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

雷達制導導彈難在哪裡?是非曲直難以評說,英國國防部和飛機制造中心在一九五零年就認爲,導彈決定空戰的時代已經到來。

從這一點來說,艾倫威爾遜妥妥的一個歷史反面人物,因爲他當時就是反對導彈決定一切的代表人物,各國的第二代戰鬥機服役之後並不成功,這也證明了無上權威的先見之明。

不過現在麼,衆所周知艾倫威爾遜有着靈活的道德底線。

在昨天和麥卡錫的通信當中,艾倫威爾遜還怒斥了美國,認爲這是美國在破壞英美特殊關係,因爲是他組成了英美共用空空導彈的項目。雖然本質上是砍掉細枝末節,把資金用在最應該投入的地方。

但麥卡錫並不知道,麥卡錫只知道自己的好朋友砍掉了英國空空導彈的項目,促成了英美兩國的信任。結果現在尼克松一直禁令阻止英國對中東親英國家的出口,自己的老朋友此時肯定很難做。

難做倒是真的沒有,艾倫威爾遜知道電子技術發展的很快,在七十年代之前要是投入巨資發展,很可能就會製造面世沒幾年就落後的武器。

要是今天英國還是那個日不落,那沒說的,全力推進就是了。可現在的英國實在是沒有多餘的財力,複製起個大早剛個晚集的光輝歷史,這不是被美國背刺了一下,他現在已經承認錯誤了麼。

也是時候了,進入七十年代一些脈絡已經很容易看清,此時起步投入也不算晚,還可以藉此把一些搭順風車的項目砍掉。

事實上英國早已經開始了中程空空導彈的一些研究工作,比如說包括導引頭、引信,控制舵和電源,現在只不過是需要白廳的全力支持。

值此英國艱難之際,自然是不會有反對意見,艾倫威爾遜把空空導彈的項目定爲天空閃光計劃,力求將英國的空空導彈推向世界第一流的位置,最好的搭載平臺當然是英國自用的颱風戰鬥機。

發射場也是現成的,主承包商是霍克動力公司在加上德哈維蘭公司的研究員,共同推進天空閃光項目,走出英國皇家空軍獨立自主的堅實一步。

美國當然並不知道此時英國已經開始了和美國的部分脫鉤,美國正在忙着緊盯着蘇聯,同時,古巴也在緊盯着美國的動靜。

事情就是一環套一環,在美國在地中海遙遙相對,在中東的天空比拼戰略運力的同時,一些平時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也在發生着變化。

古巴偷渡到美國一般會在佛羅里達州落腳,由於這些移民多數受過良好教育,其中有很多人選擇了貿易,他們利用語言優勢,與同爲西班牙語言區的拉美國家展開貿易,加強了邁阿密作爲通往拉美地區門戶的地位。

美國正在進行把能飛的東西都送到以色列的行動,同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卡斯特羅也準備了把能飄的東西都送到美國的行動。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這一次也被卡斯特羅用在了正確的地方,古巴的基層組織找到了林林總總的社會邊緣人士,以及本土的所有監獄囚犯,被長期從身上抽血的古巴,這一次準備撐着一海之隔的山巔之城。

深陷水門事件當中的尼克松,又在忙活着支援以色列的中東戰爭,卡斯特羅認爲這是一個好機會,讓美國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

正常來說運力是一個困難,不過好在古巴距離美國真的不遠,也不需要多麼符合標準的船隻。

而且莫斯科這一次非常大方,表示古巴因爲這一次行動損失的船隻,蘇聯全部會給予報銷,讓古巴放心大膽的幹。

得到了蘇聯的全力支持,卡斯特羅就沒有顧忌了,把準備送到自由世界的羣體按照罪行的嚴重程度進行排列,殺人犯當然毫無疑問有優先權。

甚至不屬於古巴的羣體,也就是蘇聯流放到古巴做勞動改造的犯人,也十分貼心的一一安排了古巴身份,說俄語的古巴人很正常好吧,衆所周知古巴是親蘇國家,學俄語很正常,全民都在學。

任務是艱鉅的,畢竟連同蘇聯的流放犯人,已經逼近四十萬的規模,指望一夜之間就清空並不現實。卡斯特羅給出了三天的時間,一定要把大部分人送往美國,好在蘇聯的承諾,古巴因爲單程旅行失去的各種船隻蘇聯一定補足,這才讓他放下了心。

中東戰爭爆發一星期,蘇聯再一次詢問準備的怎麼樣了,卡斯特羅終於點頭,並且把自己的弟弟勞爾卡斯特羅叫來,讓其專門負責這一次的行動。

蘇聯駐古巴的專家,計算了風向、航速一系列的數據,從科學的角度上優化這一次的偷渡事件,儘可能的不浪費任何一絲運力上的空間。甚至計算男人和女人的分配,可以提高運力。

哪怕就是嚴密的準備,古巴也不具備一天就完成偷渡的能力,所以哈瓦那當局決定利用黑夜把人先送到船上去,然後第二天嚴令上船的人不準下來,如此反覆直到做好一切準備。

毫無疑問,軍方是執行力最強的部門,這個定義在古巴也適用,馬列爾港在勞爾卡斯特羅的親自關注下,已經被軍方所接手,力求有條不紊絕不浪費每一秒,隨着這一天的夜幕降臨,已經被集中的人流開始進入港口,這一個夜晚註定不會平靜,馬列爾港從來都沒有如此人聲鼎沸。

富有航行經驗的船長們已經整裝待發,他們將在一夜時間用最快速度儘可能的多次往返,社會主義的使命感籠罩在船長們的心中。

如果此時不是黑夜,從馬列爾港上空俯視整個港口,必然會震撼於如此多的人羣竟然有條不紊,當然了,蘇聯人連經濟都能計劃,進行分區登船還不是小菜一碟,執行自然有古巴政府的中堅力量進行協調。

當滿載乘客的各類船隻離港向北衝鋒的那一刻,如果艾倫威爾遜能有幸見到,肯定會拿來和沿海省份的漁民在禁漁期結束的出港相提並論。

古巴的中堅階層幹部貼心的發出提醒,每一艘登船的人都小心保留自己的古巴身份證明,只有這樣到了美國才能以古巴難民的身份留下。可能從來沒有這一刻,能夠體現出來軍民魚水情。

這個季節的加勒比海談不上風高浪急,天空作美,也沒有極端氣候的出現,幾乎就是渤海浪高一點二米的情景再現。

偉大的古巴人民開啓了這一次投奔自由世界的征程,甚至是說俄語的古巴人。

黑夜中的加勒比海,就如同此時佔據中東上空比拼運力的美蘇兩強,被投奔自由世界的船隻所佔據。

美國南部佛羅里達州,這是一座外鬆內緊的軍事基地,還有中央情報局的探員駐紮,通曉西語的探員,會時常接受古巴的電臺信號,以此來得知海對面的古巴最近發生了什麼事。

在很多探員的口中這件事非常無聊,信息上充滿了對獨裁者的歌功頌德。

但是今天,好像有不太一樣的地方,“卡斯特羅同志對想要離開古巴的人採取諒解態度,並且表示不在限制他們的離開,開放北部港口給他們想要的自由,自然他們能夠在新的地方一切順利。”

監聽室的探員們都瞪大着雙眼,還有幾個探員直接站了起來,面面相視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這一條廣播到底是什麼意思。

時間已經不容許他們多想,古巴逃亡者,已經決定將自己的天賦,帶到溫暖的邁阿密海灘,距離忠誠的佛羅里達已經僅僅有一步之遙。

這一次的逃亡潮,遠遠比歷次的要大,而且大得多,完全超乎了美國政府的想想,說不定會指責當初給古巴逃亡者綠卡的決策。

溫暖的陽光重新出現在北美富饒的大地,而美國的難堪處境纔剛剛開始,史無前例的逃亡潮已經被美國軍方發現了,作爲世界上最強?可能在不少國家是第二強的武裝力量,美國海軍當然已經發現了這一波逃亡者。

可是怎麼對待的決定權卻不在軍方的手中,在海上把所有船隻擊沉送入大海?這麼幹當然是很乾脆,美國海軍也有這個能力,但做完之後美國整個國家估計也不用冒充什麼人類燈塔,山巔之城了。

因爲堅定的站在以色列這邊,美國已經遭受了整個阿拉伯、甚至整個和平教國家的抨擊,在公海把這些船隻擊沉,那就不只是和平教世界的問題。

這一次史無前例的偷渡事件,爲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英國的輿論終於不在聚焦於中東戰爭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美國身上。

“這是美國的一個弱點,任何國家的人只要到了古巴,都可能以此進入美國。”英國各大媒體扯着脖子在輿論霸權能影響的一切國家嚷嚷,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愛爾蘭到契丹,這一次偷渡事件因爲英國的關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
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