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

雖說黃瓊此時表現的很平靜,而且說這番話時,臉上的笑容都沒有少半分。但話裡的語氣,也變相表達了不滿。不過黃瓊不打算在追究的態度,這位已經做好了黃瓊大發雷霆準備的於都指揮使。

儘管被這位年輕王爺銳利的,貌似看穿一切洞徹人心扉的目光,看得老臉微微一紅。但黃瓊的回答,卻最終讓他放下心來。剛剛他還真擔心,這位王爺對這件事情的抓着不放,或是有其他的什麼想法。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英王卻在看穿了他的想法之後,只是少許的表達了不滿之外,並沒有追究下去的意思。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的被這位年輕王爺的氣度,哪怕是表面上裝出來的氣度,有些徹底的折服。

好賴也是做過兩年知縣的人,這位年輕王爺的這些話,他又豈會不清楚。他之所以當初瞞着這位王爺去做,固然是怕這位年輕親王知道後,不同意自己的這個做法。因爲他不知道,這位王爺與那些商戶背後的人,究竟有什麼樣的牽扯。

而他雖說從來對那些皇子敬而遠之,但他卻知道皇子之中的某些人,與那些大商賈之間都有一種微妙的聯繫。別的不說,他從原來西川路的那些同僚口中,便得知成都甚至西川路的大部分商賈,都與蜀王府有着很密切的關係。

這些商賈上繳給蜀王府大筆錢財的同時,也從蜀王府得到相應的庇護。川西路商賈的商船沿江而下,只要打着蜀王府的燈籠,拿着蓋了蜀王府大印,期限爲半年的拜帖,從成都府到下面的健康府,沿江各個巡檢司,便沒有一個敢上前去收稅的。

每年蜀王府,因爲賣燈籠和拜帖,便足足進項幾十萬貫。那些懸掛了蜀王府燈籠,拿着蜀王府拜帖,滿載着蜀錦、木料、藥材,甚至是蜀酒、私鹽,順江而下的商船隊,爲蜀中的商賈大戶帶來了數不清的利益。而這種做這種生意的,蜀王府絕對不是個例。

便是驍騎營所屬的孟津巡檢司,每年也要遇到做類似生意,永王府與宋王府的商船隊。這些皇子一個個花天酒地、揮霍無度,在就藩之前每年看起來很多的歲賜,根本就不夠他們花銷的,便變着法撈錢的成了這些皇子的普遍現象。

只需一盞寫着王府身份的燈籠,庇護商船偷稅漏稅,只是其中撈錢法子的一種。包娼庇賭、干涉訴訟,甚至向北遼、東瀛、高麗走私禁運物資,這些事情不一而足。這位於都指揮使,很是擔心這位英王也有份參與。

若是因爲這位英王的那點私慾,破壞了自己的整個計劃,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所以在行動的時候,他直接繞過了已經到了驍騎營的黃瓊。當然,除此之外,若是一點別的心思都沒有,那也不準確。實話實說,他的確存了一分讓這位王爺,幫自己擋災的心思。

甚至有意識的製造一些東西,引起朝廷官員或是其他皇子的怒氣,讓這些人能聯手將這位王爺排擠出驍騎營是最好。不管黃瓊進營之後的表現如何,在今天這次談話之前,他對奉命出任鄭州處置使的這位王爺,實在有些不太看好。

在他的潛意識裡面,這位年輕的親王對自己,甚至對整個驍騎營而言,將會是一個麻煩製造者。他也實在不想與任何一位皇子走的太過於近了,哪怕是暫時的也不想。因爲他知道,這對以後的自己來說,也許會意味着無窮無盡的麻煩。

讓皇帝打消念頭,這對自己無疑是最有利的。哪怕黃瓊進營之後的表現,也讓他曾經以爲這位王爺純粹就是來混日子的,爲了在皇帝面前漏一個臉,給自己增加一些資本的,也沒有他放棄過這個念頭。這位英王對驍騎營,對自己都太過於危險了。

至少在今天這番談話之前,他一直都存在着這個想法。當然,他這種做法也的確有些是在火中取栗。他扣下這些商船才兩天,京兆府那邊過來的,從當朝親王到三省六部各級官員,要求他立即開釋這些商船的帖子,已經足足十幾張。

甚至兵部和戶部的公開行文,也一張跟着一張。今兒黃瓊要不是主動替他擔了下來,他現在甚至都感覺到自己,有些頂不住某些方面的壓力了。驍騎營距離京城太近了,朝中那些大人物派個人,騎上快馬也就半天的時間,便能跑一個來回。

看着被自己變相揭穿了老底的這位於都指揮使,多少有些微微漲紅的老臉,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打一巴掌,在給一個甜棗的黃瓊,還是決定安撫他一下:“於大人,你也不要有什麼擔心,這次的事情本王給你擔了。京中再有任何人給你壓力,讓他直接來找本王。”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於大人這麼做也是一心爲了朝廷。但本王真的不希望,除了戰事行動之外,類似的事件再有下次了。至少,於大人讓本王給你當這個擋箭牌,也該提前給本王一個心理準備不是?”

“本王既然向皇上保舉了於大人,便是相信於大人的能力,以及對朝廷的忠心。希望於大人,今後與本王也要坦誠相見。行了,你也不要觀念了。若是朝中在有人給你試壓,都推到本王頭上便是了。”

“本王與於大人雖說初次相交,但本王對於大人只有一句話,君不以國事負我,其他的事情上我必然不負君。既然於大人認爲這個計劃可行,本王便來一個用人不疑。於大人現在便開始準備,只要出兵的聖旨一下,馬上便立即開始行動。”

“於大人,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之際,本王希望你我能來一個將相和,把鄭州這齣戲唱的圓滿一些,讓父皇滿意,讓天下人滿意。速戰速結,力爭在最短的時日之內,解決鄭州困境,減少百姓和軍士的傷亡,爲我大齊多保留一分元氣。”

黃瓊這番坦誠,倒也讓徹底打消了顧慮的這位於都指揮使,心中對這位年輕的王爺有些折服。至少這位王爺雖說年輕,可這個氣度和心胸,便遠非一般人可以相比的。至少與自己從同僚那裡聽說過的,其餘諸皇子相比,高出不止一籌來。

自己那點事情雖說不叫什麼事,但是也得分人來看。說小了,最多一個擅自行動而已。說大了,可就是蔑視當朝親王和欽差了。若是遇到心胸和氣度都足夠的主,自然不會將這點事情看在眼裡。

若是心胸狹窄一些的,估計從今往後得把自己當成眼中釘。而就他所知,本朝的這些皇子,心胸和氣度都足夠的,還真沒有幾個。不說別的便是換了眼下去銳健營的蜀王,恐怕都饒不了自己。眼前這位主今後怎麼樣先不說,至少這個表面功夫做的漂亮之極。

至於黃瓊的要求,他沒有說什麼,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他相信,大家都是明白人,更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也用不到說的太明白。自己這個點頭的意思,這位英王會明白的。說一千,不如做一遍不是嗎?

這邊驍騎營內,在黃瓊煞費苦心之後,上演了一處將相和。雖然未必真的馴服了那位於都指揮使,但黃瓊知道這位於都指揮使,至少會在這場戰事之中,盡心盡力的與自己配合好。當然,黃瓊也沒有想過自己能在短時間之內,真正的收服這位於都指揮使。

類似於都指揮使這樣,完全是從底層一點點,靠着戰功硬爬上來的人,性格可以說都是老狐狸。哪有那麼簡單,被自己如此的三言兩語便收服爲己用?自己可沒有那種一旦暴露,天下臣服的王八之氣。

驍騎營的問題解決了,而鄭州那邊的情況,也並未讓黃瓊等太多的時間。就在黃瓊抵達驍騎營的第三天,在派出數位使臣皆無功而返,最後一名使者甚至被景王所殺之後。皇帝終於徹底失去了耐心,公開下了一封明詔,任命英王爲鄭州處置使,任命於都指揮使爲副使。

同時任命蜀王爲汝州處置使,樞密院右副都承旨爲副使。在聖旨上甚至撕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命蜀王與英王即刻分別統帥驍騎營、銳健營,進軍汝州、鄭州討伐叛逆。對,就是叛逆。此刻,皇帝給景王和端王所作所爲,最終定下了叛亂的性質。

就在皇帝的聖旨,分別到達驍騎營與銳健營的當天、景王與端王二人便像是知道皇帝對自己,已經耗盡了最後耐心一樣。分別在鄭州與汝州,分別發表了內容大同小異的清君側檄文。這兩道檄文一出,也就預示着二王已經扯下了最後的僞裝,直接公開造反。

二王在檄文上不僅質疑皇后的死因,一再咬定皇后是被某位一心想要爭奪六宮之主的人毒死的,還將責任大部分的都歸咎到皇帝身上。而更讓皇帝難堪的是,景王的檄文上不僅一口咬定皇后是被毒死的,還替皇帝查清楚了黃瓊遇刺,以及接連暴斃的三王之中兩位的死因。

那位景王在檄文上,寫的清清楚楚,這一系列皇子遇刺與暴斃的幕後真兇,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太子。這位當朝太子嫉賢妒能,對任何一位可能會危及到自己儲君之位的皇子,都絲毫不顧念兄弟之情痛下殺手。

他之前連續拒絕入朝,以及眼下聯合端王起兵作亂,正是爲了自保,更是爲天下臣民除掉一個未來的暴君。這位景王爲了證明自己是被逼無奈,不僅在檄文之中指明瞭太子,是如何下毒毒死趙王以及豐城郡王。

還將太子豢養的殺手確切人數,目前藏身在何地,通過何種手段與太子聯繫。如何從太子那裡得到指令,爲太子除掉過那些人,都說的清清楚楚。便是連趙王中毒,是那位動的手,下的是何種毒都說的一清二楚。

甚至在檄文上,連太子喜好男風,在幾處別院內豢養了大量男寵不說。還派遣心腹,專門找模樣俊俏的男童閹割之後,送到自己別院供自己玩樂的事情,都公佈了出來。就連他的門下官員,也投其所好,想方設法找俊俏的男童,送到東宮別院。

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十章 滑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
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十章 滑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