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

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

借用俄羅斯總統制衡蘇聯總統,這不能怪自由世界不講武德,現在蘇聯這種情況,難道不是地圖頭自己選的麼?

是地圖頭本人,一點一點培養起來自己的競爭對手,至於倫敦這邊,正在討論兩個人誰執政纔對自由世界更加有利。

這種討論的前提,當然是因爲契丹人這一次聲援立陶宛獨立的表現,讓自由世界這邊眼前一亮。

固然地圖頭底下的政治能力,足以令自由世界感到欣慰,但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契丹人出現了,地圖頭這個政治明星的地位已經不再穩定。

“人頭稅的影響是巨大的,保守黨的支持率已經被長期看低。”米德爾頓在會議之後,和艾倫威爾遜商量的並非是立陶宛的局勢,而是國內的政治局勢,這一次保守黨被攻擊的重點是人頭稅政策。

“這一點確實是難。”艾倫威爾遜當然一點也不意外,不論窮富都交一樣多的稅,新自由主義當中也算是極其過分的政策。

當然女首富是高興的,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人人平等了,但現在帶來的混亂遲遲壓不下去,說明這一次撒切爾夫人踢到了鐵板上。

米德爾頓看向頂頭上司,是不是要提醒一下首相,艾倫威爾遜則搖頭,“哪怕就算是私下已經明白是一個錯誤,但我們的首相是一個女人,你不能指望她承認自己的錯誤,至少在她下臺之前,政策不可能撤銷。”

現在還有數百萬英國人拒絕交人頭稅,至於這些人的說法看起來有些無厘頭,拒絕支付人頭稅的組織者說,如果東歐國家的人民能夠推翻自己的政府,那麼英國公民當然也可以。

撒切爾夫人肯定想不到,自己洋洋得意看到的自由世界勝利,反過來也會成爲鼓舞本國反對者的條件。

可事實就是如此,不是有一句話麼,事情是普遍聯繫的,他看到了自由世界的勝利,反對人頭稅的人也看到了自己角度的勝利。

英國現在正面臨其歷史上最大的公民抗命運動。這場聲勢浩大的抵抗運動使收稅的企圖化爲泡影。

曾經堅不可摧的撒切爾政府,現在的支持率甚至低於當初進行私有化改革之前,畢竟私有化改革得罪的只是一部分人,還有很多人是受益者,出售國企也幫助私有化改革募集到了大量資金。

可是現在受益者的人數和受到傷害的人數相比過於微小,完全拒絕交付人頭稅的人有幾百萬人,其實看起來還可以,似乎問題不大。

但這個數字並不是反對者的全部,更大一批人是正在交付人頭稅,但仍然反對,並且支持拒絕交稅的抗議者繼續鬧事。

不管什麼立場的媒體,每一次的民調結果,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參與者表明,自己是反對人頭稅的立場,只不過沒有去參加抗議。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它是一種公然的階級稅。它無情地從窮人手中奪取,並慷慨地給予富人。

它把億萬富翁置於與低薪階層相同的水平。最終支付的費用將與蘭貝斯的一個失業家庭大致相同。

爲了躲避人頭稅,一些人必須重新思考家庭的意義,很多人認爲,人頭稅的降低可以通過單身來解決。

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就比較熟悉了,只要我躺平降低一切消耗,什麼稅都傷害不到我,顯然維持一個家庭的開支,是要比一個單身的人要大的。

至於另外一個層面,隨着抵押貸款的飆升,數十萬人被迫拖欠貸款。房屋被收回的情況在不斷增加。對數百萬人來說,房屋所有權已成爲一場噩夢。

銀行家、實業家和董事們給自己大量加薪,英國的百萬富翁在十年來增加了百分之四百。

對於這些富人來說,人頭稅的實行,他們所交付的稅收反而比以前還要低不少,保守黨政府的政策本來反對者就很多,之前只不過是佔據相對的多數,從現在的民調來看,保守黨下一次大選肯定會慘敗。

艾倫威爾遜有什麼辦法呢,他不過是一個區區公務員而已,他又不是沒阻止過,不是之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反對過麼,只不過是反對無效。

把拒絕支付人頭稅的事情先放在一邊,艾倫威爾遜不會主動提及這個讓首相不開心的話題,有很多開心的事情可以談嘛,比如說立陶宛。

地圖頭和契丹人這一次的交鋒誰將會獲得勝利?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對話話題,撒切爾夫人也興致勃勃的加入討論當中,“你認爲誰贏?”

“單獨比較這兩個人來說,這是很明顯的。”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回答道,“幾年來的事情已經表明,地圖頭的能力是真的不行。”

契丹人的能力肯定是有,要知道俄羅斯在剛獨立的時候是議會制國家,在蘇聯末期,契丹人也是通過選舉成爲俄羅斯總統和地圖頭分庭抗禮的,由此引發了毛子版府院之爭,但契丹人反手一個炮打白宮,告訴自己的反對者,他不是地圖頭那種笨蛋。 щшш ●Tтkan ●C○

在炮打白宮事件當中,反對契丹人的議會派,同樣是是蘇聯末期和契丹人一起進行街頭政治的戰友,理論上是不怕死的,至少在蘇聯還在的時候,都表現出來一副爲民請命的樣子,在俄羅斯時代忽然就舉手投降了。

所以說呢,不怕死的人是不存在的,這一次立陶宛事件,真的邁向武裝衝突的那一步,他不相信立陶宛人真的敢摧毀一切也要獨立。

撒切爾夫人現在也爲難,從能力上地圖頭當然更加值得信任,契丹人看起來比地圖頭難對付許多。不過以俄羅斯總統的身份支持立陶宛獨立的誘惑太大了,一旦立陶宛可以獨立的話,理論上蘇聯的所有加盟共和國都可以獨立。

從前人們一般意義上認爲,俄羅斯將會是杜絕這種可能的最大基石,現在從契丹人的表態來看,蘇聯從此消失並不是不可能。

終於還是走到了這步麼?看起來現在自由世界國家都應該發現,其實理論上蘇聯就就此消失的可能,只不過一直都不敢相信。

艾倫威爾遜相信撒切爾夫人的爲難,也是美國總統布什的爲難,因爲蘇聯就此消失毫無疑問是一個天上掉餡餅的夢想,在理智上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夢想,所以真的有這個機會的時候,並不是一擁而上,反而會不敢相信。

這就像是口口聲聲上帝無處不在,可上帝真出現的時候,大家大概率認爲這是騙局。

蘇聯一定在策劃着不爲人知的陰謀,都比蘇聯從此消失的可能性大,這就能解釋英美在蘇聯解體之前,都口口聲聲要維護蘇聯的主權完整,大家都是真的不認爲有這麼愚蠢的事件出現。

時間不長,財政大臣勞森要求和撒切爾夫人見一面,艾倫威爾遜做到了不讓首相不開心,但人頭稅涉及到財政收入,財政大臣理所當然的最爲憂慮,不得不和首相討論人頭稅實行的真實情況。

真實情況就是,抵抗人頭稅這一場從蘇格蘭的反抗,以及英格蘭和威爾士之後的大規模反對聲浪,已經引起了整個保守黨的恐慌。

有的選區甚至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拒絕支付人頭稅,這一場對抗雖然比當初的煤炭罷工來的柔和一些,但是卻更加龐大。

“是不是可以通過一定的補助來緩解不滿。”撒切爾夫人已經被人頭稅改革困擾了很長時間,這些屁民一點不體諒她的苦心。

所有人都交付同樣的稅,這不是工黨一直主張的人人平等麼,怎麼現在卻不遵從了?

撤銷人頭稅是不可能的,撒切爾夫人從執政以來從來都沒有退縮過,如果一聲不吭的撤銷,這不是在說明她錯了?

勞森有些失望,他已經感受到撒切爾夫人不願意撤銷人頭稅,在整個保守黨的利益和自己的個人形象面前,撒切爾夫人選擇了自己。

“這麼一個保守黨內部現在已經出現了內訌的徵兆。”艾倫威爾遜翻閱着最近保守黨議員的表態記錄,羅斯則在一邊默不作聲,公主的這個好大兒可不像是她本人這麼戀愛腦,也不像是和父親同等地位的內閣秘書長這樣,嘴巴沒一個把門的。

只有面對問題的時候,羅斯纔會回答,就比如現在,“確實已經有不少保守黨的議員們表達不滿了,可能就差一個辭職的帶頭人。”

“我不想保守黨解決這個問題,人頭稅的責任不能歸結於撒切爾夫人本身。”

艾倫威爾遜這話聽起來似乎在爲夫妻店的另外一個成員打抱不平,但其實不是這樣,他強調道,“人頭稅這個遭人恨的大問題,黑鍋應該影響到整個保守黨,而不是撒切爾一個人。”

撒切爾夫人被推出來頂雷沒什麼意義,保守黨想要切割,新首相上來體察民意再把人頭稅廢掉,繼續準備下一次大選是吧?想得美。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