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

至於原本作爲他行轅的節度使衙門,他根本就沒有進入。在進入行轅後,一路上星夜兼程的黃瓊,立即命人將卓如孝與那位蔡師爺,秘密軟禁在西京大營,並嚴密封鎖了消息。儘管沒有對兩個人進行審訊,卻將兩個人分別關押。而且爲了防止泄密,看守人員每天都要輪換。

直到三日後,在耀州與其分別,秘密返回延安府的一千軍馬。在高懷遠的帶領之下,帶着膚施郡公府那位長公子,以及從延安府押着一批人返回,黃瓊纔派人開始審訊二人。只是出乎黃瓊意料的是,面對着賬本這種已經是板上釘釘的鐵證,二人卻是皆一言不發的樣子。

拿到高懷遠帶回來的賬本,黃瓊不是一般的吃驚。在卓如孝從膚施郡公府,明搶豪奪將石脂礦與鐵礦弄到手之後。其製成的產品,不僅向北遼流失的數量,遠遠超過當初膚施郡公府,甚至還有六成下落不明。這些製成的軍械、火油,去那裡了纔是黃瓊最急於得知的東西。

賬本上,只是顯示出這些東西已經交付。可運到那裡,購買的究竟是何人,上面卻是什麼都沒有。就連出售給北遼的數目都有,卻偏偏沒有記錄最大買主是誰。而代表那個買主的,只是一個甲字。至於這個甲是誰,真實身份究竟爲何,賬本上就連一個字都沒有。

更讓黃瓊疑惑的是,這個甲雖說每年都運走大批的箭頭、火油,甚至達到了產量的六成,但賬本上卻顯示其從未付過一文錢。而這一點,證明二人背後是有人的。大批軍械去向不明,讓黃瓊異常的擔心。流出域外,他倒是還不算擔心。他更擔心的是這個甲,就在大齊朝內部。

購買了這麼多的純鋼箭頭,還有在戰場上可以起到巨大作用的火油。若是這個甲真的是朝廷內部的人,那隻能說明此人有造反之心。所以這個甲究竟是誰,成了黃瓊現在最想要知道的東西。只是無論審訊人員,如何的軟硬兼施,卓如孝與那位蔡師爺,就是一言不發。

而第一天的審訊,毫無進展的情況之下,急於得到口供的黃瓊,也顧不得其他的了,直接下令動刑。只是黃瓊沒有想到,就在這天夜裡,那位蔡師爺在嚴密監視之下。居然用自己腰帶,系在窗框上吊死了。而那位卓大人,卻是趁着看守的人不備,用一根鐵釘刺破喉嚨自盡。

看着二人的屍體,無疑讓黃瓊對那個神秘的甲,心中更加的憂慮。那個神秘甲究竟是誰?居然能讓兩個人,寧願死也不願意透露他的身份。辛苦了半天,居然並無什麼太大的收穫,這讓黃瓊很是有些氣惱。唯一算得上有些收穫的,便是那些看守礦場的人,身份已經查明。

這些人,居然都是堂堂陝西路節度使司,直轄軍馬之中的精銳。三百人,都是有軍籍的正兒八經官兵。其中帶頭的,更是一個五品都尉。這個都尉明顯沒有卓如孝那麼硬氣,幾鞭子下去什麼都交待了。那幾座礦山與鐵場,劉傑派精兵僞裝保護,但抽取三成的分子。

他們都是奉劉節度的命令,去延安府與其說是保護,還不如說是看守那兩座礦以及鐵場。鐵場所出產品,以及石脂礦所出的石脂,沿途通關都是劉節度出面辦理。劉節度在調任陝西節度使之前,曾經做過兩淮南路節度副使、延安防禦大使,以及江寧府知兵馬使。

在軍中與京中,人脈都是相當的廣。他出面打點,一般人都會給他一些面子。這樣礦山運出的東西只要不進京,沿途基本上都沒有檢查的。至於那些東西,究竟運到那裡去,他實在不知道。他們的職責,只負責看守礦山與鐵場,不讓外面的人進去,更不讓裡面的人出來。

不過,因爲擔心時日久了,這些官兵一是有可能知道一些秘密,另外時日日久,也容易產生懈怠。所以這三百官軍,都是每半年輪換一次的。每次輪換的官軍,在礦場看守期間一律都是雙餉。而且伙食極好,每日裡面都是大魚大肉。便是去年災情最重的時候也是如此。

那位劉節度爲人極其霸道,但對於投靠他的下屬,卻是一向的偏袒。所以在這陝西路衛軍之中,這位劉節度幾乎是一言九鼎。他的話,幾乎沒有人敢不聽。其餘幾個府的兵馬使倒還無所謂,對他服從也只是按照朝廷的定製來的。可他直屬的兩千衛軍,只聽從他一個人命令。

別說其他人,便是原來的副使與節度同知都不許過問。所以軍營之中,憑空消失了三百人,沒有一個人敢去追查。在奪取了兩座礦山以及鐵場之後,因爲有延綏榆兵備道的制衡,所以那位卓大人不相信延安府的衛軍。所以纔要求劉節度,派人保護和看守那幾座礦山與鐵場。

這個都尉即便是作爲劉傑的心腹,知道的也只有這些。至於那位卓知府,與劉大人還有沒有其他的關係,他便不知道了。他知道的是,那位卓知府一直都很巴結劉大人。知道劉大人喜好成熟一些的婦人,每年都想方設法的收羅了不少這種婦人,送到劉節度使的府上。

聽罷這個都尉口供,黃瓊眉頭皺得死死的。這位卓大人不惜自降身份,違反朝中慣例那麼捧着一個武官的臭腳,原因原來是在這裡。諸地節度使膽子都不小,這一點自己還是知道,並且親眼所見的。只是自己沒有想到,地方節度使中,居然還出現了這麼一個人。

在拿到那個都尉的口供之後,這一夜黃瓊並未與幾女纏綿,而是坐在書房之中獨自思考了幾乎整整一夜。原本有心去拜訪一下歐陽傑,想着讓他幫幫自己出出主意。該怎麼將這位劉節度,悄無聲息的拿下來。但這位老爵爺的病事日益沉重,現在更是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

這個節骨眼上,黃瓊實在不忍心去打攪他。琢磨良久,黃瓊還是想到了引君入甕的辦法。在第二天一大早,黃瓊下令西京大營進入戒備。一旦西京城內有異動,立即解除成爲衛軍全部的武裝後。便傳下手諭,召西京留諸有司衙門、陝西路安撫使、轉運司、節度使司官員。

爲了不驚動這位劉節度,黃瓊也只能讓其他的官員,一同前來陪綁一次了。而接到黃瓊手諭諸官員,雖說一頭的霧水。不知道這位自返回長安城後,便一直龜縮在行轅之中整日不出。聽說只是與從靈州帶回來,那幾個女子尋歡作樂的英王,如此急切的召集自己究竟有何事。

但那個官員,在面對這位監國秉政親王,眼下更是權知陝西、隴右制置大使的召喚,不敢做到無動於衷。接到黃瓊的手諭,這些官員立馬趕來晉見。也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一些風聲,接到黃瓊手諭的其他官員都到了,唯有此次鴻門宴的主角,那位劉節度卻是偏偏沒有來。

對於黃瓊手諭,這位劉節度自稱自己有病在身,只是派出了自己的節度同知。主角沒有到場,這個戲還怎麼唱?黃瓊倒是有些撓頭。不過,已經走到這個地步,黃瓊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那位劉節度這個時候躲自己,自己抓了桌如孝的事情,恐怕他已經知道了。

他既然已經知道,自己也就沒有什麼好說了。爲了防止走露消息,黃瓊派人將趕到自己行轅的一衆官員看押了起來。自己則帶着三千御林軍,在一千西京大營精兵的配合之下,進城直奔節度使府。到了節度使府,見到府內外戒備森嚴,黃瓊知道那個傢伙果然已經有了準備。

劉傑在長安城內外,有他節度使衙門直屬的兩個指揮,足足兩千衛軍。這兩千衛軍,擔負着城中大明宮、興慶宮兩座宮殿外圍,以及城內外宗廟社稷等皇家建築守備,以及諸有司衙門守衛任務,可以說分佈在城內外。他手中短時間之內可集中的兵力,真正只有一千人。

而這一千人之中,還有三百被高懷遠在延安府一網成擒。也就是說,這位劉節度現在可動用的軍馬,只有七百人。而且最關鍵的是,黃瓊保密性做的太好了。在返回西京之前,黃瓊除了留下五百貼身親兵之外,還留下一千五百御林軍,嚴密封鎖了延安府與西京之間的通道。

這一千五百名,在寧夏戰場接受了戰火洗禮,從內到外都產生銳變的軍馬,執行起來黃瓊的命令一點沒有打折扣。卓如孝留在延安死黨,也多次派人送信,提醒劉傑做好準備以防不測。但幾個接連派出幾個信使,都沒有能將信送到長安,便被黃瓊留下的人給連人帶信抓到。

最後還是繞道慶陽府的寧州,騎快馬一路疾馳多走了幾百裡,纔將信送到。等到這個傢伙,知道卓如孝被抓,已經被英王押往長安的事情,都已經時過境遷,是今兒早上的事情了。雖說他多年來拼命砸錢,養着自己直屬這兩千軍馬,使得這兩千軍馬只聽自己一個人的。

可在接到黃瓊手諭後,知道大事不妙的他,倉促之間根本無法將分散在西京城內外的,這兩千軍馬全部集中起來。他能在短時間集中起來了,只有駐紮在他節度使衙門這七百軍馬。儘管手中可用的本錢不多,但知道自己做了太多惡,落到這位英王手中,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更清楚知道隴右那位李節度下場的他,卻依舊並不想就此作罷,老實的投降,而是打算頑抗到底。他身邊全部由自己心腹,控制的這七百軍馬,全部弓上弦、刀出鞘,頂盔摜甲守着他節度使府。甚至就連牀弩也一併搬了過來,牀弩上巨大的弩箭都已經做好了發射的準備。

即便黃瓊這位英王親至,也沒有能讓他們放下手中的刀劍。這些人,尤其是其中的軍官。都是劉傑用大把的錢喂出來的,一向只聽劉傑的命令。別說黃瓊只是一個親王,便是皇帝來了也不會聽的。看着面前的,明顯打算頑抗到底的這七百軍馬,黃瓊臉色異常的鐵青。

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四十章 隱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十七章 決定
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四十章 隱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八百二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九十七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