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冷戰結束

第1706章 冷戰結束

歷史出現了一點微小的變化,艾倫威爾遜在當中起到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作用,這個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年來無時不刻的打壓鐵娘子的積極性,不過他不認爲這是錯誤的,隔着一個大西洋玩英美特殊關係,他確實是不能理解。

希望撒切爾夫人和密特朗的溝通,能夠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艾倫威爾遜認爲應該沒問題,不同於英國有拎不清的勢力,法國大多數人還是很明白美國不可信,如果有民意的話,法國的民意肯定比英國高很多。

艾倫威爾遜願意繼續在背後堅定的支持首相,所以他就不用跟着去巴黎了,畢竟年齡在這擺着,又不像撒切爾夫人這樣把政治看的這麼重要,完全可以趁着這個時間,到處散散心。

費雯麗想要去一趟美國,艾倫威爾遜不明所以,等到對方解釋才知道,要去主持芭比娃娃的週年慶,現在,芭比娃娃面世很久了,但她依然年輕,她比曾經風行一時的椰菜娃娃、泰迪熊都要活得長。沒有人知道這是爲什麼,費雯麗也不知道。

艾倫威爾遜當然更不知道,實在不行他把原創者找出來問問,但想一想還是算了,不管原創者是誰,都適合活在影子裡。

芭比已經遠遠超越了玩具的定義,成爲一個不朽的文化符號。芭比幾乎天天生活在美國人的收音機中;她是二十世紀生活的代表,是美國女性的一個象徵,是現代的蒙娜麗莎,就連以嚴肅自居的學院,也不得不屈尊研究“芭比現象”。

學生們在社會學課堂上要完成這樣的作業:針對芭比成爲一種榜樣都有過怎樣的批評?你認爲製造商是否應考慮這些批評?雖然這些問題可能永遠沒有“正確的”答案。

無論引起了怎樣的討論和讚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芭比是玩偶設計業誕生的第一個活生生的女人,而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小孩子。

芭比的成人化設計打開了小女孩們的視野,她們可以通過“芭比”感知到幼兒園以外的世界,與芭比一起體驗成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從海灘女郎到政治家,芭比變化萬千的形象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她們希望自己在長大後也能像芭比一樣。

到了現在,芭比已經統治了競爭激烈的玩具世界,它控制了美國二十億美元玩具市場五分之一份額,大英國寶創業經歷,也成爲了一些女性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旁邊捉刀的無上權威,認爲這個成績和自己沒有關係。

最終費雯麗還是啓程出發,艾倫威爾遜則原地感嘆,“這一生光爲別人發光發熱了,我簡直比太陽都要偉大。”

不過對於世界的另外一部分人,他肯定在角色上就沒有這麼正面,在日本經濟膨脹的時期,把東南亞地區也作爲重點攻略對象。

當地的原材料早在二戰時期,就被日本人所惦記,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很清楚,之前他把馬來亞的錫礦打包賣給了日本企業。

現在日本房市和股市都已經崩盤,整個國家已經打斷腿,現在就不用客氣了,並不需要用原來出售價格的幾分之一收回來。

殖民政府做事有殖民政府的風範,考慮當前經濟形勢出現下滑態勢,不管是用什麼價格收回都是虧的,有更好的辦法。

鑑於錫礦的開採污染環境,殖民政府出於愛護臣民的考慮,決定關閉馬來亞境內的錫礦開採,爲當地留下一個青山綠水,不是有句話說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都是爲了長遠發展考慮。

聽着日本企業要威脅起訴的轉達,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對米德爾頓道,“我們做事就是這樣,不服把聯合艦隊開過來啊。這都是在當地臣民的抗議下,不得已做出的決定,應該讓日本人問一問,當地人爲什麼反感日本。”

原因當然是馬來亞當地華人是主要族羣,而且這個殖民地的華人是最反感日本的,沒有之一。

當初要出售錫礦的時候,民意就不重要,現在要關閉錫礦了,民意又變得很重要了,歸根究底大英帝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尤其不用對日本解釋什麼。

現在從賬面上日本還有一段時間能夠撐起來自己的盤子,這是因爲日元還在不斷的升值,艾倫威爾遜記的最高會升到和美元八十比一。等到這個匯率到了頂點之後,就又要開始跌跌不休了。

在他忙碌無關緊要事情的時候,撒切爾夫人已經開始了對法國的訪問,重提對重大事務上,尤其是之前對德國統一的看法所凝結的友誼。

撒切爾夫人不愧是一名實用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當然,這裡所說的“實用”和“功利”,並毫無通常的貶義在內,而只是表明“鐵娘子”善於以卓越的戰略眼光把握機會,蓄勢待發,將斑斕的事業從一個高峰推向另一個高峰。

不過從前,撒切爾夫人的功利主義在艾倫威爾遜看來,沒有用到正地方,完全符合路線不同,知識越多越反動的概括。

現在纔算是在布什幾次三番的敲打之下,把自己的才能用在應該用的地方了,既然定位爲世界大國,就別想鼻屎大的國家一樣一邊倒,傳出去不讓人笑話麼?

躺在女首富腿上休息的內閣秘書長,對首相的出訪表達着感同身受的心,要不是年齡大了,自己也一定爲國奔波。

“你這個爲國奔波,還要挑國家麼?”帕梅拉蒙巴頓幫着自己的丈夫掏耳朵,忍不住調侃道,“你不是一直都很重視法國麼。”

“分什麼方面。二戰的法國要是沒有戴高樂,還真是沒發現有什麼作用,戴高樂拯救了法國。”

艾倫威爾遜撇嘴道,“我不是說法國的軍人不勇敢,但要分什麼方面,正面戰場上還可以,其他的麼?”

法國在二戰中的拉胯程度,並不是正面戰場不敢拼命,這絕對是一種誤解,法國在和德國交手的短短三十多天當中,並不落下風。交換比是很接近的,至於另外一個方面就一點都沒誤解了,法國戰敗之後,是真的沒怎麼反抗過。

就拿他的家鄉東北來說,從九一八開始到二戰結束,日軍損失十七萬,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僞軍,這個數字零頭的零頭法國都沒有達到。

由此可見,法國是不存在什麼敵後戰場的,全靠戴高樂跑到非洲動員黑叔叔和和平教徒爲法國博取一線生機。

自由法國最艱難的時期,黑人面孔佔據了法國軍事力量的三分之二,這也難怪戰後美國都瞧不起法國人,連一直抵抗的戴高樂都沒少被冷遇了。

戰後的法國還是值得尊重的,艾倫威爾遜還是希望撒切爾夫人能夠達到目的,現在的環境和從前不同,里根時期,撒切爾夫人刷存在感的國家是蘇聯、美國,現在布什領導下美國不配合英國了,撒切爾夫人就只能找法國人做外交工作。

想想地圖頭剛上臺的時候,撒切爾首相以其精明和膽識拓寬了英國的活動空間,尤其是以其直來直去、不屈不撓的外交風格,在歐、美、蘇三方關係中扮演了一名獨特的、不可取代的溝通與協調角色,發揮了新時代中不同凡響的影響。

一旦布什不把英國當回事,撒切爾夫人就失去了這樣的舞臺,不過只要能夠讓首相破滅對英美特殊關係的不切實際,這還是很值得的。

很快撒切爾夫人就返回倫敦,帶來了溝通良好的消息,密特朗也表示,英法兩國是歐洲和平穩定的基礎,顯然這個反饋是正面的。

“尊敬的首相,繞來繞去,英國竟然還是要和法國這個愛恨交織的國家站在一起。”

艾倫威爾遜知道撒切爾夫人心裡肯定不這麼想,因爲這表明英美特殊關係,在戰後最爲親美的首相這裡已經破產了,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難道英國自己和美國對抗?

自己轉向的滋味不好受,撒切爾夫人的臉色不好看,但也沒有反駁的意思,她雖然心裡不願意,可這確實也是唯一的辦法。

巴黎的首腦會議,美國總統老布什再次出現,這一次老布什並沒有像是在倫敦一樣藏着掖着,在強調了新時代的北約走向問題之後,重提冷戰已經結束的看法,法國不是北約的成員,之前在倫敦宣佈的話,法國總統並沒有出席北約首腦峰會,而這一次在巴黎就不同了。

歐安會各成員國首腦彙集巴黎締結了“新歐洲巴黎憲章”,冷戰正式宣告結束。它強調“歐洲對抗和分裂的時代已經結束”,各國今後的關係將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礎上。撒切爾夫人和法國總統密特朗眼神交匯,也隨着歐洲首腦一起,把掌聲送給美國總統布什。

“冷戰結束是好事,伱看看我們的首相,就好像有聯邦德國頂在前面,英國就安全了一樣。”

艾倫威爾遜對着電視中的撒切爾夫人調侃道,“美國又何嘗不是把英國推到頂住蘇聯的一線,現在問題都解決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
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