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

“後來如何?”

薛朗問道。

蘇寒道:“後來,自然是安然無事,皆大歡喜,我本想詢問孔娘子是否便是上元節那日的小娘子,誰知我還沒去問呢,孔娘子便落落大方的承認了。至於孔娘子的身份會泄露,也是因爲那位十七郎便是里正的小兒子,他的妻子便是給我等做飯的那位,無意間看到孔娘子的耳朵上有耳洞,才識破孔娘子的身份。”

薛朗點點頭,又問道:“那……現在你有什麼打算?”

蘇寒眼睛亮晶晶地道:“我自懂事開始便想娶一個志同道合的妻子,能聽得懂我所說之話,夫唱婦隨,孔娘子便是那樣的女子。若是有可能,我希望能娶她爲妻。”

這個理由如此清奇,薛朗已經無話可說了。作爲基友,只是拍拍蘇寒肩膀道:“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儘管說。”

蘇寒點點頭。薛朗又問道:“你畫這個幹嘛?”

蘇寒道:“孔娘子的父親乃是太醫署針學博士,當代鍼灸大家,於鍼灸一途,造詣頗深,頗有獨到之處,今日機緣巧合當面請教之後,頗爲受教,似有啓發,還需想想。”

薛朗點點頭。太醫署在唐朝也管着醫學教育的任務,下設醫科、鍼灸、按摩、咒禁四科,各科都有相應的博士教授,任職者皆是一時之選。

作爲朋友,不能太過插手朋友的事情,即便是善意,也會討人厭,傷害到友情。薛朗想做的只是瞭解朋友的狀況,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和傾聽,他是朋友,不是父母。今天看來煩惱的事情,來日或許會變成甜蜜的回憶,他插手反而不美了。

上元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薛朗剛到衙門就被聖人傳入宮中開朝會——

政事堂的大老爺們都在,太子、秦王也在,還有六部的官員們。薛朗剛進去,就被殿中的大臣們來了個注目禮。

薛朗被看得一怔,行禮道:“臣拜見聖人。”

聖人:“卿家平身。”

各大臣按座次坐好,聖人朝旁邊的小黃門看了一眼,小黃門立即端着

手裡的托盤向大臣們走去,托盤裡裝着絹帛。薛朗手裡也被髮了一份,拿起自己的那份看——

自從穿越後,薛朗一直在學習文言文,讓他用文言文寫作會有些困難,因爲思維方式的限制,很是費勁,但是,閱讀在穿越一年多後,已然進步太多,起碼,這種公文的遣詞用句,他已經大致能看懂。

這份公文裡寫的是關於賦稅的政策,今日朝會的議題便是這個。公文上說,奏議定天下戶爲上中下三等,以此定天下賦稅。與這個賦稅政策一起朝議的,還有薛朗提議的賦役黃冊。

聖人道:“定天下戶一事,政事堂已然議了多次,前些時日,薛朗薛卿家給我奏疏,奏請建立賦役黃冊,恰逢要定戶,今日合在一起議一議,諸位卿家有何高見,儘可道來!”

“喏!”

衆大臣低頭看手中的公文,並不急着發言。薛朗默默看了兩遍,一邊細細思索,一邊注意傾聽各大臣的建議——

唐朝的賦稅政策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基礎上建立的,基本沿襲隋制,是按戶徵收。所以,爲了避稅,這時候的民衆並不習慣分家,一戶幾十人口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上百人口一戶的也不是沒有。

經歷過隋末羣雄並起、天下大亂局面的民衆,已然經不起重賦稅的折騰,所以,初唐一直施行的是輕傜薄賦的政策。

薛朗知道,唐朝定天下戶的政策經過歷史證明是適宜的。在安史之亂以前,這個政策實行的還算不錯。安史之亂以後,普通民衆的田地多被豪強趁機奪取和霸佔,租庸調製是以均田制爲基礎的,失了田地,均田制就淪爲空談,初唐的賦稅政策自然也就不適用了。

薛朗默默思索着,聽着大臣們的討論。建魚鱗冊的時機還未到,不過,賦役黃冊卻是可以建立了,畢竟,這是開國之初,一切都剛剛建立,破而後立,恰到時機。

wωw✿ tt kan✿ co

朝會接連開了好幾天,作爲民部的官員,薛朗都需要列席。以他的記憶力,各種數據信手拈來,倒是在朝會上顯了一回風采。

議了幾日,

朝廷終於發了詔令,定天下戶爲上中下三等,建賦役黃冊。民部因此而忙碌起來,薛朗職在民部,自然也要跟着忙碌,就算掛心着平陽公主的事情,也只能使人送信。

平陽公主把齊王妃接到了公主府中,這幾日都在府中,與齊王妃一塊兒,兩人遊山玩水,不亦快哉。齊王上門要了兩次,都被平陽公主擋了回去。

對上的是平陽公主,這事兒她管也合適,太子暫時不方便出面,齊王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在聖人那裡,他可不如平陽公主受寵信。

趁着建立賦役黃冊的任務,薛朗開始在金部推行阿拉伯數字,親手編寫了一份基礎的數學書籍,命手下人各自抄寫回去學習,限定時間內,要把金部關於數字的計算全部改成阿拉伯數字,此外,還着重培訓了各種表格的使用方法,這麼一套組合拳實行下來,金部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了許多。

這一日,薛朗還在衙門裡埋頭苦幹,長儉匆匆進來,在他耳旁低聲稟報道:“稟大郎,剛聖人發詔令,着葉卿爲歧州刺史,二郎爲司馬,不日到任,即刻奔赴歧州!”

奔赴歧州……這是吐谷渾的戰爭要開始了?!

仔細算一算日期,上元節後連續忙碌多日,時間不知不覺地就像快了許多似的,此時已是三月中旬。歷史記載中,吐谷渾是四月侵擾芳州的。

朝裡定策的諸公自然不知道確切的時間,不過,視局勢提前做好應對的本領卻是有的。此時定下葉卿和江臨一塊兒去歧州赴任也在情理之中。

薛朗略作沉吟,便道:“命萬福備好車馬,待我散職後直接去阿臨府上看看。”

“喏。”

詔令已然下來,想來江臨應該從十六衛的軍營歸家準備調任了,薛朗直接過去便行。

按下各種心思,專心把今日的事情提前做完,告知屬下們一聲,薛朗便提前往江臨府邸去——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伴隨着馬蹄聲,還有人的呼喝聲:“來呀,圍起來!”

卻是齊王的聲音。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
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