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

也不用諱言,撒切爾這個眼高手低的兒子,非常適合被拉下水,艾倫威爾遜已經在心裡把首相的兒子馬克,當成了自己的兒子看待,這也不用首相感謝,這都是內閣秘書長應該做的。

我們只不過是卑微的社會公器,用來盛放首相深思熟慮的果實。

白廳必須以堅定不移的態度,來表達對新政府的支持,首先既然新政府不準備和罷工的羣體談下去,那麼和工會的談判自然而然被束之高閣。

白廳畢竟只是內閣意志的延伸,工會如果不滿的話,請瞄準真正的話事人,抓住白廳是沒用的。

返回內閣秘書長辦公室,艾倫威爾遜召集了各部門的首腦,談論關於出售廉價公衆住房增加政府收入的事情,要知道這種住房足有一百萬套,按照一家四口人來算的話,將會涉及到四百萬人的大事。

沒什麼可說的,艾倫威爾遜已經決定成爲首相的有力支撐,可靠的依靠,出售住房就必須做到多快好省,“必須馬上,快速的解決首相要求的財政充足問題,偉大的首相對公衆住房極爲關心,在這一點上,公務員應該衝在最前方,這個時候買房就是愛國。”

無上權威的意思很簡單,公務員必須身先士卒把要出售的公衆住房消化一批,以主人翁的方式爲政府解決問題。

在他的口中好處多種多樣,除了爲本屆政府增加財政開支之外,還可以增加房產市場的流動性,繁榮英國的房地產市場。

這些被攆走的受惠於廉價公衆房產的人,爲了能夠找到立身之地,就會帶動英國的房地產事業繁榮。

“佈雷斯頓,一定要讓同事們知道,購買房產的好處,幫助國家就是幫助自己。”艾倫威爾遜看向內政部常務次長的目光,可謂是語重心長。

艾倫威爾遜其實是爲公務員羣體謀取利益,所以才這麼上心,雖然撒切爾夫人還沒有正式對公務員羣體開刀,但根據在保守黨競選時候的演講,以及在下議院做反對黨領袖時候的發言,就知道這一刀遲早是要來的。

哪怕他是內閣秘書長,也不可能保證公務員全部都安然無恙,裁員是肯定會有的,既然現在公衆房產出售先被提出來了,讓公務員身先士卒爲國家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夠有自己的房產,也可以提高對未來的應變能力。

作爲公務員首腦,艾倫威爾遜可謂是在抓緊最後的機會,提升公務員這個溫暖大家庭中的成員,應變風險的能力。

首先當然是做通各部門首腦的思想工作,只有各部門首腦理解了苦心,才能帶動起來其他人。不然真的推行政策時候,難道讓他本人親自去?還不是依靠這些常務次長。

“新政府的政策,必須讓公民加強了解,順便幫我約一下BBC的專訪。紳士們一定要把公衆住房出售的問題放在心上,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見到各部門的常務次長都點頭,艾倫威爾遜纔算是鬆了一口氣,那就別客氣了,分攤指標趕緊給無上權威拿出來吧,這都是要列入升職考覈當中的,不然真的推不動,或者陽奉陰違怎麼辦?

艾倫威爾遜也不貪婪,只要能夠解決掉十萬套的公衆住房出售,就算是公務員爲國接盤成功,以後可再也找不到這麼便宜的房產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自從女首相上臺之後,他總是有事沒事想要來趕往一下公主殿下,在瑪格麗特面前表現一下工作中的內閣秘書長,也可以做成一個世界名畫,就叫內閣秘書長在工作。

在瑪格麗特公主的眼中,他也確實在工作,改革必須要有理論的包裝,他現在就在做這件事,包裝撒切爾夫人的改革,讓其說得過去。

所幸這也難不倒他,既然撒切爾夫人比里根早上臺,那麼涓滴效應的理論指導就不需要美國人來做了,當然是我大英原汁原味的原創理論。

用於闡述在凱恩斯主義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應對之策,成爲新經濟政策的理論指導。

原創者自然是著名學者,被內閣秘書長生涯耽誤的威爾遜爵士,想想看,要不是爲了更好的造福社會,他完全可以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個著名古生物學家,一個節目製作人,一個著名作家。

之所以這些事情都只能淺嘗即止,完全就是被在白廳的工作耽誤了。

“你還可以做一個著名攝影師。”瑪格麗特公主聽着男人自吹自擂,雙手掐腰給予了最爲直觀的反應。

“說什麼呢?公主殿下?”艾倫威爾遜不得不中斷理論的完善,說服了工作殿下才道,“我爲了英國公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這一點他們卻不知道。”

“他們確實不知道你那,把英國最有財富的女人,和國王最疼愛的女兒壓在身下的犧牲。”

“瑪格麗特,是不是很委屈。”艾倫威爾遜把公主殿下抱在懷中,凝視着公主的眼睛詢問。

無上權威用實際行動證明,一個男人在這方面可以做到多不要臉,深不可測的道德底線,再次征服了瑪格麗特公主,面對這種反問,公主殿下自然是沒什麼可說的,成了世界名畫的一部分。

BBC爲內閣秘書長進行的專訪之前,艾倫威爾遜總算是抄襲……是完成了原創的涓滴效應理論,以多年來培養的從容不迫,走進了演播廳。

從剛開始,艾倫威爾遜就對撒切爾夫人的一些堪稱是引起了朝野巨大爭議的政策進行辯護,也讓英國公民明白了白廳在執行政府決策的專業性。

就像是之前在下議院提出的一九七九年度預算,因爲撒切爾夫人根本沒有把這個預算案拿到內閣會議上討論過,多數大臣是在議會中由財政大臣傑弗裡·豪公佈時才知道這一預算案內容的。

其結果不難想象,它引起了威斯敏斯特宮大廳的一片混亂。前工黨政府財政大臣丹尼斯·希利挺身而起,在發言中猛烈抨擊這一預算案,稱它是“披着羊皮的母狼的預算案”。

議會的辯論日趨白熱化,人身攻擊也成了家常便飯。議員們抨擊撒切爾夫人是個缺乏人性的母親,面對龐大的罷工大軍竟能無動於衷,仍在一意孤行,拿國家命運作兒戲,諸如此類的話。

艾倫威爾遜其實心中認可當中的大部分攻擊,不過他此時是要捍衛新政府的權威,所以必須要把良心餵了狗,對一切都視而不見。

“內閣秘書長,你已經管理白廳不少年了,工黨時期的政策也是你在執行。”主持人問出了一個相當不友好,頗爲尖銳的問題。

“哦,這個問題非常的尖銳,就像是我說的,白廳在執行政府決策的時候是堅定不移的,但也並非沒有據理力爭過。”

艾倫威爾遜絲毫不慌的開口回答,“就像是二十年前,我就堅決認爲紡織業已經沒有價值,佔用過多的勞動者,只會成爲英國這個國家的負擔,當時艾德禮首相內閣,也這個判斷也並非是全盤贊同,實話實說,我不想用對抗這個詞彙來形容當時的關係,但確實在那個時間,內閣和白廳關係微妙。”

用二十年前的例子捍衛了白廳工作的專業性和中立性,艾倫威爾遜終於正式兜售自己的涓滴效應理論,爲撒切爾夫人的私有化運動保駕護航了。

無上權威一副一切心在掌握當中的口吻,解釋了白廳對於這一次私有化改革的理論支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並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羣體或貧困地區特別的優待。

而是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羣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面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或認爲政府財政津貼可經過大企業再陸續流入小企業和消費者。

艾倫威爾遜其實對當中的任何一個詞彙都不相信,不就是放水給大企業,然後指望這些大到不能倒的企業賺錢的同時,能夠給邊緣人士留點殘羹剩菜的理論麼?

涓滴效應理論上可以自圓其說,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總有成本更低的地方,放水任由資本流動,水只會流向窪地,如果英國的窪地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太高,流動的資本只會離開英國。

無上權威只是提供一個理論,只要理論可以自圓其說就行了,反正他只是一個事務官,真最後出現問題了,那是首相的責任。

論點是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必然會惠及全體,包括貧苦大衆,這一天的專訪,甚至也被撒切爾夫人所注意到。

撒切爾很少見到妻子這麼認真的聽廣播,開口詢問,“親愛的,你怎麼了?”

“他說的太好了。”撒切爾夫人目光出神,隨即反應過來補充道,“我是說,威爾遜爵士身爲內閣秘書長,確實是很厲害的人。”

在內閣秘書長的涓滴效應成爲公民討論熱點之時,艾倫威爾遜本人也在實踐涓滴效應,因爲撒切爾夫人的兒子馬克真的上門拜訪,於是涓滴首先就要滴在首相兒子的頭上,這是順理成章的。

不管是國有化還是私有化,對於艾倫威爾遜的位置,都充滿了無數的機遇,對首相兒子自然也是如此。首相的改革必將惠及英國公民,難道首相的兒子就不是英國公民麼?

------題外話------

求點月票。

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
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