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

“根據行程是在第三場演出之後的,兩國文化交流座談會上以及隨後的酒會上。”艾倫威爾遜低着頭翻閱着行程表,轉頭問後面的外交官道,“是這樣吧?”

“是這樣的,倫敦對本次蘇聯歌舞團的文化訪問十分重視,這讓我們想起來了從前並肩作戰的歲月。”被艾倫威爾遜點名的外交官侃侃而談,表態非常符合目前英蘇友好的大方向。

從反法同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本次對德國的羣毆,在關鍵問題上,英俄總是站在一起,兩國就是天然的盟友。

艾倫威爾遜繃着臉對此番結論表示同意,當然克里木亞戰爭,以及歷次英國阻擋帝俄獲得出海口的聯盟,那都是誤會。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難免有出現口角的一天。

“這是一個和解的時代,我們着眼於未來,求同存異,達成共識。發現彼此的優點!”艾倫威爾遜說着算到牙的謊言,面色如常,不得不佩服臉皮之厚賽過城牆。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本質上還是一個軍人,並不瞭解外交層面的話術。但還是明白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說,哪怕他已經想起來了克里米亞戰爭。

所以在表面上,艾倫威爾遜的官方發言取得良好的效果,至少他自己這麼認爲。

紅旗歌舞團的首場演出,就定在倫敦皇家歌劇院,皇家歌劇院有數百年的歷史,戰前這段時間是皇家歌劇院的輝煌時期,劇院的事業日盛一日,享有國際聲譽的藝術家們,紛紛來此登臺獻藝,劇院也躋身於世界一流歌劇院之列。

法國大作曲家德彪西曾稱讚它代表了英國人最優秀的一方面,不但裝修富麗堂皇,而且音效盡善盡美,在這裡聽音樂是極大的享受。

本來按照計劃,倫敦皇家歌劇院是要在明年纔開始啓用的,不過既然是外國友人要來到倫敦表演,本來就沒有在戰爭時期受損的歌劇院,直接被提前啓用,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成了首次表演的團體。

這已經充分的表現出來了倫敦的禮遇,對改善英蘇兩國的關係所付出的努力。

十月十八日的倫敦皇家歌劇院,場外已經人聲鼎沸,趕來的觀衆排着隊進入到劇院當中,能夠容納兩千兩百人的歌劇院已經座無虛席。

艾倫威爾遜笑意盈盈的,在包廂當中和一起出席的福爾採娃打招呼,這讓未來的蘇聯文化沙皇不明所以,開口詢問道,“你又有什麼陰謀?”

“你們蘇聯人不要這樣,這裡是倫敦!”艾倫威爾遜皺着眉頭,提醒福爾採娃這裡是什麼地方,現在可不是處在蘇佔區的波茨坦了。福爾採娃說話的時候最好放尊重點。

至於艾倫威爾遜高興的原因,無非就是賣了幾張黃牛票,在接待蘇聯人這個艱苦任務當中,不大不小的賺了一筆,實現公私兩不耽誤的工作初衷。

再多就不行了,因爲不少上流社會的人也買票了,作爲對蘇聯訪問重視的表現,大英帝國首相艾德禮,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某些保守派報紙口中的親蘇份子,也出席了紅旗歌舞團在英國的首次表演。

倫敦皇家歌劇院舞臺,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在英國的首次演出正式開始。當紅旗歌舞團的合唱開始之後,人聲鼎沸的倫敦皇家歌劇院鴉雀無聲。

首相艾德禮和外交大臣貝文的包廂內,則和此時的表演完全無關,兩人討論的問題還是和目前的歐洲局勢有關。

“盧森堡有意參加布魯塞爾會議組織,成爲其中的一個成員國。”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在聽合唱的同時,轉而和艾德禮首相談論這件事,“我們如何給予迴應?”

“盧森堡的態度很熱切麼?相信多加入一個國家,不會引起美國和蘇聯的注意的,盧森堡這麼小。”艾德禮收回在舞臺上目光回答道,“那就讓外交部好好談談。”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此時在這座包廂當中,就會發現歷史的糾錯性正在發揮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的第一個軍事同盟其實並不是人們熟知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是一個叫布魯塞爾條約的組織。

由英國發起,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參加。英美蘇法四國外長會議未能就德國問題達成協議之後,英國主張西歐聯合加強防務,以對付蘇聯。

在美國支持下,英國開始同法、比、荷、盧等國舉行談判。五國外長在布魯塞爾簽訂爲期五十年的《布魯塞爾條約》,英法兩國當時爲了“不觸怒蘇聯和引起麻煩”,在條約序言中申明聯盟的目的在於防止德國侵略政策復活,同時規定倘在歐洲遭到武裝攻擊,締約國應提供一切軍事和其它援助。

設立外長協商理事會。此後又成立防務委員會,設最高司令部,任命蒙哥馬利爲總司令。

不過後來隨着北約的成立,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名存實亡,軍事職能併入北約。所以纔不爲人所熟知,可這個組織一直存在。

成員國加上了德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

本時空因爲因爲殖民地問題上的明確,布魯塞爾會議提前了兩年出現。不過在布魯塞爾會議之後,盧森堡還是馬上就表達了加入的願望。

“巴黎那邊怎麼看待?”艾德禮想了一下,對歐內斯特·貝文問道,“其實如果戴高樂也同意這一點的話,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只是就怕蘇聯對此產生疑慮,要知道目前的成員國都處在廣泛的海外利益,可盧森堡卻沒有。如果盧森堡加入的話,會不會引起莫斯科對西歐的懷疑,認爲我們是對蘇聯採取遏制態度?”

“莫斯科的態度確實值得考慮。”歐內斯特·貝文點頭回答道,“不過盧森堡這種袖珍國家,莫斯科應該不至於小題大做,對了,從莫斯科一部分高官的言論當中,好像有讓四國武裝都退出德國,把德國變成中立國的想法,不知道你怎麼看?”

“這絕對不能同意!就算我們同意,法國人也不會同意。”艾德禮乾脆的拒絕道,“一旦四國都退出德國,地面力量最強的蘇聯不會有什麼損失,我們卻只能準備好在法國抵抗可能的入侵了。”

蘇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從德國撤軍,使四國佔領區統一。前提是統一的德國必須嚴格中立,另外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西方陣營應該爲此向蘇聯支付鉅額抵償金。

但是在一九四五年這個條件是,蘇聯撤軍的同時,美英法也必須撤軍。

就在兩人探討歐洲局勢的時候,軍情五處的副總幹事,本次接待的安全負責人蓋伊·利德爾敲了敲門,進來彙報道,“蘇聯訪問的成員,想要進來對倫敦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謝。”

“讓蘇聯同志們進來吧。”艾德禮換上了一副溫和的笑容,對着蓋伊·利德爾道。

在蓋伊·利德爾轉身離開之後,衝着歐內斯特·貝文示意道,“這個問題我們之後再談,並不僅僅是英國一個國家的事情,還有法國和美國,涉及的國家越多,就越複雜,人多嘴雜就沒有共識,口水衆多卻無所事事,那就自然沒有結果了。”

“完全退出德國我們英國是吃虧的,現在英佔區還沒有回報。”歐內斯特·貝文同意道,怎麼也要英國本土完全恢復戰前的情況才行,到那個時候再談,也僅僅就是可以談,沒說一定要談出結果。

倫敦皇家歌劇院的舞臺上,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的表現還在進行,浸溺於合唱團令人激奮、如雷鳴般的歌聲。巴拉萊卡琴與銅管的聲音此起彼伏,兩千兩百名來自各界的英國觀衆屏息而立,洪亮的合唱聲聲入耳。

並不是所有人都進入過戰場,但是所有觀衆都好像感覺戰場就近在眼前,紅旗歌舞團直擊靈魂的合唱,將所有觀衆都帶入了進去。

舞臺的最後,二百名紅旗合唱團的團員高唱《天佑女王》,無數倫敦皇家歌劇院的觀衆起立,跟隨着來自於蘇聯的合唱團的音樂起舞,高昌天佑女王!

毫無疑問,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在倫敦的第一場演出,就起到了轟動性的效果。

“感謝紳士們的熱情接待!”福爾採娃來到首相包廂,拿着酒杯對着首相艾德禮和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舉杯,“希望這一次的文化交流活動,能夠減少蘇聯和英國之間的誤解,增進兩個國家之間的瞭解。”

“英國和蘇聯之間沒有敵意,我本人也是一個社會主義者。”艾德禮舉杯同時介紹着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道,“在蘇聯成立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我和貝文都爲此歡欣鼓舞,感懷工人階級找到了自己的祖國,爲此我們還拒絕幫助敵視蘇聯的武裝運送援助物資。”

“但是我們希望,蘇聯能夠表現出來良心的競爭,這樣對世界和平都着巨大的好處。”歐內斯特·貝文同樣舉杯,然後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爲英蘇友誼乾杯!”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