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豪強

第43章 豪強

“將軍,這是您的黃金。”

豐安尉將一個包裹交給李瑄。

羅興伸手接過,發現裡面不僅有數量更多的黃金,還有奇珍異寶。

他隨即向李瑄耳語道。

“將我們的黃金點出來,其他民脂民膏,按照律法去處理。”

李瑄沒有貪不屬於他的財產。

“是!”

羅興聽命,將他帶的黃金找出來。

“你就是徐俊?”李瑄向跪在他面前的徐俊問。

“我因此而失去性命,沒什麼好說的。”

徐俊追悔莫及,知道自己不會有好結果,索性將頭一揚。

光是讓奴僕攻擊官兵,就足矣將他處死,全家充爲奴婢。

更別說累累罪行。

“徐俊,這些種子你知道是什麼嗎?”

李瑄拿出類似西瓜的種子,詢問徐俊。

“能是什麼種子,一些草籽罷了!”

徐俊不屑地說道。

他得到這些種子後,覺得無用,隨手丟棄在庫房。

“你是從何得到?”

李瑄又問。

“殺了幾個西域胡人。”

徐俊十分放肆地說道。

攔路劫財,一直是他財富的來源。

徐俊認爲,胡人,特別是從萬里外西域而來胡人,無依無靠。殺死也不會引來麻煩。

“看來殺人越貨的勾當伱沒少去做。說你是豪強,算擡舉你了,簡直就是強盜。”

李瑄心中瞭然,也就是說他手中的種子,很可能是西瓜籽。

西瓜本來可以提前入中原,卻扼殺在徐建手中。

同時,李瑄對徐俊這樣的豪強,更爲不齒。

“哈哈,像我這樣的強盜,從黃河而上,靈武、朔方、九原、雲中,比比皆是。豪族多,哪能稱不是?我只是昏了頭,飛來橫禍而已。”

徐俊反譏李瑄。

他們這種土皇帝,生活滋潤無比。

但徐俊知道,惹了李瑄這樣的王公貴胄,他斷無活路。

王公,士族,纔是主宰天下的核心。

豪強只能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但卻如附骨之蛆一樣,無法滅除。

“遲早會有像狄仁傑、張說那樣的名臣,來治理邊郡,豪強能豪橫幾時?”

李瑄沉聲說道。

這兩位宰相,在邊境時,不僅能抵禦胡人,還能威懾豪強,深得民心。

李瑄自比他們。

後世有兩句人人皆知的古話。

天高皇帝遠!

皇權不下縣!

這促使地方的勢力,特別是遠離長安的地區,無法無天。

豪強有幾個特點,蓄奴、枉殺、淫亂、勾結官府、魚肉百姓、土地兼併。

李瑄想要創造真正的盛世,就必須做好打擊這些豪強的準備。

“哼哼,能臣又如何?大不了關閉門戶,他們走後,豪門照樣大開。”

徐俊嗤笑一聲。

這是他們這些豪強對付能臣最有效的辦法,惹不起還躲不起?每當有能臣執政地方,或者監察御史巡視,他們都會收斂行跡。

只要不被抓住把柄,那些所謂的名臣,拿他們毫無辦法。

“那你就在黃泉等着。會有像張湯、王溫舒這樣的人出現。”

李瑄的目光更是泛着寒光。

西漢時漢武帝任用酷吏抑制豪強,如王溫舒這樣的酷吏,對豪強動輒滅族,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每到一個地方,豪強聽了這個名字,會嚇尿褲子。 見徐俊一副不相信的樣子,李瑄沒有再浪費口舌。

徐府的事情,由阿史那扶汶先看着。

明日李瑄會讓柳錫主持,將徐建、徐俊兄弟,以及所有財物,押送至回樂城。

李瑄先回軍城休息。

“據說李將軍連夜將豐安令和鄉紳徐俊拿下。”

次日一早,李瑄剛洗漱完畢,盧瑜主動登門。

“豐安令和徐俊是親兄弟,他們與豪強無異。證據確鑿,拿下他們毋庸置疑。”

李瑄面色平靜,回覆盧瑜。

盧瑜一向排擠他,能腆着臉來他這裡,說明他心慌了。

“事情的前因後果,本將已知曉。李將軍的黃金是聖人所賜,徐俊狗膽包天,竟敢搶奪,這種人就該直接處死。”

盧瑜當然不是來指責李瑄的。當他知道這件案子的時候,已成鐵案。

同時,也驚出一身冷汗。

去年他還是副使的時候,收過徐俊送來的一對金虎。

如果徐俊將他供出去,他必然玩蛋。

屆時,李林甫也不會放過他。

李林甫用計讓他當上軍使,是爲了對付李瑄。

初期已經很不利,李林甫的親信奴僕回長安再次求計。

若李林甫月堂思計一晚後,發現盧瑜犯事,必然勃然大怒。

“我們是邊軍。若非豪強欺負到我們頭上,我們沒有資格插手地方政務。請將軍派遣柳判官,押送徐建、徐俊兄弟到回樂城,請王帥和靈武太守定奪。”

李瑄一直懷疑盧瑜是李林甫的人,上次他與阿史那扶汶比試,他竟然沒制止。

平日裡處處針對他。

這麼好的機會,李瑄怎麼能放過呢?

可惜他軍功不夠,否則他定然可以藉助這個機會,節制豐安軍。

“本將要親自押送他們。”

盧瑜是來試探李瑄,但李瑄隱藏的很好,他無法判斷李瑄是否知道徐俊送他金虎。

“將軍,您是一軍主將,怎麼能爲這點小事親自出馬?現突厥左廂虎視眈眈,這不符合規矩。柳判官前去即可。”

李瑄勸阻盧瑜。

“徐建兄弟所作所爲,絕非小事。就這樣,我意已決,軍中大小事務,由李將軍暫理。”

盧瑜用命令的語氣說。

他這樣做,王忠嗣一定會訓斥他。但關乎性命,只能如此。

“將軍忘了,您吩咐我今日將皋蘭州都督府的戰馬送過去。”李瑄向盧瑜提醒道。

“這等小事,我會吩咐一名典軍去做。”

盧瑜不再顧忌自己的臉面。

他離開後,李瑄必定要在軍城坐鎮。

如果主將和副將都因爲雞毛蒜皮的事情離開,會被軍法處置。

“將軍都這麼說了,我聽命就是。”

李瑄拱手。

盧瑜離開軍城,前往豐安城,只帶着五十名親衛。

一軍主將,有親衛保護。

盧瑜當上軍使的時候,親自在軍中挑選親衛,其中更有幾名親衛是盧瑜奴僕,對他忠心耿耿。

豐安城的阿史那扶汶被盧瑜趕回來。

“盧將軍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姿態,今日竟然帶着親衛,主動押送徐建、徐俊去回樂城。”

連阿史那扶汶都覺得不對勁,他一見到李瑄,就嘟囔道。

“阿史那將軍,你從軍的志向是爲了什麼?”

李瑄笑而不答,請阿史那扶汶在校場上隨意坐下,問出這句話。

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4章 華山金礦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60章 峽口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0章 詠柳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65章 突厥神箭手完結感言新書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4章 神勇第8章 看花馬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0章 羅興失蹤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35章 斬將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102章 南霽雲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41章 豐安令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49章 賣馬人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
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4章 華山金礦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60章 峽口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0章 詠柳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65章 突厥神箭手完結感言新書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4章 神勇第8章 看花馬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0章 羅興失蹤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35章 斬將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102章 南霽雲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77章 聖人和貴妃參加婚禮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41章 豐安令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49章 賣馬人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