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

外界風波不斷的時候,艾倫威爾遜也在和倫敦進行溝通,談及的則是短期結算結束之後的備案,同時也是爭取其他國家的支持。

吃獨食二戰前的大英帝國當然是有這樣的實力,現在則是真的沒有,這個備案是,如果這一次的談判成功的話,等到短期結算方案結束,成立一家捆綁歐洲國家的綜合石油公司,來代替英伊石油公司。

這一家公司可以包括法國、德國、荷蘭和比利時、甚至葡萄牙和西班牙乃至於所有歐洲國家共同持股,當然是要以英國爲主。本次的伊朗國有化運動就算是英國最終勝利,也足以讓其他國家認識到中東石油的脆弱性。

面對這種脆弱性,一方面是改變利潤分配,另外一個方面則要加強自己這一邊的實力。

英國可以牽頭歐洲所有有志於保障石油安全的國家,建立一個代表歐洲的國際財團,牽頭成立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以阿美石油的方式運作這個新的石油公司。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名義上獲得所有設施、油井、設備的使用權,但業務公司具有全部排他性的使用權。讓伊朗政府與國際石油資本達成協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作爲業主僱傭由、英、法以及其他歐洲國家所組成的國際石油財團作爲承包商控制伊朗石油的產銷。

國際石油財團與伊朗政府簽訂協議:國際石油財團接管英伊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和產銷權,將一半的利潤交給伊朗,

這樣英國就能捆綁住歐洲所有國家,建立以英國爲核心的石油體系。這個體系一旦建立起來,現在是隻對着伊朗,以後則可以擴展到所有中東產油國當中。

不敢說一定能夠把還沒出現的石油美元堵死,但通過石油利益捆綁,英國至少也是歐元的地位。事實上比歐元的底氣足的多,後世的歐元佔據世界結算份額,還沒有一九五二年的英鎊多呢。

在電報中艾倫威爾遜再次強調了中東的重要性,白廳給予了肯定的答覆,同時表示關於中東的航空中轉站計劃,艾倫威爾遜可以和當地的酋長談談,不懂的地方直接問巴倫。

對於前上司巴倫爵士來說,這段時間可以說爲了從前的助理快跑斷腿。在新德里的時候,他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和艾倫威爾遜的角色主客異位,爲對方跑前跑後。

可命運就是這麼奇妙,不用絲毫懷疑的是,自從結婚之後,艾倫威爾遜的仕途駛入快車道,越發受到了白廳的看重。

不過艾倫威爾遜在前頂頭上司面前,還是表達了謙卑,兩個身着阿拉伯長袍的英國人一見面,就都爲對方的裝扮所震驚,不由得開懷大笑。

“和摩薩臺談的怎麼樣?”巴倫爵士一甩頭巾,詢問前助理的進度。

“一言難盡,希望順利。”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謹慎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一切順利的期盼,轉而反問道,“巴倫爵士,你那邊怎麼樣,白廳讓我瞭解一下,但我不知道事情的進展。很多事情需要請教。”

“其實,倫敦的意見是,把我們在波斯灣的保護國合併成爲一個國家,總的來說我的工作就是這個。”巴倫爵士聳聳肩,並不隱瞞的回答道。

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又是合併?他深深地感覺到,這個世界不存在五百個國家,英國對合並的執著要負有很大的責任。

從英屬印度到英屬馬來亞,英屬中非聯邦、英屬東非聯邦。英國簡直爲了世界各地的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算是做到了這個地步,都被罵成臨走埋雷,有時候艾倫威爾遜都感覺到英國遭受的指責十分冤枉。

巴倫爵士透漏的口風是,希望巴林、卡塔爾、阿布扎比、沙迦、迪拜、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九個保護國埃米爾,合併成爲一個聯合君主國。就如同英屬馬來亞的很多蘇丹並存一樣。

艾倫威爾遜一下子就瞭然,這不就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麼?原來最早的版本當中,巴林和卡塔爾也在其中?這倒是很令人驚訝!

但如果卡塔爾和巴林也在其中,最終這個計劃成功的話,艾倫威爾遜不敢想象,這個國家以後會多麼富裕,幾乎把躺着賺錢的資源國因素都佔齊了。

“白廳的航空中轉站計劃,就是以這些保護國爲核心,維繫英國影響力的一個方案。”艾倫威爾遜雖然對英國習慣性合併的舉措不滿,可是這個計劃可以例外。

這些英國的保護國一個個面積都不大,就算是全部合併在一起面積也不大十萬平方公里。相比較於周邊的伊朗和沙特、完全是一個很袖珍的小國,但肯定未來是中東最富有的國家。

艾倫威爾遜甚至想要把科威特也加進去,只不過考慮到伊拉克王國的感情,還是算了。

很快他就一反常態,對這個合併計劃大力支持,並且表示可以談談航空中轉站的事情了。施工勞動力都是現成的,工業材料由英屬馬來亞提供,勞動力不是有巴基斯坦麼?

“你真是一個盡責的專員!”巴倫爵士有感而發,爲艾倫威爾遜盡職盡責驚歎,爲何受到白廳的看重,從這件事就可見一斑。

“只要機會出現了,我們不做自然會有人做。”艾倫威爾遜真誠的回答道,“這個世界上不缺乏抓住機會的民族,還不如交給對英國來說相對可靠的人。”

他記得六十年代韓國開始起步的時候,因爲日本也正在巔峰,韓國只能做一些流血流汗的工作,中東就是韓國主要的工作地點。

最高峰時有與一百萬韓國工人在中東沙漠工作。那些人在中東沙漠,在軍營般的營區裡辛勤工作。人們常常說韓國企業成功的原因是,韓國人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異域大沙漠中,在沒有酒的情況下,以軍隊般嚴格的紀律,連續工作兩年的民族。

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能吃苦的民族,艾倫威爾遜可不想等着韓國人來建設中東。他有自己管理的英屬馬來亞勝任這種工作,不需要一個有美國駐軍的國家來幫忙。

而且從長期角度來說,壟斷從來都是利益最大化的不二選擇,競爭者最好是越少越好。他連日本都想要按下去,更別說多一個韓國。

“看來,我們應該加快建設中轉站了。我覺得迪拜那個地方就不錯,正好處在歐亞大陸最中間,非常適合。”艾倫威爾遜和巴倫爵士商量道,“我們和巴基斯坦的關係還算不錯吧,和那邊談談讓他們提供工人,我們提供工業支持,把航空中轉站建立起來。”

其實這些現在英國的保護國,很多都沒有發現油氣資源,世界上的國家雖然都-普遍認識到了波斯灣是地球加油站,但目前注意力都在伊拉克、沙特和伊朗這些面積不小的國家身上,像是這些袖珍酋長國沒有引起注意。

還有一個因素是,這些酋長普遍都是英國的保護國,當地英軍也起到了一個阻礙的作用。

就在迪拜作爲航空中轉站的地點,艾倫威爾遜和巴倫爵士有了共識,並且聯合撰寫報告給倫敦,正式把航空中轉站的地點定了下來。巴倫爵士直接前往多哈,準備和爭取這些埃米爾的支持,把事情定下來。

很快摩薩臺再次出現,關於英國和伊朗的是有利潤分歧第三次談判開始了。摩薩臺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英伊石油公司的賬目必須對伊朗保持透明。

之前英國操控的英伊石油公司拒絕讓他人來審覈其帳目,伊朗政府無從得知英伊石油公司所支付的費用是否符合承諾,而英國不妥協的態度也使伊朗民衆感到惱怒。

“沒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要求。”艾倫威爾遜也希望這一次的衝突儘早結束,賬目問題已經是小到不能在小的問題了。

在第三次談判上,英國和伊朗都拿出來了誠意,三分之一的石油利潤分配加上帝國特惠制的原材料支持,同時英國還表示一定會伊朗政府保持賬目上的透明。

一些利好消息,也傳到了伊朗國內,倒不是所有伊朗人都知道,到底什麼是帝國特惠制。但被英國軍情六處收買的人會拿出一個,普通伊朗人可以接受,甚至覺得興奮的解釋。

那就是英國廣大殖民地助力英國經濟騰飛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英國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省生產成本,用比別人更少的時間製造出來更多的產品。

一旦英國開放這個特惠體系給伊朗,伊朗就可以像是英國一樣拿到最好的產品,花最少的錢來辦事,這是多少錢都換不過來的。

艾倫威爾遜知道,以當前伊朗的工業水平,加入起來只能得到一些原材料成本上的好處。還不足以和英國形成競爭關係。伊朗會得到好處,但會給英國帶來更大的好處。

六月二十六日,英國和伊朗同時宣佈,對本次石油利潤的分歧得到圓滿解決。摩薩臺表示對於伊朗來說是一個偉大勝利,伊朗的繁榮即將到來。

“又解決一個!”艾倫威爾遜看着簽署的共同聲明,感嘆着又裱糊了一個問題。

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七十章 漢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
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七十章 漢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