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

“嗯?具體是什麼?”約翰眉毛一挑,他還是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但馬上回過神來,“石油禁運?”

“嗯哼!單獨針對印度的。”艾倫威爾遜對着老朋友道,“石油是一種武器,對於印度還尤其如此,印度全國有大型石油產區麼?沒有。要是有我們會不知道麼?石油是印度的一大弱點,所以一旦印巴戰爭開始,讓中東國家用來做一次武器,就能夠起到幫助巴基斯坦的作用。”

“石油,當初德國人就是敗在了這上面。”約翰哼哼一笑,拿德國人比照印度,“你認爲石油足以擊敗印度?”

“能擊敗我們就不這麼幹了,但可以讓印度相當難受。不過話說回來,這又何嘗不是歐洲的弱點呢。歐洲和美國蘇聯相比,就在於這裡的資源短板太多。”

艾倫威爾遜幽幽一嘆,歐洲,準確的說是西歐,在自然資源上就一印度水平,比印度強的地方就是歐洲的農業條件不錯,至少是雨熱同季,不像是印度下雨都集中到兩個月。

要說這個世界上自然條件好的地方,其實也並不多,眷顧工業和農業的好地方,蘇聯的歐洲部分、某大國和美國。

單獨比較農業時代的條件,美國是排不上的,北美隔幾年定期收割一次的寒流,農耕族羣站不住腳,不然西班牙就選北美了,而不是以中美洲爲中心,當然工業時代誰都承認美國條件得天獨厚。

當然工業時代某大國也不差,各種礦產儲量也都算大,就是品質上不怎麼樣。這也分怎麼比,不是哪個國家都是澳大利亞。

至於西歐,西歐的農業條件可以,但爲了德法邊界的煤鐵歸屬兩國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英國國內只有品質不怎麼樣的煤鐵都壓制西歐,就知道西歐和印度在自然資源山比肩絕非是浪得虛名。

“你知道這一點,爲什麼還要這麼做?”約翰很是吃驚,歐洲也缺少石油,當然英國不缺,英國有北海石油,但北海石油是填補不了歐洲的石油缺口的,今天讓中東國家對印度這麼幹,萬一阿拉伯國家嚐到甜頭了,以後會不會用在歐洲上面。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傷害並不大,非洲幾內亞灣的開發之後,石油禁運對歐洲的傷害是可控的。但印度可我們沒有的條件。再者出這種事,給歐洲國家提個醒,認識到石油安全也是好事。”艾倫威爾遜告訴好友要這麼幹的理由,無非就是拿印度做一個歐洲的試金石。

艾倫威爾遜可是鐵打的親歐派內閣秘書長,現在格局也比以前大了不少,至少從印度人的血流乾之前英國決不投降,變成了歐洲決不投降。

“再者說英國可沒有退出波斯灣,可以藉此讓歐洲國家支持英國常駐波斯灣,至少是諒解。”艾倫威爾遜繼續循循善誘道,“讓他們知道歐洲能源不能自給,能源安全問題很嚴重。這樣的話,他們對英國在波斯灣的存在,至少是暗中支持的。”

打牌的時候,出牌的時機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石油危機本來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期,因爲西方支持以色列的結果。那一次連同美國都遭受了重創,歐洲就更加不用說了。那個時候英國的軍事存在早已經從波斯灣撤離,自然是無法施加影響。

殖民地這種東西,撤了很容易,再回去就難上加難,如果在英國還在的時候爆發一個石油危機,並且慘狀被歐洲國家知曉。不但歐洲對英國在波斯灣的存在在無異議,英國本土也能認識到這種風險,不在天真的所謂去殖民化。

英國只要賴在波斯灣不走,自然就有因對很多中東問題的辦法,美國想要做什麼事,必須要有英國的配合。只要英國不配合,那就做不成。

約翰沉默良久,點了點頭道,“內閣會同意麼?”

“內閣敢拿自己的支持率開玩笑麼?他們不敢!”艾倫威爾遜一副你別開玩笑的口吻道,“阿拉伯國家的自發行動,和英國無關。既然和英國沒有關係,內閣是否同意那重要麼?”

反正艾倫威爾遜覺得,在英國在波斯灣還有軍事存在的當下,爆發一次定向的石油危機是有利的。藉由印度的困境,來爲英國服務。

還能展現一下和平教之間的團結,又能夠讓歐洲認識到能源問題,一舉多得的事情可不多,完全是多贏的結局。

現在美國正忙着揮師北上,對印巴之間的戰爭不太可能干預,此時英國不主動肩負英美特殊關係的重任更待何時?

波斯灣的重要性提上來了,英國的龐大遠洋船隊是不是有保留的必要,保留是不是還要維持造船業,這對皇家海軍也是利好。

這裡必須要着重說明,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造船強國,美國的造船蓬勃發展和世界大戰有着極大的關係,一旦戰爭結束美國的造船就會打回原形。當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船隊,仍然歸英國所有,連日本的船隊都比美國大不少。

美國的造船業只服務於軍事領域,也並不是二十一世紀纔出現的毛病,只不過現在還有一些聊勝於無的民用造船,不像是後世這點都無了。

哪怕往返於北美和歐洲之間的商船隊,大部分也是英國的,美國商船隊少之又少。

當然還是比後世強很多,二十一世紀在全球四萬多艘艘遠洋商船中,在美國註冊的商船數量還不到二百艘。儘管每年進出美國的貿易額超過一萬億美元,而其中絕大多數也都是通過海上船舶運輸的,但在美國註冊船舶只佔了大約百分之一的份額。

強大的美國海軍,正在保護某大國到美國的航線,防止這條對美國極爲重要的生命線,受到某大國的威脅。

在剛剛過去的一九六四年,美國民用造船一年只有二十萬噸上下浮動,只有現在英國造船業的一個零頭。隨着艾倫威爾遜把矛頭對準日本,英日兩國的民用造船比拼,對美國本就聊勝於無的造船業,只會起到負面影響。

當然只是在阿拉伯國家出招,總是有些不太穩妥,艾倫威爾遜冥思苦想,還是考慮到了幾百年來的忠誠盟友葡萄牙的利益。決定在情報合作領域進行一番交流,希望薩拉查政府能夠發揮影響力,在印巴這一次衝突當中起到正面作用。

葡萄牙雖然在果阿周邊佈雷,對新德里出爾反爾,不在對果阿問題進行談判,但客觀上果阿還是在葡萄牙手中,薩拉查政府不能否認這個事實,應該爲地區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萬一印巴戰爭爆發,影響到南亞穩定了呢,葡萄牙的利益一樣受損,這對大家都是壞事,英國也不願意見到這種情況出現。

殖民地專員會議就在勝利當中閉幕了,盈利就可以讓英國又動力繼續維持殖民地的存在,殖民地的各大專員還是識大體的,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從美國本土漂洋過海的第一批海軍陸戰隊,一共三千五百人在南越登陸,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三月份,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美國平均每月出動飛機三千六百架次,對北越進行地毯式轟炸。

“在情報支持上,我們和華盛頓仍然要緊密合作,這也是首相的意思。”將軍情六處理查德懷特叫來,艾倫威爾遜鄭重其事的吩咐道,“加入戰爭當中不符合英國的利益,而且我們正在和印尼對峙抽不開身。但在軍事領域之外的地方,我們還是堅決的支持美國的一切行動。”

理查德懷特點頭表示瞭解,“我們和美國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聯繫,這一點絕對沒有問題。”

“還有就是?注意一下美國士兵對平民的殘害。”既然小事說完了,艾倫威爾遜也開始談及正事,“不要誤會,美國人總是說英國是殖民者,在拿騷會議的時候,我們拿出來了美軍士兵在日韓的一些處理不當的證據。這個麼,要與時俱進嘛。你和我都很瞭解,戰爭中所有人都希望做到不驚擾平民,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戰爭本身就是玩命,還指望參戰的士兵像是天使一樣?”

“對平民的殘暴行爲一定會出現的,我們拿到一些證據捏在手中,對英國和美國彼此交流的時候,會起到正面作用。”

“呃,我明白了。”理查德懷特接受了這種解釋,就聽到秘書長繼續道,“保密工作極爲重要,我們不想耽誤美軍的行動,甚至一些事件我們可以幫忙遮掩,但是就像是剛剛說的,證據要拿在手中。還有就是要小心,英國名義上不會參與到戰爭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在外工作的特工,不要給英國找麻煩。”

印尼失蹤的九個特工,目前來看應該是不幸的爲國捐軀了,因爲蘇聯人沒有對這件事做文章,這也讓艾倫威爾遜鬆了一口氣,只能說死得其所。

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
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