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

薛朗咬牙,勉強道:“聖人所慮者,立長或立賢。此事唯有聖人乾綱獨斷方纔是解局之法,旁人無有置喙之餘地。”

聖人神情莫測的看他一眼,一掃方纔的一派慈祥,繼續問道:“若是讓你來選,大郎、二郎,你選誰?長或賢,當如何?”

薛朗一怔,咬牙不語。聖人冷哼一聲,道:“答!若你不答,或是敷衍了事,朕便着平陽與你和離,另爲她擇駙馬!”

臥槽!

先前薛朗還在吐槽聖人不像個皇帝,這會兒,什麼槽點都沒有了,心頭只有憤怒與無力——

果然不愧是大唐的開國帝王,這帝王心術玩的。原來聖人並不是不會做皇帝,他只是很少用帝王心術對付自家人,這會兒爲了逼迫薛朗說話便果斷用上了。只不知聖人這話是真有此打算還是隻是嚇唬薛朗?

薛朗心裡有些嘀咕。聖人一哼,道:“朕金口玉言,說話算話。速速誠實道來,朕便赦免你無罪,放你歸家!”

得兒,聖人把選擇題都給他出好了!這還用問嗎?反正最壞也不過是一死!

薛朗整整精神,道:“既然聖人動問,那臣便論上一論!”

“講!”

聖人頷首,等着薛朗的下文。薛朗道:“若是讓臣選,爲家國社稷計,首選二郎!”

聖人不置可否,只神情莫測的點點頭,道:“願聞其詳!”

薛朗道:“論爲君之道,古之先賢已有著述,孔聖人曾言道,居上位者,爲政以德,唯纔是舉,以民爲本。德爲先,民爲本,人爲基。究其根本,在於選賢用能。恕臣直言,這天下雖說是一家之天下,卻也是天下人之天下。皇帝是否稱職,很簡單,看治下之民生活得是否安好便成。聖人以爲然否?”

聖人點點頭,道:“確實如此。”

薛朗續道:“好的政策也要好的人才來施行纔能有錦上添花之效。若是施行政策人不合適,往往好事會變成壞事。若論選賢用能,太子與秦王,當屬秦王爲勝!縱觀二人身邊之近

臣,太子東宮能拿出手的臣子,除了聖人選派任職東宮之老臣,太子手下,可還有幾位驚才絕豔之輩?而秦王身邊,文臣武將,人才濟濟。若論選賢用能之道,太子遠遠不及秦王也!”

聖人一怔,若有所思。

薛朗繼續道:“大唐國本初立,政體、政策、制度等,聖人雖然打下根基,然恕臣直言,或還有不足之處,需在實踐中改進。聖人以爲,能做好此事者,太子與秦王,何人更加合適?何人會做地更加出色?”

聖人不語,表情諱莫如深。

薛朗也不需要他回答,而是繼續道:“如今天下,各路反王多已平定,不足爲慮。對大唐來說,可慮者唯有突厥!臣敢斷言,我大唐若要國本穩固,國祚綿延,不平突厥是絕對不行的!然而,在對待突厥一事上,太子與秦王之策,就臣個人來說,更加看好秦王!太子之策,太過綿軟懦弱,未戰先怯。所謂上有行下必效焉,若連爲君者都懼怕突厥,未戰先怯,又從何要求治下百姓英勇抗敵?一味綿軟,一味只知求和,非常遠之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聖人面露驚容,顯然是因爲薛朗的言辭,頗爲震動。

薛朗道:“臣不知旁人評判爲君者是否合格的標準是什麼,然而,在臣這裡,只有這兩個標準!是否能選賢用能,是否敢爲人先!若爲君者具備此兩點,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便不會亡!若是失了敢爲天下先、敢於擔當重任之勇氣與決心,那這個民族與國家也不過是名存實亡,日落西山,命不久矣。”

聖人悚然一驚。薛朗道:“於臣來說,只這兩點便行。但於聖人來說,手心手背皆是肉。聖人乃開國之君,聖人今日之選擇,乃是後世參照的標準,理當慎重。”

聖人面現愁容,道:“朕所憂慮者,便是爲此。若朕選了二郎,後世子孫爲了皇位之爭,定當腥風血雨,骨肉相殘;若選了大郎……嫡長子繼位,天經地義,後世子孫若能效仿,天家也能少些紛爭。”

所以,這就是站的角度不同!薛朗所站的

角度爲公,聖人的角度爲私。家天下、家天下,這天下終歸是李唐的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聖人立儲,不可能只考慮才能。

薛朗也不想再說,一切只看聖人自己的選擇。

聖人沒再繼續坐在牀上,而是站了起來,在狹小的牢房內來回踱步。薛朗靜靜地站立一旁,不言不語,只等聖人決斷。

聖人踱步半天,突然停住,問道:“若選二郎,大郎當如何?”

薛朗咬咬牙,冷酷的道:“殺之!”

“混賬!”

聖人心頭一驚,忍不住叱責一聲。薛朗低頭拱手認錯,半點兒都不帶猶豫的。聖人頹然一嘆,停下腳步,哀聲問道:“大郎與二郎……不能共存否?”

薛朗道:“事涉皇位,事關天下,天無二日 ,人不二主,不能共存!”

聖人一窒,無言以對。薛朗道:“稟聖人,除此之外,臣尚有一句諫言。”

“講!”

“喏!”

薛朗道:“黨爭誤國。”

聖人面色一變,在牢房內連續走了幾圈,恍然問道:“大郎、二郎可曾擾你與平陽?”

薛朗道:“秦王不曾,太子約莫隱晦提過。”

聖人不置可否,只點點頭,也不說什麼時候放薛朗出去,表情高深莫測的看了薛朗一會兒,嘆了口氣,道:“平陽非尋常婦人,你既已娶了她,如今又要與她有孩兒,當好好待她。”

薛朗連忙道:“岳父大人儘可放心,小婿知道該怎麼做。”

聖人略略頷首,不再多言,就如他來時一般,輕車從簡的回宮去。第二日,平陽公主進宮例行求情時,聖人並未見她,而是着人宣佈了數道手敕——

芮國公薛朗衝撞聖人,以下犯上,着去職流放越州,小懲大誡,以儆效尤。

敕封江臨爲蘇州總管,總領蘇州軍事。

敕同安長公主以年長進位大長公主;安國平陽公主功參佐命,輔國有功,特進長公主,以示公主功高,異於他主。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
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