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

秦王果然是習慣帶兵打仗的人。不管太子、聖人怎麼想,薛朗問出自己的疑問:“牀弩、神臂弓用來對抗突厥騎兵是利器,只是,這兩者的缺點卻是不好運輸。突厥進犯,秦王迎戰必然要趕路,帶着牀弩、神臂弓,可好行軍?”

秦王道:“ 無妨,此事已有解決方法。”

“是何方法?”

這句是聖人李淵問的。秦王道:“稟聖人,此方法說來需要感謝阿姐與薛郡公。”

薛朗一臉“關我什麼事兒”的表情,滿臉的懵逼的望着秦王。秦王一笑,道:“薛郡公推廣異人犁之時,爲了趕工,曾讓人實行一種名叫”流水線生產法“的方法。此法讓阿姐有了啓發,於生產牀弩、神臂弓一道上,建言於我,讓工匠試製出威力最大的尺寸後,全部按照同樣的尺寸、工藝生產之,關聯處不再用釘子,而是採用薛郡公所說的螺母固定,生產、組裝皆有專人,運輸時拆散運輸,使用時再組裝,方便快捷,端是好方法。”

想不到其中還有這等緣故,不過,薛朗卻不好意思居功,這純粹是平陽公之的智慧結晶,跟他基本沒關係。他一個現代穿越的都沒想到,平陽公主居然想到了……這是智慧上的差距!

感覺以後更加要謙虛謹慎做人,千萬不要隨便亂產生什麼優越感,聰明人不管古今,都會成功,笨人不管穿越與否,都還是笨人。本質不會因爲穿越有什麼改變。穿越者唯一的優勢只是見識廣博,其他方面,還真沒什麼可自豪的。

李淵見狀,採納了秦王的諫言,當堂宣佈:“如此,正面迎擊突厥之重任就交予秦王,今封秦王爲迎戰頡利之行軍總管。”

太子李建成連忙道:“聖人,臣自請率領一路大軍,協助世民迎擊突厥。”

齊王連忙道:“聖人,臣亦然。”

聖人高座御座之上,審視着自薦的兩人,羣臣悄無聲息,無一人於此有諫言。秦王也沉默的等着,等待着聖人的安排。偌大的宣政殿,一時間,竟然悄無聲息。

“着太子領兵出幽州道,協助秦王迎擊突厥。另敕令段德操領兵趕赴夏州,着雲州總管李於和趕赴雲中,務必截斷突厥後路,協助秦王戰頡

利。”

羣臣轟然應道:“喏!”

聖人沉聲道:“世民,迎擊頡利之戰,務必要打出我大唐之聲威與聲勢,朕在長安,要兵給兵,要糧給糧,許勝不許敗!”

秦王:“喏!”

聖人又道:“鄭元壽!”

“微臣在。”

“朕特許你與秦王一道出徵,就近觀察戰局,待秦王大勝後,擇機出使,攜勝利之威與頡利議和。”

“喏!”

鄭元壽領命。

齊王在一旁看似乎沒他什麼事,不由急躁起來,連忙奏請道:“聖人,兒臣呢?兒臣尚未有差遣。”

李淵直接斥了一句:“如此急躁,何以成事?且稍安勿躁,朕自有安排。”

齊王被罵了一句,立即不敢說話了,默默地縮回去。

李淵從御座上起身,走到地圖邊,轉了一圈,沉聲道:“劉黑闥復起已有一月,來勢兇猛,聲勢日盛,不可再任由他如此,待痛擊突厥之後,恰是征討劉黑闥之時,三省六部須提前做好征討準備,糧草、輜重先備起來。”

“喏!”

一時間,一條條敕令,有條不紊、不急不慢的分發出去,朝廷衆臣立即忙碌起來。薛朗爲聖人的風采暗自喝彩,在和藹可親的老人家,偶爾還有些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表象之下,這纔是開國帝王唐高祖皇帝的風采,如若他真是一無是處的草包,大唐也立不起來。

秦王二鳳君於大唐是有功,但也不能因此抹煞高祖皇帝的功勞。一國的開國之君,哪裡可能是草包!

這個朝議一直從朝食後開到日暮下朝,領了差事的,各自去忙差事,薛朗這個閒人,自然是朝議完就沒事兒了。

“薛郡公請留步!”

薛朗剛要離開宣政殿,被人喊住。回頭看,卻是齊王。齊王凝目望着薛朗,看錶情頗爲不爽,如果不是個頭兒沒薛朗高,只怕會用俯視來表現他之高高在上。

薛朗滿臉嚴肅:“不知齊王喚住微臣,有何吩咐?”

齊王看着薛朗,悻悻然的道:“薛郡公初歸化於我朝,想必所知有限,我朝猛將如雲,能征善戰者,不止平陽公主與

秦王,薛郡公既已在朝爲官,還當慎言纔是。”

薛朗坦然道:“多謝齊王指點。”

齊王一窒,瞪薛朗一眼,幾乎憋着氣的道:“薛郡公客氣。”

說完,哼了一聲,手一甩,走人。薛朗完全GET不到他生氣的點,看着齊王氣哼哼遠走的背影滿臉迷茫。

本着“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先放放”的好習慣,薛朗完全不介意齊王被莫名其妙氣走的事情,徑直出宮——

“奴婢見過大郎!”

到得宮門口,秀娘已然等在那裡,有個小內侍跟着她,見薛朗過來,秀娘頗爲激動,小內侍笑眯眯的跟着行禮:“見過薛郡公!”

“免禮。我家秀娘承蒙照顧,有勞,多謝。”

“不敢,此乃奴婢分內之事。”

小內侍十分恭敬。

謝過小內侍,薛朗帶着秀娘出去,路上,秀娘略帶激動地道:“稟大郎,聖人賞了奴婢十貫錢哩,奴婢與帶我進出宮的內侍一貫,其餘全在這裡。本打算分與尚食局的女官們,她們都不要。”

薛朗道:“既然是聖人賞你的,你就留着吧。至於尚食局的女官,她們不要你的賞錢是應該的,今天你在尚食局裡做的菜,只怕她們已經學會了,她們不與你謝禮就算了,哪裡還敢分你的賞錢!”

秀娘大驚失色:“請大郎治罪!”

薛朗擺擺手:“無妨,教司膳女官幾道菜,聖人還了我一個京郊的農莊,多合算的買賣!此事你不但無過,還有功。我讓人傳話叫阿陳上京的時候,特意讓他把孩子們也帶來,我讓荷香教他們識字、算賬,等將來長成,我自有事情分派他們。”

秀娘又驚又喜,激動地道:“奴婢多謝大郎恩典,奴婢一家定對大郎忠心耿耿,不負大郎恩典。”

薛朗道:“你有心就好,跟着我,我自不會虧待你們一家就是,待將來,如果有機會,我會出面找官府給你們銷去奴籍,給你們良民身份。”

“大郎……”

秀娘激動地說不出話來了,做奴僕的,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一天被主人恩典,免去奴僕身份。

薛朗不以爲意的擺擺手。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
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