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

黃瓊的話讓初登高位,心中多少還有些患得患失的趙無妨,心中微微一凌。不敢在多說什麼,轉身下去吩咐了。其實趙無妨這個在小事上,有些謹小慎微,甚至是拖泥帶水的表現,黃瓊倒是沒有什麼太意外。人嘛,不就這樣,官位坐上去容易,讓他在下來可就難了。

趙無妨越級而上,從一個正六品的都尉,一躍成爲正四品的都統制。肯定想要好好的表現,不想這個用血換來的官帽子,事後再被摘下去。雖說有黃瓊這個英王在,一般人有麻煩也找不到他。

但朝中官員內鬥,向來都是以文武爲界限,涇渭分明的很。那些兩榜進士出身御史,對那些大勢貪污受賄的兩榜進士,除非是黨爭,否則基本上做到視而不見。但對武官卻是吹毛求疵的很,武官的每一件功勞他們都要反覆琢磨,想要找出一點毛病來。

就算不能把人拉下來,可至少也要阻止武官升官。因爲在他們眼中看來,相比他們這些十年寒窗苦的進士及第官員來說,那些粗漢一樣的武官升官太過於容易。戰場上打過一兩仗,這官職就會升上一級。他們這些文官,有些甚至在五六品的位置上,苦熬到致仕纔會升一級。

而且大齊開國以來,封爵的幾乎清一色都是五官。京中那些世家,基本上沒有一個是文官出身。就連開國以來僅有的兩個異姓王,也都是武將出身。公侯男伯子五級爵位,就好像根本與他們這些文官無緣一樣。文官就算累死了,也混到不到一個爵位,最多諡號好一些。

更何況,在這些御史大爺們眼中兵過如篦。這些武官每打一仗,都不知道要發多少的財。戰時的戰利品,戰後朝廷給的賞賜,手中不知道撈了多少。回來再升官進爵、封妻廕子,這豈不是要反上天去了?還讓不讓文官活了?

所以,這些御史們對武官,向來猶如仇敵一般。平日裡沒事都拿着放大鏡沒茬找茬,到了戰時更是無風三尺浪,用懷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大事,趙無妨自然是不怕的。可要是真的栽在這些沒事吹毛求疵的小事上,可真讓人心有不甘。

對於趙無妨的這個心態,黃瓊還是瞭解的。不過好在這個傢伙,在這等小事之上過於謹小慎微,但這個傢伙上了戰場倒還算是殺伐果斷,雖然有些中規中矩,可也讓人挑不出來什麼毛病,至少黃瓊是看不出來什麼毛病來。

等到趙無妨回來的時候,卻見到黃瓊帶着範劍、劉虎、王大龍三個人,站在那兩門炸膛的大炮殘骸之前陷入了沉思。看到黃瓊一臉惋惜的站在大炮身邊,趙無妨道:“王爺,也不要過於惋惜。王爺,您不是已經向京中發了加急奏摺,讓皇上下旨緊急向這裡調撥**嗎?”

“只要朝廷撥付的**到了,末將以爲這些大炮在後面的戰事上,還是能派上用場的。畢竟**不是大炮,轉運起來還是很方便的。京兆府距離虎牢關,也不過二百多裡。只要皇上同意,從京兆府轉運過來還是很快的。”

“虎牢關雖說是戰略要地,地處京城與關東諸路聯繫的咽喉之地。但畢竟比不得邊地,已經上百年無戰事了。兵部下撥各種物資的時候,不像這裡傾斜也是很正常的。我大齊邊患遠比前唐嚴重,吐蕃雖說已經沒落,可北遼也不是當年突厥可以相比的。”

“末將聽說,那些大炮專用的,**不僅造價極其昂貴,而且工藝也不是一般的複雜。每年的產量並不高,兵部每年先緊着局勢更加緊張的邊軍用,也是正常的。即便是燕山府那種幾乎年年都要面對北遼入寇的要地,朝廷每年發給的大炮專用**也不過五千斤。”

說到這裡,他的口中突然說出了一句,很是有些犯忌諱的話:“誰之前又能想到,皇上的親生兒子會造自己父親的反?那裡會提前向這已經百年無戰事的地方,撥付那些造價高昂的專用**?”與找出來的那幾個老軍,聊得很投機的他,對這些倒是門清。

他無意識順口說出來的話,不由得讓黃瓊身邊的幾個人,外加得知黃瓊沒有在都統衙門休息,剛急急忙忙又趕了過來的那位同知,都不由臉色大變。便是趙無妨自己,在發覺自己無意識的說錯話了之後,也是臉色煞白。

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齊齊的將眼光看向了此刻,已經將目光轉到關外叛軍營地的黃瓊。這話,大傢俬底下聊聊無妨,可那裡又是眼下這個,當着皇帝另外一個兒子面說的話?當着皇帝另外一個兒子的面,揭皇帝的短。

都說打人不打臉,你這專往皇帝的臉上打,你小子真的不知道,脖子上面是幾斤幾兩是吧?這要是英王但凡心胸狹窄一些,你這個剛上任的虎牢關都統,就要人頭搬家了。雖說這是事實,可這是能公開說的嗎?

只是對於趙無妨這番話,此時正凝視關內叛軍營地的黃瓊,就好像沒有聽到一樣。良久,黃瓊才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雄關路。望關東,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邙山四顧、南宮一炬,當初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三國兩晉南北朝,贏都變作了土,輸都變作了土。本王不是田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有些事情既然都已經做出來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去遮遮掩掩的了。”

“本王生氣的不是無妨說的那些。你們,這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上守軍雖說只有三千,但佔據地利之勢,未必非得需要大炮助陣才能守住關城。”

“本王只是可惜這些利器。火器的出現,勢必要改變戰場上的模式。如此精良利器,卻被閒置在這兒百餘年。固然與天下承平日久,內地久無戰事有關,但最關鍵的還是上位者的心態,起到主要的原因。”

前世黃瓊雖說是研究考古的,不是研究戰史的。但考古又與歷史相關聯,所以雖然不懂得軍事,但對於**對歷史的影響,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至少他知道,**的出現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幾百年後,不思進取的國人,在這項自己的這項發明上吃盡了苦頭。

只不過看着身邊幾位,臉上不以爲然的表情之後,黃瓊猶豫了一下卻沒有解釋更多。這個時代的人,雖說對**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卻遠還沒有到全面的地步。相對於這種笨重的,移動困難的武器,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機動性極強的騎兵纔是王道。

這些火炮過於笨重,行動需要幾十匹健馬拖曳。炮彈又只有實心彈和散彈,實心彈除了用於攻堅,對付騎兵殺傷力太小。散彈倒是對騎兵威脅很大,但是散彈的射程又太近。再加上大齊的兩個,確切說三個主要對手,北遼、吐蕃、回鶻都是以騎兵見長。

甚至最大的勁敵,北遼的步軍數量都很少,基本上以騎兵爲主。除了守城之外,這些笨重的火炮在野戰之中作用不大。所以不僅是朝廷,甚至各級將領都不重視也就不足爲奇了。更何況,大齊的騎兵精銳並不比北遼遜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黃瓊這樣的“預見力”。

見到包括趙無妨這個軍中將領在內,幾乎所有的人對自己的這個話題,都不是很感興趣,也就打住了話題。而是指着城下的叛軍營地,對趙無妨道:“無妨,現在叛軍已經顯出疲態,你看看我們是否集中關內的騎兵突擊一下,至少可以削弱一下叛軍的銳氣。”

“王爺,依末將來看,目前並不是我軍主動出擊的最好時刻。王爺,叛軍攻城到現在,還不到兩個多時辰。其攻城的力度並不大,應該不會這麼快陷入疲態。就算他們連日行軍,到虎牢關之後又未做修整,便立即攻城,也不會這麼快陷入疲態的。”

“叛軍在攻城不順後撤的時候,末將看叛軍進退還是井井有條的。而且從最早抵達關城外的叛軍騎兵來看,其精銳程度雖說不及我驍騎營,但至少看起來也是不差的。而且叛軍人數倍於我軍,他們之前攻城也並未投入全部的力量。”

“也就是說,就算攻城帶來一定的疲憊,也只是他們的部分兵力而已。其餘未投入攻城的兵力,數量依舊遠遠的超過我軍。最關鍵的是,王爺您也看到了,叛軍攻城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在做樣子。就算被大炮嚇破了膽子,但遠還未到真的膽寒地步。”

“而且打到這個時候,他們也該清醒過來,明白這些大炮的威力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大。他們退卻,應該是別有所圖。末將擔心,他們的撤退時主動引誘我軍上當。畢竟,以虎牢關的堅固程度,只要守軍下定決心死守,換了誰來奪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能引誘我軍脫離堅固的關城,在城外決戰對於他們來說,更爲符合他們現在的情況。末將擔心,叛軍的主動撤退是要引誘我軍出城與他們決戰,所以這個時候並不是我們出擊的最好時刻。如果王爺堅持主動出擊,末將以爲到了下半夜更加合適一些。”

“王爺,虎牢關因爲地處內地,守軍以步軍爲主,騎兵的數量並不多。即便加上我們帶來的五百騎兵,也不過只有八百騎兵。而這八百騎兵,已經是虎牢關僅有的機動兵力。一旦白白的浪費掉,那麼我們在於都指揮使趕到之前,將再無任何機動兵力。”

“虎牢關距離孟津不過二百餘里,算算路程和日子,於都指揮使最遲後天也就會趕到。末將以爲,在於都指揮使大軍趕到之前,我軍還是以堅守不出爲好。”對於黃瓊主動出擊一把的建議,趙無妨想都沒有想的便拒絕了。在趙無妨看來,現在主動出擊純粹就是送死。

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
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