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

要把堆得跟小山似的紅薯運上京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護送的的人手,運送的車輛、人員等也要安排,這需要做大量的調度工作。何況,還有土豆等着採挖……

其實土豆也可以挖了,不過,薛朗覺得如果李綱一來就挖出來,搞得好像專門等着李綱來似的,往後推幾日也無妨,公主殿下前戲已經做了,薛朗總要把後戲做足纔不枉費公主殿下花費的心思。

爲了等土豆收穫,李綱一面派人送疏奏進京,一面耐心等待。平陽公主治軍嚴格,駐軍在當地名聲不錯。李綱即便身爲上使,也不可能去軍營打轉,所以只能在附近走走。平陽公主也不管他,盡由他轉就是,還派了府中的長史韓進出面做陪。

負責準備車馬裝運紅薯的騎曹那邊,因是第一次裝運這個東西,又是要進京進獻的,唯恐裝運不妥損壞了紅薯,去公主殿下那裡問話後,公主殿下直接把這事兒丟給了薛朗。

薛朗這幾日便忙這個,說是忙,其實也只是動動嘴,指揮人準備大量的茅草,紅薯又不是雞蛋,拿茅草墊筐,即便路途遙遠,也足夠了。

如此忙碌了三四日,薛朗捉摸着也差不多了,去請問公主殿下的意思:“殿下,屬下想明日採收土豆,時機合適否?”

平陽公主問道:“土豆已可採收否?”

薛朗道:“土豆與紅薯不同,其實只要土裡的土豆長得差不多大就行,只要苗不枯死,收也可以,不收也可以。”

平陽公主道:“既然如此,那就採收吧,早日出發,免得被劉黑闥亂了好事。”

“喏。”

薛朗應是。平陽公主道:“另外,關於粉條製法推廣一事,幼陽寫一封疏奏出來,我讓人快馬呈送聖人。”

薛朗一愣,忍不住指指自己鼻子:“殿下讓我自己寫?”

平陽公主頷首:“正是。”

薛朗有些不敢置信:“就屬下的文采,殿下覺得呈於聖人面前,不會污了聖人的眼?屬下怕所寫疏奏太沒文采,聖人一個生氣,說不定要治屬下的罪呢。殿下,還是不要嚇聖人爲好。”

平陽公主不禁一聲長笑,笑得薛朗臉都快綠了,他明明說的是現實的、比較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很嚴肅的擔憂,公主殿下笑成這樣是什麼意思!

笑完了,平陽公主才收住笑聲,但滿面的笑容卻沒收,笑吟吟的道:“幼陽何以如此自嫌?”

薛朗嘆道:“非是屬下自嫌,而是事實如此。”

平陽公主這才收了笑容,道:“幼陽自幼成長於異國,不習慣我朝文體實屬正常,現時你可找人代寫,將來當如何?總不能一直找人代寫,還不如一開始便把此事呈於聖人面前,聖人並非不同道理,想來定能包容幼陽纔是。”

也對,晚暴露不如早暴露,萬一以後才暴露,被陰險小人扣上欺君的帽子。薛朗一想,乾脆同意了,不過,還是沒什麼自信的道:“屬下回去寫好後,還請殿下斧正一番,看看可有錯字什麼的。”

平陽公主莞爾,倒是答應他:“可。”

薛朗想了想,道:“還請殿下給屬下派個寫疏奏的先生。”

平陽公主看他一眼,看得薛朗怪怪的,平陽公主才道:“幼陽看府中可有人能做你之先生,難道本宮這位現成的先生才學不足嗎?”

哎喲我去!

薛朗心裡默默叫了一聲,連忙拱手:“屬下不是想着殿下事務繁忙,想來無有時間教導屬下,這是經驗主義犯下的錯誤!”

“何謂經驗主義?”

公主殿下每次的關注重點都是這麼的清新脫俗。薛朗少不得又給她解釋了一通,閒扯兩句,總算讓公主殿下放過這一茬兒,開始教他寫疏奏的格式。

平陽公主道:“漢以前,上行文書統稱爲書,文體分奏、章、疏、表四種。格式大致可分爲奏抄、奏彈、露布、議、表、狀六種。”

薛朗用心記下,追問道:“請問殿下,不知這四種文體,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應該用哪種文體?有什麼講究嗎?”

平陽公主不徐不疾的道:“奏以按劾,章以謝恩,疏按異議,表以陳情。幼陽以爲你所寫之粉條推廣方法該用何種文體?”

薛朗想了想,試探着

答道:“疏議?”

“然也!”

平陽公主讚許的看他一眼,大有老師表揚聰明的學生的欣慰感。

薛朗默默蛋疼,做古人的學生也不容易,看公主殿下字句儉省的,如果不是他自己對照着學過的歷史知識和以前背誦過的古文對照理解,只怕現在還沒明白呢。不過,能得到公主殿下的親自教導,他不應該嫌棄,還是應該心懷感謝,不過,在謝公主殿下之前,應該先謝兩位……

感謝語文老師!感謝歷史老師!薛朗在心裡默默合十。

平陽公主道:“奏,在秦漢之前,稱之爲書,至秦時,改書爲奏,奏乃是羣臣論諫之總稱,劉勰對此曾在《文心雕龍》中言,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衍謬,總謂之奏。”

薛朗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平陽公主繼續道:“章,章以謝恩,幼陽記住,此次進京,受聖人封贈,須得書寫奏章謝恩。”

薛朗連忙答道:“喏。屬下記住了!”

平陽公主續道:“疏,又稱議,乃是臣下對君王論事說理,陳述意見之文體。所謂‘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議,奏議也。表以陳情,乃是臣僚向君王陳情之文。如論諫、勸請、推薦、慶賀、慰安、辭解、陳謝、進獻等皆可用之。”

給薛朗總論了一番,公主殿下又不厭其煩的把四大文體之下的各種小區別說了一遍,什麼時候該用什麼,雖然言辭習慣性的儉省,但說的也算深入淺出,薛朗倒是一聽就明白了。

聽完後,薛朗倒是恍然明白,這時候對上呈送疏奏統稱上疏,也是沿襲古制而來。奏摺這種稱呼是清朝以後的事情,清以前是沒有這個稱呼的。

跟着公主殿下學習了一通行政公文的寫作,薛朗一腦子的疏奏表章,急吼吼奔回聽風院寫自己人生的第一封奏疏去。

沒穿越的時候,薛朗雖然是藝術生,成績卻並不差,作文寫得還算可以,自認寫一篇言辭順暢,邏輯嚴謹的文章出來並不難,難的是不知道聖人李淵陛下能不能理解,會不會嫌棄文采太差。

文化差異什麼的太闊怕了!

(本章完)

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
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