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

隊伍走了四天到達太原府,葉卿的任務到此結束。因爲隊伍將乘坐大船,經汾水,到達蒲州,從蒲州經渭水逆流而上,即可到達長安。也就是說,以後的路,大部分是在船上度過。

坐船薛朗是不怕的,總比乘馬車舒服。太原府早早給準備好大船,葉卿指揮着人把紅薯搬上船,特意來向薛朗告別:“薛諮議,某隻能送薛諮議到此,望薛諮議一路珍重。某家在這裡預祝薛諮議一切順利。”

薛朗道:“多謝葉都尉吉言。我此去只怕一時不能迴轉,劉黑闥帶着突厥人想攻入中原腹地,說不得會去葦澤關,望葉都尉重視之。”

葉卿板着的臉又嚴肅了幾分,恭聲道:“某曉得,薛諮議放心,只要有葉卿一日在,定不會讓突厥攻破葦澤關!保重!”

“保重!”

互相道別,葉卿上馬,帶着人迴轉葦澤關。薛朗站在船頭,一直到看不見岸邊的情形後,方纔進入船艙。

即使有進獻祥瑞這樣的大功勞等着薛朗去獲取,薛朗也沒有什麼興奮的心思,他實在放心不下葦澤關!平陽公主的生死關究竟是什麼時候?是因爲什麼……該死的史官們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就沒詳細寫呢?李世民的一個悍將羅士信死了都寫,平陽公主這樣大的功勞,卻只有寥寥數筆,真真讓人生氣。

“大哥何事憂心?”

江臨作爲護衛頭子,自然是跟薛朗住一條船。薛朗道:“我擔心葦澤關,此次劉黑闥復反,本不足爲懼,可慮者只有突厥。葦澤關地處要道,突厥想要進中原、攻長安,只怕不會放過。”

江臨道:“大哥的憂慮小弟曉得矣,不過,對此局面,我們葦澤關上下不是早有所料,這大半年來秣兵歷馬以待,大哥何至憂慮至此?”

薛朗自然不能告訴他因爲他的好大哥是從未來穿回來的,知道公主殿下的死期,所以纔會憂慮。聞言搖搖頭,沒答話,而是問道:“阿臨,大哥我不懂軍伍之事,你看新來的這位葉都尉如何?”

江臨疑惑的看薛朗一眼,不過也沒追問,而是認真的回答薛朗的問題,道:“小弟不知那位葉都尉打仗如何,只是,一路行來,看那位葉都尉帶兵,軍容整肅,軍紀嚴明,手下士卒一言一行皆有規矩,對葉都尉甚是信服。兵書有云,將士一心,即使不勝亦不遠矣。”

薛朗點點頭,又問:“那熊羆軍呢?你也跟隨訓練多日,可有什麼觀感?”

問起熊羆軍,江臨臉上浮現敬佩之色,道:“熊羆皆悍卒,可畏也!”

若說薛朗爲葦澤關帶來什麼變化,薛朗自覺便是多了一隻名爲熊羆軍的精兵,還有就是葉卿的加入。古代打仗,悍卒固然重要,但爲將者是誰,更爲重要。有句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江臨看薛朗有些出神,勸道:“以公主殿下領軍之能,手下有熊羆軍這樣的精兵,又有葉都尉這樣的人相助,大哥儘可放心。何況,我葦澤關對突厥已有防備,非是毫無準備,措手不及之態,以殿下之能,如此局面,難道比之當年陷在長安還危險嗎?”

薛朗一聽也是,當年那麼危險的境地,那樣的劣勢之下,平陽公主都能以女子之身拉起一支隊伍,更何況還是現在各種準備做得充分的葦澤關!薛朗應該對平陽公主有信心纔是!

見薛朗眉頭鬆開,江臨繼續勸道:“大哥曾教我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大哥身擔要職,既然關心葦澤關上下,更應該專心做好目前之事,如此方不負公主殿下所託。大哥以爲呢?”

薛朗恍然,拍拍江臨的肩膀,道:“多謝阿臨,我還沒你看得清楚分明。也對,即便我在葦澤關,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現在專心做好手上的事情,讓公主殿下再無後顧之憂纔對!”

江臨笑道:“大哥不過是身在局中,故而迷惑。小弟身在局面,自當提醒大哥,你我兄弟,何須言謝?”

薛朗點點頭,再次拍拍他。至此,倒是真的放開懷抱,考慮起上長安後的事情來,別的且

不說,如圭給他輔導的規矩、禮儀以及京中的情形,須得爛熟於胸才行。進獻祥瑞一事,不止關係到他自己,也關係到平陽公主,做好了,則今後的日子,他也好,平陽公主也好,就置於超然之地,進退皆可隨心矣。

自從薛朗在平陽公主府出仕,他的一切就與平陽公主一系綁在了一起,他身後站的是平陽公主,代表的是平陽公主一系的勢力。

如果說平陽公主的任務是守住葦澤關,抗擊突厥,是戰術上的事情,而薛朗進京進獻祥瑞就是戰略任務,只要完成好,則今後他們在戰略上就佔據了主動地位。即便今後是李建成登基做皇帝,也不好隨便對他們下手,最多敬而遠之,把人閒置。不過,薛朗對未來的太宗陛下有信心就是。

放開懷抱後,薛朗於進獻祥瑞一事上,積極主動了許多,向同船的李綱李尚書請教了一些關於進獻祥瑞的流程等——

李綱此時在朝中擔任的即是禮部尚書一職,專管這方面的事情,問他倒是問對了。

李綱見薛朗主動開口請教這些事情,摸着鬍鬚道:“薛諮議已然放開懷抱,憂慮盡去矣?”

看吧,活到七十多的,即便是耿直之士,那也是人精,薛朗這些時日的掛心如何看不出來。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手:“多謝李尚書關切,下官近日一直憂心葦澤關之安危。昨日經阿臨勸解,已經想通了,葦澤關自有殿下與一種將官,進獻祥瑞一事卻只有我一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下官應當先做好自己該做之事,方不負公主殿下的重託。”

李綱滿意的點點頭,道:“如今看來,薛諮議真真已然明瞭也。那有一言,老夫已可告知矣。”

薛朗肅容恭請:“請李公指點。”

李綱問道:“薛諮議來時,公主殿下可吩咐你,如何應對朝廷嘉獎之詞?”

薛朗道:“不曾。公主殿下只讓府中的內侍官教我禮儀規矩,京中人情等,並未告訴我該如何應對,難道還有什麼特殊的禮儀不成?”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
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