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

“後來如何?”

薛朗問道。

蘇寒道:“後來,自然是安然無事,皆大歡喜,我本想詢問孔娘子是否便是上元節那日的小娘子,誰知我還沒去問呢,孔娘子便落落大方的承認了。至於孔娘子的身份會泄露,也是因爲那位十七郎便是里正的小兒子,他的妻子便是給我等做飯的那位,無意間看到孔娘子的耳朵上有耳洞,才識破孔娘子的身份。”

薛朗點點頭,又問道:“那……現在你有什麼打算?”

蘇寒眼睛亮晶晶地道:“我自懂事開始便想娶一個志同道合的妻子,能聽得懂我所說之話,夫唱婦隨,孔娘子便是那樣的女子。若是有可能,我希望能娶她爲妻。”

這個理由如此清奇,薛朗已經無話可說了。作爲基友,只是拍拍蘇寒肩膀道:“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儘管說。”

蘇寒點點頭。薛朗又問道:“你畫這個幹嘛?”

蘇寒道:“孔娘子的父親乃是太醫署針學博士,當代鍼灸大家,於鍼灸一途,造詣頗深,頗有獨到之處,今日機緣巧合當面請教之後,頗爲受教,似有啓發,還需想想。”

薛朗點點頭。太醫署在唐朝也管着醫學教育的任務,下設醫科、鍼灸、按摩、咒禁四科,各科都有相應的博士教授,任職者皆是一時之選。

作爲朋友,不能太過插手朋友的事情,即便是善意,也會討人厭,傷害到友情。薛朗想做的只是瞭解朋友的狀況,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和傾聽,他是朋友,不是父母。今天看來煩惱的事情,來日或許會變成甜蜜的回憶,他插手反而不美了。

上元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薛朗剛到衙門就被聖人傳入宮中開朝會——

政事堂的大老爺們都在,太子、秦王也在,還有六部的官員們。薛朗剛進去,就被殿中的大臣們來了個注目禮。

薛朗被看得一怔,行禮道:“臣拜見聖人。”

聖人:“卿家平身。”

各大臣按座次坐好,聖人朝旁邊的小黃門看了一眼,小黃門立即端着

手裡的托盤向大臣們走去,托盤裡裝着絹帛。薛朗手裡也被髮了一份,拿起自己的那份看——

自從穿越後,薛朗一直在學習文言文,讓他用文言文寫作會有些困難,因爲思維方式的限制,很是費勁,但是,閱讀在穿越一年多後,已然進步太多,起碼,這種公文的遣詞用句,他已經大致能看懂。

這份公文裡寫的是關於賦稅的政策,今日朝會的議題便是這個。公文上說,奏議定天下戶爲上中下三等,以此定天下賦稅。與這個賦稅政策一起朝議的,還有薛朗提議的賦役黃冊。

聖人道:“定天下戶一事,政事堂已然議了多次,前些時日,薛朗薛卿家給我奏疏,奏請建立賦役黃冊,恰逢要定戶,今日合在一起議一議,諸位卿家有何高見,儘可道來!”

“喏!”

衆大臣低頭看手中的公文,並不急着發言。薛朗默默看了兩遍,一邊細細思索,一邊注意傾聽各大臣的建議——

唐朝的賦稅政策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基礎上建立的,基本沿襲隋制,是按戶徵收。所以,爲了避稅,這時候的民衆並不習慣分家,一戶幾十人口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上百人口一戶的也不是沒有。

經歷過隋末羣雄並起、天下大亂局面的民衆,已然經不起重賦稅的折騰,所以,初唐一直施行的是輕傜薄賦的政策。

薛朗知道,唐朝定天下戶的政策經過歷史證明是適宜的。在安史之亂以前,這個政策實行的還算不錯。安史之亂以後,普通民衆的田地多被豪強趁機奪取和霸佔,租庸調製是以均田制爲基礎的,失了田地,均田制就淪爲空談,初唐的賦稅政策自然也就不適用了。

薛朗默默思索着,聽着大臣們的討論。建魚鱗冊的時機還未到,不過,賦役黃冊卻是可以建立了,畢竟,這是開國之初,一切都剛剛建立,破而後立,恰到時機。

朝會接連開了好幾天,作爲民部的官員,薛朗都需要列席。以他的記憶力,各種數據信手拈來,倒是在朝會上顯了一回風采。

議了幾日,

朝廷終於發了詔令,定天下戶爲上中下三等,建賦役黃冊。民部因此而忙碌起來,薛朗職在民部,自然也要跟着忙碌,就算掛心着平陽公主的事情,也只能使人送信。

平陽公主把齊王妃接到了公主府中,這幾日都在府中,與齊王妃一塊兒,兩人遊山玩水,不亦快哉。齊王上門要了兩次,都被平陽公主擋了回去。

對上的是平陽公主,這事兒她管也合適,太子暫時不方便出面,齊王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在聖人那裡,他可不如平陽公主受寵信。

趁着建立賦役黃冊的任務,薛朗開始在金部推行阿拉伯數字,親手編寫了一份基礎的數學書籍,命手下人各自抄寫回去學習,限定時間內,要把金部關於數字的計算全部改成阿拉伯數字,此外,還着重培訓了各種表格的使用方法,這麼一套組合拳實行下來,金部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了許多。

這一日,薛朗還在衙門裡埋頭苦幹,長儉匆匆進來,在他耳旁低聲稟報道:“稟大郎,剛聖人發詔令,着葉卿爲歧州刺史,二郎爲司馬,不日到任,即刻奔赴歧州!”

奔赴歧州……這是吐谷渾的戰爭要開始了?!

仔細算一算日期,上元節後連續忙碌多日,時間不知不覺地就像快了許多似的,此時已是三月中旬。歷史記載中,吐谷渾是四月侵擾芳州的。

朝裡定策的諸公自然不知道確切的時間,不過,視局勢提前做好應對的本領卻是有的。此時定下葉卿和江臨一塊兒去歧州赴任也在情理之中。

薛朗略作沉吟,便道:“命萬福備好車馬,待我散職後直接去阿臨府上看看。”

“喏。”

詔令已然下來,想來江臨應該從十六衛的軍營歸家準備調任了,薛朗直接過去便行。

按下各種心思,專心把今日的事情提前做完,告知屬下們一聲,薛朗便提前往江臨府邸去——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伴隨着馬蹄聲,還有人的呼喝聲:“來呀,圍起來!”

卻是齊王的聲音。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
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