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

討論結束,拿出來一份有關於蘇聯新領導層,可能導致會緩和的報告,其中報告當中闡述了,這可能是結束柏林危機機會的條款,對此時的英國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做出局勢可能會緩和的判斷,艾倫威爾遜是根據自己的記憶做出抉擇。現在的蘇聯領導層當中,只有莫洛托夫算是和斯大林思維一致。

而赫魯曉夫後來會做什麼,艾倫威爾遜是見過的。至於馬林科夫和貝利亞,兩人的主張大同小異,貝利亞還專門表示要促成德國統一,不論是誰都比斯大林更加容易應對。

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朝鮮戰爭,斯大林對朝鮮戰爭是堅決支持的,非常想要抓住這個機會給美國放血。斯大林死後,不到四個月朝鮮戰爭就停戰。

有這個大背景,纔是判斷斯大林之後的蘇聯領導層,短期內不會找事的原因。

可以確定的是,以現在的局勢,出現任何一點變化都可以被認爲是好變化。就如同比較二十一世紀的英國是什麼樣,艾倫威爾遜怎麼折騰現在的英國都是好事一樣。

那麼現在英國要做的事情就簡單了,應該發揮影響力,促成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的結束。

柏林危機關乎於歐洲的安全,而朝鮮戰爭在這個時空當中,英國畢竟是沒有派出地面部隊參戰,眼睛一閉就說自己是中立國,也是完全可以的。

這兩條也是作爲本次評估的核心,送到內閣秘書諾曼·布魯克的手中。

“首相傾向於親自出訪一趟蘇聯,尤其是看到了你的兩條核心條款之後。”隔了一天,諾曼·布魯克讓私人秘書叫艾倫威爾遜過來,開口吩咐道,“這其實是對政客而言,非常有魄力的舉動。”

“魄力!說不定會造成支持率的下滑。”艾倫威爾遜微微皺眉道,“可能我的建議有些激進,具備了應該避免的風險性。”

“在風暴潮之後,內閣的支持率很高。首相可能覺得這一次的出訪,如果能夠在外交領域有所建樹的話,有助於增加政治聲望。”

諾曼·布魯克話畢,艾倫威爾遜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是這樣……”

“艾倫,其實你和蘇聯人接觸的並不少,波茨坦會議你參加過。”諾曼·布魯克想了一下道,“我把你的名字加入到了隨行人員名單當中,利用上你對國際局勢瞭解的程度,輔助首相完成這一次的訪問。”

歸根究底,斯大林的葬禮並非一個正式外交場合,卻可以利用上來進行外交工作。艾德禮首相選擇出席這一次的葬禮,理由也是說得過去的。

“當然,能夠有這樣一次隨行的機會,我感到萬分榮幸。現在我們可以在這一次的訪問當中,看看蘇聯控制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也有助於未來對蘇聯的評估。”艾倫威爾遜已經有些躍躍欲試,

其實不用想也知道,現在半個世界都在悲痛當中,艾倫威爾遜可不認爲這是假的。

時間緊急,一直盡善盡美的艾倫威爾遜決定找海蒂·拉瑪傾訴一下離別之情,這兩天他一直看新面世的小說,叫007大戰皇家賭場,售價十先令六便士。

“這是要深入敵後,正在暢想自己改變世界的命運麼?”海蒂·拉瑪把玩着兇器,嘿嘿直笑道,“什麼時候走?”

“明天!”艾倫威爾遜無奈的放下了手中的小說,轉移海蒂·拉瑪的注意力,“我覺得這本小說可以改變成劇本,你覺得怎麼樣?”

“特工電影麼?一個很新奇的分類呢。”海蒂·拉瑪戀戀不捨的抽回小手,

“可能是一個十分大賣的系列哦!”艾倫威爾遜篤定的說道,“看看現在的大環境,其實很適合這個門類發揮,其實要素非常簡單,第一要貼合國際局勢,第二要有美女的存在,男人作爲票房的主力軍,就喜歡這種。”

男人就關心這點東西,鍵政加美女在電影當中是對男性觀衆無往不利的存在。

即將外國出征的艾倫威爾遜,度過了在倫敦的最後一個夜晚,和首相一行人踏上了旅程。

本次出訪致力於,在這樣一個場合,達成豐厚的外交成果,而且完全合情合理。

和蘇聯新領導層的面談,會有助於英國在未來和蘇聯的外交工作。

雖然時間並不很充裕,但每一個成員包括首相艾德禮,都精神飽滿。

“之前收集的消息,我們已經得知,東歐國家全部國家的領導人都會出席。西歐也差不多,法國的多列士、意大利的帕爾米羅·陶里亞蒂等人都也趕往莫斯科。蘇聯在當今有多大的影響力,這一場葬禮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出來。”

“正因爲這個原因,本次出訪的意義還是很重大的,東方有句話,百聞不如一見。”

彗星專機已經臨近莫斯科機場,艾德禮首相也正在暢談這一次出訪的意義。

有這樣的首相,也就難怪美國人總覺得英國不可靠,不過艾德禮臨行之前,已經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進行過溝通,希望可以藉由這樣一個場合,尋找促成結束這一輪對抗的契機。

艾德禮首相也就圖一樂,艾倫威爾遜爲了大英帝國着想,表明英國此行的目的,主要在於試探,只要麥卡錫不要再這件事上噴口水,就能解決英國很大的外交壓力。

參加斯大林的葬禮只是幌子,最重要的還是要樹立大英帝國的國際影響力。

此時半個世界地方都變成一個巨大的哀悼場所,人們聚集在鄉村、工廠、廣場、聽着廣播中傳出來的哀悼,表情嚴肅。感覺一個天才從此消失,再也沒有人能帶領他們前進。

這些來自於城市、山區、村莊、礦場、工廠的人們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哀悼斯大林同志。花圈堆滿了紅場,悲傷的人們像大海波濤一樣涌入,無論將軍、工人、藝術家還是貧民臉頰上都帶着淚水,感覺就像老父親留下一羣不知方向的孩子。

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濟濟一堂,面色肅穆,也爲這個蘇聯領袖的去世而悲傷。

下午四點,斯大林的葬禮隆重開始,整個紅場被擠滿,到處都是紅色旗幟。但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卻沒有一點喧囂聲。

蘇聯的領導層扶着斯大林的棺槨,艾倫威爾遜躲在外國來賓的人羣中,記住這些人用微不可查的聲音嘀咕着,“左手邊第一個帶着禮帽的是貝利亞,現在的蘇聯他確實影響力最大。”

給斯大林擡棺的都是蘇聯高官,裡面有赫魯曉夫與貝利亞。此後,貝利亞迅速掌握了國家權力,接管權力時毫無阻礙,通過頒佈改革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與權勢。不過在權力的鬥爭中,貝利亞最終被赫魯曉夫擊敗。

“他倒是很懂嘛!”不遠處一男一女也在注視着這一幕,兩人旁邊就顯得很奇怪。似乎有無形的東西把兩人和其他人隔開。

“你小聲一些!”女人有些怒意的責怪男人,小聲道,“看看就行了。”

“知道了!別人也聽不到。”男人從善如流把嘴閉上,他又不是沒經歷過,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就在現在貝利亞的位置上,他甚至經歷過兩次類似的場合。

這對男女的對話聲音不小,近在咫尺的人們卻一句話都聽不到,彷彿兩人不存在一般。事實上在旁人眼中,這對可能是夫妻的男女確實不存在。

“很顯然,那些帝國主義的人,不想蘇聯人民過得幸福。”男人良久之後對着妻子說出這番話,頭頂的藍色帽檐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艾倫威爾遜毫無察覺,記住了扶靈的順序,準備就此在首相面前提高自己的重要性。

葬禮結束,帝國主義特務艾倫威爾遜,直接跟着英國代表團返回賓館,就此對首相彙報當前的蘇聯領導層是否可以接洽。

毫無疑問,本次來訪的外國領導人當中,艾德禮毫無疑問是最具重量級的人物。

“從爲斯大林擡棺的順序來看,貝利亞的位置極爲靠前,也可以說現在的貝利亞位高權重。我們可以看出來,幾個靠前的人分別是貝利亞、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赫魯曉夫。”

艾倫威爾遜馬上根據這些所在的位置,進行逐個分析,並且表示接下來的見面當中,應該以結束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爲主要目的,這兩個問題能夠達成一個就算勝利,要是兩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那大英帝國就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

這一番談論一直持續很長時間,艾德禮首相也點頭認可了,這一番很有道理的建議。

斯大林的葬禮是當今世界的最大新聞,不過在英國,作爲一個自由世界的國家,英國存在反對黨這個東西,在野的保守黨一直想辦法奪回執政權。

這一次艾德禮首相在處理風暴潮極爲亮眼的表現之後,保守黨也只能閉嘴,現在首相又去參加斯大林的葬禮,著名下議院噴子丘吉爾議員是不會放過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