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

俗話說得好,窮則變,變則通。用大白話說就是人都是逼出來的!爲了自己的胃着想,也爲了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薛朗也是蠻拼的。

還沒從衙門口下班回家,就把萬福支使出去,讓他直接去府裡賬房拿錢,二話不用說,先去西市給買兩個紅泥小爐子去。

於是,第二天一早,薛朗來上班的時候,是騎馬來的,馬車拿去運東西了。紅泥小爐子,搭配小爐子使用的燒水壺、鍋等,還有一袋子炭。

不過,等長儉把東西搬進去的時候,章安之臉色有些古怪,小心的看薛朗一眼,直接躬身行禮:“屬下向薛侍郎請罰!”

薛朗心中一動,問道:“章郎中爲什麼要請罰?請解惑!”

章安之低着頭,恭敬而又嚴肅的道:“薛侍郎初到任,於民部各處皆不熟悉,昨日屬下應當帶着薛侍郎四處看看,熟悉一番。是屬下疏忽!”

說完,還看了薛朗讓長儉、萬福搬進來的紅泥小爐和炭一眼。薛朗一看就明白了,問道:“衙門有爐子?”

章安之腰彎得更低了:“回薛侍郎,在最北邊的廊坊置有火爐,供民部同僚們熱飯菜之用,也可提供熱水。”

沒人告訴過他這件事情!難怪剛纔讓人搬東西進來的時候,周圍的人眼神、表情都比較怪異。所以,這是第一天來就被下馬威了?

薛朗沒說話,望向章安之,章安之的腰又更低了些,再彎下去就成九十度的大禮參拜了,這種大禮顯然薛朗受不起。

薛朗起身,扶起章安之:“此事我知道了,與章郎中無關,自然也不用請什麼罰。說來,我還應該感謝章郎中的指點。”

章安之明顯鬆了一口氣,語氣表情依舊保持着恭敬:“不敢,是屬下做事不周。”

薛朗道:“說了與章郎中無關便是無關,我爲人歷來爽快,這事便就此揭過如何?”

章安之一聽,自然是允的:“喏。”

薛朗點點頭,道:“不如章郎中把諸如此類的事情,與我說說如何?對了,中午就不用讓家裡人送飯了,如果不嫌棄,就與我一起吃可好?”

章安之立即道:“多謝薛侍郎,那屬下便叨擾了!”

“無妨。”

說完,薛朗讓一臉不知所措的長儉把帶來的東西安置好,完全沒有讓人送回去的意思。章安之看了也沒說什麼,在一旁也沒走,

而是事無鉅細的把民部的事情細細地向薛朗介紹了一遍。

在何處生火熱飯菜,在哪裡取炭,應該找誰,水房的開水一般什麼時候好等等,全都是一些生活方面的細節,全都向薛朗介紹了一遍。

說完後,章安之恭聲問道:“薛侍郎可還有何不明之處?”

薛朗搖搖頭,笑道:“章郎中說的如此詳細,我哪裡還有不明瞭的。以後都在一起做事,有什麼不明瞭的地方,再向章郎中請教便是。”

“不敢,不敢,有何吩咐或是不明之處,薛侍郎儘可使人來問屬下便是。此外,侍郎可稱屬下安之。”

薛朗爽快的道:“行,以後便稱你安之吧。”

“喏。”

說完,章安之便欲出去做自己的事情去,走了兩步,似乎想起什麼似的,又折回來:“薛侍郎,屬下這裡還有一事稟報。”

“什麼事?”

章安之似乎有些猶豫,咬咬牙方纔低聲道:“左侍郎出身於太原王氏一族。”

太原王氏?那不就是號稱“不王而王”、“五姓七望”裡的王氏!

薛朗微微一愣,反應過來,點點頭,道:“多謝安之。”

“不敢,屬下只是盡到本分而已。屬下先出去做事了。”

“去吧。”

章安之一出去,薛朗臉上的笑容便消失不見,徑自走到書桌後的椅子上坐下,手掌輕輕撫摸着桌面,默默出神……

他昨天應該是被王顯坑了吧?

在這種小事上坑他,最多薛朗就是丟點兒面子,於他本身來說,無有任何損傷。所以,王顯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奚落他一下?

或者往深裡說,這是在向裴矩側面暗示他工作能力不行嗎?作爲一個主管天下錢糧與賦稅的部門的副官,薛朗連自己的工作環境都沒仔細查看,一來就栽了個跟頭,丟了面子,顯然不是一個細心的人,並不勝任這份工作……

或許王顯是這個意思。

薛朗沉吟着,不急着下決斷,看看再說就是。薛朗做事從來都不是急性子的人,他的經歷與經驗告訴他,急躁從來都不是好習慣。

薛朗出神一陣,想不明白便暫時把事情放下,收拾心神,繼續去典籍室看書去……

說什麼都是虛的,手頭有本事纔是實際的!他必須儘快上手新工作!

又看了一早上的

書冊,到吃飯的時候,萬福準時送來飯菜,薛朗已然讓長儉生好爐子,燃起炭火。章安之也來了,手裡還拎着一個小土罈子。

“安之來了,快過來坐,準備開飯。”

“喏。薛侍郎,這是屬下家裡老母醃製的緋羊,若不嫌棄,請薛侍郎嚐嚐家母的手藝。”

章安之遞上小罈子。薛朗命長儉收下,笑道:“多謝安之,我挺喜歡吃緋羊的,不過,我府裡無人會醃製,如今倒是可以一飽口福,可惜這裡沒刀具,不然倒是可以切一盤出來嘗一嘗,現在只能我帶回府裡吃了!”

章安之嚴肅的面容終於露出一絲笑意來,恭聲答道:“薛侍郎不嫌棄便好,若能吃得慣,儘可告知屬下,屬下請家母再做便是。”

薛朗爽朗的笑道:“如此我便不客氣了。”

長儉從書櫃旁邊拿過來一張摺疊桌拉開,又搬來兩把椅子,恭聲道:“請章郎中入席。”

薛朗已然先坐下,朝章安之道:“安之請坐。因爲今日吃的菜比較特殊,所以就不分席了。我倆一桌吃吧。”

“喏。”

章安之神色恭敬,面容嚴肅,動作卻小心翼翼地,在薛朗下手坐下,試了試椅子,面色奇色,道:“薛侍郎這胡凳倒是精巧,比之坐榻方便、舒適許多。”

薛朗笑起來,順便打個廣告:“這是在城中一傢俱店中訂購的,安之如若喜歡,待我介紹你去訂購。”

“多謝薛侍郎。”

兩人隨意的說着,長儉把燃好的炭爐放到桌上,然後端來一口小鍋,小鍋內香味兒撲鼻,無比勾人……

薛朗笑着介紹道:“這道菜叫做幹鍋鴨,主料是鴨子,搭配有素菜,可以邊煮邊吃,越煮越香。請動筷吧!”

章安之被香味兒勾得下意識的嚥了一口口水,謝過薛朗後,拿起筷子,準備開吃。主食是小米粥和饅頭,長儉已經去北廊坊熱好端來。

幹鍋鴨比較油膩,搭配上清淡的小米粥和饅頭,恰恰合適。章安之這第一次吃薛府菜式的人,吃得滿嘴流油,頻頻誇獎。

兩人正吃得熱火朝天……

“幼陽屋中香味勾人,不知在享用何種美食佳餚?爲何不叫上老夫一起?”

突兀的聲音貿然響起,薛朗擡頭,卻是裴矩站在門口,雙目閉着,下巴微擡,正在聞幹鍋鴨飄出的香味兒,還聞得無比陶醉。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
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