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

威望?!

就這麼簡單的兩個字,這不是說了等於沒說嗎?薛朗好無語的望着公主殿下,委婉的道:“殿下,指點屬下這種笨人的時候,請殿下說得詳細些,可好?”

公主殿下不由一笑,似乎對薛朗這種自黑精神挺讚賞,笑道:“葉卿初入營當日,設下百金賞錢,與衆將比試弓術與茅術,衆將皆敗之,葉卿大勝,當衆宣佈把用作於賞金之錢買羊宰烹,與衆將士共享。”

看不出這小子這麼有手段!

薛朗表示佩服。公主殿下似是看出薛朗的佩服之意,緩緩補充了一句:“那百金賞錢,乃是葉卿向我借貸之資。我甚喜他之手段,免了他之債務,葉卿甚感激。”

豈不是要感激麼?

薛朗看葉卿與他那小未婚妻經濟上應該也不算寬裕,要不然他那小未婚妻也不會在農莊收購魚蝦的時候捉了去賣。

而且,經過葉卿這麼一番舉措,威有了,望還不簡單!只要假以時日,以葉卿的聰明,自然能做到上下一心。

對葉卿與平陽公主的做法,薛朗只想說老司機套路深,像他這樣的萌新,是學不來的。不過,倒是有一些經驗可以學習,以力服人學不來,努力努力以學識服人還是可行的。感覺學會了一招的薛朗抱拳向公主殿下致謝:“屬下多謝殿下指點。”

公主殿下襬擺手,不以爲意,突然轉換話題:“說來,幼陽答應的紅薯宴,可準備妥當否?以幼陽於飲食一道的精細,我甚是期待之。”

薛朗笑道:“請殿下保持期待,明日朝食即可享用,定不會讓殿下失望就是。”

平陽公主一笑,道:“靜待幼陽。”

說到紅薯,薛朗道:“說起來,土豆差不多也可以挖了,種在園子裡,肥力給的夠,收穫應該挺喜人的,還有,棉花……就是殿下習慣說的白疊子,也該打頂了。”

平陽公主好奇的問道:“何謂打頂?”

薛朗答道:“就是把棉花植株上一些弱的枝幹和葉尖剪了,讓棉花從土裡吸取的營養,全部集中到好的棉桃上,以使得這些好棉桃的產量和質量更高、更好。這是彼時種花家的棉花種植戶們總結出來的實

用經驗,對棉花的增產和穩產有好處的。”

平陽公主道:“原來其中還有這般學問。不知我大唐何時才能像種花家一般,每門學問皆有教授之所,皆有研習之人。”

薛朗道:“慢慢來,終歸會有的。”

平陽公主點點頭,兩人皆知道,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說起農業,薛朗突然想起《齊民要術》來,這本書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完整的一部農書,這本書概述了農、林、牧、漁、副等方面的生產技術知識。

另外,這本書的作者也是個妙人,他居然嘲笑孔子孔聖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齊民要術》主旨“食政爲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節”。這本書推崇實用主義,實用到什麼地步呢?就是關於花草的種植培育、園林的建造等原本屬於農業的事情,一個字都沒有。

這本書在歷朝歷代都頗受重視,中國古代一直是農耕文明,宋時刊印的官印書,有“非朝廷之人不可得”的說法,被後人稱之爲“惠民之政,訓農裕國之根本”。

這部書記載之詳細具體,涵蓋範圍之廣,是後世所有寫農書人的榜樣。在古代來說,是很實用和值得推廣的。

於是,薛朗問道:“敢問殿下,府中可有收藏農書?”

“農書?幼陽要這個作甚?”

平陽公主問道。薛朗道:“曾有人說過,打仗就是打後勤。後勤來說,不過就是衣食住行,住行可以簡便,衣食卻簡便不了,簡便了便食不飽腹,衣不蔽體,何況還是打仗的後勤?更爲重要。我懂的耕種方法是我從種花家學來的,也想看看歷朝歷代的著述,取長補短。”

“大善!”

平陽公主讚了一句,道:“我知幼陽何以博學矣。”

看個農書學習一下也能扯上博學?

薛朗一臉莫名的望着平陽公主。平陽公主道:“恰是幼陽頗明謙虛好學之精髓,勤於治學,故而方有今日之博學多能。”

薛朗被誇得不好意思:“殿下過獎,屬下只是自知才學不足,所謂笨鳥先飛,多學些知識總是好的。”

平陽公主道:“我當向幼陽多多學習纔是。”

薛朗拱拱手,不知該怎麼回話了。

說起農書,平陽公主道:“農書歷朝歷代皆重視,多有收藏,我也不例外,計有《氾勝之書》和《齊民要術》,幼陽如想看,我讓人拿來。”

薛朗一聽,心中高興不已,連忙道:“謝殿下。”

話說,《汜勝之書》在現代可是已經失傳了,等以後去到長安,要多多蒐集後世已經失傳的東西,然後收藏起來。特別是《齊民要術》這種實用類書籍,就算是以後家族敗落,子孫也能從書裡學點兒實用的技術,不至於餓死。

薛朗覺得,他考慮的也夠遠的,果然是在唐朝被當中年人看的緣故吧?好醉!

抱着公主殿下使人拿來的《汜勝之書》和《齊民要術》回聽風院,剛進院子門口,五隻胖成肉球的小狗崽們就迎上來,奶聲奶氣的“汪汪“着求摸求抱。

薛朗把書交給長儉,蹲下身挨個把小狗崽們摸摸抱抱。抱着兩隻小狗崽,還沒放下,突然腳邊一陣“嗚嗚”的哼唧聲,似乎有着無限委屈。

薛朗低頭一看,居然是豆漿。薛朗正欲摸它,萬福表情古怪的道:“稟大郎,豆漿發情了!”

薛朗低頭看看豆漿,沒看到血跡,再看萬福古怪的表情,放下小狗崽,蹲下身子,抱着委屈的豆漿摸摸,低聲問萬福:“怎麼?裡面有什麼內情?”

萬福也學着薛朗蹲下,低聲道:“今天早上豆漿、油條一直沒出犬舍,小的去查看才發現豆漿發情了,並且,已經被油條……”

萬福沒再繼續往下說,薛朗秒懂!不過,油條居然這麼霸氣,平常根本看不出來!再不過,原以爲豆漿很溫柔文靜,原來卻是隻傲嬌。薛朗相信以豆漿的本事,如果它不願意,油條也不會得逞,所以,以前的嫌棄與打鬧,其實是打情罵俏嗎?

薛朗有種“今日方纔識得箇中真相,原來你們是這樣的狗狗”的感覺。原來狗的世界也不簡單,包子、饅頭,豆漿、油條,這兩對簡直可以寫一本狗血超過於媽的小言。

有種新世界大門被打開的蛋疼感,再也無法直視狗狗們。薛朗其實很想把豆漿推開,現在看它委屈的小樣子,感覺複雜得不要不要的。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
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