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

“若說辦法的話,其實有一個!”

坐上馬車,薛朗方纔猶豫的道,心底有些爲難:“只是於這個辦法來說,心裡不太有底。”

平陽公主鼓勵的看他一眼,微笑道:“且說來聽聽,爲妻與你參詳參詳。”

薛朗點點頭。

天氣對戰事的影響,在現代似乎也沒什麼辦法解決。雖然在網上聽說過所謂的氣象武器,然而,因爲不是身處其中的人,也無從知道真假,自然也就不知道在現代用的是什麼手段。

不過,現在是在唐朝,以現有的技術條件和薛朗的知識儲備,顯然,他造不出水泥,也造不出瀝青,甚至組織人手修建一條碎石路都做不到。

在這個一切工程全靠人力的年代,生產力低下,也沒有什麼機械可以幫助勞動,更沒有多餘的人口。勞動人口連溫飽都沒解決,若是要修路,必然要抽調民夫,帶來的後果就是生產力的損失。

遠的有秦始皇徵調民夫修建萬里長城,近的就是隋煬帝楊廣徵調民夫修建京杭大運河,大興賦役,死人無數,民不聊生。剛成立的唐朝,顯然也沒能力和底氣做這樣一件大工程。

所以,薛朗的辦法只能從最簡單處着手。薛朗道:“最好的辦法顯然是修路,但是,修路花費頗大不說,耗費的工時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的辦法就是徵集人手,提錢在路的兩邊堆上一些沙石摻土的土堆,多堆積一些,覆蓋上茅草或是乾的樹葉之類的東西,等雨天行進的時候,遇到路不好的地方就現時鋪墊一下。這樣一來,雖然路途上耗費的時間會比平日慢一些,但是,起碼路能通不是?並且,這個事情做起來也簡單,就地取材就行,只是提前準備,算是個笨辦法。”

平陽公主眼睛一亮,似是經過這個提醒,也打開了思路,道:“幼陽此法勝在提前準備,若是依此而行,兵械、糧草都可提前準備。與突厥接壤且會被突厥進攻的州縣就那麼幾個,朝廷若

提前選好統帥,提前駐紮,趁着雨季未到來之前,把糧草、兵械囤積好,戰事起時,纔不致後繼乏力,士氣不振。”

薛朗笑着點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這是個笨辦法。”

兩人又商議了一下,補充一下細節方面的東西,等回家再寫成疏奏呈遞聖人。至於薛朗擔心的抽調民夫而帶來的生產力的損失,平陽公主道:“邊關久受突厥時時侵擾之苦,幼陽之法,就地取材,與生死存亡相比,算不得什麼。”

薛朗點點頭,覺得這就是兩人眼光差別所在,平陽公主更有大局觀,而他還習慣性的着眼於細緻的地方,格局不夠啊。這是所站立位置的差異。平陽公主出身極好,又有大量的實務經驗,自然看得更廣更深。薛朗即便有後世資訊發達,知識儲備廣博的優勢,在眼界上,還是有差距。

糧道可以用薛朗這個辦法,但兵器的防鏽上,薛朗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以後世的工藝來說,鐵器防鏽一般採用的手段就是鍍膜和塗油或是上漆等手段,在唐朝,幾乎都不可能,有技術上的難題。最後,只能採用改建馬車的辦法,提議運輸的時候,加一個斜頂的蓋子,或用草扎,或用毛氈,使雨水順着斜頂滑落,不至於沾溼兵械。

加上平陽公主讓統帥提前駐紮的提議,回到公主府,由平陽公主執筆,兩人聯名上疏,把辦法呈遞給聖人,交由政事堂的諸位大臣們商議定奪。

因爲事情緊急,聖人看了疏奏便緊急召了政事堂的大臣們進宮議政,經反覆商討和完善後,在薛朗的提議基礎上,形成最終方案。

徵突厥的統帥,羣臣屬意秦王,唯獨太子李建成推薦了安國平陽公主。太子道:“若論統兵屯駐,有葦澤關之事蹟在,即便是秦王,在平陽面前,也不敢說必勝。秦王已奉敕點兵征討楊文幹,唯有平陽閒賦在家,是故我推薦安國平陽公主爲行軍總管,總領後方,以應對突厥之侵擾。”

薛朗

聽得目瞪口呆,只有一句話想問太子——

你還是人嗎?

這根本不是人說的話!他的公主殿下剛新婚有身孕,別人在他們兩口子這個年紀,若是第一個孩子站住,已經打了議親的年紀。而他與公主膝下猶空,這樣的緊要時刻,居然推薦公主出征……如是有個萬一,這豈不是要他和公主的性命嗎?

薛朗面色鐵青的看着太子,無論如何也忍不下這口氣!

聖人看太子一眼,斷然道:“平陽非適合人選,另薦他人便是。”

太子有些不甘,不過還是應道:”喏。“

太子再不甘,最終,爲了長安城的安危,衆臣及聖人皆屬意秦王爲行軍總管,只待楊文幹叛亂一事平定,秦王便改道,提前駐防幷州。

七月初五,秦王帶領的軍隊還沒到寧州呢,已然傳來楊文幹被部署所殺,連人頭都被人割下來,送往京師長安。楊文幹叛亂一事,平息!秦王被封爲行軍總管,帶着人馬直接轉道幷州,提前開始準備應對突厥的入侵。

京師長安,聖人望着案頭的疏奏皺眉頭疼——

悔不該當日失望於太子建成的失策,一時衝動之下許了二郎太子之位。待他出徵歸來,此事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所謂金口玉言,身爲帝王,說出來的話若是不作數了,於他的名聲及後世評價,定然有損。

聖人很頭疼!

這事兒吧,主要錯在他,元吉明顯是支持太子的,平陽……若是找她商議,只怕少不得一頓勸諫。聖人思前想後,對宮人道:“去宣駙馬薛朗進宮,就說我有事與他相商。”

這小子在對待女子上笨拙,然做事卻既有機變,又有原則,實是難得的人才。前幾日方纔出主意解了一大難題,不知在此事上,可否會有中肯的建議或是辦法!何況,當日脫口而出時,薛朗也在場,與他商議也好說些。

聖人摸着鬍鬚,打定主意,等着薛朗前來。

(本章完)

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七卷_請假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七卷_請假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