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

便是就連郭太醫,也沒有當做一回事。陳瑤剛隨黃瓊母親入宮的時候,郭太醫曾經見過一面。要知道,當年黃瓊父親孤身入宮時候,身邊除了妻兒之外,就只從原來的壽王府帶了兩名侍衛。

他當年的壽王府,與現在的英王府差不多,因爲不受世宗皇帝寵愛,誰都不願意去壽王府當這個屬官。即便是就藩,府中也不過一個主薄一個典儀而已。再加上黃瓊外公嚴令之下,身邊除了兩個侍衛之外,一個可信的人都沒有。

作爲大夫才被允許隨行的郭太醫,幾乎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外人。只是這位郭太醫並非單純的一個大夫而已,當年黃瓊外公與皇帝這對翁婿鬥法期間,這位郭太醫可謂是皇帝身邊,唯一的智囊。

可以說,沒有這位郭太醫,黃瓊的父親即便是笑道最後,這個皇位也未必能夠坐穩。只是這位郭太醫心性淡薄,不願意在朝爲官。最後皇帝百般要求,纔在太醫院掛一個名。作爲當年淮陽之變的當事人,他對黃瓊母親並不陌生,所以對陳瑤自然也見過。。

只是事隔十多年,有些淡忘了而已。昨晚在聽了李大夫說起黃瓊與陳瑤關係的時候,他才知道這位陳夫人就是當年,跟隨靜妃一同進宮的那個小女孩。知道這個女人無怨無悔,陪伴黃瓊母子在冷宮中一待就是十多年。不說別的,單就這一點就配得上王妃的待遇。

吩咐下去後,看着衆人都忙碌起來的身影,自黃瓊受傷之後,一直都沒有閤眼的賈權。渾身上下猶如虛脫一樣,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半天都沒有起來,心裡也多少有些茫然。儘管他不認爲這事,對英王來說就一定是壞事。

雖說知道黃瓊與陳瑤之間感情的賈權,也知道付出的代價實在有些過大,但對於黃瓊成長來說並不一定完全是壞事。但此刻的他,也不知道此事究竟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更不知道,黃瓊清醒過來之後,會不會做出什麼過激反應。

黃瓊與陳瑤之間的感情太深了,陳瑤的死對於黃瓊來說,這個打擊不是一般的大。自己這個主子典型的外圓內方性格,雖不能說瑕疵必報。可這個仇,自己這個主子估計一輩子都忘不了。陳瑤對黃瓊來說,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妾室。

賈權雖說忙着操辦陳瑤的喪禮,可心思一直放在黃瓊今後會怎麼做上。但當黃瓊在一次清醒過來之後的表現,卻是大出他的意料。這位英王在清醒之後,既不哭、也不鬧,更沒有暴怒。有外人在的時候,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裡面。

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就靜靜的坐在陳瑤靈柩之前,呆呆的望着陳瑤的棺槨一聲不吭。彷彿就當前來拜祭和弔唁的人,根本不存在一樣。就連幫着處理喪事永王想要安慰他幾句,都被他直接的漠視。

不過官場多年來的傳統,有些事情往往越是到高層,越是難以保密。儘管皇帝不想張揚,但此時黃瓊受傷之後,皇帝親臨英王府親自探視不說,還陪了整整一夜的消息,早已經傳遍了大齊朝的這座京師各個衙門中。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精子們,馬上便體會到了其中不同的意味。在想到宮中傳出,英王在溫德殿痛罵幾個宗室,居然連屁事都沒有的經歷。很是有些人感覺到,英王這條鹹魚要翻身的節奏。

雖說陳瑤只是一個還沒有一個正式身份,但黃瓊與陳瑤之間的關係,卻瞞不了這些有心人。這些有心人,都知道這位英王與這位陳夫人關係不一般。一時之間,整個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知道陳瑤傷重不治後,見到英王府開始戴孝,幾乎是排隊上門弔唁。

即便是中書省的幾位相爺,與尚書省的六部尚書,雖說沒有親自出面。但卻也或是派了心腹官員,或是派出府中管家前來弔唁。至於喪儀,更是贈送的異常豐厚。翰林院那位掌院學士,更是親自捉刀代筆,做了一篇駢四儷六的祭文。

前來祭拜官員之多,便是永王也不禁有些咂舌。正像是賈權說的那樣,這個場面他還真的應付不了。這些身上有品級的官員,來祭拜是給英王面子,你一個王府管家接待的級別不夠啊。好在永王接到消息便趕了過來,以兄長的身份幫着黃瓊處理。

那位自從調任英王府長史之後,壓根就沒有露過面的長史,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雖說對英王府將一個妾室的喪禮如此大操大辦,很是有些不滿意,還想要上書參奏英王逾越之罪。好在這個傢伙雖說是書呆子一個,但也沒有呆的太徹底。

也知道想要參奏英王,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參奏。那樣落井下石的行爲,實在不是他這等君子所爲。而且自己這個時候再不出面,便是皇帝那裡也說不過去。這位終於肯上班的老兄,也將迎來送往的事情接接了過去。

只是對這些前來弔唁的官員,黃瓊卻是一個都不肯見。無論是勸說他趁機多接納一些官員的賈權,還是費盡口舌的永王,都沒有能夠勸說住他。只要有官員來祭拜,黃瓊便是往書房一躲。每日雖說飯照常吃,可是吃的比貓還少。一天甚至一句話都沒有。

黃瓊這種表現,讓賈權憂心不已。更讓他擔心的不單單是黃瓊的身體,他更爲擔心的是黃瓊的意志,會不會就此消沉掉,喪失了自己的鬥志?只是這個心結,賈權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打開。

而陳瑤去世的當天,宮中雖說沒有什麼表態,但也默許了英王府的操作。不過在陳瑤去世的第三天,宮內卻派人宣讀聖旨。皇帝將陳瑤追封爲英王府孺人,總算是給了陳瑤一個身份。孺人其實就是妾,身份也並未高貴到那裡去,只不過這個妾是皇室承認的。

與其他妾室不同的,便是這個妾是親王的妻妾裡面地位最高的。按照級別來說,僅次於親王正妃。去世之後,也可以入葬親王陵墓之中。黃瓊還沒有娶正妃,皇帝能如此做,實屬已經是相當破例了。

要知道,大齊開國以來,親王在未娶正妃之前,妾室哪怕已經產子,也是一律不給封號的。也許這次皇帝是想要安撫一下,這個剛從死神手中逃出來的兒子,或是出於補償心理,才破例給了陳瑤一個孺人的封號。

即便這道冊封的聖旨,只是不需要經過中書和門下二省的中旨,但也在京師之中引起軒然大波。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由得感嘆皇帝現在對待英王,這個態度真的是不一樣。這個待遇,便是連太子沒有享受過。

只不過接到聖旨之後,黃瓊只是淡淡一笑。在宣讀聖旨的太監走後,卻是看都沒有,隨手將那道聖旨連同送過來的孺人禮服,一同扔到了用來化紙錢的火盆裡面。一道加封爲孺人的聖旨,就想安撫住自己,來換瑤姐一條命,皇帝是不是想的太輕鬆了。

瑤姐對自己的恩情,別說一個區區的孺人,便是王妃又能如何?瑤姐沒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也沒有了,這道傷痕又豈是一個孺人就能撫平的?有些事情,皇帝既然不願意去做,那就自己親手去做。

就在整個英王府對黃瓊現在的情況,幾乎是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應該是在意料之內,但也算是意料之外神秘的訪客到來,才改變了黃瓊眼下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讓賈權與王府衆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深夜到來的母親,讓靜坐在陳瑤靈前的黃瓊,很是感覺到意外。他不知道此事,是怎麼傳到了在聽雪軒,一向不問世事。自己出宮就府之後,在沒有踏出聽雪軒一步的母親耳中。

面對黃瓊疑惑的目光,輕鬆放倒了靈堂外擔心剛逃出虎口的黃瓊,再一次遭遇到那些未必會死心刺客毒手的皇帝,從自己身邊選派的幾個侍衛,外加守夜太監的母親。看着形容枯槁,瘦得已經不成樣的黃瓊,長嘆一聲道:“你讓我很失望。”

說這句話的時候,母親的語氣顯得很平淡。平淡的讓人以爲,她與此刻躺在棺槨中的人,沒有半點關係一樣。但母親說話的語氣很平淡,可話雖說僅僅只有一句,但這句話卻說得很重。重到,黃瓊胸口都有一種被狠狠重擊的感覺。

饒是黃瓊已經習慣了與母親之間冷淡的相處,但依舊不由得嘴角一抽。知道母親現在是真生氣的黃瓊,連忙跪倒:“母親,是兒子無能,沒有能兌現當初的諾言。即沒有保護好瑤姐,也未能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兒子,讓您失望了。”

在母親面前,黃瓊即不想,也不願去解釋什麼。自己無能,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女人和未出世孩子,他自覺沒有那個臉面在母親面前解釋。因爲一切的解釋,在他看來都不過是爲了掩蓋自己無能,而故意尋找的藉口而已。

“這只是一部分而已。真正讓我失望的是,你現在不想辦法追查幕後真兇,爲小瑤母子報仇。卻在這裡自怨自嘆,如此的頹廢。你如何對得起,小瑤對你的這份心思?你當初的那份豪情壯志,這個時候跑到那裡去了?”

“男人不是嘴巴上說說的,看的是他的所作所爲,夠不夠稱得上男人。你現在這個樣子,我想失望的不單單是我,更還有小瑤。要是她在天有靈,知道她的男人遇到一些挫折,便如此的頹廢,你讓她如何走的安心?”

“我早就和你說過,你們黃家的人沒有一個善茬子。可這些話,你又如何放在心上?你自出宮以來處處樹敵,太子、景王、端王,那個能力比你差?還有前些日子,在溫德殿裡的那些宗室,那個勢力不比你大。即便是你那位皇帝老子,想要動這些人不也是顧忌頗多?”

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