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

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

克留奇科夫在去年接替切布里科夫擔任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則被地圖頭調換到了一個清閒崗位,不出意外的話,等待或者被勸解退休。

體制就是這樣,人走茶涼,留下來的人還有自己的生活,克留奇科夫現在是克格勃的話事人,阿里克謝耶夫接到任命之後,立刻就來向盧比揚卡的主人表達忠誠。

處在阿里克謝耶夫的角度,除了地圖頭,他甚至可以不管蘇聯的二號人物是誰,但必須知道自己的頂頭上司是誰。

克留奇科夫見到阿里克謝耶夫的到來,認可的點點頭,然後帶着勉勵的口吻表達了關心,要真以爲他就這麼看好那就錯了,無非是隨便說說而已。

阿里克謝耶夫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忠心,當然了,他也是隨便說說,任命已經下達,克留奇科夫不可能和部長會議那邊說收回成命,不然就是和中央作對,這可不是克留奇科夫願意面對的場面。

“我的工作?”阿列克謝耶夫謹慎的詢問,不出意外的得到了先適應環境的話,果然,以他的資歷,克留奇科夫不準備把任何一個部門交給他。

當然這也不是排擠,無非又是機關的慣例罷了,更何況在克留奇科夫的眼中,這個副主席還是莫斯科安全局的局長,又不是沒有本職工作。

這個回答就是理論上,阿里克謝耶夫想做什麼都可以,他不會干涉,可以什麼都做,也可以什麼都不做。

隨即,阿里克謝耶夫就去找退伍軍人生活安置的工作了,這件事說大也大,但顯然不是什麼性價比高的工作,很可能會出現力沒少出還惹了一身不是的後果,克留奇科夫也就由着他。

無獨有偶,艾倫威爾遜也讓軍情六處注意一下蘇聯的裁軍動作,美其名曰當然是英國要監督蘇聯是不是真的渴望和平,這個理由真是高大上。

但在私下他可沒少埋汰蘇聯的裁軍舉動,連和瑪格麗特公主吃飯的時候都不忘記吐槽,“連絕對君主制的國家都做不了這種事,那個蠢貨。”

知道清朝爲什麼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連關外的八旗都報銷了,還能維持半個多世紀麼?主要是因爲前朝,有一個失業人員叫李自成。

所以在裁員這個問題上,後來者顯然吸取了教訓,艾倫威爾遜記得,到了一九零幾年,綠營實在是不能用了,朝廷決定把綠營兵裁撤,當時朝廷緊盯着地方督撫的一件事就是,防止封疆大吏在裁員上面不給活路,按照地方經濟的不同,制定了最少九個月,最長三年的遣散費標準。

所以清朝爲什麼官兵不管能不能打,沒出現過造反,原因就是因爲朝廷一直給錢,還有就是清朝的武官比文官地位高,提督是一品,總督是二品,武官的地位在文官之上,最後北洋軍決定造反,也是以軍事實力做後盾,準備和朝廷好好談,不準備來硬的。

地圖頭臨時抱佛腳的安置文件纔剛剛公佈,艾倫威爾遜也看了一遍,簡單來說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採取妥善安置,至於怎麼安置並沒有說。

在他眼中這就是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的一乾二淨,出了事下面人負責。

這個文件安置辦法,要說有用那當然不能說一點用沒有,但是仔細讀來?似乎又什麼都沒說,地圖頭可以考慮來白廳找個工作,艾倫威爾遜可以考慮在某個南太平洋島上,爲他安排一個工作,英國又不是沒這麼幹過,拿破崙不就是麼?

這些退伍軍人的流向如果不妥善處理,那也是一個大問題,艾倫威爾遜記得,契丹人其實在蘇聯裁軍的過程中,就不斷的對退伍軍人的處境表達同情,以此來贏得蘇聯軍方的好感,在八一九的時候,這個軍方的好感就起到了重大作用。

不知道阿里克謝耶夫能做哪?艾倫威爾遜希望好大兒不要再這種事上犯糊塗,這是真正要花錢的地方,不能省也不需要省。

對軍隊的控制權搶奪都變得非常的迫切,這直接關係到了政治集團的未來。不過現在契丹人還在蟄伏,好大兒如果能夠先入爲主的話,就至少能夠爲以後的螳臂當車多一分勝算。

此時的東歐,接到撤軍命令的蘇聯駐軍,已經收拾行囊準備回國,同時離開的還有蘇聯爲了應對世界大戰的龐大武器庫存,這個時間蘇聯還沒有出現大批倒賣武器的事情,不過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爲已經出現,蘇聯的一些輕武器已經出現在了市場上。

畢竟蘇聯多年以來的軍工生產一直在持續,擴張到什麼地步呢,一個營的武器庫,可以爲一個師的士兵提供補充。

這也是爲了戰爭到來迅速讓軍隊投入戰爭,寧可裝備等人,不能讓人等裝備,帝俄時期三個人一條槍的一幕,蘇聯不希望發生在自己頭上。

蘇聯的問題過於複雜,艾倫威爾遜決定帶着同事們,把天賦帶到溫暖的南斯拉夫海灘,關於塞維爾亞開始收攏境內自治省的權力這件事。其實當下沒什麼人關注,畢竟南斯拉夫怎麼能和蘇聯相提並論呢。

撒切爾夫人也對南斯拉夫無感,但這是第一個出現不穩趨勢的國家,本來應該是波蘭的,不過團結工會經此一役被當做了替罪羊,波蘭的問題只能等待國際銀行催賬了,不過艾倫威爾遜是相信,老布什不會放過波蘭人的。

雖然團結工會已經利用不上,但通過重壓一樣可以造成波蘭動盪,現在已經不是一九八一年的債務違約了。當年債務違約,世界銀行之所以沒有辦法,根本原因在於蘇聯那真是一個流氓,這個流氓還管波蘭這個小流氓。

但是現在已經完全不同,地圖頭自己都在頭不擡眼不掙的收縮,連自己國家的軍隊安置問題都不過問,怎麼還可能爲波蘭出頭。

現在對波蘭重壓,所有壓力都要波蘭自己承受,再加上地圖頭不管不問,波蘭自己的國力是絕對頂不住的,老布什放過波蘭就有鬼了。一旦債務到期出現違約,波蘭還是會爆發政治危機。

所以說不着急,等待就行了,蘇聯對東歐的控制力度有強有弱,這個世界雖然南斯拉夫是華約的一員,但仍然屬於自主性非常高的國家,當然這樣的國家還包括羅馬尼亞,所以對待南斯拉夫的問題,可以暫時不用向其他東歐國家那樣,考慮蘇聯的因素。

撒切爾夫人最近最爲熱切的事情,其實就是等着艾倫威爾遜的道歉,但老布什的回答讓她心涼了半截,從種種因素來看,老布什並不像前任總統里根那樣,特別重視英美特殊關係。

這也是正常的,像是老布什那樣的總統,纔是大部分美國總統的常態,有幾個人敢讓自己任期的國債膨脹三倍?

雖然這一波雞血看起來非常漂亮,但後遺症還是相當劇烈的,如果蘇聯在適當的時候沒了,有美國好受的。

“首相不考慮訪問一下南斯拉夫麼?”艾倫威爾遜提出建議道,“目前南斯拉夫的局勢也比較微妙,其實有分家的可能。如果英國能夠起到作用的話,說不定可以作爲撬動東歐局勢的一顆釘子。畢竟不是有一個很有名的薩拉熱窩事件。”

“你想要讓我被刺殺?”撒切爾夫人凝視着之前對她家暴的男人,恨不得撲上去咬一口。

“舉例不當,抱歉。”艾倫威爾遜馬上道歉,“不過我們真的可以想想美好未來,南斯拉夫畢竟是市場經濟國家。雖然是華約的一員,但說不定可以爲東歐國家帶來示範效應。”

這一次討論沒有結果,不過在這一天,日本股市出現了大跌,這是四年來跌幅最大的一次。

艾倫威爾遜還想要判斷一下,這是不是別怕,技術性調整,然後第二天下跌趨勢還在繼續,他這才斷定股災來了。

哪怕就是美國的黑色星期一,日本的股市也馬上反彈,帶着全世界的股市走出了低谷。

但如果股災是在日本爆發的,那這件事就有的研究了,日本也是事實上的經濟火車頭,這幾年日本的經濟規模相當膨脹,畢竟升值了嘛。

“兩大基金會的錢撤離了沒有?”艾倫威爾遜直接撥通電話,首先還是要關注英國的血汗錢,妻子和兒子那邊不用關心,早就撤出來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
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