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

“你說什麼?”

刺史府裡,裴雲昭滿臉不敢置信之色的望着來報訊的人,以爲自己聽錯了!

報訊的衙役小心翼翼的重複道:“薛駙馬於居處遇刺,兩名刺客身死,薛駙馬處死了一個護衛和一個婢女。”

“薛駙馬呢?可有大礙?”

裴雲昭急急的追問。衙役道:“回使君,無有消息傳出,小的不知薛駙馬是否有礙。”

“怎麼會無有消息呢?”

裴雲昭叱了一句。衙役囁喏:“因爲……因爲……”

便聽一道女聲道:“因爲我來了!你的衙役自然無法再從駙馬處探聽消息!”

裴雲昭聞聲,猛然轉身回頭,便見一腹部隆起,顯然已是有孕在身的美貌女子緩步走了進來,身邊跟着一隊精兵,通身的氣勢與從容,好像不是她擅闖刺史府,而是在閒庭信步一般。

裴雲昭苦笑一聲,躬身行禮:“臣裴雲昭拜見安國平陽長公主殿下,經年不見,殿下可還安好?”

平陽公主當仁不讓的步上上座,徑自坐下,淡然道 :“本宮好與不好,難道裴刺史不知?”

裴雲昭不禁再次苦笑,拱手道:“雲昭無有看顧好駙馬,愧對殿下。”

平陽公主凝視他片刻,擺手道:“罷了,此事說來也怪不上雲昭你,有人看準了雲昭你與我駙馬之爲人品行,以有心算無心,你二人無有防備之下,自然着了對方的道。無妨,不過是先失一局,慢慢找還便是,來日方長。”

又是這般大氣從容的風采!世間女子萬萬千,名門淑女裴雲昭也見過不知凡幾,然除了平陽公主殿下,何人還能有此氣勢?

裴雲昭暗暗嘆氣,再次不禁對那位薛駙馬涌起一股嫉妒之情來,然面上卻只能一板一眼的道:“多謝殿下體諒。”

平陽公主微微頷首,問道:“周家那位大中正呢?可有前來?”

裴雲昭恍然,難怪平陽公主居然霸道的直闖刺史府,即便是爲了駙馬遇刺一事震怒,以公主的爲人,也斷不是遷怒於人的人,原來是爲了周家的大中正而來。

這周家自從出了個

大中正,行事便有些狂悖無忌,居然連堂堂的駙馬都尉、聖人敕封的一品國公也不放在眼裡……平陽公主殿下這是爲駙馬出頭來了!周家以爲駙馬被聖人流放便輕視之……如今,人家妻子來了,看你周家還如何狂悖!但是,感覺愈發的嫉妒駙馬了!

此時此刻的感受,裴雲昭有些扎心,兀自不死心的問了一句:“殿下是爲大中正而來?”

“非也!”

裴雲昭才稍覺安慰,就聽平陽公主道:“乃是爲孫祥殺人一案前來!我家幼陽的法子乃是還原案情,揭開真相之良方,周家卻一再擾亂,妄圖以勢壓人,屈打成招。若要論勢,我家駙馬被聖人流放,不好高調行事,如今我來了,本宮以長公主之尊,且與周家論一論便是!”

裴雲昭:“……”

感覺更扎心了好不好!

平陽公主卻不管他複雜的內心活動,淡淡一瞥,道:“根據律法三人證實之規定,依本宮看,即便找不回行商人與遊俠兒也無妨,現有之人足夠作證。我家駙馬受了輕傷,不便出來,便由本宮代駙馬作爲被告親屬出席便是,請裴刺史把原告苦主請來,一起去妓館走一趟吧!”

這便是公主殿下的手段,比之駙馬薛朗受限於流放之身,而他裴雲昭受限於官聲等因素,行事頗多顧忌,這位殿下的手段 可謂快刀斬亂麻,乾淨利落,直指要害。

裴雲昭道:“請殿下稍待,臣這邊使人去傳周家來。”

平陽公主點點頭,裴雲昭立即使人去傳周家。等周家來應訴升堂的空擋,裴雲昭於次席坐下,剛要使人煮茶湯,平陽公主已然道:“我之情況不便飲茶湯,勞煩雲昭給我來些白開水便是。”

想起公主殿下已然要做母親,裴雲昭恍然:“喏,請殿下稍待,臣這邊使人去準備。”

“善,勞煩雲昭。”

“不敢,能爲殿下效勞,是雲昭之榮幸,並不覺麻煩。”

平陽公主仍堅持道謝,致謝後道:“說來,雲昭爲何突然申請外放?當日我奉敕鎮守葦澤關,不在京師,不明內中詳情,若不是回京後見到令祖,本宮竟不知雲昭外放做了這

越州刺史。”

裴雲昭內心有些澀然,面容嚴肅的道:“回殿下,一切皆因家父勸諫太子,遭太子疏遠,臣有感於朝中之波濤洶涌,勸家父惜身以自保,臣也想遠離京師紛爭,便自請外放。”

平陽公主默然,片刻之後方纔道:“雲昭此舉……對大兄無有信心之故?”

裴雲昭老神在在的肅然道:“臣與殿下一般無二。”

平陽公主淡淡一笑,道:“雲昭之眼光,便如當日一般,直指本質。”

裴雲昭一絲不苟的行禮:“不敢當殿下如此誇獎。”

平陽公主安然道:“一別經年,雲昭風采猶勝往昔,做這越州刺史也極好,主政一方,代天牧守,責任重大,望戒之勉之。”

“喏。”

正說着,衙役來報,周家的大中正攜週三老爺父子倆兒來拜見平陽公主與裴雲昭,懇請與孫祥和解。

平陽公主不假思索的道:“周氏 何許人也?不見!不過,爲早日了斷孫祥殺人案一事,雲昭,還請升堂。”

裴雲昭心中暗笑,面上努力的保持着嚴肅:“喏,臣這就召集證人。”

之後,裴雲昭召集了現有的證人,於當日案發地,來了個場景還原,在互相口供對應下,事實漸漸清晰——

根據口供,當時周十七郎站立的位置,孫祥根本就碰不到他,反而是兩個一直找不到影蹤的遊俠兒就站在周十七郎的身後。

孫祥確實沒有殺人!他是被冤枉的!與此同時,仵作也傳來報告,言道周十七郎並不是因外傷擊打而死,而是死於毒殺。

想不到本來是失手誤殺的案子,突然之間轉變了畫風,變成了懸疑劇,雖仍有不明之處,但根據現有事實,孫祥不曾殺人已然確認無疑!裴雲昭當堂下令,孫祥無罪,當堂釋放。

平陽公主心頭一動,使人轉告裴雲昭:“刺殺駙馬者,乃是兩個遊俠兒。裴刺史要尋找的也有兩個遊俠兒,與那周十七郎站得最近的也是兩個遊俠兒,皆是遊俠兒……莫不是有相通之處?”

裴雲昭經此提醒,恍然大悟:“老鴇呢?快去認屍!”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
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