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相信杜魯門應該爲此高興吧。”艾德禮首相用平淡的口吻回答,語氣當中全無興高采烈,“說不定我們的前首相,也非常的高興,可這和我們關係已經不大了。”

然後看向艾倫威爾遜道,“艾倫,從你剛剛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們已經把東歐出賣給了蘇聯,是不是這樣?”

額!艾倫威爾遜腦筋急轉組織語言道,“所謂的出賣不過是利益交換,可以說是外交的另外一種說法,其實糾結於是否出賣的這個詞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大英帝國是一個全球殖民帝國,歐洲的事情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可是現實情況在提醒我們,東歐已經在蘇聯人的控制之下,我們順理成章的承認這種控制,倒也不完全是出賣。”

“毫無疑問,歐洲現在已經引起了蘇聯和美國的窺視,這一點我們要承認現實。在全球利益的角度上,大英帝國目前最要緊的是穩住陣腳,保全其他方面的利益,因爲在歐洲這邊至少我們還有美國和法國站在一條戰線上,處在全球角度問題就複雜了許多,敵人和朋友的角色可能會轉換。”

“在可預測的未來,蘇聯可能會在東歐找麻煩,丘吉爾先生也是預見到了這一點。經過通盤考慮用波蘭做了交換。但是在全球角度上,蘇聯的海上力量聊勝於無,十年之內不可能對大英帝國的全球利益造成衝擊,但另外一個國家就沒準了。”

艾倫威爾遜口中的另外一個國家,毫無疑問是美國人。只有美國人現在有比大英帝國更強大的海上力量,對分佈於全世界各地的大英帝國殖民地進行滲透。

現在的問題是保東歐還是保殖民地?不用多說不少人都希望兩樣都保,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在之前的談判當中,大英帝國真的出賣了東歐?”艾德禮首相沒有被艾倫威爾遜這種初級話術繞進去,仍然不改初衷的問道。

“尊敬的首相,外交大臣。出賣這個詞彙過於負面了一些,外交就是這樣的。理論上我們全都要有,可一旦談判開始,必然是有人有有人沒有。”亞歷山大卡多根開口打圓場道,“我們本質上沒有力量制止蘇聯做什麼,但是把蘇聯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倒是可以嘗試的。”

“比如說呢?”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開口問道,“蘇聯還可能威脅到哪裡?”

“近東的土耳其、中東的伊朗。”在亞歷山大卡多根思考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已經給出了回答,“蘇聯是一個大陸國家,對不凍良港有着一直以來的追求,這一點不是秘密。但是蘇聯和它的前身帝俄都沒有達到目的,所以之前的對日作戰問題,我們才答應美國人幫忙,希望蘇聯在遠東找到港口,可以收斂一下。”

“土耳其是圍繞着黑海海峽的通行權問題,這件事我們不開口,美國人也會提供幫助。最爲關鍵的是伊朗的問題,其實保持現狀已經是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如果伊朗引起了蘇聯的貪心,我們無法阻止,所以在英國和蘇聯的私下交易當中,我們必須從蘇聯那裡取得對伊朗安全的保證。”

戰爭期間,土耳其奉行中立政策,周旋於美英、蘇聯和德意三大勢力之間,力圖既維護自身的利益,同時又不開罪於任何一個大國。

但終因在對德作戰和黑海海峽問題上與同盟國漸生齟齬,特別是和蘇聯的關係日趨緊張。戰爭後期蘇土關係的惡化成爲冷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導火線。

英國在二戰當中是拉攏過土耳其的,作爲大英帝國巴爾幹方案的一部分。希望土耳其參戰,戰後避免遭到蘇聯的報復。這個計劃的倡議人,就是剛剛下臺的丘吉爾。

但是丘吉爾最終還是被土耳其人涮了一把,拿了大英帝國的武器裝備和援助,卻拒絕對德國開戰。不得不說,單獨對丘吉爾而言,土耳其絕對是他政治上的苦主。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作爲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就因爲兩艘戰列艦,把奧斯曼帝國推向了同盟國陣營,造成協約國的帝俄在東線完全處在包圍當中。最終油盡燈枯首先覆滅!

第二次世界大戰,丘吉爾可能是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對土耳其參戰一直抱有極大的熱情,爲此派出了多次代表團,充當了多次冤大頭。就連保守黨的二號人物外交大臣羅伯特艾登,都對丘吉爾的一廂情願感到震驚。

艾倫威爾遜這幾天前往英佔區的時候,蘇聯就對土耳其問題上窮追猛打。之前的首相丘吉爾採取保留立場,而美國總統杜魯門則更加的含糊,因爲之前土耳其問題,一直都是英國和蘇聯再談,美國處在次要角色。

杜魯門也不幫助英國,藉此發泄在二戰期間,英國和美國之間的勾心鬥角。

“奧地利的問題必須馬上解決,可以用來和蘇聯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問題上進行交換。”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聽了艾倫威爾遜的彙報,良久……終於開口道,“至於伊朗問題,想盡辦法一定要堅決保留大英帝國的利益,克萊門特你覺得呢?”

“書面保證是不行的,必須讓蘇聯公開宣佈不改變伊朗的現狀,對全世界宣佈不採取任何手段顛覆伊朗政權。”艾德禮首相站起來來回走了兩步強調道,“蘇聯在伊朗北部的駐軍必須縮減,英國和蘇聯對駐軍規模上要採取雙邊談判。”

土耳其海峽問題可以談?換取伊朗的撤軍談判和奧地利的蘇聯紅軍解除軍管?艾倫威爾遜震驚了,好像歷史上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問題上,蘇聯最終鎩羽而歸,同時英國在伊朗的利益也被美國接收了。

果然!公務員賣國也就圖一樂,真賣國還得首相親自出馬!他已經能想到工黨誤國的段子了。

“這絕對不是攪合出來的,是首相自己的決定。”艾倫威爾遜心裡默唸。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1611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1665章 首相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1611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1665章 首相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