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

閻立本道:“薛郡公昨日榮封,雖接了冊封文書,然禮服、官袍並未接受,還有儀仗、護衛皆未歸位。昨日宴後,秦王向聖人諫言,說薛郡公自幼長於異國,想來衣食住行皆與我朝相異,聖人既賜與田宅,令安其家,宅邸如何佈置,當詢問薛郡公之意見,如若宅邸佈置皆與薛郡公舊居相似,想來薛郡公方有歸家之感。故而,聖人令我陪同薛郡公去御賜的宅邸看看,看有何需要改進之處,薛郡公儘管明言,下官一定盡力做到。”

薛朗一聽,心中頗爲感動,誠心誠意的朝內宮的方向拱手,感激道:“臣多謝聖人照顧,謝秦王體貼。聖人待臣如此,真不知何以爲報!閻大匠,勞煩你帶我去宅邸看看吧。”

“薛郡公,請。”

兩人一塊兒出了宮城,薛朗讓長儉去南客館叫來江臨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向興道坊聖人賜給薛朗的府邸去。

興道坊就在朱雀大街尾部,臨近朱雀門,緊挨着內城,位置十分之好。附近居住的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朝中衆臣。薛朗如果不是御賜,基本不用指望能住到這裡。隔着一條朱雀大街,對面的光祿坊,平陽公主在京中的府邸就在那裡,離得挺近的。

府邸的大門上,已經掛上薛府字樣的門匾,一行人進去,閻立本從隨從出拿出一張圖紙,畫的是府邸的全景平面圖。

閻立本指着圖紙,細細給薛朗解說府中哪裡是什麼地方,用途是什麼——

在古代,住宅的建設是有嚴格規制的。屋頂的樣式,大門的寬度,可以採用的材料、花紋等,級別不同,身份不同,規制也不同。

最好的自然是皇宮,其次是王府,然後纔是公侯官宅第。唐朝多是遵循古禮,根據《周禮》,百官居所曰府。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即便是大富商,門匾上也不能掛府字。

建房子的時候,用了不該用的花樣、紋飾、材料,甚至臺階數目不對,都是犯法的,叫做逾制。皇帝不想清算的時候,那是沒事,等皇帝清算的時候,那就是犯官的罪證之一。薛朗的宅邸是御賜的,不是自己建造的,自然不用擔心有逾制的地方。

薛朗讓修改

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想修建一塊平整的演武場,用來陪包子它們玩遊戲和他自己鍛鍊身體的場所。

另外就是花園,對鮮花園林,薛朗這個務實派基本沒什麼想法,直接讓人不要種什麼花草,改種桃樹和葡萄。桃樹多種些,葡萄可以少一些。

假山可以保留,希望能種上些柱子,不需要美麗的觀賞竹,普通的毛竹就行。不特意要求品種。

這些要求,與時人要求大不相同,閻立本雖然奇怪,不過並沒有多嘴,而是認真記下薛朗的要求,與薛朗覈對後,方纔告辭離去。

閻立本離開後,薛朗一行人才興致勃勃的逛起新府邸來。作爲郡公府,稱得上庭院深深,只外院的活動範圍就十分廣大,更不用提屋舍衆多的內院。

除了居住的屋舍,亭臺樓閣,一應俱全,只是牌匾皆是空白,等着主人來取名字。佔地頗廣的花園內,還有一個池塘,薛朗目測,最少也有幾十畝。

根據記載,太宗陛下的兒子魏王李泰的府邸曾經佔地一個坊,府中池塘就有三百畝之多。以薛朗目前的級別,府中有個幾十畝的池塘,也算適中。

池塘裡目前還空無一物,大約只有些小魚,看閻立本的圖紙,因爲氣候不適宜,原打算是種上蓮花,現在只能等明年了。

對此,薛朗的意思是,蓮池只能佔據池塘的三分之一,剩餘的三分之二,什麼都不用種,只要放上魚就行。池邊種上些垂柳,夏日時節,池中泛舟,岸邊垂釣也是趣事。

薛朗估計在府邸裡轉了半個小時都還沒把府邸整個逛一遍,心中不禁感嘆,如果在現代,他就算努力十輩子,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房子。

心情真是複雜啊!

“稟大郎,太僕寺、衛尉寺與刑部送來儀仗與僕役。”

太僕寺掌儀車馬,衛尉寺掌儀衛,官奴婢則是刑部監管。聖人賜下雜役三十人,宮女五人。宮女當然是出自掖庭宮,雜役則是交由刑部送來。宮女還沒分撥下來,現在送來的是雜役和儀衛。

看看在場的人,薛朗深深的覺得缺個管家,如果有個管家,這些事情,皆可以讓管家去辦。

正爲難的時候,一行來的護衛裡,有個叫孫昌的護衛越衆而出:“薛諮議,請您調派長儉去接受僕役,衛尉的人,就由江都尉與某家幫你接收吧。”

江臨這才反應過來,道:“大哥,交與我等就好。子茂,我們去吧。”

薛朗當機立斷:“秀娘,傳我的手書去葦澤關,叫阿陳帶着你家孩子來京裡吧。”

秀娘又驚又喜:“多謝大郎,奴婢這就去喊人。”

京中的宅邸,薛朗暫時住不上,以阿陳的見識和才能,不知在長安這樣的地方,有沒有足夠撐起府中事務的能力。好在薛朗短時間內還不會在京中居住,人事往來自然不復雜,讓阿陳看家,順便鍛鍊一下,如果能鍛煉出來,自然就升任他做管家,如果能力不足,想來到時候也該有人脫穎而出了。

薛朗略一沉吟,喚道:“荷香。”

荷香恭敬應道:“奴婢在。”

薛朗道:“郡公府中的內院,我就交與你了。你跟了我也有一段時間,知道我的脾性,你自己說,能勝任否?能勝任我就交給你!”

荷香面上掠過一片堅毅之色,聲音語調穩穩地道:“奴婢定不負大郎期望。”

“好!如此纔像是公主府中出來的人,這府中內院,我就交由你了。”

“喏。”

荷香恭敬而堅定地應道。

薛朗點點頭,這個安排只是暫時的,如果這兩人勝任,等他以後到長安任職時,自然會留任,如果不勝任,到時候再說也行。給了機會能不能抓住,就看兩人的能力了。

今日朝議只進行了半天,如今剛過正午,天色尚早。與衛尉寺、刑部的人交接好。孫昌跟在公主身邊時日久遠,見識廣博,對怎麼安排儀衛這些,基本熟門熟路。

直接把人領去專門闢出來給儀衛住的屋舍,安排人住下。標識薛朗郡公身份等的儀仗,將作監明日才送來,所以,儀衛們還只是空有名頭,還沒實質履職。

三十個僕役,薛朗直接讓人分男女關在兩個院子裡,然後讓長儉挑出幾個身強力壯的男僕,去驛站把屬於薛朗的東西搬過來。

(本章完)

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
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