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

哪怕艾倫威爾遜也知道,以海得拉巴的地理位置,居民構成,幾乎不可能抵擋住印度軍隊的進攻,但看在錢的份上,這就是目前南亞最專業的軍隊。

比起英屬印度的海得拉巴專員,他現在明顯對阿里汗的狗頭軍師角色,更加的上心。畢竟英屬印度的工資是死的,遠遠沒有前世界首富的財力讓他動心。

雖然艾倫威爾遜上輩子就是一個鍵盤俠,這輩子也只是跟着老威爾遜耳聞目睹了一下後勤工作,遠沒有孟加拉大饑荒留下的印象深刻。

但是對南亞這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軍隊,他還是有發言權的,更何況他是海得拉巴的專員,現在君主的親密夥伴,爲海得拉巴土邦的未來殫精竭慮。哪怕大英帝國的軍力並不以陸軍見長。

隱藏了自己的軍盲的本質,艾倫威爾遜有些政治不正確的以軸心國老大,第三帝國的陸軍做了一個標杆,表示坦克這種武器是目前海得拉巴軍隊所必須的。

“歐洲在幾十年時間已經引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當中誕生是思想和戰術,算是這種巨大破壞力的一絲藉慰,海得拉巴軍隊必須配備足夠的坦克,才能夠震懾潛在敵人。”艾倫威爾遜說話的時候斬釘截鐵,軍盲就是理直氣壯。

什麼陸戰之王、步坦協同的詞彙不斷從嘴裡面說出來,配上表面高深莫測,實則一臉蒙圈的表情,震懾住一衆高種姓軍官還是不成問題的。南亞境內的和平教,也是分種姓的。

“世界大戰現在已經進入到尾聲強弱明顯,未來大批的軍備如何處理也是是一個問題。海得拉巴需要這些軍備,其實不少土邦也同樣需要,甚至是阿里真納和尼赫魯也是如此。”艾倫威爾遜一邊走一邊道,“但不管是出於國家利益還是私人原因,我更加希望那些軍備落入友好人士的手中。”

“海得拉巴和大英帝國之間的友誼,是經過一次次的血戰證明過的。”阿巴拉汗安半公半私的開口道,“經過了鮮血和實踐的考驗。”

“這一點我知道,但是倫敦方面考慮的問題更加全面一些,那些倫敦的政治人物,考慮問題的時候從來不以道德作爲重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以及帶來的年輕助手其實還會做出非理性的判斷,而那些老頭子不會。”艾倫威爾遜似笑非笑的道,“總之,我作爲一個朋友是絕對夠格的,會盡量維護海得拉巴的利益。”

提及了自己對海得拉巴的重要性,倒也不完全是一個自吹自擂,對倫敦政治人物的分析也不全是污衊,英國政治人物是什麼樣子,看一看有樣學樣的逆子美國就清楚了。

回到英國人的居住區,和帶來的助手們談及了這件事,倒也不是全部人都表示認同,畢竟對於英屬印度的地位問題,也不是這些剛從學校出來的助手都瞭解的。

“艾倫專員,我們爲何要對一個土邦這麼上心?”十個助手當中的女性,一個名叫愛麗莎的助手不解道,“而且這不是我們能夠做主的事情,是不是通知一下德里方面。”

愛麗莎比艾倫威爾遜大一歲,雖然不算是絕對的美女,卻也是一個頗有魅力的女性,一頭紅色長髮披在肩上,此時正亭亭玉立的站在艾倫威爾遜面前,白皙的臉上滿是迷惑。

“還有誰和愛麗絲一樣迷惑不解?”艾倫威爾遜掏出一根菸點燃,另外一隻手揮動了一下算是在徵求意見。

一下子有四個助手舉起了手,艾倫威爾遜點頭道,“不隱瞞你們這件事,是把你們當成自己人,而且實話來說,你們和我的處境是一樣的。很多人對我們腳下的土地,還不是這麼的瞭解,至少你們也不是沒有一個人知道,現在印度不管是國大黨還是穆盟都在爭取獨立吧?”

“那有怎麼樣?只要倫敦不允許,他們還能把我們趕走?”一個助手不滿的開口道。

“你是不是以爲,這一場大戰結束之後,英國還可以像是一戰之後那樣有喘息的機會?”艾倫威爾遜的嘴角微翹,“如果我們真還有那樣的機會,那當然是好事。可是美國人和蘇聯人會給我們時間麼?”

這就是帶着一羣大學生來上任的壞處了,如果是帶着有工作經驗的老公務員,只要一個反問,他們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這些大學生不行。

艾倫威爾遜不得已,重操上輩子的舊業,對當今世界形勢進行了一番分析,外有美蘇的施壓,內有尼赫魯和真納的發難。從他口中,現在大英帝國頗有些內憂外患的意思,甚至比應對第三帝國進攻的時候還要更加危險。

本來就是這樣,大英帝國就算是單獨面對第三帝國的進攻,有着英屬殖民地的支持,只要豁得出去未嘗不能重演一戰的輝煌。

而現在面對美蘇的壓力,加上現在英屬印度內部各階層已經和英國不是一條心。想要強硬的爲了保護英屬印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美國和蘇聯有多大的國力,現在的聲勢有多強大,哪是處在殖民地這些學生能夠看見的。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英國在事不可爲之下,選擇了軟着陸,分批次讓手中的殖民地獨立,而且是從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屬印度開始,本身就是對美蘇的妥協,表明這個世界大英帝國做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就算是艾倫威爾遜知道未來走勢,也沒有改變歷史的能力,那可是美國和蘇聯吶。不讓出英屬印度,這兩個國家怎麼會相信,英國真的已經放棄世界霸權了。

不過在大英帝國軟着陸的過程當中,保存一些地理位置重要,容易掌控的殖民地,別獨立的這麼幹淨,艾倫覺得還是可以做到的。

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保留個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這個想法並不算過分。

而且殖民帝國又不只是大英帝國自己,法國、荷蘭、比利時甚至葡萄牙都算是破落貴族。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