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

諾曼·布魯克還問及了在馬來亞的管理經驗,並不是正面詢問海外專員在吉隆坡的會議。但同樣是關心大英帝國的利益。

兩人還就沒有結束,但明顯已經不是很激烈的朝鮮戰爭進行了討論。

因爲艾倫威爾遜本身就在亞洲,所以諾曼·布魯克很重視這個下屬的意見。

“根據美國那邊的公開消息,今年美國財政仍然是盈餘。”艾倫威爾遜從公開消息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沒有戰後頭幾年這麼誇張,但可以判斷的是,半島上的戰爭對美國國力沒有顯著影響。我也不是說這場戰爭沒有作用,但對美國來說,問題不大也是真的。”

這完全是實話實說,戰後美國的財政盈餘一直到一九五七年,負擔一場局部戰爭對當前的美國而言,還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這樣,世界大戰對美國還真是一個巨大的積累呢。”諾曼·布魯克微微皺眉道。

“尊敬的爵士,對美國影響不是很大,但世界並非是靜態發展。美國對決的不過是蘇聯集團的二號強國,在美國打仗的時候,蘇聯可一直在發展。”

其實問題在於這裡,美國大打出手的同時,蘇聯可憋着勁發展呢。雖然這一場戰爭並沒有影響到美國本身的國力,但蘇聯卻可以藉助這個時間拉近差距。

現在值得慶幸的是,英國沒有摻和到這一場戰爭,比起歷史同期已經算是好運了。原本的歷史上,英國參加朝鮮戰爭讓英國剛剛轉爲盈餘的財政再次變成赤字。

美國國力在那擺着,二戰大補丸吃過頭了流點血沒事。英國本身就在二戰大出血,這一下直接把工黨內閣弄下臺了。

和諾曼·布魯克這個內閣秘書,談及朝鮮戰爭對美國的影響,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英國也在評估這一場戰爭,對美國的國力是否有影響,如果有重大影響。會不會影響到整個自由世界的實力。

雖然兩人的話語當中也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但處在整個世界的角度上,一旦美國被重創,誰能攔得住蘇聯解放全世界?

艾倫威爾遜給出的判斷是,經過這一場戰爭美國國力不會出現消耗,失去的並非是國力,而是其他國家從戰後恢復的時間。換句話說美國還是那麼強,但其他國家也可以從世界大戰的重創中喘口氣。

諾曼·布魯克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判斷,再次表示奧運會的事情他會關注,最後兩人就結束了這一次的對話。

回家之後,作爲一個誠實的丈夫,艾倫威爾遜自然把全部事情和帕梅拉蒙巴頓和盤托出。

“美國的國力在一場戰爭中沒有損耗,怪不得你對這個國家一直這麼警惕。”帕梅拉蒙巴頓聽完輕輕一嘆,話中也有一些羨慕的意思。

曾幾何時,這種正面應對任何挑戰者的角色,也屬於英國。但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了。

“美國要是吃一次大虧的話,說不定未來會收斂一些。這不一定是好事!”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用福禍相依的思維和妻子如此說道。

對美國造成重創,把戰爭力道完全傳導到了本土的戰爭當然是越南戰爭。

美國的實力在越南戰爭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在國內陷入空前的經濟、金融和政治危機。尼克松就任總統後,對外政策做了調整。在一九六九年,尼克松在關島提出美國收縮戰線、越南戰爭越南化、用亞洲人打亞洲人的“新亞洲政策”。

輿論稱之爲“尼克松主義”。是美國調整海外義務,以及與其盟友的關係,還包括對中蘇政策的總方針。即實力加談判。這即是美國霸權衰落和遏制戰略短期結束表現,也是美國戰略的一次重要調整。

這一次的朝鮮戰爭,美國只是把一部分二戰的紅利讓出來,實力未損。自然對再次介入越南的戰爭沒有記性。這一次要是真把美國打疼了,說不定美國就會對介入越南戰爭更加謹慎。

總的來說有好有壞,事情的發揮大多以雙刃劍的模式表現出來。如果英國知道當初獨立的北美十三州對這麼對待自己,把就算把美國人殺光了,也不可能讓它獨立。

就算是身處當時的時間段,國家領袖也不一定能看到未來的趨勢。就拿德國統一這件事來說,不但是歐洲英法和意大利認爲蘇聯只是小毛病,只要調整起來遏制德國統一的野心還不是輕而易舉。

就連同時期的美國,也不覺得蘇聯會轟然倒下,美國只是認爲蘇聯認慫當一個老二就可以了,這已經是美國當時的最大願望。

八十年代的最後一年,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農業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提出其政府經過三個多月的回顧和審議所制定的新的對蘇政策。稱之爲“超越遏制”戰略,宣稱它是美國戰後對蘇聯政策的徹底改變。

其主旨是積極同蘇聯發展關係,加強美蘇合作,,把蘇聯拉進國際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國際社會中來。

“至於我們英國的政策,就是防守,對殖民地能拖就拖。拖不下去就要撤離,但在波斯灣、馬來亞一定要維持影響力,寧可把非洲的殖民地丟了也沒關係。”艾倫威爾遜對着妻子道,“對蘇聯的防範在於,不能讓蘇聯在陸地上將歐亞大陸截斷。不然就好像一戰奧斯曼帝國參戰的後果一樣,把一個包圍態勢變成蘇聯的反包圍態勢。這和維持波斯灣存在的戰略一致。”

一戰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實力其實強弱明顯,如果奧斯曼帝國不參戰的話,帝俄根本不會第一個被打垮,奧斯曼帝國參戰就相當於蘇聯南下截斷歐亞大陸的後果一樣。直接把協約國對同盟國的包圍網撕碎,反而造成了帝俄被同盟國集團包圍。

“要是美國這一次打的戰爭,有布爾戰爭的效果就好了。”帕梅拉蒙巴頓仍然耿耿於懷,對這一次朝鮮戰爭對美國的削弱不是這麼滿意。

“我們要儘可能的維持住當前的軍力,等待下一次的機會。”艾倫威爾遜輕聲安慰着妻子,美國不長記性也是好事,不是還有越南戰爭麼。

在維持軍力這件事上,海務大臣蒙巴頓是絕對有發言權的,比較巧合,僥倖躲過裁軍的馬耳他級航空母艦的兩艘,經過了增加傾斜甲板和蒸汽彈射器之後,已經正式完工出廠。

本來一九五一年年中,這一級已經動工多年的航母就可以出廠,但在傾斜甲板和蒸汽彈射器的假裝上面,又造成了工期的延誤。

現在這一和中途島級同級別,滿載排水量到達六萬噸的重型航空母艦,終於姍姍來遲,將在二月底正式出廠亮相。

“雙艦島設計?傾斜甲板、斜角甲板蒸汽彈射器!”艾倫威爾遜跟着蒙巴頓將軍,趕過來一睹這座在歷史上沒出現的重型航空母艦,心中思緒萬千,雖然命運多舛,但總算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因爲的加裝了蒸汽彈射器,甲板比原來長了一些,足有三百米長。但可以說,現代航母有的,這艘還沒有和公衆見面的重型航空母艦都已經有了。

二戰後的艦載機,無論是新式的噴氣式還是螺旋槳式的重量都在直線上升,且噴氣式的降落速度更是比螺旋槳飛機大幅增加,這些都意味着新的艦載機降落時動量更大、更不容易停下來,傾斜甲板的意義就在於此。

和對標的中途島級航母一樣,馬耳他級航母最顯眼的區別就是,本應該在幾十年後的雙艦島設計,艾倫威爾遜此時偷偷詢問自己的岳父,“有正式命名沒有?”

“本來想要以馬耳他以及在地中海的幾個島嶼作爲命名備選。但現在還沒有定下來。”蒙巴頓將軍的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這艘即將和公衆見面的航空母艦,心不在焉的回答道。

“既然是這一批次的兩艘,不如叫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艾倫威爾遜雙手插兜給出主意,反正一看到雙艦島他就能想起來,英國在二十一世紀的兩艘航空母艦。其實除了時代不同之外,那兩艘航空母艦,本身就是有馬耳他級航母的投影因素。

“額?”蒙巴頓將軍聽完之後沉吟良久,最後道,“其實也不是不行。”

常規燃料的航母,雙艦島結構,這意味着軍艦的多套動力系統將會採用不同的排氣套件,而不必要共用同一個煙囪。這這就意味着這麼一條航母,在排氣系統的設計上只會比單一艦島的航母更加簡單,從而降低了設計和施工的難度。

英國採用這種涉及,也是考慮了工時因素,只不過戰後的英國沒錢,沒讓這種優勢發揮出來。美國就財大氣粗的多,不糾結這種細節上的創新。

蒙巴頓返回海軍部之後,立刻就在新航母命名的問題上展開了討論,對伊麗莎白女王號這個名字十分贊成。因爲這是皇家海軍新時代的開始,還有慶祝王儲加冕的意思。

蒙巴頓將軍都這麼說了,其他人怎麼好反對,最終都統一了意見。

:。:

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
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