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

“哈哈哈哈!”

李淵仰頭大笑,笑完了,轉頭對坐在一旁的兒子們道:“當日在含元殿上,看薛卿家辯駁太子之言,我還以爲薛卿家當是雄辯滔滔之人,如今看來,並非如此嘛!”

太子李建成也笑着道:“如此拙於言辭之人,卻在當日於殿上雄辯滔滔,卻是何故?”

薛朗只得答道:“回太子,不過是公私分明之故。公事關係國家社稷,自然要絞盡腦汁的把微臣所思所想說清楚。聖人誇獎微臣,此事無關家國社稷,自然不用搜腸刮肚的想如何回話。聖人聖明,此等小事,想來聖人並不會怪責微臣愚笨。”

“好一個公私分明!”

秦王讚了一句:“君子當敏於行而訥於言。薛郡公當得此言矣!”

薛朗客氣的道:“多謝秦王誇獎,微臣愧不敢當。”

“說來,平陽呈上的南瓜和圓白菜,也是薛卿家帶回來的新作物吧?”

想起今天的朝食,聖人問道。

薛朗回答道:“回聖人,確是微臣帶回來的,適當保存,可做越冬之蔬菜。”

聖人讚了一句:“善!”

時人吃蔬菜,喜歡生吃,切碎拌上調料,就是一道時鮮蔬菜。即便是皇家,也沒有後世之奢侈,一樣跟老百姓一般,冬天有碗甜脆的蘿蔔絲吃也是美味兒。畢竟, 如今只是初唐,盛唐氣象也要等到盛唐之後再說。

說起來,好好地大唐,所謂的盛唐氣象,到得李隆基手上,卻被他敗給一個胡兒。那個胡兒還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如果高祖、太宗、高宗泉下有靈,真是人死了都會被氣活,也不知道李隆基來日於九泉之下面見列祖列宗之時,會不會羞愧得再死一次!

思緒又歪了,趕緊拉回來!薛朗趕緊整整精神思緒。

聖人道:“先前建瓴奏報稱,要從麾下所轄駐軍中挑選五千精壯,組建精兵。李卿去時,我曾交代他,讓他看看是否已成軍,有何難處。建瓴我兒歷來報喜不報憂,從不向阿耶言苦。葦澤關駐軍有數,軍餉自有定數,選練精兵,豈是易事,恐她左右支拙。前日李綱回來奏報,說,葦澤關駐軍,不止熊羆一軍,即便是府兵,也與別處不同,令行

禁止,軍容整肅,軍姿軍貌大有長進。說皆是薛卿家向建瓴獻上練兵之法的緣故,對否?”

想不到聖人竟然問的是這個。

薛朗坦然道:“稟聖人,說起此事,微臣曾向李尚書言道,說於練兵一道上,微臣理論略通,如若讓我去實際操練,其實是個草包!我獻予公主殿下的,不過是一些淺見,殿下從這些淺見中得到啓發,悟得練兵之法,乃是殿下有大才,微臣的功勞,其實十分淺薄。”

薛朗說的是大實話。他於古代的行軍打仗,真的是一竅不通,連旗幟都認不明白,更不用說去指揮、去練兵。

沒有實踐經驗,如果讓他去練兵,他只會照搬現代的那一套,練出來只怕也不過是個四不像,根本經不起戰爭檢驗。熊羆能成軍,是公主殿下的才能使然,薛朗就是提出一個想法,保證了下後勤,其他的,談不上功勞。

聖人問道:“籌建農莊一事,也是建瓴之功勞?”

這倒是他的功勞!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着拱手低頭,算是默認。這老實樣子似是取悅了李淵,不由笑了出來,道:“卿家果真是實誠之人。”

薛朗靦腆的笑笑,來個默認。聖人莞爾,道:“薛卿家,一座農莊,已夠供給五千精兵所需?”

薛朗:“稟聖人,農莊並不負責軍糧,只負責供給熊羆副食。軍糧還是從軍餉中劃撥,肉菜禽蛋則由農莊供給,目前來說,略有盈餘。”

這下,不止李淵了,連齊王都面露驚容。這一家幾父子,都不是全然的草包,皆是軍政皆通的人物,自然知道訓練一支精兵所需的花費。

齊王直接驚聲道:“一個農莊的產出,就能供給訓練五千精兵之花費,甚至還略有盈餘,此事當真乎?”

薛朗道:“句句實言,因有農莊豐富的副食供給,軍糧消耗甚至比往年降低。”

肉菜豐富了,自然主糧的消耗就下降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王道:“稟聖人,臣征討劉黑闥班師回朝之前,曾微服快馬去葦澤關探望阿姐,彼時,薛郡公正負責籌建農莊,曾看過薛郡公之規劃圖紙,農莊規劃之巧妙,可謂環環相扣,想來,皆是養殖之物特有挑選之故。”

最後一句卻是望着薛朗說的,應是向他求證。

薛朗點點頭。聖人見狀,問道:“農莊之中養殖何種牲畜?”

薛朗道:“稟聖人,主要養殖的是豬、雞、鴨、鵝、魚……“

薛朗把農莊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聽完後,太子建成道:“如若半年就能養成一頭豬,以豬所產出之肉食,倒是比養羊合算許多,如此倒也能供應上練兵所需。”

唐人之所以吃羊肉比吃豬肉多,最大的原因就是羊產出比豬快。在沒有飼料之前,楊一頭肥豬,最少要一年才能出欄,這還是餵食大量粗糧後的成果。以現在沒有玉米、沒有紅薯等粗糧的情況,養成一頭肥豬花費的時間足夠養出要幾批羊來。難怪養羊的人多,養豬的人少。

聖人問道:“農莊可能推廣?”

薛朗道:“稟聖人,這般大規模的集中養殖,需有經驗豐富之人監管,否則,只要一場疫病,整個農莊的牲畜全軍覆沒幾乎可以預見。另外,還有蚯蚓的退化問題,受這些問題限制,推廣頗難。”

聖人點點頭,嘆道:“惜乎卿家只一人爾。”

薛朗笑起來,道:“稟聖人,臣分身乏術,自然無法推廣。不過,農莊的整體模式無法推廣,其中某些優秀的養殖方式卻是可以推廣的。比如,肥豬的養殖及蓮池養魚的技術等等,只是,這些是水磨工夫,推廣起來,需費時日。”

“卿家願意教授推廣這些方法?”

“這些方法並沒有奇異之處,不過是一些經驗總結。說起來,微臣曾向公主殿下借了些農書閱讀,特別是《齊民要術》一書,上面所載,畜牧林農皆有所述,如若能推廣此書,倒是利國利民之好事。”

《齊民要術》是一本好用的、實用的書。不僅有記載怎麼耕田,還有養殖類的記載,甚至還有加工方法,比如釀酒方法就有記載。

聖人道:“此提議大善。只是當今天下,識字讀書之人頗少,刊印書籍易,推廣卻難。歸根結底,還需勵精圖治,國富民強,開啓民智纔是。得天下易,守天下卻難。大郎、二郎、五郎,爾等需謹記。”

三人齊齊應道:“謹遵父訓。”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七卷_請假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
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七卷_請假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