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

隊伍走了四天到達太原府,葉卿的任務到此結束。因爲隊伍將乘坐大船,經汾水,到達蒲州,從蒲州經渭水逆流而上,即可到達長安。也就是說,以後的路,大部分是在船上度過。

坐船薛朗是不怕的,總比乘馬車舒服。太原府早早給準備好大船,葉卿指揮着人把紅薯搬上船,特意來向薛朗告別:“薛諮議,某隻能送薛諮議到此,望薛諮議一路珍重。某家在這裡預祝薛諮議一切順利。”

薛朗道:“多謝葉都尉吉言。我此去只怕一時不能迴轉,劉黑闥帶着突厥人想攻入中原腹地,說不得會去葦澤關,望葉都尉重視之。”

葉卿板着的臉又嚴肅了幾分,恭聲道:“某曉得,薛諮議放心,只要有葉卿一日在,定不會讓突厥攻破葦澤關!保重!”

“保重!”

互相道別,葉卿上馬,帶着人迴轉葦澤關。薛朗站在船頭,一直到看不見岸邊的情形後,方纔進入船艙。

即使有進獻祥瑞這樣的大功勞等着薛朗去獲取,薛朗也沒有什麼興奮的心思,他實在放心不下葦澤關!平陽公主的生死關究竟是什麼時候?是因爲什麼……該死的史官們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就沒詳細寫呢?李世民的一個悍將羅士信死了都寫,平陽公主這樣大的功勞,卻只有寥寥數筆,真真讓人生氣。

“大哥何事憂心?”

江臨作爲護衛頭子,自然是跟薛朗住一條船。薛朗道:“我擔心葦澤關,此次劉黑闥復反,本不足爲懼,可慮者只有突厥。葦澤關地處要道,突厥想要進中原、攻長安,只怕不會放過。”

江臨道:“大哥的憂慮小弟曉得矣,不過,對此局面,我們葦澤關上下不是早有所料,這大半年來秣兵歷馬以待,大哥何至憂慮至此?”

薛朗自然不能告訴他因爲他的好大哥是從未來穿回來的,知道公主殿下的死期,所以纔會憂慮。聞言搖搖頭,沒答話,而是問道:“阿臨,大哥我不懂軍伍之事,你看新來的這位葉都尉如何?”

江臨疑惑的看薛朗一眼,不過也沒追問,而是認真的回答薛朗的問題,道:“小弟不知那位葉都尉打仗如何,只是,一路行來,看那位葉都尉帶兵,軍容整肅,軍紀嚴明,手下士卒一言一行皆有規矩,對葉都尉甚是信服。兵書有云,將士一心,即使不勝亦不遠矣。”

薛朗點點頭,又問:“那熊羆軍呢?你也跟隨訓練多日,可有什麼觀感?”

問起熊羆軍,江臨臉上浮現敬佩之色,道:“熊羆皆悍卒,可畏也!”

若說薛朗爲葦澤關帶來什麼變化,薛朗自覺便是多了一隻名爲熊羆軍的精兵,還有就是葉卿的加入。古代打仗,悍卒固然重要,但爲將者是誰,更爲重要。有句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江臨看薛朗有些出神,勸道:“以公主殿下領軍之能,手下有熊羆軍這樣的精兵,又有葉都尉這樣的人相助,大哥儘可放心。何況,我葦澤關對突厥已有防備,非是毫無準備,措手不及之態,以殿下之能,如此局面,難道比之當年陷在長安還危險嗎?”

薛朗一聽也是,當年那麼危險的境地,那樣的劣勢之下,平陽公主都能以女子之身拉起一支隊伍,更何況還是現在各種準備做得充分的葦澤關!薛朗應該對平陽公主有信心纔是!

見薛朗眉頭鬆開,江臨繼續勸道:“大哥曾教我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大哥身擔要職,既然關心葦澤關上下,更應該專心做好目前之事,如此方不負公主殿下所託。大哥以爲呢?”

薛朗恍然,拍拍江臨的肩膀,道:“多謝阿臨,我還沒你看得清楚分明。也對,即便我在葦澤關,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現在專心做好手上的事情,讓公主殿下再無後顧之憂纔對!”

江臨笑道:“大哥不過是身在局中,故而迷惑。小弟身在局面,自當提醒大哥,你我兄弟,何須言謝?”

薛朗點點頭,再次拍拍他。至此,倒是真的放開懷抱,考慮起上長安後的事情來,別的且

不說,如圭給他輔導的規矩、禮儀以及京中的情形,須得爛熟於胸才行。進獻祥瑞一事,不止關係到他自己,也關係到平陽公主,做好了,則今後的日子,他也好,平陽公主也好,就置於超然之地,進退皆可隨心矣。

自從薛朗在平陽公主府出仕,他的一切就與平陽公主一系綁在了一起,他身後站的是平陽公主,代表的是平陽公主一系的勢力。

如果說平陽公主的任務是守住葦澤關,抗擊突厥,是戰術上的事情,而薛朗進京進獻祥瑞就是戰略任務,只要完成好,則今後他們在戰略上就佔據了主動地位。即便今後是李建成登基做皇帝,也不好隨便對他們下手,最多敬而遠之,把人閒置。不過,薛朗對未來的太宗陛下有信心就是。

放開懷抱後,薛朗於進獻祥瑞一事上,積極主動了許多,向同船的李綱李尚書請教了一些關於進獻祥瑞的流程等——

李綱此時在朝中擔任的即是禮部尚書一職,專管這方面的事情,問他倒是問對了。

李綱見薛朗主動開口請教這些事情,摸着鬍鬚道:“薛諮議已然放開懷抱,憂慮盡去矣?”

看吧,活到七十多的,即便是耿直之士,那也是人精,薛朗這些時日的掛心如何看不出來。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手:“多謝李尚書關切,下官近日一直憂心葦澤關之安危。昨日經阿臨勸解,已經想通了,葦澤關自有殿下與一種將官,進獻祥瑞一事卻只有我一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下官應當先做好自己該做之事,方不負公主殿下的重託。”

李綱滿意的點點頭,道:“如今看來,薛諮議真真已然明瞭也。那有一言,老夫已可告知矣。”

薛朗肅容恭請:“請李公指點。”

李綱問道:“薛諮議來時,公主殿下可吩咐你,如何應對朝廷嘉獎之詞?”

薛朗道:“不曾。公主殿下只讓府中的內侍官教我禮儀規矩,京中人情等,並未告訴我該如何應對,難道還有什麼特殊的禮儀不成?”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
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