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

阿里汗對尼赫魯的仇恨,艾倫威爾遜不是不能理解,誰名下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奪走,都不可能當做是沒發生過。像是阿里汗這樣的反應已經算是很輕微了。

“專員,其實印度統一對整個印度人而言是好事吧。”愛麗莎小心翼翼的輕聲道。

“是好事,但和我的朋友無關。”艾倫威爾遜輕描淡寫的道,“你願意爲了大英帝國,把這些年積累的財富拿出來麼?”

愛麗莎沒有說話,艾倫威爾遜都做不到這一點,他當然要竭盡所能的阻止英國縮回本土,但歸根究底這是因爲,這樣的國家對他的好處更大。

艾倫威爾遜可以使用任何辦法,甚至可以自掏腰包不盈利,但也僅僅止於此了。不盈利是可以的,賠錢可不行。

阿里汗的問題是所有固定資產都無法帶走,雖然不如可以帶走的這麼顯眼。但那些土地纔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這就能理解,爲什麼阿里汗願意拿出一億英鎊的天價,來到沙巴州謀得一個君主的位置。

現在算上沙撈越和沙巴兩個州的統治者,當前英屬馬來亞的君主爲十一個。艾倫威爾遜其實還想要把文萊也合併,但這樣君主的人數就會變成十二個。一旦碰上什麼事情,可能拿不出來統一意見。

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和阿里汗一樣,是一個仁慈而且富有的君主,他可以考慮把克拉地峽分出來一塊,合併成爲一個新州繼續售賣君主頭銜。

這樣就湊齊了十三圓桌騎士,有助於英屬馬來亞的穩定,只是當前他還找不到一個,兼具財富和仁慈的君主,往後可以試試看。

其實常公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只是考慮到可靠性,這個想法只能作罷。英屬馬來亞需要一個人傻錢多的人選,常公真來了不安分,艾倫威爾遜還得找個理由把他沉海,可能會惹上不大不小的麻煩。

他預計過兩天會陪着阿里汗前往沙巴州,所以在接待了阿里汗之後,便返回住處休息。

“其實如果你想要達成牽制目的,應該在克拉地峽的馬來人聚集區,找一個華人君主,這樣不是更加合適麼?”費雯麗聽完男人的想法這麼說着。

果然英國人天生就善於分而治之麼?艾倫威爾遜這麼想,但苦笑道,“這麼想沒錯,可我去哪找這樣一個人呢?第一條就是他除了有錢什麼都不能有。財富上至少要和阿里汗比肩,但不能有自己的勢力,不然現在這裡過半人口都是華人,他要是找我們麻煩怎麼辦?”

就艾倫威爾遜說的條件,常公就完全不夠格,他能想到的唯一好處就是,可能會把未來的矛盾從某大國轉移到自己身上,憑什麼?

身爲自由世界的高級官僚,他沒有這個義務把隱患從別的地方吸到自己管理的殖民地。

現在相安無事就挺好,至於詐騙島的問題,那是美國和某大國的問題,和英國無關。

如果有人諮詢他本人,讓他給出建議,問一百遍他的回答也是一樣,最好的辦法就是屠城,非常符合中國歷史傳統,成本最低見效最快。

拖下去的話,能變成英國和愛爾蘭的關係都是上帝保佑,收買更是沒什麼效果。

指望收買,還不如指望艾倫威爾遜管理的英屬馬來亞,堵死詐騙島的工業化路徑。讓它根本富不起來,這樣也許吞併還容易一點。

陪着沙巴州蘇丹阿里汗巡視新領地的艾倫威爾遜,能夠看出來阿里汗對他的新地盤十分滿意,畢竟英屬馬來亞的陽光沙灘,比海德巴拉風景宜人的多。海得拉巴大部分土地都在德干高原上面,遠沒有這裡看起來宜居。

至於艾倫威爾遜提及的投資,成爲沙巴蘇丹的阿里汗更是全部同意,表示願意把自己的財富投入到新領地,幫助本地居民的發展。

“我相信馬來亞國大黨的印度裔也會非常高興的,畢竟大部分人都很無知,真的相信血濃於水,對大君你的到來,他們說不定認爲可以提升印度裔的地位。”艾倫威爾遜提及阿里汗可能的潛在支持者,完全是站在朋友立場上幫忙分析。

“艾倫,我雖然對大英帝國並不是很欣賞,但對你本人,我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挑不出來毛病,如果不是你,我也不會找到新的領地。”阿里汗嘆了一口氣道,“只要我活着一天,一定會幫助英國維繫在這裡的統治。”

“大君是這麼的寬宏大量,真是讓我無話可說。”對英國的吐槽,艾倫威爾遜就當是沒聽見,在事關國家榮辱還是他本人私交哪個重要的問題上,後者明顯比前者重要。

阿里汗遵守承諾,願意用自己的財富來推動沙巴的發展,這當然是好事。畢竟沙巴旁邊就是沙撈越,誰也不願意挨着一個窮鄰居。

地域歧視是真實存在的,印度就有相關的例子,比哈爾邦是古代印度的文化中心,相當於中國河南,有這麼高的文化地位,確實後世整個印度的地圖炮高發區。

關於比哈爾邦的各種歧視言論屢見不鮮,什麼吃牛糞喝恆河水、喝牛尿之類的事情一出現,印度人都認爲是比哈爾邦的人所爲。

根本原因就是比哈爾邦太窮了,各類指標都是全印度的倒數第一。有窮病纏身,就別怪成爲地圖炮的集火。

沙巴州和沙撈越相鄰,要是阿里汗能夠用財富推動沙巴州的發展,有助於整個東馬的團結,這對維持英屬殖民地穩定的大局非常重要。

“查理,你過來。”艾倫威爾遜招呼沙巴專員過來,爲阿里汗介紹沙巴的專員,“我的朋友,也是當今的沙巴蘇丹阿里汗大君,大君是一個非常仁慈和富有人格魅力的君主,在我從印度任職的時候,幫了我不少忙。希望你能夠和大君和睦相處,讓沙巴進入繁榮當中。”

當天晚上一行人就在沙巴州首府亞庇休息,比起七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沙巴州的人口堪稱稀少,首府也就只有幾萬人,而且主要居民爲華人。

阿里汗保證要把亞庇建立成一個拿得出手的首府,建立學校和鐵路等等。

這話艾倫威爾遜也就是聽聽,也許阿里汗會進行投資修建這些東西,但是第一個要修建的大工程,他差不多可以預估,肯定是清真寺。

從人口角度上來說,英屬馬來亞適合阿里汗做君主的是克拉地峽的馬來人聚集區。但考慮到馬來半島已經有九個蘇丹了,再把阿里汗放在那邊不利於平衡。而且阿里汗是真的拿出來了一億英鎊,就把英屬馬來亞第二大面積的沙巴給了阿里汗。

至於第一大的州,那當然是經過面積調整過的沙撈越,佔據現在大英屬馬來亞的四分之一面積,現在歸他這個專員的妻子帕梅拉蒙巴頓所有。

有一件事情需要說明,那就是英屬馬來亞的蘇丹,權力是不如從前英屬印度的土邦大君的。整個英屬馬來亞的人都是大英帝國的臣民,就連各州的世襲蘇丹也是。

這些蘇丹確實有欺男霸女的權力,但如果真的以爲自己是一方諸侯,各地專員可不是擺設,之前艾倫威爾遜就和九大蘇丹談過,阿里汗剛到這裡,他要把這件事說清楚。

時間匆匆進入十月,國際局勢可以說平穩也可以說不平穩。畢竟哪怕是戰爭,一旦有了時間的堅持,也會讓人們漸漸習以爲常。

這是處在英國角度上的說法,不能代表美國的心情,當前不管是柏林空運還是遠東的戰爭,美國都是自由世界的絕對主力。

關於柏林危機的最新進展是,西柏林的需求對空運運力的壓力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因爲西柏林的公民在電力中斷和柏林牆動工的雙重壓力下,逃亡人數在一天比一天多。西柏林的人口已經從二百五十萬,降到兩百萬人以下。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出逃人口超過五十萬,可以說隨時隨地都有西柏林市民逃離。

在返回農業時代生活的威脅下,共產主義已經不是最大的威脅了。西柏林公民發揮了跪着揮拳的良好品格,一邊高呼着自由世界決不妥協,一方面把空運的物資帶出西柏林,投向蘇聯人的懷抱。

也許這些西柏林公民有一天仍然會想辦法投入到聯邦德國,但現在他們不願意在冷戰前線爲了自由世界犧牲。

既然西柏林市民大量出逃,怎麼還增加了空運的壓力了呢?應該是減少了纔對。

原因就在於二戰剛剛結束的黑市死灰復燃,西柏林把自由世界運過去的物資,轉手賣給了東柏林的市民,變賣自己在西柏林的財產,想要找到一個安家的地方。

倫敦甚至認爲,當前的柏林危機,已經演變成了蘇聯在薅自由世界的羊毛。一方面自由世界不斷增加運力空運物資,一方面這些物資都落入到了蘇佔區的手中。

“這倒是出於我的預料。”拿着電報的艾倫威爾遜受教了,他是真的沒想到這一點。

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
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