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

不過蘇聯和德國不約而同的在尼加拉瓜搞事,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此時焦頭爛額的索摩查政權採取與資產階級反對派對話的策略,想要分化反對他的革命力量。

可是就連資產階級反對派也看出了索摩查政權的虛弱,以至於對其採取騎牆態度,同時和美國大使館以及起義派保持聯繫。

最終,由於擔心被美國拋棄,惱羞成怒的小索摩查派人在街頭公然刺殺查莫羅。

這一舉動非但沒能使尼加拉瓜全國上下的反獨裁運動土崩瓦解,更是進一步激起民憤,成爲全國總罷工、總示威的導火索。在傳統反對派、天主教會以及商界代表的支持下,罷工和遊行持續了數個星期,不少美國和索摩查家族的產業被付之一炬。

在國際上,羅馬天主教會也開始批判索摩查政權侵犯人權;美國國會則在壓力之下不得不召開聽證會聽取關於索摩查侵犯人權和侵吞救災援助的情況。

與此同時,在尼加拉瓜國內其他地區,反對索摩查的人民起義和攻勢更是風起雲涌。

在南方邊境,起義派從哥斯達黎加境內的軍事基地出發進攻佩尼亞斯布蘭卡斯和裡瓦斯;而在格蘭納達,國民警衛隊被游擊隊圍困在營房裡不得動彈。

在北部山區,持久人民戰爭派的隊伍也對國民警衛隊的幾個哨所展開攻擊,並且組織農民開展了奪地鬥爭。

至於東部的印第安人村社則自發地組織起義。其中,要數莫寧博地區的起義最爲慘烈。在那裡,人們用自製炸彈、棍棒、砍刀、老式步槍、手槍甚至是開水驅逐國民警衛隊。

而臭名昭著的國民警衛隊則在坦克、武裝直升機和裝甲車的掩護下進行反撲,屠殺了好幾百人。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星期,莫寧博就爆發了更大的反抗。

在蔓延遍佈全國各地的人民起義和武裝打擊下,在農村,國民警衛隊早已成爲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只有在重兵部署和飛機掩護的情況下才敢在農村地區活動。

此時的尼加拉瓜的情況,如果用一個例子作爲對比,很像是安哥拉內戰的局勢,只不過某大國實在是沒有把手伸向拉美的能力。

歐洲的社會黨國際,尤其是以支持德國社會黨的那一部分國家,代替了某大國,成了尼加拉瓜的三足鼎立之一。

艾倫威爾遜出訪蘇聯的時候,面對的正是當前的局勢下,蘇聯和德國在共同捅美國人的屁股。

他記得和安哥拉局勢一樣,蘇聯最終也把美國和社會黨國際的派系幹掉,取得了在尼加拉瓜的勝利。

所以說美國人總是防着俄羅斯重新崛起是有道理的,看看蘇聯在巔峰時期,把戰線推到南部非洲,在美國的後院拉美都能戰而勝之,美國人當然不願意俄羅斯哪怕有一點復興的可能。

事實上在俄羅斯對着烏克蘭大打出手的時候,尼加拉瓜還邀請俄羅斯駐軍尼加拉瓜,確實在很多國家的眼中,俄羅斯是美國眼中的那個對手。

雖然俄羅斯在國力上早已經比蘇聯相差很多,但蘇聯強悍的固有印象,還是被繼承了不少。

這個國家確實是很有統戰價值的,艾倫威爾遜也不得不專門過來一趟,解釋關於英國和某大國的軍事合作,絕對不是針對第三方,比如說蘇聯。

關於英國電影的進口和文化傳播,這件事肯定是文化沙皇說的算,艾倫威爾遜也不是第一次來訪問蘇聯,對老朋友表達了關心,“卡佳,年齡大了要好好保重身體,還有就是,你有一個好兒子。”

“爵士的私人問候我接受了。”福爾採娃知道這是男人表達自己的關心,對於兩人之間合作的最大成果,也是不能公之於衆的秘密,文化沙皇則不能正面迴應,兩人隨後談論了兩國文化交流的事情,彼此電影的發展問題,等等。

當然還有蘇聯精心籌辦的莫斯科奧運會,歷史上這一次奧運會因爲阿富汗戰爭被抵制,從個人角度上來說,艾倫威爾遜當然不希望這一幕發生,紐芬蘭王室領地的全體居民也不願意,美國要是不參加的話,博彩業還運作的起來麼?那不成了蘇聯的獨角戲,無腦壓蘇聯贏就行了。

對莫斯科奧運會,可能除了蘇聯人自己,紐芬蘭人屬於是最關心的一批,如果還有的話,葡萄牙人管理的亞洲賭城也相當關心。

在和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的對話當中,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對蘇聯在一些領域咄咄逼人的擔憂,其實他本人倒是不怎麼擔憂,只是在轉達美國人的擔憂,英國有什麼可擔憂的,安哥拉戰爭?那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尼加拉瓜的游擊戰?那是美國人的後院,我大英看中的幾個地方,英屬東非的局勢尚算平穩,中東這一次戰爭打完了也不用過於關心。至於香江馬來亞,那不是發展的挺好麼?

雖然不可否認,當前自由世界確實是一股要完的節奏,但艾倫威爾遜心知里根都沒揮動七傷拳呢,距離真正要完還早得很。

等到里根提高了債務,如果還壓不死蘇聯,那可能真的會有些危險,現在的危險並不致命。

人們一般意義上感覺自由世界要完的感覺最強烈的時間,應該是一九七九年,尤其是巴列維王朝被推翻的時候。美國在中東的佈局被打破,本來伊朗在美國的規劃當中,是和以色列一起做中東警察,從東面和西面遏制住普遍都比較親蘇的阿拉伯世界。

但巴列維王朝被推翻,直接導致美國在中東的軍事支柱崩塌,以後在軍事上需要完全依賴以色列,至於沙特那個弱雞,從來是不被考慮的。

巴列維王朝在艾倫威爾遜心中,維持比較困難,到了二十世紀,君主制國家在體量較大的國家維持下去已經十分困難。像是沙特那只是表面大,整個國土沒有多少宜居地帶,人口也不過兩千多萬,實在談不上什麼大國。

能不能真的維持下去,就看明年了,至少當前還沒有要出事的苗頭。葛羅米柯對英國的擔憂給予了和蘇聯無關的迴應,這個迴應到底有多少誠意,那就只有葛羅米柯自己知道了。

阿里克謝耶夫可謂是姍姍來遲,他出現還是被母親叫過來的,扛着少將軍銜的阿里克謝耶夫毫無疑問是進入了人生當中的關鍵一步。

艾倫威爾遜對此也感到高興,隨即又想到在德國萊茵集團軍服役的阿爾伯特,現在纔是一個少尉,這裡面的差距是不是有點大了。應該努力努力在軍方使使勁,讓自己的兒子快點升職了。

阿里克謝耶夫又換了一個部門工作,克格勃第九總局,現在做第九總局的副局長,克里姆林宮警衛團,歸負責要人警衛工作的克格勃第九總局管理,負責克里姆林宮和列寧墓等重要目標的靜態警衛工作和禮賓儀仗工作,不然的話他還不好出面。

“都做一個總局的二號人物了?”艾倫威爾遜不由得爲好大兒的升遷之路而感嘆,雖然說文化沙皇也有兒子,但是不是太快了一點?他在英國都不好意思對自己的兒子這麼照顧,關心一下阿爾伯特的心越發的強烈了。

“我不是第一副局長。”阿里克謝耶夫搖頭,否認了老父親二號人物的說法。

“都一樣!”艾倫威爾遜很樂觀,文化沙皇還能看着自己的兒子止步不前麼,難道非要高風亮節直接提早退休?他不知道福爾採娃還真這麼想過。

話題轉移到了尼加拉瓜局勢上面,阿列克謝耶夫聽着老父親的擔憂不由得暗爽,這就是他提交的計劃,此時被提及頓感心情舒暢。

“你是不是很得意?”艾倫威爾遜瞟了一眼好大兒,忽然開口問道,“搞亂拉美,製造難民潮最終後果還要有美國承擔,一旦拉美國家不穩定,美國就會面臨非法移民的入侵,是不是這樣?”

阿列克謝耶夫沒有回答,心說是不是自己剛剛沒管理好表情,正在反省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卻反問道,“如果我在蘇聯的鄰國也這麼幹,那難受的就是你們蘇聯了,這種招數不是不可能反過來用在蘇聯身上。”

“不可能,目前蘇聯的鄰國都局勢穩定,難道是波蘭?”阿列克謝耶夫心中一凜,壓低聲音反駁道。

“穩定,指的是阿富汗麼?這個國家談不上穩定。”艾倫威爾遜嘴角微翹道,“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就在阿富汗動手。”

阿列克謝耶夫大驚失色,因爲阿富汗那邊的親蘇軍官正在策劃舉行政變,此時他的老父親提及阿富汗,是不是已經發現了什麼。

一時間阿里克謝耶夫焦急萬分,想要開口詢問,又不太敢怕泄露蘇聯的佈置。

“尊敬的少將,你怎麼臉色這麼難看?”艾倫威爾遜一副大驚小怪的模樣開口揶揄,這不是要嗅出並剷除叛徒的好大兒麼?這是怎麼了?

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
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