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

這一天對民主德國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至少民主德國政府是這麼宣傳的,但其實這一次會談的最大意義,還是三國協約,關於來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的傳統盟友,如何維護歐洲的和平與發展,前提是沒有美國角色。

在正式會談之前,撒切爾夫人和密特朗進行了深談,重申了英法兩國對歐洲的領導作用,關於英法蘇三國的關係上,兩人有一個基本共識,一定要站在一起共同應對蘇聯,因爲三國的國力上,蘇聯屬於相對強勢的一方,未來英法盟友的基石纔是讓歐洲和平框架走下去的基礎。

蘇聯的困難是暫時的,如果不表現出來誠意平衡一下英法兩國的劣勢,這一次會談是根本談不起來的,密特朗也表示軍力上的平衡非常重要。

撒切爾夫人則透漏了,英國一直非常努力在軍力上平衡蘇聯,英國肯定不會白白拿錢解決蘇聯的經濟困難,是要用軍事上的讓步交換的,密特朗深以爲然並且表示贊同。

“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法國願意在軍購上面幫忙。”密特朗同樣對購買蘇聯的軍備很感興趣,畢竟相對而言是非常便宜的。

英國和法國購買的越多,蘇聯龐大到令人頭皮發麻的軍事力量削減得越快,密特朗不認爲這樣吃虧,畢竟比起蘇聯自己保留這些軍事裝備,還是放在自己手中更加合適一些,法國又不是沒有地方放着,比如說北非就很適合存放。

更何況蘇聯還願意分享本身獨佔東歐國家的經濟和政治權力,這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堪稱是一筆極爲划算的買賣。

確實如此,艾倫威爾遜如果不知道蘇聯解體的歷史,真可能覺得這筆買賣極爲合算,當然現在在除了他之外的其他人眼中,這筆買賣一樣合算。

不在獨佔東歐願意和英法兩國分享,在當下的局勢當中已經足夠令人滿意了。

謝瓦爾德納澤身兼重任,他知道以後自己在蘇聯的地位就在這一次會談當中樹立了,但是馬上,他就知道任務並不簡單,好在文化沙皇福爾採娃也偷偷來了,可以爲他出出主意。

近五六年時間下來,蘇聯的底細已經被摸清楚了,英法不會受到欺騙,這一次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統懷着誠意而來,給錢解決蘇聯的困難不是不可以,但一碼歸一碼,都是要蘇聯拿出來東西交換的。

艾倫威爾遜當然最看重的東西是,蘇聯乃至於整個社會主義國家都不重視的東西,但對英國極爲重要的東西,也就是國際貿易英鎊結算份額。

至於第二重要的,那就是和法國人分享的歐洲銀行體系劃分了,也就像是之前和法國人談的,英國要民主德國和波蘭,剩下的歸法國的劃分方案。

“四十六年了。”艾倫威爾遜面對着波茨坦會議同樣的對手,蘇聯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福爾採娃,時隔四十六年,兩人都老了,一時間都陷入到感懷當中,分屬於兩個國家直到今天,令人唏噓。…

福爾採娃默然相視,小聲滴咕道,“你現在肯定很得意,現在的蘇聯和當初英國的處境差不多。”

這輩子就見不得毛妹受委屈!雖然老了一點,但是感情還在,艾倫威爾遜開口安慰道,“其實蘇聯只要不追求稱霸世界,想要好好發展不是很容易麼,美國纔是蘇聯發展的敵人,至於英國我們的體量決定,不會重視這件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就已經超過英國的經濟總量了,只不過這個數據是超過英國本土,而不是超過包括殖民地的大英帝國。而那個時候英國作爲當世霸主,哪怕經濟總量不如美國,在很多存量數據上遠超美國,能夠把美國壓制的不敢輕舉妄動。

艾倫威爾遜知道,英國的體量註定奪不回來總量第一的桂冠,未來以一個近億人口的體量,拿到比其他發達國家超出一截的人均數據,就已經對得起他一輩子的奮鬥了。

甚至艾倫威爾遜還希望其他國家趕緊平衡一下美國的經濟總量,這樣英國纔會有機會坐穩仲裁者的位置。

既然在軍售上有法國表示了興趣,英國隨即調整了工作重點,把軍售的重點放在了海軍上面,皇家海軍的力量還有加強的空間。

畢竟作爲世界三強之一的海軍,和美國海軍的總噸位相差並不遠,如果有紅海軍部分現役軍艦的補充?這將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艾倫威爾遜認爲,皇家海軍強於水面艦隊,所以應該把補強的重點放在潛艇部隊上面,而這恰恰是蘇聯所擅長的,蘇聯紅海軍的潛艇規模是六百六十艘,一半是常規潛艇一般是核潛艇,這兩種潛艇都在三百艘以上。

當然水面艦隊也不能放過,現代級、光榮級可以放在馬來亞,讓皇家太平洋艦隊試一試另外一種路線,別有一天某大國真的把反艦導道導彈玩明白了,弄得英國在從頭開始追趕,要知道體量上的不足,導致英國必須不能犯路線錯誤,一旦走錯路了再追趕就極爲困難。

尤其是海軍這個軍種,海軍作爲最能夠體現弱肉強食而不是什麼狗屁海軍傳統的軍種,還尤其如此。

這麼說吧,如果人民海軍忽然拿出來二十艘航空母艦編隊,而美國海軍數量不變,哪怕美國海軍之前有着長期使用經驗,對各大洋海況瞭解種種有利因素,也一樣會被把褲衩子打飛。

陸軍可以以艱苦卓絕的精神堅持,海軍不同,船沉了都會淹死不會有第二個下場。

常規潛艇這一項是英國的弱勢項目,因爲英國本來在潛艇上就不擅長,戰後轉移到了核潛艇上面,常規潛艇慢慢的就放棄了,最近一級常規潛艇是擁護者級,也僅僅服役了四艘,顯然在製造經驗上面是無法和蘇聯相比的。

艾倫威爾遜看上了蘇聯的基洛夫級,當然艾倫威爾遜也像福爾採娃表示,並不會拒絕鯊魚級以及颱風核潛艇,他也想看看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核潛艇,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那都是蘇聯幾十年來的軍事產業人才的結晶。”福爾採娃憤憤不平,這個男人可真會挑。

“工資都快開不出來了。颱風級留着,蘇聯也養不起,不如拿出來表現誠意,我這是軍售不是白拿的。”艾倫威爾遜輕聲提醒着,此種言論在他的耳朵當中,一般只會分析出來一句潛臺詞,得加錢!

再說北風之神不是正在建造當中麼,蘇聯完全可以把颱風級替代掉,就像是庫茲涅左夫級把基輔級代替掉一樣,什麼不是可持續發展?

其實這些看起來極爲重要,但是真的被英國本次所有人重視的東西,恰恰是蘇聯最不重視的,英國要的是華約國家國際貿易結算帶來的英鎊霸權,這反而是社會主義國家最忽視,最不重視的地方。

蘇聯人對這方面根本沒有認識,哪怕是協議最終被整個蘇聯人都知道了,蘇聯人也不會關心,因爲蘇聯的銀行就真的只能存錢。

而英國的銀行能做的事情可多了,英國會佔大便宜,但蘇聯不會吃虧,因爲金融霸權蘇聯從來就沒有過,蘇聯的認識當中這只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就連客觀存在都是地圖頭上臺之後才認識到的。

蘇聯的股市交易所是去年成立的,到了當前還差一個月時間一年,這怎麼能夠養成這方面的認識?

至於軍售方面,其實英法兩國要購買的軍備不花什麼錢,T55、T62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主戰坦克,哪怕數量過萬在價值上又能有多少價值呢?只不過打起來就不一樣了,這些坦克的購買是爲了歐洲的安全着想,歐共體英法兩個領導者,爲了其他國家的心安才同意購買的。

事後,英法兩國不但不會說自己佔了便宜,還會做出吃虧的輿論,表明兩國爲了歐洲的安全付出了太多。

當然這還是不夠的,既然英法蘇三國準備重回三國協約的美好時代,蘇聯的戰術核武器就沒有保留的必要了,英法兩國也會銷燬自己的戰術核武器作爲交換,換取蘇聯龐大的核武庫不再對任何歐洲國家造成威脅,要威脅請對準美國。

這是一場團結的盛會,雖然蘇聯方面的地圖頭不在柏林,但是不要緊,撒切爾夫人和密特朗發現,英法兩國的關係似乎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哪怕英法兩國的經濟實力不弱,面對蘇聯這種規模的軍事裝備也不可能一次把錢都拿出來,所以兩國提出制定了蘇聯極爲熟悉的五年計劃,保證按部就班的接受蘇聯願意談談的東歐勢力範圍。

謝瓦爾德納澤在和福爾採娃商量之後,決定把英法兩國的條件告知地圖頭,得到了地圖頭的首肯之後,表達對這一項要求沒有異議。

這同時也是向蘇聯表示誠意,白紙黑字同時還互相做出安全保證,艾倫威爾遜建議撒切爾首相,向謝瓦爾德納澤提議,明年的二月份就是女王登基四十週年的慶典上,進行海軍大閱兵,邀請蘇聯紅海軍和法國海軍共同參加。

“這樣可以彰顯大英帝國,在這個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也就是兩三個月之後。”艾倫威爾遜一副中堂大人的口吻道,他可一直都是一個保王黨。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725章 換掉他?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725章 換掉他?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