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

人手多了,儲滿冰井就是輕而易舉之事。薛朗與公主殿下合夥乾的營生,還得等冰井建好,到時候再弄冰塊出來就行。有人接手後把儲冰的事情丟開,只交代了莊大海,當天吃不完的肉,可以存放到冰井中。

農莊的肉食漸漸能跟上後,薛朗就清閒下來,就只需要定期到農莊去巡視,完了就是經常去種紅薯和棉花的田裡轉轉,關心一下長勢。

到了四月底,精兵營的兵,已有了幾分樣子。公主殿下並沒有古代大多數精兵一樣以騎兵爲主,這是一隻以陌刀兵、弓弩手爲主的部隊。

畢竟,這是爲鎮守關隘訓練的軍隊,初期只能以守城爲要。以後會不會配備騎兵,以公主殿下的作風,估計應該考慮過,只是現在練兵時間短促,自然是先以守爲主。

五月初一,黃道吉日,諸事皆宜!

頭天,公主殿下就下了通知,今天要給精兵營正式授予軍名、軍旗,自此後,這支軍隊就是正式成軍。

授旗的時辰是占卜出來的吉時。古代講究這些,誰都不能遲到,要是敢在這樣的儀式上遲到,簡直就是自己找死。

薛朗清早起來,只敢少少的吃一點麪條墊墊肚子,水不多喝,東西也不敢多吃,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儀式,也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只記得但凡參加古代的儀式,似乎中途都沒有上廁所這種福利。衣冠必須整潔,廁所也不能上,所以,寧願餓着也不能吃飽。吃好東西,上完廁所,在荷香幫助下穿上甲衣,帶上軍盔,坐上馬車去參加儀式。

江臨在公主軍中掛了校尉的職位,擔任薛朗的護衛,這種場合他自然也要參加。昨日,公主殿下已經派人提前送來他的衣甲、軍械。還給他送來一匹大馬。

江臨是會騎馬的,昨日得到馬的時候,那歡喜的樣子,簡直無法形容。剛收了馬,就自己去給馬刷毛、餵食,還好,那是一匹頗爲溫順的馬匹,沒蹶他。

今天的儀式,公主殿下麾下的官員,不管文武都要參加,文官都在圓領袍外面穿了甲衣,戴上軍盔。

薛朗到的時候,公主殿下還沒來,但官員多已來了。有軍士來引領過去前方的高臺上,文左武右,按品秩站。不過,薛朗卻是被引到武官一邊,薛朗恍然,問引路的軍士:“我今天以軍需官的身份出席?”

軍士恭敬的答道:“此乃將軍特意吩咐的,薛軍需官來後,以武官職站班。”

薛朗點點頭,安心的站到武官羣裡。江臨站到他身後,宛如一尊神像似的,一動不動。

葦澤關的守軍,在軍制裡屬於常備軍、戍邊軍,最高長官是平陽公主,級別爲將軍,下設中郎將、左右郎將、錄事參軍、各軍曹。

除了戍邊軍,葦澤關還設有府兵,稱爲折衝府,長官是折衝都尉,這個是公主殿下兼任的,左右果毅都尉,之後就是各府兵營的長官校尉。葦澤關這個折衝府只是下等規模,主要是輔助戍邊的守軍的。

這羣武官裡,薛朗就跟馬三寶、熊郎將、易參軍比較熟,其餘的不過是泛泛之交,見面打個招呼的交情。畢竟,薛朗總的來說是文官,文武不相屬,自然交道就打得不多。

熊郎將看見薛朗,笑着拱拱手,道:“看來薛大郎這軍需官的事務做的不錯,將軍都把你從文官中提出來,站到武官班裡。待論功行賞時,大郎可別忘了請客。”

原來裡面還有這種緣故,難怪把他這文臣拎來武官班位上。敢情是要把他這功臣展示出來,薛朗覺得懂了!

授旗是很嚴肅的事情,大家都挺守時,皆提前來到,場中也站滿了軍隊,待時辰差不多,平陽公主一身戎裝的到來。

在平陽公主身後,還有許多枝旗杆,每一枝旗都不一樣,顏色、樣式,上面所繡的圖案、字樣等都不同。這個薛朗不懂,他只知道帶兵的將領們,是用五色旗來表示方位的。旗子是不準傾斜、

不準倒的,擡旗杆的兵要是犯了以上錯誤,只有一個後果,斬之!

軍中旗幟各種各樣,皆有不同的意思,外來戶真是不懂。所以,穿越過來就領兵作戰、稱霸天下的穿越客們,是怎麼做到的?統帥如果跟兵完全是兩個體系,怎麼指揮?怎麼作戰?如果全靠口令……只能說要多大的嗓門才能讓萬軍都聽見!

儀式莊重而肅穆,軍鼓真是聽的人熱血沸騰,連大嗓門的傳令兵宣讀文書的時候,薛朗都注意聽了下,雖然連蒙帶猜,也只明白了個大概意思,並且,這個明白還只是心裡明白,如果讓他宣講出來……那真是憋死都不一定說得清楚。

不過,有一點他聽懂了,公主殿下給這隻軍隊賜名號曰熊皮!

熊皮……槽點不要太多好嗎?公主殿下那麼有文化的人,怎麼賜下這麼一個軍號,可看精兵營的人,都是一臉的激動自豪之色——

熊皮……熊……看看公主殿下授予的軍旗,繡了一隻在薛朗看來十分抽象的怪獸。薛朗恍然,如果是一種怪獸的話,那應該不是熊皮,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熊羆!

熊羆,猛獸也,常以喻勇猛之士或雄獅勁旅。難怪精兵營的將士們皆一臉自豪之色。

薛朗偷偷抹汗,還好沒找人吐槽,不然,以後就不要用才智之士的形象混了,看來以後吐槽要慎重,文言文不好已經很不好意思了,如果把熊羆聽成熊皮的事情再暴露……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

於是,整個授旗儀式,薛朗就實實在在的充當了圍觀羣衆,時不時發散下思維,出一下神,或許是畫手的本能,旗幟上那些繡着的猛獸,他都猜了好半天,可惜,最後唯一有把握的是一面黃色的繡着朱雀或是鳳凰的旗幟,這還是因爲聯想到公主殿下身上才推測出來的。

所以說,古代的畫法太寫意了,外來戶根本就看不出來。以後涉及到這方面的,還真的需要慎重。

“薛朗!”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
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