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

公主殿下手微微一頓,神色未變,只淡然的提醒一句:“薛幼陽,直視本宮,視爲冒犯,乃是逾越失禮之舉。”

看樣子不像生氣,似乎真的只是提醒。薛朗趕緊低頭,雙手握拳高舉於頭頂:“對不起,殿下。我只是心中不安,我什麼都不知道,明明只是在公主殿下這裡做事,連周圍方圓一百里內都沒逛過,爲什麼外面會有人這麼惦記我?我想不明白!”

薛朗坦誠說出自己的感受。

是的,他是在不安。

如果是明年,他做出一些成績後,有人這麼惦記他,他只會說人慧眼識英才,有眼光!但現在,他還在公主府裡做主薄,什麼成績都沒出來,只區區一個曲轅犁,還不足以讓人這樣關注他!就算加上牀弩與神臂弓,也還不夠。

所以,薛朗覺得不安。他對外面的世界與外面的人是深懷戒心的。有一點他說的是真的,目前整個大唐,他只信任公主殿下一人。

薛智送來的禮,讓薛朗震驚,可是信息的閉塞和不對等,讓他想推理也無從下手。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平陽公主。

公主殿下雖然城府深重,可待他的用心,薛朗不是傻人,自然能感覺到。公主殿下以誠心待他,薛朗是知道的。而且,公主殿下心胸寬廣,並不是那種讓下屬動輒獲罪的上司,薛朗相信公主殿下的爲人。人生能遇到一個值得信賴的上司,其實並不容易。

公主殿下沒做聲,室內安靜得落針可聞。薛朗低着頭,也看不見公主殿下的表情,不過,以那位公主的養氣功夫,就算看見只怕也看不出什麼來。

只看見公主殿下素色的衣角,輕輕擺動,向他的方位移動而來,然後,一隻溫暖的手扶住他高擡的手腕,公主殿下的聲音一如以往般沉穩淡然,輕輕地在他頭頂響起:“本宮猶在,你有何可震驚的!”

奇異的,薛朗波動劇烈的內心就這麼被安撫了!

順着公主殿下的一扶,重新坐好,再度擡頭才發現公主殿下並沒有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是讓侍女拿了個蒲團過來,就在他對面的位子上坐下。

平陽公主似乎有些神思不屬,眼睛望着門口,不知在想什麼。薛朗下

意識的覺得公主應該是在想什麼,也不出聲打擾她,默默地等着。

沉默了一會兒,平陽公主才道:“這禮是何人所送?幼陽可方便告知。”

這有什麼不方便的!薛朗直接就扔出答案:“是薛智送的!”

“薛智?井州長史薛智?”

公主殿下追問。薛朗道:“沒錯,就是他。屬下今天早上出去巡視工坊,回家吃早飯的時候,萬福來報說接到他的拜帖,執意非要今天拜訪我,留下拜帖,約好午時會見。我下午沒什麼事情,又好奇爲什麼不認識的人會來拜訪我,我就留在家裡會見他,誰知以爲只是簡單地會見,會見出這麼大一個驚嚇!”

公主殿下莞爾,道:“幼陽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有趣,這樣纔是幼陽,方纔那樣不安的樣子,可非我熟悉之幼陽。我阿孃曾教我,遇事莫慌張,已勝五成矣。”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先皇后智慧過人,薛朗受教。我剛纔是受到驚嚇了。那個薛智到我院中做客,先是要跟我論譜,可憐我家的家譜早就在遷徙過程中丟失了!”

如果柳女官在,聽到這話,一定也會像薛智般抽嘴角。世家重譜系,居然還有人能把家譜遺失,在柳女官、薛智他們聽來,簡直覺得不可思議。

公主殿下倒是沒什麼表示。薛朗繼續道:“跟我論家譜論不上,就給我宣揚了一番河東薛氏的光榮歷史,然後又跟我講什麼長幼有序、遵守禮制、守規矩的話,說什麼那樣纔是一國一家興盛之道。”

“哦,幼陽是如何搭話的?”

公主殿下追問。薛朗想了想,道:“周公定禮是天下禮法的基礎,大家都贊同的,我覺得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存在的道理,就贊同他了。然後不知道戳到他哪個心思,居然要給我說親!”

“說親?”

“是啊!弘農楊氏女啊!就算是我這種剛來的,也知道關西六大姓的盛名,像我這樣的人,居然能有弘農楊氏的女子看上我,雖然是偏房的,不是正支嫡女,可這不也是瞎扯淡嗎?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

薛朗毫不客氣的吐槽。公主殿下失笑,上下打量一番薛朗,調侃他:“

我觀幼陽儀表堂堂,莫說弘農楊氏的旁支女,就是正支嫡女也是配得的。”

薛朗一臉“殿下你在逗我”的表情,拒絕與公主殿下說話。公主殿下又是一笑,略頓了頓,方纔道:“說來,我要給幼陽倒不是纔對。”

薛朗不解:“爲什麼?殿下。”

公主殿下道:“幼陽今日受這驚嚇,想來是因我的緣故。”

薛朗搖頭:“殿下,屬下還是不明白!”

公主殿下眼睛微眯,意態幽遠的望着門口:“薛智出身於河東薛氏,河東乃是太子的故地。”

薛智是太子建成的人?所以,那個在背後運作,要給他與弘農楊氏女保媒拉縴的就是太子李建成?

知道背後是什麼人,薛朗反而不震驚了!這位太子殿下顯然不像他以爲的那麼草包嘛,看他收買人心的手段,也不是沒成算的人。

如果薛朗是一個真正的古人,那麼,太子的禮物顯然是極周到的。田產農莊,在古人來說,土地就是生命,有了土地,纔有了家族血脈延續的根本;而東市、西市的鋪面,就是增加收入的營收,對薛朗這種缺錢缺根基的外來戶,可謂是一擊即中。

土地有了,收入有了,可不就是缺一個女主人嗎?於是,太子還按照古人的標準,給薛朗保了一樁好媒!弘農楊氏女,以薛朗的出身來歷,這樁婚事要是成了,可不就是高攀了嗎?

世人嘗以能娶世家女而歡喜自豪,如果薛朗真是一個古人,聽到能娶世家女,只怕睡覺都能笑醒!可惜,太子李建成腦洞再大也算不到薛朗是穿越來的!

薛朗問道:“殿下,太子爲何對屬下投下如此大的本錢,不合算吶。”

這話說的,公主殿下莞爾一笑,道:“應該是因我上疏聖人之故。”

“上疏的原因?”

“正是!我曾上疏聖人,異人薛朗獻上新的作物,暗示聖人該作物產量驚人,想來聖人是心中有數,已開始準備對幼陽的封賞,故而驚動了太子。”

公主殿下倒是坦誠,沒對薛朗隱瞞。

可薛朗反而更加不解:“一個高產的農作物,就能讓太子這麼下力氣收買我?”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
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