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威爾遜先生,香江在某些地方,還很令人擔憂。”約克·施懷雅搖頭苦笑道,“港督也看到了這一點,不過只希望不要不要出事纔好。”

“哦,港督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我相信不會出問題。”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他想起來了一些事,冷戰時期港英政府也不是沒遇到過挑戰。

如果沒有記錯,今年應該會出現一場雙十暴動,讓港英政府遭遇到了不小的挑戰。

從雙十這個日期就知道,主要對港英政府發起衝擊的人,是炮黨的支持者。

因爲雙十在現在的中國看來,就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半點意義都沒有。只有炮黨的支持者纔會認爲這個時間意義重大。

不過這種對抗想要讓港英政府灰頭土臉,未免有些樂觀,只會讓香江和現在的馬來亞一樣,把炮黨也加入不穩定因素的黑名單。

英國是不復巔峰了,但收拾一下炮黨那種角色,還是十拿九穩的。

香江四大家族顯然並不認爲香江安全,但香江位置好他們也都認可,富貴險中求這句話最適合包括太古集團的四大家族。

約克·施懷雅幾個人都非常感謝,至於艾倫威爾遜表示要質量過硬少賺一些的要求,自然也是全部答應。

等到他們走了之後,艾倫威爾遜才拉着妻子的手道,“親愛的,你的公司就負責新加坡和檳城,馬六甲有紐芬蘭這邊的資本來,我是不能全部把工程交給你的,不然我是行政長官,把全部工程都交到妻子的手裡,對我沒有好處,對你公司的風評也有影響。”

“親愛的,我明白。”帕梅拉蒙巴頓乖巧的小聲道,“華人不是有句話叫鶴立雞羣麼。”

“就是這個道理,新加坡的工程量肯定是最大的,雖然計劃開發四個百萬人口的城市,但其他三個和新加坡不能比。新加坡的位置在馬來半島沒有地方可以相提並論。拉上其他公司也參與進來,蒙巴頓集團就不這麼明顯了。”

這樣做的好處,既能夠把最大的份額留給蒙巴頓集團,又能夠說得過去。

類似的操作可以推廣到各行各業,艾倫威爾遜就記得,戰狼系列和流浪地球之後,吳京的票房處在獨一檔的位置,排名遠遠把所有競爭者甩到身後。

這樣的話往後最大的蛋糕就都是吳京的了,於是幾個大公司弄出來了一個新標準的票房排行榜,將原來的主演算票房,改成了參演就算的標準。

首先把拼盤電影的票房算在吳京身上,然後算在了其他所有參演演員的身上,這樣製造出來了一批沒做過主演,蹭了百億票房的演員。

艾倫威爾遜這一次主動把香江四大家族找來,目的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操作剛好相反,電影公司的操作是放吳京當擋箭牌捧自己人。艾倫威爾遜則是掩飾蒙巴頓集團,道理相通,就如同練功,可以正練,也可以逆練。

這麼大的工程肯定不能人背肩扛,本土港口,無數重型機械和卡車被裝船。最近幾年,英屬殖民地的大建,爲本土的工業帶來了一波繁榮。

曾幾何時,英國只是被動在殖民地進行建設,很少弄一些土木工程這種東西。

轉變思路之後,在殖民地開啓的地產事業,反而比當初單純的原材料來源地,帶給本土更大的收益。

內閣對這種現狀也表示認可,歸根究底大部分的工程最後不過是一堆建築,不會在未來對英國造成威脅,地產興邦已經被本屆政府認可。

對於馬來亞開啓的城建,內閣當然也支持,這代表着馬來亞的需求將再次增高。

澳大利亞也是支持的,英國在各大殖民地的建設,也帶動了澳大利亞出口的需求。

國家層面有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支持,資本上有蒙巴頓和四大家族支持,行政上艾倫威爾遜就是馬來亞殖民地的行政長官,各種條件已經齊備。

殖民地屬性註定了,艾倫威爾遜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很多問題。他甚至可以做到和蘇聯體系國家一樣,不付出任何土地成本。

這在英國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土地公有的國家才嫩做到。現在艾倫威爾遜就可以利用馬來亞的殖民地屬性做到,至於出售土地的財政來源,他和妻子以及幾個公司的人商量着來就行。

檳城、馬六甲、新加坡和吉隆坡的居民,已經被通知本市的城建將要正式開始。

類似的消息早已經傳來,但是被殖民地官員下達文件到今天才算是正式開始,靴子落地,已經有所準備的人們,直接搖身一變進入到招工的地點,幾天之後他們將會轉變爲力工,投入到這一次的城建當中。

“還是新移民好用,原來的海峽華人雖然和我們是一條心,但是沒這麼如臂指使。”帶着安全帽的艾倫威爾遜,躲在百米之外看着招工地點的一幕,衝着一同出來的愛麗莎道,“蘇聯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使用他們的辦法,在不少環節上可以不付出任何成本。”

“專員,站好一點。”愛麗莎手持相機,提醒着頂頭上司擺拍工作還要繼續,這可關係到未來幾天的頭條,樹立親民形象。

“抱歉。”艾倫威爾遜從善如流,一臉偉大的馬來亞經濟設計師的偉岸形象。

拍下了幾張照片,愛麗莎把照相機還給了上司,兩人並肩散步,艾倫威爾遜透漏道,“愛麗莎,我們的老上司巴倫爵士已經退休了,約翰現在兼任波斯灣專員,等到蘇丹獨立之後就會趕往亞丁坐鎮。”

“那恭喜他了,波斯灣對國家的意義很重要。”愛麗莎一聽笑着回答。

波斯灣專員要兼顧英國在中東的勢力和蘇伊士運河的安全,包括但不限於,穩定的石油來源,親英國家的軍事顧問安排等等,就拿約旦來說,阿拉伯軍團的指揮官就是英國人。

約翰到任之後,要維繫住英國對中東的影響力,同樣還要和美國人打交道。

原本歷史上的巴格達條約,變成了今天這副樣子,倒也不是英國故意使壞。巴倫爵士就和中東各國進行過溝通,只是大多數的中東阿拉伯國家,確實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的爭鬥當中,不引入蘇聯對抗以色列背後的美國就不錯了,還指望對抗蘇聯?

英國也擔心蘇聯藉機代替英國的影響力,便不再堅持阿拉伯國家加入巴格達條約中。

英國不出力,巴格達條約,就成了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兩個邊緣國家的尷尬組織。

“江山代有人才出,也到了我們造福社會的時候了。”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微微一頓,開口詢問,“愛麗莎,其實我卸任之後,你做馬來亞專員不是沒有機會。只是你也知道,女性在公務員體系是存在天花板的,如果我強行讓你做專員的話,可能會引起不滿。”

“我沒有這個想法。”愛麗莎欲言又止,還是問出口,“我就怕你走了之後,會不會有人找我麻煩?能不能在這上面想想辦法。”

“如果你無法做專員的話,我之後安排你保留西馬專員的職位,然後兼任理查德的角色,把行政局也抓在手中。”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這樣的話,一般情況下,不管是誰做專員,應該都不至於忽視你。”

對待可靠的屬下,艾倫威爾遜還是絕對夠意思的,他這個人對女性從來都碗開一面。簡直堪稱女權楷模,誰讓他就是這樣善良的人呢。

“你是東方學專家,這裡的主要族羣想什麼都瞞不過你。就怕你離任了之後,後面的專員無法處理問題。”愛麗莎幽幽一嘆,“不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

“離任之前,我肯定要打好基礎。印尼的事情要有一個定論,還有就是核彈一定要搬過來。至於殖民地內部的方面!”艾倫威爾遜對着愛麗莎強調道,“兩個族羣的平衡方面,任何事情都可以傾向馬來人,沒事多吹捧吹捧他們也可以,但是要記住一定要保持華人的相對數量優勢,做到這一點就沒問題。”

艾倫威爾遜可不想自己耗費這麼大精力的地方,最後雞飛蛋打獨立了。可惜他這個高級專員有任期,那就必須弄一個可以長久幫助自己看着的可靠之人,坐鎮馬來亞。

殖民地專員雖然有任期,但不代表下面的官員也有,所以像是愛麗莎這樣的官員,同樣很符合天長地久纔是權力的標準。

有她在,艾倫威爾遜就可以放心的離任,愛麗莎也明白了頂頭上司是什麼意思,“我就幫你好好把馬來亞經營好。”

“我覺得只要能夠確保二十年內馬來亞不脫離英國,以後就不用擔心了。”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站起來,“尊敬的西馬專員,我想我們該回去了,洗照片也需要時間。”

伴隨着馬來半島四大城市城建開工,整個英屬馬來亞殖民地,進入到了一段繁忙的時光,隨之而來的巨大的原材料需求。英國本土的汽車、機械、澳大利亞的礦石、源源不斷的進入。

各大職業學校的規劃,也隨之同步展開,用來構建馬來亞的高等教育體系。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