持槍,橫衝直撞。

後衝上來的突厥士兵,都沒有鐵甲,被槍輕易捅穿身體。

“咔嚓!”

又殺十幾人,他用力過猛,長槍折斷。

一名突厥頭目壯着膽子持矛刺來。

“嘭!”

李瑄丟下半截長槍,雙手頂盾撞過去,直接將其撞得七竅流血。

他撿起長矛繼續衝殺,來回往復,數度縱橫,無有敵者。

他的戰袍生生染成紅色,不斷有鮮血從山文甲上流下。

這是敵人的血跡。

有李瑄帶頭,唐軍視死如歸,只用兩刻鐘時間,殺死數百人,將突厥士兵推下高坡。

唐軍將屍體挪開,將所有大盾重新扶正。

大槍與長槊再次立起,只是上面的暗紅更深。

西面高坡的突厥士兵竟然開始後退,不敢主動衝擊唐軍西面的陣壘。

“悉頡斤,這是怎麼回事?”

一直觀察着西面高坡的頗黎咆哮一聲。

他眼睜睜地看着悉頡斤帶人衝上高坡。

他下令突厥士兵加把勁,繼續往上衝。

以爲西面的突破,很快就會輻射到另外三面,勝利在望。

剛纔阿波達幹酋長派人問詢的時候,他信誓旦旦地保證再過一個時辰,必破豐安軍。

現在讓他如何向酋長們交代?

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20章 皇帝問策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67章 上架感言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64章 大舉進攻第43章 豪強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1章 押官薛錯第70章 陷陣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70章 陷陣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75章 生擒大可汗完結感言新書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84章 長離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31章 飛馬射纓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
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20章 皇帝問策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67章 上架感言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64章 大舉進攻第43章 豪強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1章 押官薛錯第70章 陷陣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70章 陷陣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75章 生擒大可汗完結感言新書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84章 長離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31章 飛馬射纓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