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

確切的說是兩個,不過艾倫威爾遜當然不能承認,斬釘截鐵的自白道,“我當然不能這麼幹,我雙手清白,問心無愧,自問有着帝國公務員的良好操守。”

“哦?”蒂姆布蘭德和哈羅德兩個副秘書長帶有深意的點頭,眼中滿滿都是我信了。

那麼事情就簡單了,這本來就是軍方的問題,原則上不會玷污帝國公務員光輝而偉岸的形象,當然,軍事委員會的軍規是存在的,同樣英佔區的客觀事實也是存在的。

這件事最後的結果會演變成什麼樣,都有其在內的一個道理,“我們當然不能否認目前特殊條件下存在的客觀事實,但是軍隊的軍規也存在一定的道理。不過既然涉事的士兵已經提出退伍,也要和德國姑娘結爲夫婦,原則上可能會出現衆多不同的處理結果。”

“而我們的擔憂是,這會不會造成德國人對英國佔領軍的仇恨,不利於德國重新走上正軌的光明前途,這可能需要經過詳細的討論纔能有結果。”

“當然原則上既然事情出現,我們也應該對可能出現的結果坦然接受。畢竟不管是士兵還是德國姑娘,他們都是年輕人,對待年輕人的時候,具有寬容精神的大英帝國應該採取包容的態度,小心並且謹慎的處理類似問題。”

“所以說?兩位副秘書長的意思是?”聽了半天公務員話術,艾倫威爾遜伸手撓了撓頭皮,不改初衷的問道。

“靜觀其變,取決於目前軍中士兵的想法。”哈羅德矜持的開口道,“如果婚禮舉辦在軍中是正面影響,相信順勢取消不能和德國人通婚的規定就非常自然。”

“如同之前所說的,士兵和德國女人建立親密關係,幾乎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正式結婚的結果,我們還要進行評估。”蒂姆布蘭德說了一番套話,充分的表明了什麼都說了,同時什麼都沒說的的境界。

“當然婚禮的舉行,我們可以不過問。但如果德國人特別歡迎這件事,我們同樣也不能干涉。”哈羅德在一旁補充道,“默認事實的出現。”

這就是說貿易委員會在這個上面只能進行助攻,只有在得到充分的民意反饋之後纔會有所行動,這也就是看在艾倫威爾遜的面子上,維護因爲菸草工廠和英屬印度公務員的關係紐帶,不然的話兩人根本就不會這麼說。

“也就是說德國人熱切祝福跨國婚禮的出現?”艾倫威爾遜終於明白了兩人的意思,這麼說話簡直太累了,明明可以非常簡單的提出解決辦法。

這好像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波恩佔領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授意,或者不授意。默認這一對衝破世俗的偉大跨國愛情出現,艾倫威爾遜就能夠找到足夠多的支持者,比如說婚禮上香菸免費。

媒體的跟進報道也是必要的,比如說英軍士兵爲了給德國姑娘一個承諾,寧可退伍也要給心愛女人一個未來。說不定未來英國就少了一個將軍呢……

軟文這個東西怎麼狗血怎麼寫,總有傻子會流淚,就目前德國女人的數量,說不定傻子還不少呢。

解決德國成年男女比例失調這個問題,艾倫威爾遜從來不認爲是一件錯事,總不能讓這些德國女人孤獨終老吧。雖然不能說是全部,但能夠解決多少就是多少。

在前往布魯塞爾之前,艾倫威爾遜決定把這一次的跨國婚禮當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做,衝破迂腐的軍規和世俗,爲跨國婚姻打開方便之門。

他相信英國男人是不會反對的,畢竟從供需關係上來講,能夠選擇的餘地變大了,誰會反對?艾倫威爾遜會反對伊莎貝拉姐妹同時依靠自己麼?絕對不會,反而此間樂不思英!

“親愛的,你對英國和德國通婚的事情怎麼看?”離開貿易委員會之後,艾倫威爾遜在吃飯的時候衝着波金娜問道。

我站着看!我又不是德國人!心裡雖然這麼想,伊莎貝拉波金娜卻含羞帶怯的道,“艾倫,你要娶我嘛?我心裡還沒有準備好。”

頃刻之間攻守異位,面帶尷尬的咳嗽了一下,艾倫威爾遜岔開了話題,只是着重強調了目前的困難,和大環境的限制,阻擋了英德之間的愛情。自然這個大環境的限制,也限制了艾倫威爾遜和兩個姐妹步入婚姻殿堂。

如果不是看着艾倫威爾遜的手已經伸向了安娜,伊莎貝拉波金娜高低也要給他兩句,急忙道,“你這個人正經一點,現在不是談正事呢麼?安娜心裡懼怕你你看不出來。”

我沒有!安娜心中腹誹,只是攝於伊莎貝拉波金娜的淫威不好說出口。

“我也是在談正事。”面帶尷尬的把手抽回來,艾倫威爾遜低聲道,“小點聲,別讓你母親聽見,我們也要收斂一點不是麼?”

自從搬到波恩之後,米婭就住在了另外一個房子,把這間房子空出來作爲兩個女兒的住處,當然便宜的是在作案現場久久不願離去的艾倫威爾遜。

“我可以組織婦女去參加婚禮,同時在婚禮現場提供免費香菸。”伊莎貝拉波金娜恢復了淡漠的神色出主意道,“這樣應該就可以了吧,哎,我感覺我好像是一個德奸。”

“不會的,不會的。”艾倫威爾遜總算有點男人的擔當了,把女人摟入懷中,胸前傳來的壓迫感差點讓他哼哼出來。

雖然心裡面就知道這就是德奸行爲,但他怎麼能說出來呢,未來的聯邦德國還是抵禦蘇聯壓力的肉盾,說出來過於傷害盟國之間的感情。

在不少人眼中十分勇敢的英軍士兵和德國姑娘,同時這一場被認爲是英德友誼橋樑的婚姻,衝破了歐洲國家彼此敵視偏見的婚禮,在某些人推波助瀾,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共同因素之下,在天氣轉涼的九月份正式開始了。

婚禮在波恩大教堂舉行,波恩大教堂是波恩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波恩大教堂是德國曆史最悠久的教堂之一,修建於十一世紀。波恩大教堂曾是天主教科隆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堂古老而神聖,教堂後面的小廣場上,有兩個人頭雕像。是3世紀的兩位在此殉道的基督教聖人卡西烏斯和佛羅倫提烏斯。

在戰爭期間波恩大教堂也受到了轟炸,因爲戰後德國經濟崩潰,德國人的吃飯都成了問題,教堂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舉辦過隆重的儀式和典禮了。

艾倫威爾遜雖然是英國人,但對英國的印象並不深,在英國的時候沒參加過結婚典禮。直接就去了遠東,後來則到達了英屬印度,其實不知道像是波恩大教堂這種級別的教堂,會不會用來做結婚儀式的現場。

不過考慮到德國現在是戰敗國,好像就不用考慮其他問題了。現在英佔區的一切都是軍事委員會和貿易委員會說的算,徵用一個教堂進行婚禮怎麼了?

雖然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一場婚禮可以堪稱簡陋,比如男主人公還穿着英軍的軍裝,而德國姑娘也沒有穿婚紗,而是穿着平常的衣服。

艾倫威爾遜從顏值上面進行樂評判,德國姑娘可以說顏值上處在德國女性中中等偏上的位置,至於英國士兵嘛?就十分的泯然衆人了,一般貨色。

比起男女主人公的簡單,波恩大教堂則十分的熱鬧,教堂裡面座無虛席,甚至教堂之外的街道上,也滿是趕來祝賀的男女。

這種熱鬧的場面,被興致勃勃而來準備搞一個大新聞的英國媒體記者全部記錄了下來,這些英佔區的記者收了錢,自然就會在隨後的報道當中歌頌一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當然報道當中還可能夾帶一些私貨,比如說戰爭同樣爲作爲發起國的德國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造成了德國男女比例失調的事實,很多年齡合適,膚白貌美的德國姑娘找不到人生伴侶的事實。

這種痛心疾首的事實,一旦被英國男性得知,艾倫威爾遜不知道是什麼後果。說不定一拍腦袋就來德國扶貧了,男人嘛,爲了褲襠裡面那點事什麼事幹不出來?

婚禮上艾倫威爾遜還塞進去了幾個人發表講話,無非就是希望這一場婚姻,會成爲英德兩國和解的起點。對這一場英軍士兵維護愛情的決心,應該大家歌頌。

同時也直白的表明,確實存在不少佔領軍士兵和當地女性相處的事實,呼籲更多的士兵考慮清楚,是不是要勇於承擔責任。

雖然這一切,只是吸引了婚禮上德國女人的注意,並沒有進入享受免費香菸的德國男人耳朵當中,可說和不說就是兩件事。

英佔區第一場公開出現的跨國婚禮,至少在場面上是絕對壯觀的,大教堂例外都水泄不通,似乎都是過來爲這對新人送上祝福的。

跨國婚禮成了波恩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隨後以竟然的速度在英佔區傳播,最後傳回了英國本土。

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1596章 不速之客
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1596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