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

待公主府的屬僚們都散了後,太子對魏徵道:“玄成陪我一路疾行,旅途勞頓,且先下去安頓歇息吧,我與阿妹共敘兄妹情誼,不用玄成作陪。”

“喏。下臣告退。”

魏徵恭敬的應着,施禮告退。

兩人的屬僚皆告退,只留貼身的僕役在旁伺候。平陽公主吩咐初雪:“給太子泡盞人蔘茶,去去疲乏。”

“喏。”

初雪從鬥櫃中拿出人蔘來,現時切片沖泡。

太子安坐首座,轉頭對平陽公主和聲道:“阿妹與去年在長安相見之時相比清減許多,葦澤關清苦,待傷勢再好些,且回長安去吧,聖人一直掛念阿妹,如阿妹能歸家,聖人定然心下歡喜。”

言詞間倒是頗有關懷之意,只是神態間還有着長兄的威嚴之態,不自覺的帶着些命令的意味。

平陽公主道:“前些時日二郎爲聖使,已告知聖人望我歸京之意,我已經通令屬下做好回長安之準備,待接任者一到,便啓程回長安,有望在長安陪聖人過個團圓年。”

“如此甚好。”

太子嘉許道:“阿妹年紀尚輕,待回長安後,可讓聖人爲你擇婿,招上一個好駙馬,夫妻相偕,共敘天倫,於你將來也好。”

平陽公主低着頭,既不言語,也不反對。太子見她沒反應,訝然反問道:“阿妹可是還不願招駙馬?”

平陽公主神情一頓,道:“大兄之好意,小妹心領,然則剋夫之言,猶在耳側,何敢成親招駙馬!又有何人敢爲我之駙馬?”

太子神情一滯,道:“不過是愚夫愚婦之妄言,阿妹爲何還記掛於心耶?無事,你貴爲聖人嫡女,金尊玉貴,何言愁嫁?有阿耶與爲兄在,你想要誰做駙馬,儘可明言,我與阿耶定會爲你做主。”

平陽公主一福,道:“多謝大兄,且等回長安之後再說。”

太子點點頭,滿眼複雜之色,嘆道:“已有多年未聽弟妹們喚我一聲大兄矣。”

“是臣妹失言,請太子恕罪。”

平陽公主連忙請罪。太子搖搖頭,嘆道:“你我乃是一母同胞之兄妹,何故如此生分?難道你與二郎也是如此?”

平陽公主道:“大兄乃是太子,是爲儲君,臣妹不敢逾越失禮。二郎乃是秦王,與我一般,故可以以名字相稱。”

太子聞言一窒,靜默片刻,方纔道:“這幾年你雖然不在長安,然則你自幼聰敏,行事頗有章程,想必京中之情勢,必然瞞不過你。我與二郎之事,你知否?”

說罷,眼神銳利的盯着平陽公主,平陽公主

也不避讓,坦然道:“小妹知道。”

太子立即迅疾的問道:“然則,你支持誰?”

平陽公主擡頭,直視太子,直接反問道:“太子乃是我之大兄,二郎乃是我之弟弟,太子、二郎與我皆是阿孃親生,一母同胞,手心手背皆是肉,太子如此責問臣妹,要臣妹如何回答?”

太子直接厲聲道:“心裡如何想便如何回答!”

平陽公主不說話了。

太子氣得站起身,一腳踹翻面前案几,怒道:“你不回答可是心裡其實是支持世民的?世民乃是你一手帶大,親授書字,情份自與旁人不同,李建瓴,你心裡支持世民,對否?”

“太子慎言!”

平陽公主也站了起來,施禮冷靜的道:“儲位一事,事關國家社稷,自有聖人與朝臣們商議定奪,何有臣妹一個婦人置喙之餘地!太子如此說,乃是強人所難!”

“強人所難?”

太子滿目失望之色,怒道:“我乃聖人之嫡長子,無有失德失禮之處,監國施政也無有錯漏,禮制規矩之上,我乃是聖人天生之繼任者,我坐儲位,乃是正統,於禮相符,天經地義。你乃我之嫡親之妹,出身大家,當知禮儀規矩,爲何不說一句嫡長子繼承方是正統之語?”

平陽公主不說話,只躬身行禮,沉默以對。

太子失望道:“建瓴,在你心裡,是否對爲兄與世民有親疏之分?你可知,即便你不明言支持世民,只站中立,於爲兄來說,也是支持世民,否認爲兄這嫡長子天然之繼承權。”

說完,太子一頓,哀嘆道:“建瓴,這麼多年,你是否真把爲兄視爲嫡親兄長?”

“大兄慎言!”

平陽公主擡頭,直視太子。太子怒極反笑:“被爲兄言中否?我知你與世民,這麼多年一直有來往,以你之聰慧,別告訴我說你其實看不出他有爭儲之心?”

平陽公之迎着太子又悲又怒之目光,不避不讓,直接道:“臣妹是看出來了,也多有彈壓,也常勸誡二郎,大兄乃是我們一母同胞之嫡親兄長,當有長幼尊卑之心。然則二郎已不是稚齡之子,有自己所思所想,哪裡還能事事聽我之言!太子所言,皆是強人所難,恕臣妹難以做到!再者,太子爲何不自省自身,反而把責任推與旁人?”

太子怒道:“我有何責任?二郎爲弟,目無兄長,無視長幼尊卑,覬覦儲君之位,當視爲不忠不義!”

平陽公主直視太子,冷靜的問道:“然則,二郎天賦過人,歷來頗具才幹,勤敏好學,做事頗有章法,這些乃是今日纔有之事嗎?二

郎自幼不是一直如此嗎?”

太子一窒,張了張嘴,一時竟有些詞窮,無法反駁。

平陽公主繼續道:“太子貴爲我大唐之儲君,乃是一國之根本,將來是要繼任皇位,治理天下的。然則,普天之下,天賦出衆,才能過人者雖說不是過江之鯽,然也不算稀有。太子爲君,當胸襟廣闊,爲何面對世民之出色,失了底氣、分寸,以致進退失據?”

“我……”

太子一時竟無話反駁,只能沉默以對。

平陽公主不管太子的沉默,續道:“太子爲君,世民爲臣。君之道,再於知人善用。臣下出色,爲君的只有歡喜並加以任用,哪裡有懼怕的道理?太子爲何對世民失卻爲君者之底氣與自信?且以此次征討劉黑闥論,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之金尊玉貴,豈是千金子可比擬?太子卻爲何輕言親征?如此冒失,在臣妹看來,不當爲也!”

太子失語,長嘆一聲,道:“阿妹言之有理,然則,你不在朝堂,不知爲兄之壓力,世民不僅是天賦出衆,他之才能太過出色,爲兄與他一比,有如皓月與微星,天差地別。我身爲太子,卻事事不如自己的親弟,阿妹,你讓爲兄如何安坐?如何面對臣工們之眼光?”

平陽公主輕輕一嘆,語氣終軟了些,語重心長的勸道:“大兄你是太子啊,是聖人與阿孃之嫡長子,我大唐王朝天然之繼承者,既無失德之處,又無錯漏,爲何不敢安坐朝堂?世民再出色,也是次子,所謂長幼有序,太子既然才德兼備,又是嫡長子,便可理直氣壯的安坐朝堂,爲何懼怕二郎之出色?太子當拿出爲君者之氣度來!如若太子自己都心虛氣短,你讓朝臣們如何想?”

太子臉色一變——

是啊,如果他自己對上世民都覺得心虛害怕,那他的臣下們對上秦王,自然也心虛。而他這般心虛之態,放在有識之士眼裡,可不就是無有爲君之態麼?

平陽公主看他臉色便知道他已經明白,嘆道:“大兄,天時地利人和皆在你這邊,你爲何懼怕世民之才幹?只有一人是成不了儲君的!”

太子臉色再變,滿臉的悔色。平陽公主嘆道:“臣妹言盡於此,望太子三思而後行。臣妹還有傷在身,精力難繼,無法奉陪太子,請太子至別院歇息。”

太子點點頭,什麼話都不說,只是擺擺手,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帶着親隨往別院去。

平陽公主看着他茫然的樣子,黯然一嘆,希望他能把她今日之言真的聽進去,想明白,端正己身。骨肉相殘的慘劇,不僅是她,想必九泉之下的阿孃也不想看到。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
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