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

聽完賈權的這番話,黃瓊沉默了下來。對於自己原本那個條陳,老爺子究竟會什麼一個態度,他現在還真的吃不準。黃瓊自問心胸不是太開闊的人,那天老爺子那句挑撥他與太子之間關係,其心可誅的話,黃瓊到現在還記得相當清楚。

如果後續的事情,真的像是賈權預料到的那樣。自己這個條陳遞上去,這後果還真的難以預料不說,甚至搞不好自己也要被牽連。從來沒有接觸過政治的自己,還真的小看了這其中的文章。書上說歸書上說,現實卻是就是現實。

老爺子破天荒的交給自己差事,還真的把自己給衝昏頭腦了。還真的把老爺子當成了銳已進取的革新派,卻是忘了老爺子骨子裡面的守舊。盡信書不如無書,古人果然誠不欺我。想到這裡,黃瓊甚至都有些懷疑起,皇帝交給自己這件事情差事,背後真正的意圖了。

沉默良久,黃瓊才苦笑道:“那麼依先生之見,此事咱們究竟該怎麼做?這件事情是老爺子親自交待下來的,咱們總不能拿着這麼一個掐頭去尾的條陳,去糊弄老爺子吧。況且以老爺子的精明,也很難糊弄得了他。”

對於黃瓊的顧慮,賈權卻是笑了笑道:“王爺勿憂,咱們這個修改過的條陳,也不算是掐頭去尾。只不過採取了一些緩兵之計,並且將事情改爲一步步來而已。王爺,這個時候大動干戈,恐怕纔是皇上最忌諱的事情。”

“權,還是那句話。近兩年來,皇上的施政一直以求穩爲主。大動干戈,反倒是皇上很難接受。反倒是這種文火慢燉的做法,卻是正符合皇上的大政。所以權這個修改,到皇上那裡也更容易通過。如果您實在不甘心,那就將攤丁入畝與開海禁也都一併加上。”

“王爺,您也要體會皇上的聖意。皇上此舉不外是兩個想法,一個是解決朝廷歲入日益匱乏,另外一個便是緩解因爲宗室大勢侵佔民田,引起的百姓與朝廷之間的矛盾。皇上做出這個決斷,恐怕對天下因爲民田被佔產生的流民數量,已經做過仔細調查了。”

“流民越來越多,不僅朝廷的丁銀收不上來,而且這些流民一旦聚嘯山林,恐怕會禍亂地方動亂。一旦這種情況出現,恐怕朝廷在想辦法鎮壓,不單單打亂了朝廷在軍力上的部署,給北遼入寇造成可乘之機。在軍費上,恐怕也要一大筆開支才能維持下來。”

“皇上雖說在施政上,以求穩爲主。但您要小看皇上的眼光,那您真的是看錯皇上了。守舊未必不代表着眼光短淺。其實在有些問題上,皇上看的比誰都明白。但皇上身爲一國之君,考慮事情必須要全面才行。”

“估計皇上現在已經在考慮,將諸皇子調回京城,該分封制爲俸祿制了。只不過這個決心要下,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畢竟這種改變祖制的事情,讓皇上馬上就下定決定也不可能。皇上那邊現在需要一個支持,哪怕是名義上的支持。”

“這也是權,希望您將這個加上,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自己帶頭提出廢除永業田,改爲俸祿制。但有一點,王爺絕對不能提出廢除分封制。即便是皇上這麼想,可您絕對不能提出來。一句話就是藩地要去,俸祿制可以帶頭實施。”

“廢除分封制,這個只有皇上可以提。因爲您也是皇子,您留在京城不想去藩地,到底有什麼樣的想法?這個事情一旦經由您的嘴提出來,不是私也是私了,爲公也不是公了。所以,您無論是在條陳上,還是面聖的時候,都只能提出改俸祿制,其他的決不能提。”

對於皇帝此時,將這件差事交給自己主子真正意圖,賈權雖說大致也猜測出皇帝的想法。只是其中的一些想法,賈權還有些不敢確定。至少他不會誇張到,皇帝交給自己主子一件差事,便認爲皇帝有了易儲的想法。

多年京城飄蕩的生活,雖說未能結交到達官顯貴,可賈權接觸的一些下層官員,也讓他對這位皇帝的性格和爲人,尤其是施政方針和策略,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還是那句話,他接觸的人之中,儘管沒有權傾朝野的重臣,可卻不乏消息靈通的人。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雖說也是奴才,可奴才與奴才還是不一樣的。一個朝中一二品大員的貼身奴才,知道的事情甚至比一些六七品官員還多。即便是核心機密他們不知道,可一些小道消息掌握比誰都快。

尤其是一些奴才之間互相攀比的時候,只要有心可以掌握不少又用的東西。賈權與其一心功名的父親不一樣,早在父親第一次落榜之後,他就死了那條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念頭。他這個人好劍走偏鋒,也就是走偏門的意思。

既然抱定了這個心思,他壓根就沒有在讀書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到京城之後他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刻意結交一些人身上。仔細揣摩着當今這位皇上的性格,以及歷年來的施政方針和政策。

不能不說這個傢伙,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天賦的。雖說到京城沒有幾年,可通過他的刻意結交,結識了一大批中樞各衙門不得意的官員。從他們口中得到的消息,將黃瓊這位皇帝老子的心思,揣摩了一個七七八八。

當然,他畢竟爲在野之身,根本接觸不到這位帝王。也只能通過自己結交的那些下層官員,透露出的一些口風,或是對皇帝一些施政評價來推敲。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

賈權的心思,黃瓊自然看不出來。只是賈權這番話說完之後,黃瓊卻是道:“先生,按照您這麼說,朝廷強制規定最高地租,以及將諸路匠人總管府裁撤,允許匠人自行開作坊這兩項,也是沒有用的。這不能得罪,那個得罪不起,這些東西有沒有倒也是沒有什麼用了。”

看着黃瓊多少有些沮喪,賈權沉思了一下後道:“王爺,這兩條還是留下爲好。強制規定最高地租,雖說於朝廷歲入無補,但是卻符合皇上的第二個心思。緩解宗室與百姓之間,眼下已經日益尖銳的矛盾。”

“至於裁撤諸路匠人總管府,其實這些東西解散不解散,倒是無所謂。王爺,本朝設置的這個諸路匠人總管府,其實做的只是鐵器、造紙,以及一些御用製品。本朝鐵器自開國以來便是官賣,不準民間自營。”

“只要將製作兵器、甲冑、**的匠人控制在手中,其餘的打造什麼鋤頭、鐮刀、犁頭一類的,民間早就已經有自營作坊了。便是造紙,民間作坊也一樣不少。甚至造出來的紙張,比官辦作坊精美的多。”

“這個諸路匠人總管府,現在非但已經不能起到開國之初的作用,反倒是成了工部和戶部一些官員的牟利之處。解散諸路匠人總管府,最多也就是得罪一些工部與戶部的官員,這個倒是無所謂。”

說道這裡,賈權看着黃瓊有些不太好的臉色,微微的調整了一下措辭之後,才又開口道:“王爺,心念天下百姓,總是想要快刀斬亂麻,想着將此事在最短的時日之內處理完畢。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這一點權自然是清楚的。”

“可王爺,古人云治大國猶如烹小鮮,這句話並非是無的放矢。身爲上位者,一舉一動考慮事情,決定不能意氣用事。王爺飽讀史書,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不用權在與王爺說了。穩一些,將所有的事情分拆開來,一步步的來,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如今開國已經百餘年,經過這百餘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宗室已經是枝繁葉茂。權看了一下卷宗,截止到去年,天下宗室數量已經達到了萬餘人。這萬餘人雖說無權無兵,可畢竟地位在哪兒擺着呢。”

“即便是皇上意志如堅,在這解決這些人的時候,也不得不投鼠忌器。採取贖買的辦法,權還是那句話根本就走不通。不單單是眼下朝廷根本拿不出這麼一大筆錢來,即便是能拿出來,但也不能通過這個辦法去解決。”

“即便是通過這種手段解決了,恐怕朝廷幾年之內都要元氣大傷了。王爺,朝廷可不單單是要擔負官軍的餉銀,官員的俸祿。還有黃河、淮河的河工,長城的維修與修補。米價低廉的時候,還要撥出大筆錢財收購糧食,以免穀賤傷農。”

“到了米價貴的時候,還要平價售出一些糧食,以平衡糧食價格。更還要備糧,以便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災荒。要是把錢都花在這個地方,按照眼下宗室掌握的土地數量來看,朝廷那就什麼都不要做了。”

“所以,通過贖買的方式,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倒是容易出現更多的問題。至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權的意思不變,還是一句話,讓這些宗室囤積土地變得無利可圖,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王爺,一時的激進固然可以快刀斬亂麻,可更容易產生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即便是一時不會爆發,但一旦累計下來,真正爆發時候恐怕就是不可控制得了。徐徐圖之,步步爲營,纔是解決問題之道。”

對於賈權這番話,黃瓊還沒有回答。書房的門突然被打開,同時傳來一聲黃瓊極其熟悉的叫好聲:“好,說的好,分析的透徹之極,這纔是老成謀國之言。瓊兒,你還是有些太年輕了。”

被這個聲音驚醒的黃瓊,連忙擡頭時纔看到,自己那位皇帝老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站到了書房門口處。而且從自己這位皇帝老子這幾聲叫好聲中,可以聽得出他已經在門外聽了不少東西。

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
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