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

遷居後,蘇寒走了,薛朗心內悵然若失,但也不是無法忍耐,三年時光,說快也快,說慢也慢,與得到的收穫相比,現在受的苦楚簡直不值一提。

薛朗便是這般務實的人。想念公主的時候便作畫,覺得孤獨也作畫,讀書、作畫、練字佔據了薛朗所有的閒暇時光。

薛朗的房子建好,酒坊自然也好了,新米已然下來,薛朗去指點了一下選米的要點,之後便等着入冬再釀酒便行。

裴雲昭選的師傅都是有經驗的,就是釀酒的時候沒什麼衛生意識,難怪釀出來的酒不出色。釀酒時候的菌羣是很關鍵的,唐朝的酒度數和口感上不去,很大一部分上與衛生意識與條件不到位有關。老師傅們雖然不解,不過,還是按着他的要求來,只等着時節一到就能釀酒。

八月沒幾天就是中秋節,提前一天,江臨居然一身便裝,只帶着兩個親兵過來了。兩人都是獨居客地,湊在一塊兒過節,倒是解了彼此的孤苦。薛朗讓荷香準備了兩份節禮送與裴雲昭和楊長史,與江臨一起,一人磨面,一人調餡兒,做月餅吃。

江臨纔剛到的第二天一早,中秋節這天,大清早的,裴雲昭的貼身小廝就送來兩張請帖,請二人蔘加裴雲昭舉行的中秋文會。

薛朗、江臨兄弟倆兒面面相覷,相對無言,薛朗是因爲沒什麼文才,寫詩作賦都不會,從來不參加什麼文會;江臨亦然,雖說讀了不少書,但於作詩一道上,其實也沒什麼天賦。

“以大哥之意,可要參加?”

江臨問薛朗的意見,薛朗有些爲難:“自從到了越州,受到這位裴刺史不少照顧,駁他面子,有點不好意思。”

江臨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去吧,作詩不行,喝酒的話……大哥會怕?”

薛朗給他個“你說的好有道理”的眼神,留下了請帖,等着晚上去參加。正說着,荷香皺着眉頭拿進來一個禮單,道:“爺,杭州柴氏使人送了節禮來

。”

“杭州柴氏?那是誰?我不認識啊!”

荷香無語,江臨道:“公主先前的夫婿柴紹……便是出自柴氏,柴紹死後,柴氏從大興城遷居杭州,已有多年。”

荷香點頭:“便是柴氏,自爺做了駙馬,與公主成婚,在長安這些時日,但逢節日,柴氏皆有送禮,殿下也有回禮。如今爺到了越州,柴氏又使人送來節禮,該如何處置?請爺示下!”

作爲情商缺乏症患者,薛朗最煩這些人情往來,對上柴氏,因着公主殿下的緣故,總有幾分小心翼翼。薛朗問道:“他們的節禮送得是什麼?跟在長安時一樣還是有增減?”

荷香道:“與在長安時之節禮一般。”

薛朗想了想,道:“那就按照在長安時公主的回禮處置吧,不要薄了。”

“喏。”

荷香下去處置。薛朗忍不住道:“說起來,柴氏根本無理由和立場給我送禮,送公主就行了嘛,送給我……太奇怪了!”

江臨若有所思,道:“柴氏如今家門不興,門庭冷落,無有什麼人才,唯有個嫡支子弟柴統,如今就在京中左翎衛任職,聽說走的是大嫂的門路。我在南衙時也曾見過,才能十分平庸,只爲人還有幾分和氣。”

薛朗知道平陽公主對柴氏有着歉疚,所以纔會出手幫柴氏走門路塞人,點點頭,沒多說什麼。

兩人正說着,吳村長帶着吳根水來求見,薛朗讓長儉把人請進來,吳村長手裡拎着一籃子蔬菜,吳根水手裡拎着兩個魚簍,吳村長笑道:“薛官人過節好,今天是中秋節,你孤身一人在此,按禮應該請你上門與我們一起過節纔是,只是,草堂簡陋,不敢請薛官人,小十二昨日捉了些鱔魚和河蝦,老朽這裡有幾枚雞蛋,還有地裡新鮮的蔬菜,權當節禮給您送來,東西簡陋,還請不要嫌棄。”

吳村長的官話說得不怎麼好,帶着濃重的吳語口音,薛朗聽着費勁,他說的也費勁。薛朗

側耳傾聽,聽完道:“多謝村長和吳壯士惦記,兩位能過來對我致賀,已是情誼,如何還能收你們的東西,快拿回去給孩子們添菜吧!”

吳根水紅着臉說了幾句,薛朗聽懂了,但還是耐着性子聽吳村長幫他翻譯:“這些都是田裡產的東西,不值當什麼,家裡已經留了一份,這是特意給薛官人留的,東西鄙陋,薛官人可是嫌棄?”

人家都這麼說了,薛朗自然也不好再拒絕,只好讓長儉收下,然後讓阿土把烤好的月餅,撿甜的贈予兩人。兩人推辭了好久,見薛朗執意要給,推辭不過方纔拿着月餅走了。

江臨笑道:“看來大哥與他們熟識多了。”

薛朗苦笑:“這多虧衡宇,他在時經常給四水村的村民看病,這些人感他的恩情,對我便多有照顧。不過,多虧他們,我倆兒今天的菜是夠了!”

江臨點點頭,道:“難爲衡宇做得周到,大哥有部曲護衛,想來安全無礙,不過,若能與四水村村民相處和諧些,顯然更好。就是不知衡宇是有意所爲還是無意?”

最後這句絕對是在鄙視蘇寒的情商!

薛朗指着江臨哈哈大笑,江臨先是故作不解,忍了一會兒,也跟着笑出來。江臨比蘇寒健談,有他在,兩兄弟能扯的話題就更多了。與蘇寒一起其實也挺有意思,因爲他十分的逗比,無意間的趣事,比有意時發生的還多。總之,有人陪着一起過節,不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薛朗就很滿意了。

想及公主在京中,幸好今晚上還能跟聖人一起過,不然,公主更加可憐,連個陪伴的人都沒有。想到這裡,薛朗不禁嘆了口氣。

到下午,兩兄弟各自吃了點兒食物墊墊肚子,換了衣服便出發去府衙參加裴雲昭舉行的文會——

雖然答應了,薛朗還是想吐槽!這裴雲昭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請他去 參加文會,薛朗很懷疑,他到底哪裡長得像才子了!說出來,他改還不成嗎?

(本章完)

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
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