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

所謂的經濟振興計劃,內核爲在印度的血不流乾之前,大英帝國絕不投降。當然這僅僅指的是屬於英國的一部分,還有涉及到其他國家的部分。

歐洲殖民共同體過於傷害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感情,事實上這種概括也是不對的。

只不過碰巧大英帝國想要聯絡的國家,恰好是殖民國家。非常巧合的情況下,大家都有共同利益,於是安靜的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恢復歐洲的法制和秩序。

經濟振興計劃的基礎,就是艾倫威爾遜所說的建立,英屬印度和德國英佔區的聯繫,採用價格雙軌制,儘快恢復並且利用德國的工業實力,補充英國本土的產能不足,利用英屬印度的市場做德國產品的傾銷地。

當然原則上,大英帝國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幫助德國恢復生機,從中吸取一些微不足道的酬勞並不過分,這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美國沒有遭到戰爭波及,現在有着強大的資金。蘇聯地大物博,有着常規軍事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壓倒性優勢,那麼對於西歐國家來說,只能從自身中尋找優勢了。

從一個迫切想要進步的公務員艾倫威爾遜,到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最終到大英帝國首相艾德禮,這一份後世名爲艾德禮計劃的歐洲經濟振興計劃,距離面世已經越來越近。

至於波茨坦會議上的小蝦米,印度事務部對英屬印度聯絡官艾倫威爾遜,則向新德里的巴倫爵士,傳達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的指示。

日本帝國覆滅已經爲期不遠,雖然蘇聯在遠東的戰爭基本上和大英帝國無關。但是根據一些情報可以得知,蘇聯已經進攻北海道了。

和大英帝國有關的部分,在於東南亞的戰場,根據波茨坦會議的劃分。除了菲律賓以及北越的日軍之外,所有東南亞的日軍士兵,也就是被稱爲日本南方軍的部隊,將向大英帝國投降。

受降的人艾倫威爾遜閉着眼睛都能想出來,肯定是帕梅拉蒙巴頓的父親。接近八十萬的日本南方軍,大部分會落入大英帝國的手中,這個規模大概有五六十萬人。

在給新德里的電報當中,表明了鑑於日軍在東南亞的破壞,以及參與戰後重建贖罪的想法,這又不是新鮮事,英國本土現在就有四十萬德國軍人修橋補路。大英帝國樂於展現的是德國英佔區德國士兵的人道待遇,而不是本土那些德國俘虜,在道德層面要表現出來靈活性,而不是迂腐。

在關於扣押日本士兵參與重建的段落之後,艾倫威爾遜加上了在返回英屬馬來亞後,統計英屬馬來亞境內關於華人和馬來人的人口比例。

當然還沒有忘記,鑑於荷蘭可能無法按時趕到雅加達,英軍可以先控制住雅加達的局勢,等待荷蘭軍隊到達再做處理。

關於對日本戰俘的處理段落之後,則是屬於泰國的內容。這一點英國本土的人未必明白,但是英屬印度的公務員對泰國的角色是一清二楚,給泰國以戰敗國待遇,進行一些程度合適的懲罰,巴倫爵士一定非常理解。

шшш☢ ttk an☢ C○ 對於泰國的文攻武嚇從現在就可是開始了,泰國對法國搶佔了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泰國長期的小弟,泰國一直耿耿於懷。在很多關心政治的泰國人看來,帝國主義國家恰恰是英法,和日本沒什麼關係。

不過懲罰泰國面對的敵人不是日本,恰恰是以目前盟友面目出現的美國。親日的鑾披汶政府就倒臺了,文官政府取而代之。

這一切和駐美大使發起的“自由泰運動”有很大關係。泰國放棄了日本劃撥的馬來北部、撣邦等地,並願意償還戰爭期間英美在泰國利益的損失。

再加上鑾披汶本身就是驅逐七世、操縱八世的僭主,美國政府表示這個軍政府並不能代表泰國人民,而主張放棄進一步清算泰國。這背後的利益在於,進一步懲罰泰國只會讓英國在東南亞做大,美國需要一個能夠制衡英法殖民體系、對自己深有好感的泰國。

艾倫威爾遜已經在電報當中明言,新首相艾德禮對英屬印度的態度不如丘吉爾首相強硬,一旦判斷無法鎮壓英屬印度的反抗浪潮,可能會放棄英屬印度。

那麼接下來英屬印度的十萬公務員,將會一夜之間淪爲失業人口,英國本土無法接收如此多的公務員,所以能不能從泰國身上割地,關係到未來英屬馬來亞的潛力。

在電報當中表明事情的嚴重性,關係到十萬公務員的再就業問題,相信巴倫爵士一定會放在心上的,而且現在戰爭尚未結束,打着清算日本的名義下手是一個好機會。

實際上在波茨坦會議的最後幾天,各國代表已經沒有什麼可談的了,具體到英國這邊,一直想要節省成本,恢復本土繁榮的艾德禮首相,最近幾天更是不照面,把和美蘇周旋的事情都交給了身上沒有一官半職,只有一個顧問名號的丘吉爾。

艾德禮首相本人,則和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討論着戰後經濟振興計劃。具體來說就是歐洲殖民共同體。

“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艾德禮唸叨着目前歐洲倖存的殖民帝國,同時對英國主導德國英佔區和英屬印度的價格雙軌制,非常感興趣。

“這會不會引起德國人的不滿?”艾德禮有些疑慮,世界霸主的面子還是要的。

“德國人已經失去了一切,現在能夠活命都算是幸運了。比起萊茵河大營的戰俘營,和西伯利亞的無人區,德國人還有什麼可不滿的?”愛德華·布里奇斯早有準備,開口道,“在說這是暫時的,對英屬印度有好處,對德國有好處,對大英帝國也有適當但又微不足道的好處。”

“那我們找一個機會和法國人談談。搞定了法國人,其他國家的問題不大。”艾德禮首相點頭,算是正式認可了這份經濟振興計劃,“安排一個時間,大家一起談談。哎,怎麼讓法國人站在我們這邊呢?”

“可以支持法國人重返亞洲,他們本來就要這麼做,相信對大英帝國的支持不會拒絕的。”愛德華·布里奇斯誠懇的給出建議。

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1565章 停戰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1611章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
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1565章 停戰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1611章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