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

“殿下!”

天已黑,將軍府偌大的正堂燈火通明,柳女官走進來。

平陽公主長髮披散,穿着襦裙,端着一杯熱水,緩緩地喝着,眼神落在身前的案几上。聽到柳女官的聲音,也沒轉開注視案几上圖紙、匕首、望遠鏡的眼神,只問道:“安排妥當否?”

“已讓人收拾好聽風院,僕從等如圭也已安排妥當。”

柳女官恭聲答着,說完,看平陽公主還在看案几上的那幾樣東西,輕聲問道:“殿下在想什麼?”

“無事。”

平陽公主擡起頭,眼神平視前方,似乎看得很近,又好像很遠,手指輕輕拂過案几上的圖紙、匕首、望遠鏡,最後落在圖紙上:“明日上書長安,派幾個手巧的匠人來,越快越好。”

“喏。”

柳女官應完,擡頭看看公主,欲言又止。平陽公主察覺:“何事?”

“殿下可是要重用薛朗?”

平陽公主點頭:“此人有才,有才之人皆可用。”

“阿柳以爲此人來歷可信七分,出身只能信一分。”

“一分?”

“正是。這一分還是因爲南北朝已來,世家譜系遭受嚴重損毀,記錄不全的緣故。奴家祖父在時,曾有幸借得崔氏的譜系本閱之。薛乃是大姓之一,最大的一支乃是東漢末年遷入蜀中,被稱做蜀薛;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漢化改姓爲薛,還有鮮卑拓拔部叱幹氏族也改姓薛。天下薛氏多出於這三支。薛幼陽言家族自永嘉之亂遷居,按此推斷,應該是出自蜀薛,只是每每說到出身,薛幼陽只說遷居日久,已不可考,皆拿不出確鑿的說詞,故而只信一分。蜀薛乃是河東望族薛氏的祖先,如能向河東薛氏求證,或可確定。”

柳女官侃侃而談。平陽公主靜靜聽着,待她說完,讚歎道:“阿柳的譜系學的好,柳公有好女,泉下有知,當能告慰。”

柳女官斂衽行禮:“殿下過譽。”

平陽公主笑着搖搖頭,拍拍她的手腕,道:“我用薛朗,無關其出身,只用其才幹。世家固然多

有才德兼備之士,可平庸腌臢之貨也不少。薛朗有才,出身……本宮連罪人、盜者都用過,還講究什麼出身呢!阿柳,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才幹,囿於出身,只會侷限你的眼界。”

柳女官漠然道:“眼界侷限就侷限吧,起碼,世家出身之人,比之貧寒之徒要麪皮。”

說到後面,語氣森然。

平陽公主明白她爲何如此,安然笑笑,拍拍她的手背:“不要囿於出身,也不要囿於過去,人終歸應該向前看。”

柳女官道:“殿下是主,自當心胸寬廣,奮勇向前。阿柳是下屬,自然應當合適的時候提醒您別再犯同樣的錯誤,給出自己的建議。阿柳只是在盡下屬之責。”

平陽公主神情坦然:“如阿柳一般念念不忘,我是否應該先痛恨爲何生來是個女子?”

“殿下!”

阿柳單膝跪下。平陽公主擺擺手,把她拉起來,眼神清冷地望着前方:“本宮是女子,即使如今貴爲公主,也不過是一個地位尊崇的婦人。那些人等當年跟隨本宮起事,不過是爲求生。至於後來再無性命之憂可博富貴之時,自然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不過是人之常情。親如夫妻,大難來時,不過也是各自飛,更何況一羣烏合之衆。”

“如無殿下,那些人活命都難,哪裡還能博什麼富貴!有殿下,他們是虎狼之師,沒殿下……呵呵。”

柳女官的語氣十分刻薄。

平陽公主道:“他們出身貧寒,無有增長學識、見聞的機會,自然只能看到眼前之利。一個人能走多遠,只取決於自己,只靠旁人終究行不通。”

柳女官重重點頭,神情倒是略緩了些。

平陽公主道:“我觀薛幼陽此人,可說是德才兼備之人。”

柳女官:“請殿下解惑。”

平陽公主:“薛幼陽此人,待人接物如何?”

柳女官回答:“謙和有禮。”

“言談舉止如何?”

“言談不俗,言之有物;舉止雖與我中原子弟有不同,但也算舉止有度。”

平陽公主雙目微闔,道:“言談舉止、待人接物,表明此人受過良好的教育,腹內有乾坤,此其一。”

受過教育,必然知禮。柳女官點頭,表示認同。

平陽公主繼續道:

“其二,薛幼陽異國成長,歷時四年方纔來到中原。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人腹內有才,又有廣博的見聞,必然不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之輩。”

書本與見聞兩相印證……柳女官恍然。

平陽公主目光灼灼:

“其三,薛幼陽言談間,衣食住行皆有了解、涉獵,顯然不是目下無塵之輩;其四,觀薛幼陽行事,對待劉正春也好,甘草也罷,皆是真情實意的感激,顯然是知恩圖報、重情重義之人。”

說完,看向柳女官:“於我來說,薛幼陽此人還有其他優秀之處,但只此四點,也已足夠。如此之人,我爲何不用?”

柳女官心服口服:“阿柳明白了,天色已晚,殿下該安寢了。屬下再去看看讓人給薛主薄趕製的衣物。”

平陽公主頷首,目送柳女官出去,方纔讓人熄燈就寢。

柳女官回首望着黑下去的寢殿,微微嘆了口氣,才轉身往府中唯一燈火通明的地方去。裡面一羣侍女正在裁布縫衣,你負責裁剪,我負責縫製,忙而不亂。

“柳姐姐。”

見柳女官進來,侍女們都斂衽行禮。柳女官擺擺手:“不用多禮,趕製出幾件了?”

有個侍女出來回話:“回柳姐姐,已經縫製出兩件,裁剪好第三件。”

“這樣,如今天氣尚冷,殿下的庫裡還有些上好的皮子,第三件就做成皮裘吧,先讓薛主薄有上身的衣裳,不夠的,接下來幾日再接着做就是。”

“喏!”

侍女們齊齊領命。柳女官正待走,突然想起薛朗那一頭短促的頭髮,連忙道:“帽子!還有帽子,也得趕製一頂出來。”

要做的事情太多,柳女官去庫裡挑了皮子來,乾脆多挑了幾個人來,連夜給即將上任的薛主薄趕製衣裳。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
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