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

目前各佔區軍事委員會仍然發揮作用,但毫無疑問軍管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英佔區的司令蒙哥馬利元帥早已經回國做總參謀長去了,而美佔區的美軍現在還剩下二十萬的規模。

和兩年前的上百萬軍隊相比,也算是讓位給行政。

直到朝鮮戰爭爆發之前,這種駐軍下降的趨勢還會繼續,這可以稍微調整一下,比如說讓荷蘭、比利時的軍隊加強一下駐紮在英佔區。

離開這段時間雖然也談不上漫長,但艾倫威爾遜也不是沒有遺憾,比如他錯過了巴頓將軍那一場可疑的車禍,這位巴伐利亞前行政長官已經因爲車禍死去兩年了。

當然艾倫威爾遜也不太認爲,巴頓涉及到了一場非死不可的陰謀當中,巴頓雖然嘴巴大,但畢竟只是個職業軍人,又沒有什麼利益瓜葛,即便上面的人看他不爽,只要讓他退役就可以了,根本沒有必要下手,當然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巴頓是被謀殺的。

說他地位高,其實他在軍隊的地位都不高,最高就是集團軍司令,上面早就下定決心不讓他當集團軍羣司令了,到死也是個四星,高層早就知道他的張揚個性,並且做出了合適的決策,就更沒有必要在其退役後下手了。

爲了表明自己是在做事,艾倫威爾遜便從駐軍數量爲切入點,表明英國現在的收入,遠不能和美蘇兩國相提並論,一旦起了衝突,可能反應不及。

再者美佔區在南德地區,價值上遠不能和英佔區相比,真起了衝突蘇聯的進攻重點是選擇沒什麼價值的南德地區,還是英國佔領的魯爾區大部,那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電報中表示,在過段時間的布魯塞爾會議上,應該討論一下這件事,應該讓荷蘭和比利時,德國的鄰國分擔英國駐軍的壓力。

艾德禮首相嘗試把英軍總數控制在八十萬上下,其實對比現在英國抓在手中的盤子來說,這個數字並不高,比如蘇伊士運河、波斯灣和馬來亞,這都是要重點防守的地方。

而德國境內還有美軍和法軍可以依靠,艾德禮首相的想法就是削減駐德英軍的規模。

從各自佔領區的位置就能看出來,一旦起了衝突英佔區是首當其衝的,美佔區是在側翼,至於法佔區在英佔區和美佔區的後面,等到英軍和美軍都跪了,才輪到法軍發揮作用。

“我們幫助荷蘭在東印度羣島的行動,維護比利時的利益,在歐洲這裡要求兩國嘗試擴大一下規模,分擔英軍的壓力也是正常的。”

把電報發出去,艾倫威爾遜就開始進行自己的工作了,要了釋放和即將釋放的名單,讓貿易委員會把從拜耳和法本化學等公司工作過的檔案挑選出來。

拜耳公司作爲德國的象徵之一,支持德國開戰怎可能少了他的份。

拜耳與第三帝國在毒氣方面有着深度的合作,甚至拜耳公司曾經還在奧斯威辛集中附近建立了一個廠區,就是爲了更好地配合對猶太人和包括其他俘虜的試驗。

至於法本化學的鼎鼎大名,只要對德國的化工產業的發展有所瞭解的人,就沒有對他陌生的,這兩個公司一查一個準。

拜耳公司和法本化學的關係,就是拜耳是法本化學的一部分,但並不完全一樣,法本化學是很多德國化工企業的集合體,是一個康采恩集團。

如果這些服務於兩個公司的人才願意良禽擇木而棲,大英帝國可以既往不咎。如果他們要是對本次審查不配合,那就不要怪艾倫威爾遜匡扶正義了。

根據蒙哥馬利元帥離開德國之前的四條基本原則,一、確定德國的領土;二、保證居住在德國境內的人有合理的生活水平;三、使德國人能夠自己管理自己;四、繼續向德國人供應糧食。

蒙哥馬利認爲,這四條原則是從舊的廢墟上建設新的德國的四大支柱,但最重要的是第四根支柱,即糧食支柱,如果這根支柱斷裂,其他支柱也就統統倒塌。

艾倫威爾遜只不過是按照蒙哥馬利元帥的指導意見做事,於是某些剛剛纔釋放沒多久的犯罪嫌疑人,再次等到了艾倫威爾遜的光臨。

總不能讓第三帝國捲土重來吧?艾倫威爾遜出於謹慎在過一遍篩子,合情合理。

他不過是進行一定的審覈工作,這些被釋放的犯罪嫌疑人是沒有資格反對的。幸福這種東西都是對比出來的,不信看一下蘇佔區的情況。

蘇聯佔領區也發生着激烈的社會經濟變革。土地改革開展得最早,所有大於一百公頃的大型農業莊園,以及之前屬於國社黨的莊園均被沒收,重新分配給小農、沒有土地的勞工以及從東部進入蘇佔區的東歐日耳曼人,剩下一部分則屬於國家。

這些措施的合法性來自於方方面面:國社黨和戰犯的所有財產均遭沒收,其合法性不證自明;廣泛流傳的說法是,正是“壟斷資本主義”這一社會經濟體制讓國社黨崛起。

因此抹除第三帝國的影響就必須對資本主義進行改造;薩克森還舉行了全民公投,大多數人支持某些國有化措施,這些措施後來也在其他地區得以推行。

所以他不過是對一些特定公司的記錄進行審覈,怎麼會引起不滿呢?不滿的人只要一看看蘇佔區的同階層人士是什麼待遇,所有不滿也就消失匿跡了。

“艾倫,其實你要這麼做的話,有一個人可能會幫得上忙。”貿易委員會的兩個首腦之一的哈羅德,知道艾倫威爾遜開始審覈這件事之後,主動出現道,“他是國社黨的反對者,絕對的身世清白,可以削弱很多人的不滿。”

“還有這種人?在三國佔領區這邊這種人可真是不多見。”艾倫威爾遜一聽十分驚訝的說道,“我們這邊竟然還有沒和國社黨合作過的人?”

哈羅德一聽艾倫威爾遜的話,臉上略微有些尷尬的道,“仔細找找總是有的,就如同在嚴密的漁網,也不能把所有魚都打盡。”

如果以反對國社黨發動侵略戰爭爲標準,判斷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誰更加具有合法性。聯邦德國這邊絕對是完敗。

聯邦德國這邊根本沒幾個沒和國社黨合作過的人,結果巧的是,民主德國的領導人們還恰恰是“以實際行動制止國社黨和侵略戰爭”而被關進集中營以及被迫流亡者……

由於第三帝國期間幾乎所有民主德國的高級情報官員和政治領導人均流亡國外,或轉入地下,民主德國在合法性上輕而易舉地贏得了這場宣傳戰。

聯邦德國在民主德國存在的時間當中,絕口不提第三帝國時期的德國他們這些人在做什麼,都是着眼於未來,求同存異的那一套。

“那麼哈羅德,你說的人是誰?”艾倫威爾遜想了半天,最終還是開口詢問,誰能夠在這件事上幫助自己?

“他叫勃蘭特纔剛剛回到德國。”哈羅德想了一下說出了這個名字,“這一次是回來參加社民黨恢復活動的大會,大會即將在漢諾威舉行。”

“太好了,竟然還有這種人。”聽到了勃蘭特的名字,艾倫威爾遜瞬間變臉,這不是後來聯邦德國的總理麼?

現在艾倫威爾遜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帶着未來聯邦德國的總理一起工作。這當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共同犯罪。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據路邊社消息,勃蘭特有蘇聯間諜的嫌疑,事實上勃蘭特身邊確實有一個斯塔西的間諜潛伏,一個原在民主德國國家安全部下屬的一家出版社工作。後來他和妻子著名的諜報大王馬爾庫斯·沃爾夫之命潛入聯邦德國,與大批移居那裡的東部移民人混在一起。

紀堯姆善於交際,和什麼人都能談笑風生。根據沃爾夫的指示,紀堯姆夫婦應設法在社民黨內求得發展,於是他們加入了社民黨。

最終一步一步的被提拔爲負責與議會和政府機構聯繫的總理首席助理,大概相當於內閣秘書,負責安排勃蘭特的一系列活動。

當然這和艾倫威爾遜無關,人家聯邦德國的內政他是沒有資格干涉的。

甚至到時候還可以利用,如果此時此刻能夠把未來帶領聯邦德國的總理,留一些把柄在自己的手中,那對於以後的大英帝國都是有利的。

總理首席助理做間諜,哪有總理被鉗制住來的爽快?

“漢諾威社民黨大會是吧,那不是原來貿易委員會的總部麼?”艾倫威爾遜滿滿都是正中下懷的口氣道,“我也可以參加吧?”

“爲什麼不呢?這可是英佔區,我們出席重新恢復活動的社民黨大會,只不過是出於謹慎的考慮。”哈羅德哈哈一笑,瞬間就給出了一個看得過去的理由。

這個理由不要說還看得過去,就算是完全看不過去也沒關係,在殖民地工作的艾倫威爾遜從來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