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

只是原本一向有些騷包,更是有些好顯擺的永王。此時站在這個極其顯眼的位置上,卻是渾身都感覺到不自在。前次參加大朝會,雖說也站在前面,但是在他的前面還有太子、蜀王、滕王三人。如今自己站了往昔太子,才應該站的地方。

面對着周邊所有官員看過來的異樣,或是乾脆就是不明所以,不知道這位一向以荒唐著稱,除了兩年前一次特例之外,一向都不被允許參加這種場合的王爺,爲何會出現在這大朝會中的懷疑目光。在皇帝與黃瓊進來之前,永王就感覺自己像是一隻被衆人圍觀的猴子一般。

哪怕是平日裡面臉皮再厚,此時的永王也不禁有些冷汗淋漓。心中再一次抱怨起來,將自己硬拽過來遭罪的皇帝。自進入這間含元殿後,便一直都有些坐立不安的他。只盼着那個被老爺子一召,便一去不回的九弟早一點回來,能替自己分擔一點那些異樣的目光。

直到外面奏樂的曲子換上了,皇帝駕臨的曲子。羣臣看向自己異樣的目光,被皇帝給吸引走,永王才感覺到了好受一些。只是當永王擡起頭看着與老爺子,手挽着手進來,並上了皇帝御座所在御階的黃瓊,最後站立的位置時,下巴差一點都沒有被驚掉。

難怪,自己在進入含元殿內時,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內侍省,一個總管太監毫不猶豫的讓自己站在第一位。哪怕是自己再三說過,這個位置是留給英王的。但那個太監,就好像沒有聽到一般。即不解釋,也不改變主意,就是讓他站在這裡。

這一站,讓他站得膽戰心驚,還以爲自己搶了黃瓊的位置。結果,人家直接被老爺子拽到了御階之上,就站在老爺子御座的右側。而更讓已經參加過一次大朝會的永王,感覺到吃驚的是。過去即便是太子參加,也只能站在文官之首,從未曾站在丹陛之上。

可今兒,黃瓊不僅站在了丹陛之上,看這情況還是被老爺子該拽上去的,這就更讓永王震驚了。只是今兒實在有些被嚇到的永王,沒有想到是讓他震驚的事情,居然還遠沒有完。在大禮行罷之後的其餘禮儀上,黃瓊竟然與老爺子一同受羣臣三拜九叩。

而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這個七哥,當今的永王。眼前的一幕,哪怕永王心再大,也多少有些吃味的感覺。畢竟平日裡面說是一回事,真的讓他給黃瓊磕頭,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舒服的。哪怕是當早在昨兒,黃瓊奉召祭祀太廟時,他就多少有了一些心裡準備。

可那畢竟只是祭祀太廟,是讓自己這位九弟,去給自己的祖宗磕頭,並沒有讓自己給這位九弟磕頭。等到真的到了這個地步,永王雖說沒有嫉妒的心思,可這位九弟身份變化實在太快,讓多少沒有心理準備的永王,還是很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不過到底是永王,哪怕多少有些吃味和不舒服,但一向心大無邊的他。看着面色平靜,站在老爺子身邊的黃瓊,還是在短時間之內便釋然了。早在這個傢伙,被派去鄭州平定叛亂時,自己不就已經預料到這個傢伙,取代太子是早晚的事情。怎麼今兒,反倒是有些吃醋了?

反正對於自己來說,無論到什麼時候,自己的位置都要遠遠的超過其他兄弟不是嗎?相對於其他人繼位,自己肯定沒有什麼好果子吃。這大位落到這個傢伙手中,總比落在別人手中強。想到這裡永王搖了搖頭,心中那些不舒服感覺很快便釋然。

只是一套禮儀下來,磕頭磕得有些頭昏眼花的永王,就站在文官之首的位置上,可憐巴巴的看着自己的九弟。哪怕明知道,這個一向會做作,實在有些虛僞之極的傢伙,在老爺子面前,絕對不會做出越庖代俎的事情,更不會做出哪怕是一絲逾越的事來。

可心中也盼望着這個眼下身份,已經大爲不同的九弟,念在自己與他好兄弟份上。說上一句,七哥這大禮就免了。只是可惜的是,黃瓊就好像根本沒有看出他眼神裡面懇求一樣。對於可憐巴巴站在那裡,跟隨者唱禮的禮部官員,不是下跪就是磕頭的永王,根本就沒有理會。

好不容易等到大禮都行罷,外邦使者開始陸續進見皇帝,暫時總算不用在磕頭的永王,心中略微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對着站在那裡,見到自己對他行三拜九叩大禮,就那麼承受了。對自己求救的眼光,權當做沒有看到,一直沒有搭理自己的黃瓊,投去了鄙視的一眼。

相對於心思多少複雜的永王,今兒也奉召前來參加大朝會,此時就站在他身後的桂林郡王,卻看着站在丹陛之上,御座右手邊的黃瓊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面前這對父子搞出的這一手,究竟是給那些外邦使臣看的,還是給自己看的。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眼下這個英王雖說還沒有正位爲太子,但卻得到了皇帝的如此重視。便是以往太子都沒有享受到的待遇,居然都能夠得到。而這個英王觀其行事,絕對不是當初的太子可以相比的。也許,自己現在真的應該好好的審視一下這位英王了。

不僅是永王與桂林郡王,此時看着丹陛上的這對父子兩個,心思都極其複雜。便是分別兩側的文武百官,此時心中也是各有滋味。那些腦袋反應快的,心思活躍的人,無論背後主子是誰,早在蜀王“死訊”傳來之後,便決定與這位英王一笑解千仇,生了改換門庭的心思。

那些反應稍微顯得遲鈍的,卻是在大驚之餘,馬上便決定一定要想方設法的,引起英王對自己的注意。相對於都在私下琢磨,怎麼才能與這位英王搭上關係的其他人。此刻在羣臣之中,心思最爲複雜的是德妃家族,在朝中的代表性人物,那位正三品司農寺正卿。

正用複雜眼光,看着站在丹陛上黃瓊的這位司農寺正卿。知道自己那位妹妹,在這位英王鄭州善後時,究竟做了些什麼?更知道,自己那個不爭氣兒子在知密州時,究竟做了些什麼。清楚到了這一步,宋王已經沒有任何機會的他,心中不由得哀嘆一聲:“這天真的要變了。”

只是當他極其複雜的眼光,一不小心與正站在丹陛上,用看似平淡眼光,掃視着下面站着羣臣的黃瓊眼光相撞時。卻被黃瓊眼神之中,暗藏的銳利眼光看的嚇了一跳。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歲數的人,有如此銳利目光的他。隨即便低下了頭,不敢在與這位英王對視。

其實生怕被這位英王惦記上,外加多少有些心虛的司農寺正卿,實在有些多慮了。此時的黃瓊,哪有心思考慮去惦記他們一家子。更何況,對於自己眼下的真實地位,心中還是有數。知道皇帝只是擡高了自己位置,卻還沒有給自己實權的黃瓊。

也知道,自己暫時還動不了他們一家子。皇帝雖說現在已經明顯開始冷落德妃家族,但卻還沒有一錘子打死的可能。尤其是眼下德妃還在的情況之下,皇帝更不會動她的孃家。不給實權是不給實權,可沒有到萬不得已的地步,皇帝還不會走到哪一步。

再說,只要他們家族今後老老實實的,不在配合德妃私下裡面搞那種小動作,黃瓊也沒有動他們的心思。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這種官員世家在朝中比比皆是。官員哪有不結黨的,一旦動他們家還要考慮,那些依附在他們家族體系下的各級官員,畢竟蘇半朝不是白叫的。

他們家那位老爺子,多次擔任科舉主考官,門生故吏遍朝野。動了他們家,會引起文官不穩的。更何況,朝中不僅就他們一家一個世家。別的世家,雖說沒有他們家關係網這麼密,但也沒有差的太多。文官還略微差一些,在武官那裡更爲嚴重。

那些勳貴家族,更是相互之間同氣連枝不說,相互之間也以姻親爲紐帶,聯繫的極其緊密。動了他們家,還要考慮其他的世家反應。所以,只要他們家族今後老老實實的,不配合宋王母子給黃瓊找麻煩,黃瓊自然也不會上趕着,去找他們一家麻煩的。

更何況現在,黃瓊的目光都被兩個人吸引了過去。別說他一個司農寺正卿,便是黃瓊那位富甲天下的岳父,桂林郡王都沒有引起他的關注。而這兩個人其中的一個不是別人,正是那位作爲外邦使臣的北遼樑王。另外一位,則是前來朝賀的,隴右党項人諸首領中的一個。

首先引起黃瓊注意的,自然是此次重中之重的人物。當作爲外邦使臣,第一個進入含元殿的樑王,一進入這間大殿時,黃瓊看似平和的目光,便被此人吸引了過去。無他,這位生的虎背熊腰的樑王,雖說此時一臉的酒色之氣,可卻掩蓋不住眉眼下的英氣。

當這位樑王,以北遼禮節行罷大禮後,站起身來之後,黃瓊又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傢伙。卻發現這個傢伙,儘管很年輕,只有二十五六年紀,但看起來遠非那種張揚之人。雖說眉眼之中包含着英氣,可卻收斂的很好。而且偶爾掃視周邊羣臣的目光,時不時暴露出一絲銳利。

這個人絕對不是進入大齊朝之後,表現出的那種貪酒好色之徒。此人的那些表現,絕對是刻意爲之,專門用來麻痹那些監視他之人的。一個真正的酒色之徒,絕對沒有這種銳利的眼神,更不會懂得收斂眉眼之中的英氣。這是這位北遼樑王,給黃瓊的第一個感覺。

而當這位樑王開口之後,表現出來的老練,更讓黃瓊堅定了這個判斷。只是有一點,黃瓊有些沒有看懂。這個傢伙無論在行大禮時,還是與皇帝侃侃而談時,雖說沒有用正眼看,但是他卻始終在用斜光,一直在瞄着文官羣之中,貌似一直在尋找着什麼。

只是就在黃瓊順着他看向文官的斜光,尋找這個傢伙到底在尋找什麼的時候。卻沒有料到,這個傢伙不是一般的警覺。在察覺有人始終在觀察着自己後,馬上便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接下來,眼光在沒有任何的其他動作。

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章 星辰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
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章 星辰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