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

到達里斯本,出面和艾倫威爾遜溝通的人是卡埃塔諾,薩拉查的助手。

艾倫威爾遜想起來了這個人,好像是薩拉查之後的葡萄牙總理,態度友好的問候,“卡埃塔諾先生,和人們說的一樣,滿是學者的風度。”

“我現在還兼任里斯本大學的校長。”卡埃塔諾很開心的回答道,“威爾遜爵士,歡迎你來到里斯本,我們很重視英國,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英國也能夠感覺到這種重視,近十年來我也一直和葡萄牙方面保持聯絡。卡埃塔諾先生應該知道,我可是真的幫助葡萄牙不少忙。”艾倫威爾遜沒有表功的意思,但事實如此,他真的幫了葡萄牙不少、從果阿、澳門到帝汶島、乃至於葡屬非洲。

說起葡萄牙和英國的關係,那可說來話長了,從十八世紀初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葡萄牙追隨英國加入哈布斯堡陣營開始,葡萄牙就淪爲了英國的附庸……

葡萄牙經濟上受到英國控制,許多民族工業無法與英國競爭,依賴廉價的英國工業品,經濟上很大程度依靠葡萄酒、酒桶軟木、沙丁魚等初級產品的出口。

薩拉查本人也是舊時代的人,對經濟有一定的瞭解,大蕭條時期擔任財政部長,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指導干預,加強國家對關鍵產業、銀行、鐵路的控制與管理,對民族工業、農業進行保護,提高關稅,加強對農業產品價格的調控,保障糧食供應。

對外關係加強和德國、意大利的關係。不過艾倫威爾遜並不認爲,薩拉查不是一個類似墨索里尼這樣的人,這種舊時代的統治者,保守是身上的標籤,類似我大清的那些君主。

其實類似大清那樣的領導人,在歐洲也很多,東歐就有一羣人執着於小農經濟,原來克羅地亞的親德勢力,就是一個代表,不算多麼奇怪。

薩拉查保護了葡萄牙的封建莊園,強調合作,英屬印度獨立之前,甘地不就是這樣麼?想要讓獨立後的印度成爲一個大農村。

很難想象、里斯本是一個歐洲國家的首都,不論是西歐的北約國家,還是東歐的華約國家,在一九六二年這個時間,都少有像是葡萄牙首都這麼破敗的地方,簡直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里斯本百分之七十的住宅沒有電燈、百分之八十的人喝不上自來水,百分之五十的人符合文盲的定義。目前葡萄牙的人均生活水平,和東亞的某大國不分伯仲。

如果艾倫威爾遜沒有記錯的話,果阿的情況看起來都更好一些,至少葡萄牙是真的投錢了,賣了不少鐵礦石給巴基斯坦。

“我們也正在改進!幾內亞灣的石油收入,被投入到了建設當中。”面對着艾倫威爾遜擔憂的革命問題,卡埃塔諾也做出瞭解釋。

“希望如此,如果和蘇聯對峙的不是德國、而是葡萄牙,我們真的會非常擔心。”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所幸傳統上葡萄牙並不限制外資。

他都想要和妻子商量一下,談談關於藉助外資特權,對葡萄牙進行一番外在改革了。

薩拉查知道英國人來的目的,所以他並不準備親自出面,讓卡埃塔諾接待艾倫威爾遜,明確一下英國人到底要做什麼。

從這一點上,就知道這位舊時代的統治者有多麼保守,幸虧艾倫威爾遜已經做好了功課,本身和葡萄牙的海外利益不算陌生,也能建立起來一定的信任感。

“相信薩拉查先生,應該知道英國的目的。”艾倫威爾遜也不廢話,直接挑明道,“迴避問題並非是最好的辦法,我們想要知道葡萄牙方面的想法。”

“果阿已經在葡萄牙手裡四百年了,當時根本沒有一個叫印度的地方。”卡埃塔諾沉吟了一下也坦誠的道,“這讓薩拉查沒法接受。”

“其實葡萄牙還是不太信任英國吧?”艾倫威爾遜誠懇的試探,就見到卡埃塔諾點頭,表示有這方面的原因,然後繼續道,“這也難怪,英國從前的離岸平衡,確實會給人留下這種印象。”

“威爾遜爵士,我們葡萄牙和英國有長久的盟友關係。”卡埃塔諾話說到半截,艾倫威爾遜伸手勸阻道,“英國的意思只是做一下談的姿態,成不成功並不重要,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我們特別瞭解印度人,這你總該相信吧。”

“嗯!”卡埃塔諾張了張嘴,鄭重的點頭,“難道你們發現了什麼?”

“北約框架不包括殖民地。你們應該從法國近兩年對美國的呼籲上,就能看出來這一點。北約的框架僅限於歐洲國家的本土。下面我們來說果阿的問題,果阿孤懸海外,距離葡萄牙本土萬里之遙。”

“還不同於非洲和帝汶島的環境,在以上地方,英法都可以幫得上忙。而印度次大陸,我們已經反應不及了。主動權在尼赫魯手上,近兩年我們的觀察,印度極端情緒正在上升,和果阿的價值相比,當地的守備力量就小了一些。”

“我們可以增兵!”卡埃塔諾脫口而出,表達要保衛果阿的信心。

“增兵也沒用,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利的趨勢,當然,一切沒有發生之前,都可以視爲虛幻,葡萄牙方面也要嚴格保密,誰都不能預測未來不是麼?”

“我願意聽一聽!”卡埃塔諾總算是鬆了口風,做出了正襟危坐的樣子。

“那麼我希望,能夠把消息範圍封鎖在小範圍之內。從去年年底開始到現在,印度軍方在執行一個名爲前進政策的冒險政策,一廂情願的以軍事推進的方式,將鄰國的軍事力量逐出爭議地區。”

尼赫魯向拉達克和東北邊境特區駐軍發出了命令:守備部隊盡一切可能向前推進,積極佔領整個邊境。在邊防線上,哪裡有空隙,就到哪裡巡邏,或建立哨所,用武力清除邊境上的鄰國軍隊。

而在國際上,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實際佔領承認規則,凡是被他國、他族實際佔領一定時間的地方、領土,通過全民公決,就可以受到承認。

那麼,它就將成功地在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權,因爲實際上的主權,十個有九個都會得到國際法的承認!

整個印度堅信不疑,義憤填膺,念念不忘,喋喋不休,督促尼赫魯政府採取強硬政策。

“威爾遜爵士的意思是,可能會引發邊界戰爭?”卡埃塔諾半是懷疑半是期待的發問。

“我沒說一定會,但我做過英屬印度的專員助理,自問對印度人還算是瞭解。我還做過馬來亞的高級專員,對華人也算有些認識。事實上也不用認識的太深入,朝鮮戰爭是全世界都看得見的。”

艾倫威爾遜的口吻也不能說百分之百吧,但也稱得上是十八九穩。通過兩個不同的任職經歷,暗示卡埃塔諾,他的判斷絕對沒錯。

“最重要的就是,尼赫魯要碰的那個國家,連美國都敢對抗,沒理由怕印度。不是麼?”

這是第一個打動卡埃塔諾的理由,不過現在艾倫威爾遜並不知道這一點。學者類型官員,光是那張眼鏡片就能隱藏不少情緒了。

“我願意將英國的看法,如實的轉達給薩拉查,如果威爾遜爵士不着急的話。可以在里斯本停留兩天。”卡埃塔諾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但態度不像是剛開始那麼僵硬。

“沒問題,我很樂意。”艾倫威爾遜痛快的答應下來,因爲啄木鳥影業的英格麗·褒曼已經到達葡萄牙,要在這裡取景,看看原汁原味的歐洲封建主莊園風光,這在現在的歐洲已經不多見了。

爲了證明自己的說法有理有據,艾倫威爾遜通過英國離開英屬印度之前留下的的一些底蘊,將尼赫魯發佈的命令藍本,交到了卡埃塔諾的手中。

然後他就在葡萄牙爲其安排的莊園等待消息,等待從來都是煎熬的。如果不是英格麗·褒曼女士,在這種煎熬的時候給予陪伴,他不一定能這麼淡然。

“這裡的莊園很不錯,我買下來一個,爲我們的女兒留下來做一個依靠怎麼樣?”英格麗·褒曼詢問着男人的意見。

“你覺得沒問題就好。”艾倫威爾遜心說,你不是在法國買了宮殿了麼?但話到嘴邊,本能的變成了我心中只有英格麗·褒曼一個太陽。

與此同時,喜靜的薩拉查,坐在簡陋的辦公室沉默不語,手裡拿着卡埃塔諾帶來的尼赫魯對軍隊下發的命令,詢問卡埃塔諾,“你覺得可信度怎麼樣?”

“英國的政策值得懷疑,但是十幾年來,威爾遜爵士對葡萄牙,堪稱典範。”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掛六國相印的可靠歷史幫了他的大忙,被卡埃塔諾提出來。

“嗯?”薩拉查臉上閃過片刻的猶豫,最終點頭道,“安排個時間見一面吧。”

能讓保守的薩拉查願意見面,這已經是很少見的事,卡埃塔諾都有些驚訝,然後回答道,“我馬上去安排。”

辦公室再次陷入了沉寂,但卡埃塔諾沒有大驚小怪,薩拉查就是這個性格。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英公務員更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免費閱讀。

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
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