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

一個外在條件如此優越的女性,說要給自己生孩子,這有人會拒絕麼?反正艾倫威爾遜不能拒絕,有一句話不光東方人覺得有道理,就算是西方人也覺得有道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萬一以後英國還是不可避免要縮回英倫三島呢,當然這也不太可能,至少紐芬蘭已經保住了,可預見的未來,已經在英聯邦有超然地位,生活水平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的紐芬蘭也不太可能獨立。

當前的大部分英屬殖民地無法保存,艾倫威爾遜覺得自己趁着大英帝國國威仍在的時候,套現一下這個想法並不過分。

後世網絡鍵政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就是五常當中的倒數第一,到底是紳士的英國還是浪漫的法國,其實主要比的是軍力。因爲比文化影響力,雖然法國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但和英國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哪怕英國的影響力大部分都被美國人拿走了,法國在影響力上面也不是英國的對手。

英國脫歐了還能蹦躂,如果英國的角色換成法國,法國將會在全世界立刻被邊緣化。

北約當中的權力分配也是以美國爲主,英國爲輔這麼一個模式。這還是拿騷協議之後正式定下來的,在拿騷協議之前,英國還認爲北約是雙巨頭模式呢。

這也是戴高樂上臺之後,堅定要退出北約的原因之一,因爲英美兩國不分權給法國。使得戴高樂認爲法國在北約內部處在從屬地位,才讓北約從法國滾蛋。

在軍事裝備上,法國不能和英美兩國比尖端,也無法和中俄比規模。唯一能夠詬病的,就是英國的三叉戟導彈,確實是美國人的。

二十一世紀的英國,確實不像是二戰之前,在任何方面都比法國強不少。國力處在一個水平上,但就算如此,法國也沒有取得對英國的優勢。

英國當前面臨的困境是,美國在遏制蘇聯的同時,還不忘記打壓英國,還總是仗着英美特殊關係掩護這麼幹,法國可沒有這個待遇。

艾倫威爾遜深知,美國最大的明面上對手是蘇聯,但從來沒對有死灰復燃基礎的英國放鬆警惕,除非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獨立到了美國人放心的地步。

美國仗着和英國同文同種,故意帶歪節奏可以說從很早就開始了,從一戰到二戰的中間美國做了什麼,英法兩國一清二楚。

趁着帝國夕陽無限好,還沒落日。他爲自己謀一些福利,自認爲這種想法並不過分。

自從想要利用柏林危機把歐洲的親蘇勢力蕩平泡湯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呆在海爾曼莊園不出去,只是消失之前告訴傑拉德,自己是到處考察絕不是躺平,然後就在海爾曼莊園躺平了。

“你們真是!”忙碌了一天的波金娜返回家中,入眼就是不堪入目的場景,不由得呵斥安娜,“看看你像是什麼樣子?這大白天的。”

“艾倫說要拍藝術照!”不着片縷的安娜不滿的嘟噥,拽來一件襯衫披在身上,眼睛瞟向拿着照相機的男人,樣子楚楚可憐,意思讓艾倫威爾遜說話。

“親愛的,記錄一下美好時光嘛。”面帶尷尬之色的艾倫威爾遜輕聲咳嗽了一聲,作爲始作俑者他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三人的關係都擺在這了,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理論上沒有,實際上也應該沒有。

關於艾倫威爾遜表示,即將要返回亞洲任職,想要留下一點紀念的說辭。波金娜是不相信的,但是雖然不相信,最後她也仍然加入到了紳士私人珍藏當中。

“說的大義凜然,不最後還是把衣服脫了?”安娜偷偷撇嘴,心裡瞧不起波金娜這種行爲,他覺得就是這個名義上的姐姐在自擡身價。

用目光對波金娜進行了一番深度掃描,安娜更是微微昂頭,身材方面高下立判。

有的時候艾倫威爾遜覺得這種日子也不錯,這幾天兩姐妹對他百依百順,一整套迷魂湯下來,他自己都記不清允諾了多少願望,飄飄然不明所以。

如果不是麥卡錫已經覺得演出大獲成功,準備返回美國收穫政治遺產。艾倫威爾遜根本不會走出海爾曼莊園。

一番我是柏林人,加上親自來到德國爲自由世界打氣,某種意義成了美國態度的代表。麥卡錫對這一次的歐洲之行非常滿意,乃至於酒量都減少了。

見到了老朋友,麥卡錫才敞開了喝,還吐槽爲什麼法國葡萄酒就這麼貴,一點也不物美價廉,這個國家其他方面不怎麼樣,賣高價倒是很有本事。

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就很同意,法國人就是有這個本事,就拿葡萄酒來說,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是這方面的強國,但是市場上最高端的那批永遠都是法國產。

至於海蒂·拉瑪和英格麗·褒曼,已經摻和一手的路易威登,連法國人自己都買不起。二十一世紀的兩個幾個大買家,中俄都在其中。也不知道廣告是怎麼做出去的。

“法國人的自我營銷真是太厲害了。就巴黎那個樣子,也敢吹,關鍵是吹了也有人信。”艾倫威爾遜氣不打一處來,用法國這個國家,來彰顯英美特殊關係。

現在的倫敦一定是超越巴黎的,原因在於,倫敦是經過德國轟炸,部分城區要重建。而巴黎被宣佈爲不設防城市,完好無損的保留下來自然也沒有重建的必要。

雖然在法國的看法上取得了共識,但兩人都沒有在這個話題上深談下去。麥卡錫提及了當前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民調。民主黨低迷的民調差不多已經板上釘釘,共和黨將會重新奪回執政權。

“雖然出於國家角度我不便對此做評價,但在私人角度上,約瑟夫恭喜你了。”艾倫威爾遜聞言開懷大笑,對麥卡錫表達恭喜之意。

如果是艾森豪威爾上臺的話,其實有助於世界局勢的穩定。最後一個傳統共和黨人佔據優勢的共和黨政府,其實全世界並沒有發生什麼很激烈的大事。

唯一可能算是很激烈的大事,應該算是中央情報局爲了美國人的吃便宜香蕉的權力,收拾了一個香蕉共和國危地馬拉。

美國媒體把這次推翻阿本斯的軍事政變描述成對共產主義的一次徹底勝利,實際上中情局事後也沒有找到蘇聯支持阿本斯的證據。政變最大的受益者是聯合水果公司,它仍然牢牢的控制了危地馬拉的社會經濟,並繼續向美國人民供應便宜的香蕉。

當然這一場顛覆香蕉共和國完成的也不算漂亮,導致了危地馬拉持續三十六年的內戰爆發,一直打到九十年代,把中美洲攪合的天翻地覆。

至於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出現,更多是英國自己的問題,當然也不排除艾登可能有什麼把柄在美國人手上,給英國來了一手木馬屠城記。

總的來說,基本盤沒有互換之前的共和黨執政,如果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的話。作爲軍人總統反而不會輕啓戰端。對現在求穩的英國是好事。

要是秉承着昭昭天命的民主黨繼續執政,英國說不定比原本的時空更多遭到打壓。

經過初步判斷,未來八年如果小心一些,英國說不定可以完成從容收縮的佈置。要是民主黨執政就不一定了。

在送別老朋友上,艾倫威爾遜秉承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理念。都在麥卡錫面前下了這麼多功夫,也不在乎最後這點時間。

“對了,約瑟夫,你和尼克松的關係怎麼樣?”艾倫威爾遜陪着麥卡錫去機場的時候,忽然想到,艾森豪威爾的副手好像是尼克松。

尼克松算是美國很少數,做過副總統然後又戰勝對手做過總統的人,肯定能力不低的。

“他算是我在政界少有還算和睦的朋友!不能說特別的好,但也算是很不錯。”麥卡錫一聽對尼克松給出了高度評價。

在反對杜魯門的問題上,麥卡錫和尼克松高度一致,只不過側重點在不同方面。算是共和黨內部用反蘇攻擊民主黨的兩個大將。

尼克松更像是傳統的政客,實際上尼赫魯是屬於杜威領導的共和黨建制派大將。

“哦,既然是約瑟夫你的朋友,如果有一個合適的機會,我還真想要見見他。”艾倫威爾遜主動開口,表示對麥卡錫的交際圈非常感興趣,但是也提醒道,“其實尼克松看起來就不像是你這麼令人非議,如果你的演講換成另外一個人,說不定更有轟動效果。”

如果不是珍重這個朋友,艾倫威爾遜根本沒有必要把這話說出口。

但說出口了就有說出口的效果,至少麥卡錫是很開心的,他已經感覺到了歐洲的政治氣氛和美國不一樣,這一次的歐洲之行算是不虛此行。

“那麼,我的朋友,我們再聯絡,有空去美國看看。”麥卡錫一看時間到了,和艾倫威爾遜這個朋友依依惜別,開始了返回美國的旅程。

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761章 逼宮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1561章 和平誘餌
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761章 逼宮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1561章 和平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