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

長安城內,設有四座客館,專用來接待外賓,分別設置在東南西北四角。薛朗被迎入的是南邊的客館,專門給他劃了一個院子,院中還種着梨樹,如今樹上果實累累。

薛朗剛進去,就見江臨帶着護衛們,荷香、秀娘等一起朝他施禮:“恭賀大郎榮升!”

薛朗笑起來:“免禮,一家人這麼客氣做什麼?你們都知道了?”

長儉喜氣洋洋的道:“回大郎,小的知道大郎榮封郡公後就飛奔去驛館報信,大家本來等在內門城口等大郎下朝,後有宮中內侍過來傳話,說今晚大郎要在南客館暫歇,便又過來等候大郎。”

薛朗點點頭,笑看着衆人道:“今天時間已經晚了,等所有公事結束,長安城最好的酒肆,我請客!”

“喏!”

一聲響亮的應喏後,是薛朗豎指的“噓”聲:“安靜,晚了,都去睡覺!”

這次,衆人應喏的聲音小了許多,該值班的值班,該休息的休息,各自散去。江臨就住薛朗隔壁,自然不用離開,還喜滋滋的跟在薛朗身後,一臉的與有榮焉。

薛朗看着他的笑臉,心情也跟着好了許多,問道:“阿臨今日可去探望弟妹了?”

今日的活動,一切護衛都由右武衛負責,江臨他們插不上手——

對右武衛來說,這是功勞,如果江臨他們執意插手,那就是再搶他們立功的機會,這是要結仇的!所以,薛朗在知道活動流程後,就給護衛們放了假,特意交代江臨去見見新婚的妻子,給岳家送點兒南瓜、圓白菜什麼的過去,還額外給了兩斤粉條。

江臨面上略帶羞色,點點頭:“已去看過,還陪着岳丈一家與娘子觀看兄長進獻祥瑞之過程。”

薛朗連忙問道:“可替我致歉了?因爲身負公務,無法登門拜訪,待我手頭公事做完,定當親自登門致歉。”

江臨道:“大哥的歉意,我已轉達,岳父說,公事要緊!大哥的公事身系國家社稷,馬虎不得。去我岳丈家拜訪隨時都可以,何必計較時候。”

薛朗笑道:“多謝……”

卡殼了

迎着江臨疑惑的目光,薛朗不好意思的問道:“對了,阿臨,對你的岳父,我該如何稱呼?”

原來是因爲這個卡殼。江臨笑起來:“大哥,你當稱呼姻伯。”

薛朗點頭:“哦,原來是這麼稱呼,記住了!多謝姻伯體恤。”

兩兄弟說了一會兒閒話,荷香來回話:“大郎,熱水已然備好,請大郎洗漱。”

江臨道:“大哥今日頗爲勞累,洗漱完早些歇息吧,小弟今日輪值,先出去了,大哥有事可叫我一聲。”

說着,拎着棍子出去,不知是貓牆角還是房頂。每天皆有兩人護衛輪值守夜,護佑安全。江臨與屬下同甘共苦,也把自己排進輪值的名單裡,並不因自己是薛朗的義弟和護衛頭領而搞特殊待遇。

對此,薛朗自然不會置喙。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各自的工作自然有各自的打算,就算是親兄弟,也沒有隨意置喙的權利。

舒舒服服的泡了個熱水澡,薛朗就睡覺去了。自從穿來古代後,薛朗就很少這麼晚睡,偶爾一晚上……別說,還真是困,躺倒牀上就睡着了,完全沒有因爲榮封郡公就激動得睡不着覺。

在薛朗心裡,對爵位的理解就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以後只要小心謹慎些,有這些功勞,旁人輕易動他不得,總算安穩了許多。至於其他的……暫時還沒感覺,或許明天去看御賜的府邸會增加點兒真實感呢。

所以,這其實是論心大的好處?!或是,論情商低的好處?

一夜安睡,早上如果不是荷香來叫,薛朗肯定會睡過頭——

“大郎,大郎,請起牀,日朝的鐘聲已然響過,再不起牀,只怕要遲到哩。”

古代沒時鐘,怎麼保證大臣們都準時上班呢?

朝廷設有銅鐘,到該上朝的時候就敲響,通知大臣們該起牀上朝了。並且,大朝會與日朝、常朝的鐘聲不一樣,就是靠着這些鐘聲的通知,大臣們纔不至於弄錯,也不會遲到。

薛朗艱難的爬起身,還好現在天氣還未變冷,要是進入冬天,這麼早上朝真真是受罪。洗漱過後,終於清醒

荷香已經能幹的讓客館準備好早餐,溫熱的小米粥配上胡餅,還有兩個小菜……口味嘛,自然趕不上秀娘做的。不過,出門在外也不能要求太多。

薛朗誇了荷香一句,帶着長儉出門上朝去——

長儉給他租了轎子,不用再騎馬。薛朗畢竟是文官,昨天是特殊情況,平常還是坐轎子好。

乘坐轎子去宮裡的路上,薛朗在轎子裡又睡了一覺,還是到下馬橋時被長儉叫醒的,長儉熟門熟路的從揹着的書箱中翻出一個水壺,給薛朗倒了一杯涼茶,道:“大郎快請醒醒神。”

薛朗喝了一杯濃茶,苦得感覺頭髮都要直立了,人才醒過來,表揚了長儉一句,上朝去——

今日是日朝,在宣政殿。薛朗不認識路,想找個內侍問問,扭頭四顧,卻沒發現一個做內侍打扮的,全是兵衛。不知道唐朝的警衛站崗的時候準不準說話?

薛朗頗爲躊躇!居然沒個相熟的人!這就是不擅交際的壞處。薛朗苦着臉,好生無語。

“幼陽爲何在此停留?”

耳邊響起一道熟悉的聲音,薛朗趕緊回頭,差點熱淚盈眶:“能遇上大王真是太好了!”

是秦王來上朝了!

秦王奇道:“幼陽何以如此?”

薛朗無奈道:“今天日朝要在宣政殿,下官不認識路。”

竟然是這樣的原因!

秦王一點都不玩轉含蓄,直接仰頭大笑,笑得薛朗的臉色更加的可憐,笑完了才解惑道:“幼陽不認識路,可讓禁衛帶路,進了宮內自有內侍引領,何必在此呆立!”

臥槽!

這個要怎麼解釋?薛朗乾巴巴的道:“下官在異國時的警衛,站崗的時候必須保持儀容儀態,不準說話的,我以爲大唐的也一樣規矩,所以不好請問。”

秦王道:“幼陽成長的異國真真有趣,竟然還有這等規定?來日閒暇時倒要向幼陽細細打聽,現在嘛,幼陽且與我一起上朝去罷。”

薛朗:“……”

好想跟秦王友盡怎麼辦?話說,他跟秦王算朋友了嗎?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六卷_請假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
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六卷_請假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