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

聽着這位參知政事的肺腑之言,黃瓊心中知道這纔是老成謀國之言。至於他說自鄭州,便盯上自己一事,黃瓊倒也沒有在意。自己離開鄭州之後,蘇進曾經來信告訴自己,曾經有昔日同年,向他索要自己在鄭州施政措施。自己當時還以爲是那個人,卻不曾想是這位呂大人。

只是看着這位呂大人,如今已經是參知政事,當朝副相。他那位老同年,做了這麼多年冷板凳下來,如今纔是一個鄭州知府,就這還是自己簡拔的。在一想想,這位呂副相潤物細無聲的勸說,以及蘇進連自己都頂撞的往事。黃瓊不由得感嘆這人與人的差距,實在是有些大。

黃瓊並未追究呂蒙正之前的做法,對這個傢伙的馬屁,自然沒有太往心裡面去。在黃瓊看來,說一千遍遠不如做一遍。這個呂蒙正人品、官品,究竟如何,還待自己的觀察。想到這裡,黃瓊看着外面跪着的那位,卻是苦笑道:“寡人這番苦心,這朝中又有多少官員能理解?”

見到黃瓊看着外面跪着的張尚書,呂蒙正也是有些撓頭。這位張尚書,才幹是一頂一的。早在轉運使任上,就號稱有名的理財能手,爲人爲官也算是清廉。可就是有一點,就是那個脾氣太過於倔強了。屬於那種他要是不理解,你就是強按他的頭,都不會去喝水的那種人。

說實在的,以他的人品和才能,做這個掌管天下財政的戶部尚書,正是理所當然。可就是他的那個脾氣、秉性,實在讓人有些擔心。就在呂蒙正想要勸說一下黃瓊,讓跪在外面的張尚書起來的時候。黃瓊卻是有些落寞的,揮了揮手道:“算了,你讓那頭犟驢起來回去吧。”

聽到黃瓊的話,確切說聽出黃瓊語氣之中的落寞,呂蒙正在心中輕嘆了一口氣,一躬身退了下去。只是出乎黃瓊意料的是,那位張大人卻是就跪在那裡,無論呂蒙正怎麼勸都不起來。等黃瓊走到殿外爭執的二人面前,看着依舊梗着脖子,跪在溫德殿外不肯起來的張尚書。

制止住了呂蒙正想要求情的想法,黃瓊擡頭對着身邊的太監,淡淡的道:“他既然不願意起來,就願意這麼的跪着。那好,寡人今兒就成全他。來人那,將這位張大人,就這麼給寡人擡起來,送到天香樓去。讓他在那裡跪個夠。他若是中途逃跑,你們就不用回來見寡人了。”

天香樓是什麼鬼,宮中的太監一頭霧水。而呂蒙正雖說看起來明顯知道,但愣在那裡不知該怎麼勸說。那位張尚書,貌似也不知道天香樓是什麼鬼。還在那裡挺着胸口道:“只要殿下讓臣跪,在那裡跪都是無妨的。反正殿下身爲太子,要發落作踐臣子,臣也無可奈何不是?”

這位張尚書依舊如此的倔強,呂蒙正剛想要勸一勸這個,還不知道天香樓是什麼鬼,將他送到那裡,明顯是那位太子爺在惡搞他,還在這裡死撐着,死活不肯低頭的犟驢。可見到黃瓊鐵青臉色,卻張了張嘴,最終沒有勸出口,這君臣二人可都夠倔強,誰都不肯退讓一步。

不知道究竟該不該勸說,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說的他只能乾着急。而黃瓊卻是平淡的對着身邊的太監道:“不知道天香樓是什麼地方。就打發一個人,去永王府問問永王,他在未成親之前好那口。至於現在,找一頂轎子來,把這位老先生原封不動的裝進去,一併送過去。”

這位張尚書,之前並不明白那個天香樓是什麼鬼地方,原本還以爲是宮中的某處。可現在雖說依舊不明白那地方是幹嘛的,可一聽到永王之前所好的地方,立馬就明白了那絕對不是什麼好地方。能年紀輕輕進士及第,又順順當當做到二品大員,又有那個人不是那種人精子?

而當好不容易抓到機會,附在他耳邊告訴他,天香樓是外城一家三流,俗稱進門倒的小青樓後。就算再犟,可畢竟是二品大員。若是真的被擡到那裡去,去跪拜一羣青樓女子,那堂堂戶部尚書的尊嚴,可就徹底的被拿去掃地了。被黃瓊這種做法,給弄得氣氛之極的他。

急忙的站起身來,雖說渾身直哆嗦,可卻好大一會沒有說話。良久,纔將頭上的官帽摘了下來,重重的往地方一放,一聲不吭的轉身離去。看着地方的官帽,呂蒙正有些無語的搖頭。這頭犟驢,他難道真的沒有看出來,這是這位太子爺招數雖說損了一些,可是給他臺階下嗎?

呂蒙正的嘆息儘管有些輕微,可黃瓊依舊聽到了。轉過身,打量了呂蒙正良久,直到將呂蒙正打量的心中直發毛,黃瓊才輕笑一聲,將那頂官帽撿起來,放在手中把玩好大一會,纔對呂蒙正道:“呂大人,寡人交給你一個差事。這幾日你帶着那位張尚書,去逛一趟天香樓。”

“不管你們花費多少,都算是寡人的,隨時找寡人實報實銷。但寡人交待你的這個差事,必須給寡人完成。免得有些人官做得大了,出門便是八擡大轎,就忘記了什麼叫做接地氣。整日裡面高高在上,不知道百姓真正需要什麼。讓他好好去體會一下,什麼叫做民間疾苦。”

黃瓊這番話,讓呂蒙正不由得愣住。這位太子爺,居然讓自己帶着張賢齊那個老古板去那啥?還實報實銷,回來可以向他報賬。那位犟驢一樣張尚書,雖說平日裡面也喜歡聽一些小曲,自己也偶爾有興致也寫一些詞。可最多也就去去那種只唱小曲青吟班,或是高檔的書寓。

可天香樓那是什麼地方,別看名稱聽着很高檔,可卻是一個三流都勉強算得上的青樓。說白了就是那種,百姓俗稱進門倒,一二三後便穿好褲子走人的地方。檔次也就別那些半掩門,還有那些只有五六流,都是一些年老珠黃的老娼的,也就是所謂的窯子要強那麼一點點。

自己知道這個地方,還是自己手下一個跟隨他多年的書吏,因爲家眷沒有在身邊,所以平日裡喜歡去那個地方。結果染上了一些不知道什麼病,那裡爛的厲害。那裡只是一些京城內販夫走卒,圖便宜去的地方。聽那個書吏提起過那裡的婦人,倒是幾乎都來自京城周邊流民。

或是因爲活不下去了自賣自身,或是被家人給賣到那裡去的。雖說姿色上也很一般,或是年紀略大一些的,但比那些半掩門要好的多。流民妻女之中,姿色漂亮的、年輕的,早就被京城那些高檔青樓、瓦弄,用幾鬥糧食或是幾貫錢給買走了。剩下的,倒是大半都在那裡。

讓那位張尚書去那種地方,還不如殺了他痛快一些。他一個堂堂正二品尚書,去一個下九流聚集的三流青樓那啥,傳出去豈不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只是呂蒙正略微一琢磨,便明白了黃瓊的用意。這位爺是想着讓那位張尚書,去真正瞭解一下流民之苦,明白他的真實用意。

只是雖說明白黃瓊的用意,可呂蒙正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的苦笑。別說以張賢齊那種人,若是去那種地方會被人笑掉大牙。他這個堂堂的正二品參知政事,當朝的副相。請他去一擲千金高檔書寓,給那些姿色俏麗的清倌人,梳籠的人有的是。往他府上送人的人也有的是。

自己若是跑去那種地方,不僅對不起家中的嬌妻,自己也一樣會成爲笑柄的。他原本是官宦子弟,就因爲父親納妾將他們母子趕出府。所以,年輕時吃了很多的苦頭。而他的妻子,雖說也一樣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卻自從成親後一直跟着他吃苦,就是吃糠咽菜也沒有放棄過。

雖說他狀元及第又屢受重任,自明德元年恩科中舉之後,歷任翰林學士,承旨,知州、吏部員外郎、主事,知江寧府、按察使、安撫使。不過短短二十餘年,便做到了參知政事。但因爲對妻子的敬重,以及家庭破碎便因爲父親納妾的原因,他從來沒有動過納妾的心思。

更從不沾花惹草,也從來不進青樓瓦弄。有人給他送美女,他一個都沒有收過。有時候礙着面子不得不收,但也從來都不碰,找到機會便將人嫁出去不說,還要搭上一份嫁妝。可如今這位爺,居然讓他帶着張尚書去那種地方,這多少有些難爲人,更讓他感覺對不起老妻。

那怕他也知道,自己去那種地方,不可能真的實際操作,只是做做樣子罷了。可他依舊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原則。他臉上的爲難,黃瓊不是沒有看出來。但下定決心的黃瓊,卻是盯着呂蒙正看了良久。直到將呂蒙正看得心頭再一次發毛,也只能無奈的硬着頭皮點了點頭。

在呂蒙正走後,黃瓊的一個站在黃瓊身後太監,也許是實在有些不忍心,也許是敬重呂蒙正這種純粹的正人君子。見到他,被這位太子爺如此的整蠱。雖說有些猶豫,但還是冒着被杖斃的風險,小聲的對着黃瓊道:“爺,奴才也知道不該說可就算你杖斃了奴才也是要說的。”

“您這次的這個事,實在有些難爲呂大人了。咱們這位呂大人,可是朝中有名的敬妻之人,一向都是潔身自好的。他落魄的時候,他妻子陪着他一同吃糠咽菜,住那種透風的破窯洞都沒有嫌棄過。一個官宦人家的女子,放下身段與其母親一同,整日紡線、織布供他苦讀。”

“所以,咱們這位呂大人狀元及第之後,也一直一心一意的對待夫人。別看他如今做到了,正二品的參知政事,可這從來都沒有納過妾,也從來沒有進過書寓、青樓。別人送上門的女子,就算實在抹不開暫時收着,也是在過了風頭後,搭上一些嫁妝當成女兒一樣嫁出去。”

說到這裡,這個太監小聲的將呂蒙正的一些事,都與黃瓊說了。他的一個親戚,曾經是呂蒙正的鄰居。而且當年曾因爲自己家的一隻雞走私,便怪到呂家夫人身上。可這位呂大人在狀元及第之後,他們夫妻根本就沒有追究。所以,這個太監對這位呂大人一直很敬重。

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
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