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

“可撥款六千萬英鎊?”哈羅德威爾遜不願意都快寫在臉上了,戰後英國不是沒有印過錢,不過和美國相比,那還是非常剋制的。

而且印錢的時候,可以說內閣秘書長都在,而且在印錢這件事上,白廳往往處在反對者的立場,當然這個反對主要反對的是在本土印錢。

白廳從來不反對在殖民地印錢,還用一個詞彙叫什麼量化寬鬆?

在哈羅德威爾遜眼中,這應該是白廳第一次在他任內主動提出印錢,然後給已經已經獨立的地方?

“首相,佈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名存實亡了,雖然他的框架還在,但不能兌換黃金還用黃金計價?”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停頓了一下解釋道,“以後不論是英鎊還是美元都是主權信用貨幣,而不是黃金了。我們也不用擔心印錢多了,會有人拿着英鎊來英國兌換黃金。”

對於美元來說,砸碎的只是枷鎖,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但英鎊同樣是國際貨幣,英鎊就算得不到整個世界,得到一部分世界也好。

“現在孟加拉流通的貨幣巴基斯坦盧比,經過這一場戰爭的價值,不出意外的話,會跌倒谷底。,像是印度這種國家是沒有認識到這裡面機遇的。但我們可以認識到,巴基斯坦盧比可以是一比五十,也可以是一比五千。”

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說不定孟加拉國還會使用新的貨幣,只要有英軍登陸,重整孟加拉國金融秩序還不是需要我們,我們決定這個六千萬人口新生國家的幣值。而孟加拉在巴基斯坦的角色是出口基地,西巴基斯坦只進口,這也是孟加拉人長期不滿的原因。現在孟加拉貨幣崩潰的原因,就是因爲這一次的印巴戰爭,就算是孟加拉人自己也不會對此有所懷疑,我們如同天使一樣介入,將最年輕的獨立國家拉出泥潭。”

這六千萬英鎊換回來只要到了孟加拉,瞬間就能換回來英國拿出這筆錢的價值,當然這要配合英國金融人才的操作。

這種事在冷戰尾聲發生過不止一次,聯邦德國吞噬民主德國,說是拿出了多少多少稅收,但換取的是民主德國整個國家的財富。至於整個俄羅斯盧布暴跌,和美元出現過五千比一的匯率,讓俄羅斯人對融入西方的後果記憶猶新。

“孟加拉人並不吃虧,十年前我們曾經實行過非洲的地產興邦計劃,用一座看得過去的殖民地首府,換取了英鎊區的鞏固和流通,效果非常好。現在複製一次的話會更加有心得,而且馬來亞距離孟加拉不遠,完全有這個條件。”

瑪利亞·法肯德自始至終沒有離開,聽着內閣秘書長的滔滔不絕,如果不是整個白廳首腦就在這,以誠懇的態度解釋着戰後的一系列操作。她是不敢想象,這一環套一環的操作是怎麼出爐的。

介入的理由是人權大於主權,利益方面則可以把孟加拉六千萬人重新納入英鎊區,並且彰顯英國對前殖民地的關心,重塑影響力。

現在印度明顯更加傾向於蘇聯,盧布對盧比結算就是在挖英國的牆角,此舉也可以說是對印度的報復。

現在就需要一個民意對政府決策支持的藉口,藉口已經擺在首相面前了,達卡大學屠殺,英國可以以此介入。

“美國海軍和蘇聯紅海軍還在孟加拉灣對峙!”哈羅德威爾遜有些爲難,現在孟加拉灣還很擁擠。

“巴基斯坦戰爭已經結束了,只不過巴基斯坦政府還沒有正式承認,但也就是這兩天的事。”

艾倫威爾遜開口道,“美國肯定正在想着離開,美國離開,以我對蘇聯這個國家的理解,會跟蹤美國特混艦隊一段時間。這個稍瞬即逝的時間差,我們可以利用上,安達曼羣島和馬來亞的軍事設施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絕非是信口開河,老毛子這個國家就這樣,仁義的時候特別仁義,霸道的時候特別霸道。

歷史上孟加拉灣對峙結束之後,美國特混艦隊撤離,蘇聯紅海軍還一直尾隨到菲律賓,確定美國特混艦隊不會再回去了,蘇聯紅海軍才離開。

“那需要政府做什麼?”哈羅德威爾遜也蠢蠢欲動,他很想試一試,只有經常接觸才能感覺到白廳首腦的精準判斷力,尤其是這一次印巴戰爭的走向,那麼現在既然說可以介入,就應該沒問題。

“需要首相到時候表達對孟加拉慘狀的憐憫,最後在民意的支持下,不得不採取行動,至於準備工作交給我。”艾倫威爾遜拍着胸脯承諾道。

首相既然同意了,艾倫威爾遜就不好繼續打擾,等到他離開瑪利亞·法肯德才開口,“平時只是聽首相說過秘書長的工作,現在看來確實是一個可怕的人,這不是僅僅在蒙巴頓家族的支持上。他本人非常令人畏懼。”

“說到蒙巴頓家族的事,也有一部分人說是帕梅拉蒙巴頓嫁給他之後,才找到了財富鑰匙。”哈羅德威爾遜忍不住笑道,“當然我不相信這種類似上帝旨意的猜測,難道像是一些國家的占星術說的那樣,兩人的結合改變了運勢。”

首相和政治秘書往算命上討論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已經重新回到了白廳,交代了首相的首肯,安排引導輿論的工作。

威克也表達了想要進步的心,在其他兩大巨頭的勸說下,決定出差找各地的高級專員談一談。

這一切和艾倫威爾遜關係不大,從口袋中抽出來了四張撲克牌,隨便一抽黑桃皇后,“今天去赫本那。”

“英國在南亞建立的最著名大學,經過這一次的屠殺已經毀於一旦,無法想象這一暴行竟然出現在現代社會……”電視當中,女主持人聲音悲切,雙眸含淚的播報着達卡大學遭到屠殺的新聞,所謂血淚控訴就是如此。

“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百分之六十的公民對這一慘劇表達了同情,這一次的調查涵蓋了二百六十個選區的三千份民意調查。”

“值得欣慰的是,第一批公民捐助的物資已經過了蘇伊士運河,希望能夠幫助到多災多難的孟加拉人。”

“據本臺駐馬來亞記者的最新報道,馬來亞各界慷慨頰囊、捐款捐物,商界代表們紛紛表示……”

“英聯邦秘書長約翰·亨特爵士表示,一些英聯邦國家表達了對此事的關注,並且願意在力所能及的領域提供幫助。”

關於孟加拉現狀的新聞播放結束,赫本倒在男人的肩膀上,喃喃自語,“真是太可怕了,戰爭真是太可怕了。”

“好了好了!”伸手把球花擁入懷中,艾倫威爾遜輕聲安慰嗅着女人的髮絲,滿臉的計劃通,“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看看能不能做些什麼。我想此時此刻,絕大多數英國人都和我一樣。”

其實仔細想想英國公民能夠做到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比如說不穿的內褲、襪子就可以捐給孟加拉人嘛,二手衣物貿易又不是不存在。

艾倫威爾遜記得他的前世九十年代中期這個時間,二手衣物在他家鄉也是很常見的,坊間傳聞,這是從外國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衣服賣到國內,所以很多人不敢買。兩千年之後,至少他的家鄉是很少見這種傳聞了。

當然這不代表這種貿易就不存在,懂王還專門因爲非洲國家抵制這種二手衣物的輸入,制裁過非洲國家。

這種貿易看起來低端,其實也有獨特的作用,要知道發展工業第一步往往就是從紡織業開始,二手衣物的大量輸入,對想要做血汗工廠的國家算是一個弊端。

哪怕是本國市場在小,剛開始發展紡織業的時候總要本國人來支持,然後纔是出口創收,本國市場充斥着大量二手衣物,還怎麼發展紡織業?

“我知道你忙都是爲了國家。”赫本在懷抱中蹭了蹭,表達自己體諒這個男人。

“跟個小孩子一樣。”艾倫威爾遜輕吻了一下赫本,說實話,他不知道該如何看待她。她是如此的優雅、可是卻也非常容易緊張興奮。

赫本臉紅得像個小女孩,無法看着男人的眼睛。她的羞怯令人覺得有趣。他試着想象她置身於荒野的樣子,差點失聲大笑。

赫本看起來脆弱精緻得像美麗的瓷器,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不,她不可能在荒野中生存,感謝上帝,這個女人永遠不必接受這項考驗。

安達曼羣島軍事基地,接到了密切監視美蘇艦隊的命令,這算是一個重複命令,這段時間,這個軍事基地一直就在做這件事。

外有聯合國施壓,孟加拉灣的美蘇對峙,英迪拉甘地和各部門商量之後,也覺得可以適可而止了,這一場不到兩個月的戰爭,足以讓印度徹底建立對宿敵的優勢,佔據百分之五十六人口、百分之四十財政收入、百分之六十外匯的東巴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是獨立的孟加拉國。

戰爭已經沒有必要在打下去了,因爲印度已經接到了美國和北方鄰國的警告,不能破壞西巴基斯坦的完整性,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結果,英迪拉甘地決定見好就收,十二月二十七日,印度政府對外宣佈在西線停火,如果巴基斯坦政府願意恢復和平,就脫離戰爭狀態。

幾個小時之後,巴基斯坦政府對外表示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議,這一次印巴戰爭結束,這個結果讓相關國家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得知了印巴兩國已經停火,美國第七十四特混艦隊接到了五角大樓的命令,撤離孟加拉灣。

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
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